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關於生活與工作的雜記

     


    每個人的一生受到兩大使者所宰制,這兩大使者一名為「快樂」,另一名為「痛苦」。而這兩大使者又有著同一個主人,這個主人名為「生命」。依稀記得這個比喻來自希臘神話或是某個哲學家的一段話(好像是叔本華)。

    某個程度而言,每個都參與了經濟活動,人們用他們多餘的,來換取它們缺乏的。人們用時間,也就是自由,獲取他們想要的東西,例如財富、體驗、娛樂、房子、車子、愛情、繁衍後代、名望、榮譽...等等,不一而足。

    從經濟學的角度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算盤,換過度的時候,就不想再換了,因為每樣都東西的過剩,很容易導致邊際價值遞減。例如高工時的工作者,下班時間就更加珍貴。可是如果我們觀察現代的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社會,人們依然投入大量的工時,來賺取金錢,甚或是,就是為了工作本身。沒錯,現代社會高度崇尚工作價值觀,不愛工作就是不上進,不高工時就是懶惰,沒有明確職涯目標或方向,就是庸才。這樣的價值觀對誰有好處呢?答案是雇主(企業家),因為這樣的價值觀,讓人們(至少部分人們)願意投入更多的犧牲,換取更少的報酬。這就如同在戰爭時,將軍給士兵們的胸上釘下一枚胸章,好補償他們為戰爭所付出的手足。在現代的職場中,人們也追求榮譽、頭銜、地位,當然金錢也是一種形式的報酬,讓他們更賣力工作,而這背後必然獲利的,雇主是其中之一,因為越多、越激烈的經濟活動,雇主在其中的分潤就越多。

    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從剝削的角度來看是左派的角度,而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勞動的付出換取金錢,是自由的行為,有人願意當工作狂,賣命賺錢;也有人願意賺少少,過著閒散的日子。此外,按照經濟學的定律,勞動供給過多時,在市場上的價值也會減少,換言之,當大家都拼命工作時,每個工作者取得的報酬就變低了。也就是說,勞動的意義不僅在受到社會輿論的影響,勞動的價值也受到社會供需,也就是其他勞動者付出的程度之影響。

    最近國外有所謂「安靜離職」,大陸有所謂「躺平」。其實可以說,在拼命工作和耍廢躺平兩極端之間,不同的人們一直在兩端中擺動。甚或我們可以說,採取與大眾相左的作法,或許是更好的策略,因為這樣的相對報酬更高。比如說,當大家都拼命擠白領工作時,藍領工作的CP值就增加了。甚至說,每個產業的景氣漲跌波動都是這樣起起落落的,一下子科技業好、一下子傳產好、一下子公務員好,或許因為這樣,轉換工作的速度也加快了,有的人可能會像都市的遊牧民族一樣,快速的轉換工作,逐水草而居;當然也可能有人更像農夫一樣,死守著崗位,有福時享福,苦時也要扛得住。

    其實若以部分的物資條件來說,富裕國家的大部分人們已能過上比古代皇帝還舒適的生活,山珍海味、錦衣玉食、又有享受不完的科技、音樂、娛樂、資訊等等,所以可以說,現代人是應該知足了。可是另一方面,人們還是會有所不知足,而且這些不知足才催生了科技、文化的持續演進。

    這個演進的推力是很玄妙的。GDP作為經濟衡量偶爾會是荒謬的,比如我與另一人互付對方一萬元,他幫我擦背,我幫他按摩,這樣就創造了2萬元的經濟活動。當然,這只是誇張比喻,因為實際上的經濟市場是龐大數量的不同個體相互交易,或者所謂的用腳投票,人們自選他們認為重要的事物,然後花錢購買,再自己付出勞力賺取金錢。重點是這支看不見的手,同時是難以捉摸的手,有意無意地就這樣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這所有過程中,或許有不少"經濟"活動是毫無效益的,比如政府A單位花錢,捅了簍子,然後政府B單位又花錢收拾這簍子。但是沒關係,因為AB單位的勞工因此獲得薪酬,用薪酬去消費,這些消費,有些可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也有些可能是無甚益處的。所謂天生萬物以養人,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單方面的消耗自然資源,轉化為人類的種種慾望滿足,科學、文化、電影、音樂、文字、建築......,甚至只是燦爛幾秒鐘的煙火。

    或許,作為一個個體,毋須思考什麼人類大目標、國家的目標、企業的目標、社會的流行時尚風俗、職場的價值觀、學校的價值觀.....種種,從理性的經濟學思考來說,這些價值觀,以及不必要的道德觀、職場倫理等,都是可能成為個人追求自身快樂的阻礙。這也就是社會學中提到的其中一種反社會性格,也就是認同俗世之目的,但是不認同俗世之手段。也就是同意健康、財富、快樂很重要,但是不同意一定要忠誠、奴性、刻苦、忍耐、遵從,才能獲得這些東西。或許擺脫了這樣的思想桎梏的人,更容易追尋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成家立業比較好」「穩定工作比較好」「要會做人,要聽長官命令」「要成為有用的人」「要認真工作」「要有高度自律」「要使命必達」「要犧牲個人時間」......,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感覺既非對、也非錯,同樣是那句話,看人,有的人認同,有的人不要,有人願意高度配合工作要求,有的人不要(像我)。重點是,我們自己要明白,這其實無關對錯,而是個人取捨。光鮮成功外表下,誰見背後血汗付出。

    其實以我個人的本性,我本就是閒雲野鶴、愛好自在隨興的人,對喜歡的事願意投入熱情,但是自覺無意義的事,做起來便痛苦萬分。還不得不說,商場上、公部門上,好像不少事是如此。拼命的廣告、行銷,希望人們去買那些他們根本不需要的東西。費盡心力做出來的東西,充其量不過是充充排場,讓長官高興一下,然後就束之高閣,化作雲煙。現在的社會處處再上演這樣的事情,產品快速更迭、消費者快速享樂,然後產出的是一堆垃圾和一堆稍縱即逝的快感,然後為了這東西,白天煞盡苦心打拼。就問,這樣真的值得嗎?是在拚三小?

    這樣的生活,感覺好像一隻拚了命奔跑的天竺鼠,然後下了班又拚了命享樂,美食、旅遊、影劇、活動,無一不能錯過。然後白天又繼續超認真工作。工作也疲乏、娛樂也疲乏,終日不得安寧。這點或許是古人與我們相差比較大的。當然,這可能也說得太理想、太憤世嫉俗,有不少人其實是為了家人小孩、三餐而奔波,並不是縱欲享樂。

    可能也是如此,我依然是孤家寡人,對我來說,我物慾不高,基本的收入大抵便能滿足我的需求,更何況在現在物資、資訊豐足的時代,不用花多少錢,便有享不完的書籍、音樂、電影、食物等,夫復何求?我只求有去享受這些的自由時間。就我看來,拼命賺錢而沒時間享受,也是荒謬的事,但也不全然,其實許多的政商達人、創業家、成功人士,或許就是這樣幹的,對他們而言,這是他們想要的犧牲與交換。

    順帶一提,在這些競爭激烈的商場中,其實最終最大的獲益者是消費者,因為創業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行為,也引得許多人才競相爭取,但是無論如何,最後這些好處會歸一部份給消費者,如同所謂的free rider。這或許也是資本主義帶給社會進步的龐大福利之一吧。

    最後,作為個人,我想最好的策略可能是發揮你的少數所長,去換取社會進步帶來的種種好處,這也符合經濟學所謂的專業分工。每個人或單位去做他最有優勢的事,然後用該產出的報酬去換取其他資源,這也是為何有說法是高收入者應該專業於其工作,然後花錢去購買他不想花時間的服務,例如烹飪、家事等等。

    但是,這還沒有考慮到一些其他重要因子。工作的報酬我們可分兩部分,一部份是客觀金錢報酬,二部分是主觀價值報酬(例如成就感、自我實現、社交、學習、影響力等)。另一方面,工作的成本也絕非只有工時,還包括了身心壓力、適應性、風險、心情、興趣等等。再者而言,一個多元的生活/工作型態雖然可能在商管的角度上較缺乏效率,但是從個人生活來說,多元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更快樂、更均衡、更調適的。這一切真的很複雜。綜言之,我想盡量去求取一個符合個性以及專長(這需要培養)的工作,並且換得合理報酬,工作與生活平衡。而所謂專長,除了符合自身人格特質外,也要考量當前社會的客觀需求,也就是市場報酬。另一也相當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不需要被他人、社會的價值觀所左右,讓別人(家人、公司、前輩等)來主宰我的生活方式、我的價值觀,我覺得這是挺不智的。當然,透過別人的建議來提升自己的自律,聽取別人的建議,這是可取的,但是最終怎樣的生活是好的,這還需由自己決定,也是一個自主的人應該有的生活。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瑞·達利歐《原則》的人格測驗。 很強大!!!

 

這份人格測驗來自瑞·達利歐《原則》一書中所推薦,該書有提到了解自己(或者管理者了解員工),對於生活和工作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為每個人個性不一樣,想法不一樣,去了解自己、了解別人,才能掌握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事,然後如何與不同個性的人共處。

這份測驗可說相當詳細,共有200題,結果報告也很詳盡,而且是免費的! 我覺得很受用,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嘗試。


我的測驗結果--開拓者  (2022/11/20)

https://principlesyou.com/share/T__40GkjDUSHzRE



你最像探險家

探索者喜歡吸收新知識,並通過內在動機被吸引到新體驗中。他們往往好奇、思想開放、善於反思和適應力強。

探索者喜歡吸收新知識,並通過內在動機被吸引到新體驗中。

典型的探索者被發現所驅使,包括關於他們自己和世界的發現。他們是自發的、好奇的、思想開放的,他們對所有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更感興趣,而不是對他們已經做過的事情印象深刻。他們是自我導向的,獨立地規劃自己的道路。他們被不斷更新的體驗和努力所吸引,尤其是那些包括與其他志同道合的探險家和冒險家一起活動的活動。他們通常樂於探索帶有模糊性的領域,尤其是當他們能從中獲得滿足感和學習經驗時。他們以沉著、遠見和鎮定來處理不熟悉的經歷和挑戰。

探險者往往比起關注目的地,而更關注旅程。這意味著他們活在當下,但他們也可能傾向於享受新奇和適應,而不是努力以實用和可靠的方式實現目標。為此,在工作環境中,他們可能會受益於與更可靠、更專注、更有計劃的人結對,讓他們腳踏實地,並平衡他們在適應性和獨立性方面的優勢。

顧名思義,探索者最終會在充滿成長和發現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無論他們最終身在何處。

--------------------------------------------------------------------------------------------------------

探險家的天賦

  • 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 具有高度的好奇心
  • 充分利用經驗
  • 從錯誤中學習並將其視為成長的機會
  • 保持自我控制和鎮定
  • 按照自己的方向獨立追求事物


探險家需要成長的部份

  • 保持專注和方向
  • 保持井井有條,以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務和目標
  • 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沒有足夠的擔心,也沒有為期有效地計劃
--------------------------------------------------------------------------------------------------------

你的其他屬性

思考者
思考者傾向於以抽象的哲學方式處理問題。 他們自然會尋求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更深層含義。 他們傾向於概念化、獨立、反思和思想開放。有時他們可能優柔寡斷。

尋求成長者

尋求成長者的定義是對學習和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強烈熱情。 他們往往好奇、謙遜、樂於接受新想法和新經驗,並且適應力強。


你最不相似的人格屬性

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被驅使以有條不紊和實務的方式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 他們傾向於精確、高效、系統和務實。

實行者

實施者透過組織和建構人員和流程以可靠地執行任務。 他們往往是精確的、可靠的、以結果為導向的,並且比哲學更具體、更實用


你願意獨立思考並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更喜歡依賴經過驗證的想法和方法,而不是發明新的想法和方法。

--------------------------------------------------------------------------------------------------------

你的思考方式

你的思維方式可以揭示你可能更喜歡什麼類型的工作,您更有可能在工作的哪些方面表現出色,以及您傾向於如何處理和解決問題。


創造力 64%   (原創性23%;好奇心54%;不循規89%)        

你願意獨立思考並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更喜歡依賴經過驗證的想法和方法,而不是發明新的。

原創性:使用您當前的技能和知識庫,您更喜歡經過驗證的方法和方法,而不是新的和創新的方法

好奇心:您有適度的偏好,願意對未知事物開放,並尋求新的、不熟悉的體驗和感覺。

不循規:您非常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打破規則和傳統並發起變革。


審慎性 63%   (邏輯性83%;系統性35%;客觀性54%)

你傾向於依賴邏輯,但在工作和決策中則更加為自發式的,勝過於有條不紊和以流程為導向的。

邏輯性:你非常喜歡將邏輯和推理應用到你的思維中,而不是直覺和感覺。

系統性:在工作和決策方面,您傾向於隨意和自發,而不是有條不紊。

客觀性:您適度偏向於依賴事實,並希望在您的資訊分析和選擇中力求公正和客觀。


重細節與可靠 2%   (有條理的 7%;注重細節 1%;可靠的 23%)

你往往較缺乏組織、整潔和秩序,不太注意截止日期,並且通常不太有條理和注重細節。

條理性:你更喜歡自發性而不是固定的時間表和計劃,並且對較少的條理和整潔能夠寬容和感到舒適。

注重細節:您傾向於較少關注細節,並且不太渴望精確和完美。

可靠性:你有拖延的傾向,不太關心及時履行承諾和截止日期。


概念性的 90%

您偏愛抽象和哲學思考,使用理論和模型來解決問題。


實際的 73%

在做出決定和選擇時,您傾向於關注直接的、現實世界的後果。

--------------------------------------------------------------------------------------------------------

你的與他人交往的方式

您的人際關係取向反映了您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了解您的自然傾向可以幫助您充分利用與人的關係。

外向性 75%   (群聚性 64%;參與性 78%;冒險性 73%)

你傾向於參與和外向,在社交活動的中心茁壯成長,並且在社交上大膽和冒險。

群聚性:您非常喜歡與他人相處、交談、社交和外向。

參與性:您非常喜歡出現在社交聚光燈下和娛樂他人。

冒險性:您非常喜歡冒險和令人興奮的活動和體驗。


粗野性 36%   (好勝性 64%;批判性 13%;直截性 50%)

您通常對公開辯論和異議感到滿意,但可能更不願意向他人提供個人的、批評性的反饋。

好勝性:您非常喜歡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進行爭辯、論證和鬥爭。

批判性:您不太願意公開批評他人,告訴他們做錯了什麼以及原因,可能是為了避免傷害他們的感情。

直截性:你適度偏好直截了當地表達觀點。


培育性 27%   (助人的 16%;善解人意的 20%;以人為本 72%)

儘管您真正有興趣了解他人的行為、傾向和個人故事,但您往往不太敏感和意識到人們當下的感受和需求。

助人的:您傾向於不太重視支持和照顧他人的需求,而優先考慮自力更生。

善解人意的:您傾向於較少接觸、敏感或關心他人的情緒和感受。

以人為本的:你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即真誠地被他人的生活和行為所吸引,了解他們的癖好和傾向,並渴望傾聽他們的故事。


領導性 31%   (負責 45%;激勵 33%;嚴苛 18%)

您往往不太願意透過將他人推向明確的績效標準或圍繞共同目標召集他們來指導他人,但通常願意在必要時負責。

負責:你有適度的意願來承擔任務的領導和團隊負責。

激勵:您相對較低傾向去使用動力和靈感來團結他人實現願景或目標。

嚴苛:您不太願意為他人設定明確的目標和目的,或施加壓力以實現這些目標。


幽默感 70% 

與嚴肅和緊張相比,您往往更快樂和輕鬆。


--------------------------------------------------------------------------------------------------------

你如何運用自己

您的動機取向描述了您在面對挑戰時如何管理和應用自己。你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有多雄心勃勃。你如何應對挫折和失敗,以及你如何利用這些經歷來學習、發展和成長。


沉著 67%   (冷靜 48%;自信 74%;泰然自若 72%)

你往往有彈性,不容易氣餒,並且在充滿挑戰的情況下通常會保持冷靜並控制自己的情緒。

冷靜:你有適度的控制心情和情緒的傾向,很少煩惱或生氣。

自信:你有很強的適應力,不容易氣餒或過度擔心問題和困難。

泰然自若:你有很強的在壓力下保持沉著和鎮定的傾向。


自主性 69%   (獨立 92%;自我負責 8%;內在激勵 93%)

你是獨立和自我激勵的,但往往不相信成功或失敗通常歸因於一個人控制範圍內的因素。

獨立:您非常喜歡在沒有太多指導或指令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目標。

自我負責:您不太願意相信個人的成功和失敗通常歸因於一個人可以控制的因素。

內在激勵:您非常喜歡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和追求自己的動力。


靈活性 63%   (適應性 43%;敏捷性 42%;尋求成長 84%)

您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抱有濃厚的興趣,通常能夠適應變化和不確定性,並且能夠在不同情況下改變您所扮演的角色。

適應性:在處理所面臨的情況時,您有適度的偏好,願意靈活應對變化和模棱兩可的情況。

敏捷性:你有適度的偏好來改變你的行為以適應你所處的不同環境或你需要扮演的角色。

尋求成長:您非常希望透過審視自己的現狀並反思錯誤和失敗來發展、成長和改變。


決心 28%   (堅持不懈 13%;驅動力 59%;積極主動 31%)

您可能不太積極地抓住新機會或堅持不懈地完成您開始的工作,並具有適度的傾向於優先實現您所設定的目標。

堅持不懈:您傾向於更容易分心,並且在完成您開始的所有事情時缺乏決心。

驅動力:您有適度的偏好來設定雄心勃勃的目標,並將實現這些目標視為重中之重。

積極主動:您傾向於不太積極地尋求新機會或採取快速行動來解決問題。


謙遜 69%   (樂於接受批評 82%;思想開明 63%;積極主動 37%)

你喜歡探索不同的觀點,對錯誤持開放態度並樂於接受批評性反饋,同時通常表現出自信而不是謙虛。

樂於接受批評:您非常傾向於尋求並接收有關錯誤和弱點的建設性反饋。

思想開明:你非常喜歡理解和探索你遺漏或不知道的東西,並在你錯的時候欣然承認。

謙虛:您傾向於表現出自信,不願承認局限性,並且傾向於誇大而不是低估您的知識。


精力充沛的 13%  

您往往會很快耗盡精力和熱情,需要在活動後充電。


尋求地位 67% 

你有取悅、保持形象、被喜歡、被欽佩和尊重的偏好。


--------------------------------------------------------------------------------------------------------

你在不同情境中的反應

1. 與他人互動時

  • 性格外向,社交大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獨特而富有創造力
  • 傾向於變得有趣、快樂和輕鬆
  • 傾向於避免深入參與其他人的問題和議題
  • 可能更喜歡與他人妥協而不是直接對抗
  • 仍然可能並不總是意識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2. 作為領導時

  • 傾向於圓滑,優先考慮團隊的和諧
  • 不願透過直言不諱的批評來冒犯或傷害他人
  • 喜歡參與新想法和做事方式,但可能並不總是使用它們來推動團隊層面的變革
  • 喜歡引出別人的想法來輸入,但最終還是自己做決定
  • 對於自己的強項和局限持開放態度
  • 積極與他人互動,但沒有強烈的自我控制局面的需求


3. 進行規劃時

  • 預測和歡迎變化,並在變化發生時做出反應
  • 認為在預測變化時制定過於詳細的計劃是徒勞的
  • 在意想不到的事情中找到陰謀,並能隨著事件的發展而改變策略
  • 喜歡隨遇而安,不介意最終達到的結果與出發點不同
  • 可能會受益於與更有條理的人一起工作,以確保您堅持到底並保持在正軌上
  • 更傾向於考慮大局
  • 以一種非結構化的、有時甚至是混亂的方式進行規劃和思考


4. 解決問題時

  • 喜歡借用別人的想法來壓力測試自己的觀點
  • 在決定之前探索廣泛的可能性
  • 可在沒有太多方向或結構的情況下輕鬆找到解決方案
  • 喜好當解決方案不明顯時的情況
  • 可理性的探索未知
  • 相信最好的成果是想像力、邏輯和嚴謹相結合的結果
  • 可能更願意探索可能性而不是採取果斷行動
  • 可能被認為過於突發奇想和自發


5. 設定目標時

  • 喜歡追求新穎的想法和計劃,儘管並不總能看到它們完成
  • 很樂意設定自己的目標,但可能不太願意為他人設定目標並帶頭領導
  • 樂於適應所處的環境,有時會以保持對某一個目標的單一關注作為代價


6. 處在團隊時

  • 公開與他人交往,但避免製造衝突
  • 積極參與團隊,但並不總能察覺到其他人何時需要支持
  • 享受團隊合作的協同效應,但也願意走自己的路
  • 當沒有達到目標時,可能很難直截面對
  • 可能會認為其他人過於刻板,而其他人可能會認為您過於隨意或隨性


7. 處於壓力時

  • 保持冷靜,沉著,並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 適應新的經驗而不是避免它們
  • 冷靜地將錯誤轉化為自我成長和學習,而不是讓它們擊垮你
  • 自信地相信您可以在沒有他人太多支持的情況下處理壓力
  • 傾向於將你的想法和經驗說出來


8. 在學習時

  • 更喜歡邏輯和客觀的主題,而不是直覺和主觀的主題
  • 喜歡聽別人的見解和知識,就像你也喜歡分享自己的一樣
  • 喜愛探索您還不知道的新的興趣領域
  • 喜愛一個好的頭腦風暴
  • 喜歡抽象和哲學性的主題
  • 喜歡參與討論
  • 對於可激發您的好奇心和獨創性的創意主題感興趣
  • 在學習時需要精神休息來充電


**************************************************************


以上,我覺得真的是很詳盡且中肯的分析,很值得做,對自己可以有更多了解,包括工作、人際、生活、思考等等方面。讚!

連結在此:https://principlesyou.com/

註冊後就能存取個人報告了。


謝謝你,瑞·達利歐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葛拉漢的《證券分析》(股票篇)

 


    這本書的作者葛拉漢,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所著,巴菲特在這本書的推薦序中說,他一生最愛的三本書,一本是《國富論》,一本是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再來就是這本《證券分析》。證券分析中文版我上下冊都看了,上冊蠻大部分是講債券的,下冊部分與股票比較有關。但坦白說,覺得並沒有很好看,因為內容太硬了,篇幅也很大,且內容畢竟是快100年前的東西。不過我想這本書最重要的還是它所傳達的「投資精神」,這點到現在還是很受用的。也是所謂價投者包括巴菲特,最推崇的核心所在。

    這本書有52章,裡面談到很多股票分析的細節,但我覺得最有價值還是心法的部分。簡言之,葛拉漢認為所謂的「投資」,就是找到「價值」大大超過「價格」的股票,然後來買入。所謂的價值,當然牽涉到很多層面,基本上是指股票的財務分析,比如資產、營利、風險、成長性、穩定性等等。

    因此,葛拉漢認為股票分析師工作就在於找出「安全」、「符合投資標準」、「價值大於價格」的股票來購買「價值大於價格」的部分即所謂的「安全邊際」,如果一個股票能用內含價值8成以下的價格入手,那麼再怎麼樣也不至於虧太多。

    而葛拉漢給投資人的建議是:

    1.根據長期客觀標準,在市場大盤整體偏低時,買入有代表性的股票(比如大型股、績優股等等)。

    或是 2. 用合理價格買進有成長潛力的股票。

    或是 3. 買入價值大於價格的便宜股。


    在評估方面,7~10年的EPS可以當作一個評估標準。選股方面,大型股的好處是比較抗跌,為名聲大,跌的時候有人會承接,缺點是股價比較容易被高估;小型股的獲利的成長幅度會比較可觀,缺點是如果經營不善可能會倒閉的。

    葛拉漢對預測的部分是比較謹慎的,他認為從記錄看,很難從盈利的預測去保證成功的投資。市場周期也是,雖然依市場週期低買高賣理論上能獲利,但實務上,何者為高何者為低,身處其中很難判斷,高能有更高低能有更低,而且還要經歷內心煎熬。但這樣的策略還是大致能行的,也就是依市場的興衰來調整資金水位。

    而對於技術分析的看法,葛拉漢認為技術分析難以成為一門科學,因為裡面有相當部分仰賴直覺,以及仰賴以過去模式來預測未來。技術分析的假設是市場上是一群理性的投資人,因此他們的行為會有一定的模式可循。技術分析的方法是「小虧損、大利潤」。然而技術分析的弊病,越多人採行類似的操作策略,那麼該策略的效益就越低,其二是頻繁操作所帶來的摩擦成本,其三是技術分析是一種與其他投機者鬥智的行為,長期要持續勝出是很困難的,而且又是零和遊戲。可以說,葛拉漢並沒有否定技術投資能夠獲利的可能性,他甚至認為資產少的人可以嘗試一下投機行為(但後果自負),確實有人能從投機中賺得荷包滿滿,但這無疑是少數。而理性穩定的投資行為,可以高機率獲得合理的收益。

    至於投機行為,預期股價會上漲而買入,或是買新上市股票(很危險),或是用很高價格去買成長股,葛拉漢認為都是一種投機行為。人們仍然爭相採取這種投機行為,原因簡單來說,就是想要賺快錢,一夕致富,貪心想要超過市場收益,還有就是缺乏耐心和不想花時間投入枯燥的股票研究。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入耐心研究好股票穩定投資,還是把股市當作賭場般以圖暴利,就看投資人自己的選擇了。



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別人貪婪我恐懼~~ 掌握市場週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摘要

 




     一本非常好的投資書籍,主要內由是在說明如何從各種跡象來判斷市場所處的週期階段。雖然不能確定命中,但是能提高勝率。其中一個重要的跡象就是市場情緒,它總是在樂觀與悲觀來回擺盪,如同鐘擺。


第一章 為什麼要研究週期

    -只有當我們知道的比別人多時,我們的預測才能帶來更優異於大盤的績效。

    -好的市場資訊有兩個標準:1.它是重要的。2. 它是可理解的。

    -把時間花在三大領域最有成效:1. 試著比別人了解更多的「基本面」。2. 根據基本面,進行有紀律的投資。 3.了解投資環境,進行策略性投資配置。

    -優秀的投資人與其他人一樣無法知道確切會發生什麼,但是它們比一般人對未來趨勢了解得更多一些。

    -在以下的情況,投資獲利的機會更多:1. 經濟或公司的獲利很可能上升而非下跌。 2. 投資人的心態冷靜,而非看多。 3. 投資人意識到風險,甚至過度關注風險。 4. 市場價格沒有變得太高。

    -當投資人害怕恐懼時,投資報酬會更好;當投資人狂喜貪婪時,投資報酬會更糟。


第二章 週期的本質

    -趨勢循環不會停留在終點,而是在兩個極端間擺盪。

    -在趨勢的循環中,一個事件會接著一個事件出現。因此,趨勢不會突然逆轉,而是有個順序。(雖然趨勢的時間和波動可能有許多變化)

    -週期是不可避免的。週期的影響力因為投資人忘記歷史教訓而擴大。週期會自我修正,不需外部事件就會反轉。


第三章 週期的規律

    -我能知道為何有週期以及是什麼在推動週期,但無法掌握精確時機和波動。


第四章 經濟週期

    -大多數人的經濟預測是正確的,但是沒有價值。(因為與市場比沒有優勢)

    -用非傳統的方式預測趨勢,如果正確,會很有價值。但是當中大多數是錯的。

    -長期來看,大多數人預測總會出錯,沒有任何人能一直比其他人預測得好。

(上述的啟示是,在理性的投資市場中,一般人能打敗大盤的機會是微乎其微,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跟著大盤走。只有在少見的市場情緒失靈時,採用不同的投資策略,勝率會更高點。但是個股而言,還是投資自己熟識的標的才更有勝機。)


第五章 政府干預的經濟週期

    -面對經濟週期,政府通常會做出一些措施(緊縮、寬鬆)來控制極端狀況,但是這並沒有那麼容易。


第六章 獲利循環

    -快消品的獲利會較穩定,而耐久財的獲利較易受景氣影響。此外,財務槓桿大、固定成本較高的的公司,獲利情況的波動也比較大。

    -破壞性的科技,有可能讓穩定獲利的公司,一夕間完全失去優勢。


第七章 投資人心態的擺盪

    -投資市場就像鐘擺一樣,在興奮和沮喪間擺盪,在樂觀和悲觀間擺盪,在價格過熱和過低間擺盪。均值回歸在市場就少發生,相反的,總是直到高峰或是低谷後才轉向。市場的每年均報酬為10%,然而實際上每年的漲跌幅遠遠超過這數字(就像波動一樣)。 市場總是不斷上演"害怕錯過"和趕緊逃難"的情緒。具體跡象是,我們看到大盤的本益比或淨值比持續的波動。

    -投資人理解與處理心態問題,就是改進績效的方法:冷靜,不要過度樂觀和悲觀。特別是當群眾狂喜和恐慌時。優秀的投資人應該保持理性冷靜。

    -市場的過度繁榮來自之前的崩盤,市場的崩盤來自之前的過度繁榮。這些循環皆非特定事件造成。在市場樂觀時,任何消息都被看作利多,在市場悲觀時,任何消息都被看作利空。


第八章 應對風險態度的週期

    -高風險未必帶來高報酬,而是理性的市場中,人們僅有在高報酬的條件下才願意選擇高風險投資,而形成的高風險高報酬的自然分配。換言之,投資高風低報的標的是愚蠢的。例如,在市場均報酬10%的時候,去投一個均報酬7%的個股。

    -然而當市場過度樂觀時,人們普遍會去冒高風險投相較之下報酬較低的標的,換言之,在這樣的市場中投資,本身就是高風低報的行為。反過來說,在悲觀的市場中投資,相對來說就是低風險高報酬行為。然而在市場的當下,風險被情緒所「低估」或「高估」。

    因此,大部分失敗的投資都是在牛市鐘進場的,而大部份成功的投資都是在悲觀的熊市中進場的。(投報率)

    -優秀的投資人應該盡可能保持理性冷靜,不受市場的情緒左右,並致力於反向操作,


第九章 信貸循環

    -當信貸過於寬鬆時,市面上有大量資金,人們能輕鬆貸得資金投資,使得資產或證券來到高風險低報酬的程度,然而人們仍過度樂觀,以為好時光會持續,害破錯過機會。等到信貸收緊、資金收緊,違約事件開始出現,人們被迫賣出資產,已償還貸款或去槓桿,市場資金短缺,人們變得風險規避,直到資產價格變得相當便宜,終於止跌回升。

    -在資本週期轉負向的時候很難去投資,但此時潛在獲利最豐厚。

    -擴張的信貸市場往往資產價格拉得過高,而信貸緊縮則會創造低廉的價格與獲利機會。

    -優異的投資並不是買進高品質資產,而是在交易條件不錯,價格低廉、預期報酬高、風險有限時買進

    

第十章 不良債權周期

    -整個戰場鮮為人知,更少人了解,不管是在哪個領域,這兩個條件是確保優異報酬率的關鍵。

    -信貸市場關閉 > 違約率增加 > 市場崩盤 > 沒人接刀 > 價格落到谷底 > 回升;信貸市場大開 > 投資人推高資產價格 > 爭相買進 > 報酬極低風險極高 > 再次違約率上升 > 崩盤。

    -週期的每個事件導致下一事件,如此週而復始。


第十一章 房地產週期

    -「房地產供給有限」、「至少可以自住」、「房產可抗通膨」。這樣的觀念在房市樂觀時讓人不爭相入市,最後將房價推高到無以復加地步,最終還是會有回跌的情況。盛極必衰,週而復始,萬物皆然。


第十二章 總結所有試場週期

    -投資人的任務很簡單,因應資產價格波動,評估目前價格,判斷未來價格將發生甚麼變化。價格主要受兩個領域影響,基本面與心理面

    -如果股價依照企業的盈餘和未來展望在走,那麼根本不會有這麼多波動。而實際上,股價波動的幅度往往比盈餘波動更大。換言之,短期股價波動是由非基本面因素(心理面、資金面)所造成。

    -基本面、資金面、心理面,三者交互影響。

    -當最頑固的買/賣家也因為市場波動而忍不住加入時,反轉的時刻就近了。

    -傻瓜等到結束時才做聰明人一開始做的事

    -最先出手的是創新者,其次是模仿者,最後是白癡。即便最聰明的人也可能忍不住跟著加入大眾的熱潮,而那往往是最後的高峰。有時即便是泡沫,也會持續好一陣子才突然爆開。

    -所謂智慧型投資只有一種,就是釐清投資標的的價值,並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如果沒有先計算價值,並堅持在足夠好的價格再買入,就不可能達到智慧投資的目標。只依照概念,而不考慮價格/價值的投資行動,絕對不是理性的投資行動

    -市場報酬很低、風險很高,大家競相買入,害怕錯失良機,各種消息都是好消息,只要下跌就有人接買。這種時刻就是要提高警覺的時候!

    -投資人充滿恐懼,缺乏資金,市場一片看壞,各種壞消息,「怕接刀」的心態超過「逢低接」的心態,預期報酬率相當高、風險低。此時應該是要積極的時刻!


第十三章 如何應對市場週期

    -各種事物具備興起與衰落的傾向,尤其是取決於人性的事物。

    -「要做到在別人心灰意冷的殺出時買進,在別人貪婪搶購時賣出,需要具備最堅忍的精神,但也能獲得最大的報酬。」




    -市場除受恐懼與貪婪驅動外,有時候最大的誘發因素是害怕錯失機會的那種恐懼。

    -大多數泡沫具備以下特色:一般人毫無條件且不質疑的接受某些過去從未發生的事物將會發生;毫不質疑的接受嚴重脫離歷史常態的估值水準;豪不質疑的接受未經過試驗的投資技巧或工具。

    -優秀投資人必備的根本懷疑態度:在過度樂觀時轉趨悲觀,在過度悲觀時轉趨樂觀。

    -反向操作:即從事和他人相反的操作,是獲得投資成就的根本要旨。

    -不該等到底部浮現才開始買進,因為底部難以預測。當價格低於價值時便可開始買進,如果價格持續滑落,就繼續加碼。

    -要追求終極成就,你所要做的只有:1. 估算內在價值 2. 在情緒上百折不撓 3.最終讓事實證明你的內在價值估算是正確的。

    -必須參與到週期性反彈,不要讓自己在跌到谷底時被迫賣出。


第十四章 週期定位

    -有些投資人習慣積極,這在上升階段會帶來更大報酬;,有些投資人習慣防禦,這在下跌時會減少虧損。能夠判斷周期定位和資產選擇的優異技巧的投資人,能在適當的時機正確調整市場曝險程度,並因此擁有優於市場平均的績效。這種投資人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投資人。


第十五章 應對的極限

    -我們無法透過對市場週期的了解來創造買賣時機的大好機會,這些機會由市場決定,市場將決定我們何時能得到那樣的好際遇。

    -週期判斷並不是容易的事,每個人都不應該因為不確定判斷是否正確而擔心無法勝任這項工作。世上沒有事情是百分之百肯定的。判斷錯誤在所難免。


第十六章 成功的週期

    -「任何一個系統朝它的最高效率成長,他將逐漸發展出遲早會反過頭來導致她衰退並崩潰的內部矛盾與弱點」

    -表現良好的資產通常因為顯而易見的優點而變得很有人氣,而由於人氣高張,這類資產的價格通常已經很高。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第一,多數投資方法只在特定和環境中有效,在其他環境便不適合。第二,過去的成功本身會使未來的成功機率降低。

    -「在投資領域,所有重要的事都違反直覺,所有人都顯而易見的事,一定是錯的。」

    -投資人應該對高人氣的資產抱持戒心,相對的,不受青睞的資產才是買方的好朋友。

    -樹再怎樣也不會長到天上,成功多半會有結束的一天。企業的存續期間,它的獲利可能導致其走向虧損,虧損也可能成為下一獲利的基礎,總之,企業的成功是有週期性的。


第十七章 週期的未來

    -再過去,經濟體系和市場從來都不是直線發展,未來也不可能如此。有能力了解週期的人一定會找到獲利的機會。


第十八章 週期的重點 (總結)

    1. 優秀的投資人,能夠判斷樂透是否值得(報酬率),它們無法確切知道,但是了解的一般人多一點。

    2.隨著我們再週期的位置改變,勝率也在改變。

    3.在特定時間點最佳的配置方法,是決定如何在積極投資與防禦間做出平衡。

    4.不變的是,周期總是會隨著不穩定的人性而來回擺盪。

    5.週期擺盪的時機、期間、速度、威力,甚至理由,都不盡相同,但基本動態通常相似。

    6.上漲之後是修正,多頭之後是空頭,繁榮泡沫之後,帶來是更大的崩潰、蕭條、與恐慌。 

    7.週期的事件不僅是一個接一個- 是一個觸發下一個的連鎖事件。

    8.週期並不完全是機械或科學式的運作,很難找到精確的規律。

    9.理解過度波動並有所警惕,是避免受到週期性的極端事件傷害,並希望能從中獲利的最低要求。

    10.投資人很少保持客觀理性中立,有時會過度樂觀,有時又過度悲觀,導致資產價格持續擺盪。

    11.能抗拒外部影響,保持情緒平穩並採理性行動的投資人,能夠客觀分析事件的正負效應。樂觀心態會導致放大正面事件,悲觀心態則導致放大負面事件,拒絕上述表現是由優秀投資的關鍵。

    12.投資人如何關注風險,對投資環境有相當大的影響。

    13.在景氣好時,投資人會更加樂觀,更忽略風險,「相信世界上沒有風險」

    14.由於風險趨避不足,投資人會在頭部買進;相反的,在不樂觀時期,由於過於害怕風險,投資人會在底部賣出。

    15.在恐慌時,人們會盼望別再損失,這樣的擔憂,反而讓它們錯失良機。

    16.換言之,潛在的獲利機會,隨著對風險的態度而擺盪。

    17.很多人會在應謹慎以對時變得最願意買進,並在最該積極買進時變得不願進場。卓越的投資人能夠看清這樣的人性缺陷,並努力反向操作。

    18.資金或信貸的可取性,是影響經濟體系、企業、市場的最根本力量。

    19.景氣繁榮時會擴大放款,導致出現不明智的放款行為,於是造成大量虧損,又讓放款機制停止,繁榮時期結束,周而復始。

    20.大多數狂飆市場來自於提供資金的意願高漲,而大多數市場崩盤來自拒絕融資給公司、產業、人民。

    21. 優異的投資並不是買進高品質的資產,而是在價格低、預期報酬高、風險有限時買進。在市場低迷時,這樣的機會越多,當資金緊閉,資產便變得便宜。

    22.資產再怎麼有價值,也不可能無止盡的上漲,反之亦然,但人類的情緒使之推升到無以為繼的地步。

    23.牛市三階段: 一、只有少數人相信情況好轉;二、多數人了解情況真的再好轉;三、每個人都覺得情況將永遠越來越好。

    24.極端樂觀的心態,最高的價格、最低的報酬、最大的風險,這些都會伴隨著後一波的猛爆性買盤而出現。

    25. 與頭部相反,投資人心理盪到谷底,資金緊縮、最低的價格、最高的報酬,會發生在最樂觀的投資人也投降的時刻。

    26.當所有恐慌投資人皆已出場時,可視為底部浮現的時刻。

    27. 等到下跌才退出市場,因此而未參與到週期反彈,絕對是投資的原罪。了解週期,培養能順利度過各種週期的必要情緒與財務實力,是獲得投資成就的根本要素

    28.如果市場是一台嚴謹計算機,股價就不會有這麼多波動。但實際上,股價波動幅度常比盈餘波動幅度大。這當中理由多出於心理、情緒等非基本面要素。

    29.我們缺乏預見未來的能力,但能盡量了解市場目前處於週期的什麼位置,以及該位置未來可能出現甚麼樣波動。

    30.這一切的關鍵是了解心理鐘擺和估值的週期目前擺盪到什麼位置。是高峰,還是低峰,是悲觀恐懼,還是樂觀。

    31.最根本的要素是推理,能否做出客觀理性的推理,不受情緒的左右。

    32.最危險的字眼莫過於「這次不一樣」,這意味著事件不受過去周期的法則和流程掌控,此時尤其要謹慎以對。

    33.投資的兩項主要工具:週期定位與資產選擇。

    34.週期定位牽涉到積極或保守,也就是市場曝險程度。

    35.當市場處於周期低檔,賺錢可能性增高;當市場處於周期高檔,賺錢可能性降低,虧錢可能性增高。

    36.此書討論的週期都與「一生一次」之類的極端狀態有關,而非短期的漲漲跌跌。在中間幅度的漲跌,要優於大盤很困難,因為價值與價格的差異很難區分。偵查出市場極端狀態並以此賺錢,才是我們夢寐以求的。

    37.經濟和市場從來不是直線發展,未來也是如此,這代表有能力了解週期的投資人終將找到獲利的機會。









2022年9月9日 星期五

《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 — Christensen產業分析經典之作

 



    這本書是知名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的最知名著作,出版很久了,算是產業分析的經典著作之一。簡單說這本書要談的主題是,一個在原有市場表現相當好的企業,可能正是扼殺它進行創新的原因。理由是因為她沒有這麼做(創新)的動機,尤其是當它完全專注在客戶價值的時候。
    這麼簡單的一道命題,可是它背後需要大量研究做為基礎來印證這件事,也因如此使得這本書成為產業分析代表作,以下為書摘。


---------------------------------------
    

前言

-當前價值的卓越發展,正好成為創新的阻力
-優化原有的商業模式,與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恰好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高科技商品的發展,速度往往快過需求市場的發展。(因此新興產品需要等待市場接受度;滲透率20%、普及率10%)

-為何企業不做突破性商品?
    1. 更好更便宜的商品,會吃掉自己獲利 (自殺)
    2. 顧客存在於新市場而非原市場
    3. 對象是新客戶而非老客戶。

-解決方法或結果:
    1. 建立獨立組織,專攻新市場
    2. 大企業通常不顧小市場,而小企業願意去攻小市場
    3. 原有市場的經驗和分析不適用新市場
    4. 既有產品會持續優化直到超越需求,然後市場讓步給新興產品。 (汽車vs電動車)

    
    前言的部分作者已將這本書的概要做了說明,而對於既有的大廠的結論建議也很簡單,那就是:建立新組織來負責創新。
    接續書中各章節就是從各產業的狀況來佐證這個說法,以及給公司的建議。


第一部 績優企業為何失敗?


第一章 硬碟產業的啟示

-完全服膺客戶價值,既是通往成功,也是通往失敗,因為原客戶價值,傾向強調優化而非創新。

-如果商品的優化皆是滿足原客戶,則無論優化的是結構或部件、便宜或貴、突破或漸進,都是既有廠商會有優勢。

-從硬碟發展的例子可看出,原有廠商著眼於性能、性價,輕視了體積小硬碟的市場潛力,又因為不願放棄原有利基,而過慢做出反應。

-延續性模式是在既有架構上機強性能,此模式適合既有產業。突破性模式是將已知技術放在新的架構中實現,此模式更適合新創產業。既有企業不適合突破性模式,因為該模式多從新市場開始滲入。



第二章 價值網絡與創新刺激


-刺激創新及失敗與否的最大關鍵,不在於技術能力,也不在於組織觀禮能力,而在於價值網絡,即該企業在價值網絡中的定位。

一、企業所處的體系或價值網絡,影響其是否有能力進行創新。不同價值網絡會有不同成本結構。

二、創新計劃成功創造利潤的關鍵在於,對其價值網絡客戶的滿足程度。因此當該創新是延續性的滿足原有客戶時,既有企業做得很成功。但面對新市場,突破性科技的價值與應用未知時,既有企業則落後。

三、當新興科技的發展速率開始快過舊科技時,就會加快其滲透新市場與原市場。

四、新進企業欲使新興科技獲得商業成功,最好的方式是進入一個可創造價值的價值網絡。

五、真正關鍵並非科技本身,而是企業在策略和成本結構上的改變彈性。重點在尋找並創造新價值,讓市場與科技成長軌道產生交集。不符合現下市場需求的技術,未來可能會符合 (時間問題)。



第三章 突破性科技與挖土機產業


-挖土機產業出現了相似情況,液壓技術剛出現時,採用的客戶並不多,但是非主流客戶願意採用。一段時間後,液壓技術超越電纜技術,此時轉型已太遲了。成功的液壓挖土機公司大多是新創的,只有少數由舊挖土機廠轉型成功。


第四章 向下移轉的麻木

-績優的既有企業自然會傾向往高階市場發展,爭取高毛利商品的市占,並逐步拋棄低毛利的產品和市場。

-此外績優企業在管理面上,會傾向於成功率高,有明確市場的產品,而非成功機會不明的新產品。因為冒險創新而失敗不符合績優公司的文化。

-此時低階市場會出先真空,新興企業會來填補,而它們從攻入低階市場後,能持續優化低階產品的技術,最後終於能產出比高階產品更優質的產品。(產品性價比越來越高,這是資本市場不可逆的趨勢)

-由於領先企業對低階產品市場的不屑一顧、不敢、不願,最後往往由新興企業帶來突破性科技,顛覆領先企業的市場。



第二部 管理突破型科技

第五章 成立專責的組織


-從過往的案例(硬碟、鋼鐵、挖土機等)顯示,要發展突破性科技,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獨立性新創組織。這是因為原組織不可避免的會傾向服務原客戶,這種客戶導向、理性資源分配、利潤最大化的作法,往往讓創新計劃變成空談,或是半吊子。原公司的組織、文化,都無法挪用到產生新產品、新商模的組織架構裡。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成立專責新組織,並給予適度自主性與距離,讓其自行發展與原公司不同甚至互競的產品(自殺),如此創新才較容易成功。


第六章 組織規模須符合市場規模


-採用新科技來進行原市場延續性擴充時,原大型企業依然很有優勢。但是當利用突破性科技進入新市場時,先行者的新創企業則成功機率更高。

-在延續性的發展上,先行者優勢不大。後起追隨者很快可以趕上先驅者的優勢。

-然而在突破性科技的新市場中,先行者的優勢便相當大。

-新科技並非最關鍵,組織型態亦非最關鍵,而是適當的組織型態進入新市場才是關鍵。

-新興市場初期的小型獲利,無法受大型組織的巨大營收青睞,因此大型組織內的新創企劃往往失敗。

-對大型組織最好的方式是另外成立一新單位,專門經營新市場(新技術),或是採併購的方式來經營這塊。



第七章 發現新興市場


-研究延續市場與研究新市場的方法是不同的,舊方法並不適用,因為缺乏適合的市場資訊來研究。

-在新市場中成功的企業,並非猜中對的策略,而是從錯誤中學習,在資源耗盡前試出對的策略。

-在突破新市場中,失敗是必經之路,因此做為常勝軍的既有企業,很難適應這種模式。

-創新的成功時常是意料之外的,這與目標導向的方式截然不同,

-因此,創新最好的做法是打造一個原型產品,放到市場上,依客戶的反應,持續更迭 (實驗)。



第八章 如何評估企業的能力與不利條件


-企業的運作結構為資源 > 組織流程 > 價值觀。組織文化是最難改的,原有文化未必能適合新市場。

-當公司收購的是資源,再整合就很有價值。當公司收購的標的價值在於組織文化,重新整合反而會帶來破壞。

-管理者要判斷要解決的問題是否需要新的流程或價值觀,若要建立新的流程,需要建立新的大團隊,若是需要新的價值觀,則需要賦予一個新的自治組織。


第九章 性能供給與市場需求


-當某項性能已被滿足,上未被滿足的其他性能就變得更有價值。

-當市場上開始有替代品出現,競爭就會趨烈,直到產品性能發展至大於需求。

-性能過度供給是驅動產品生命週期轉換的主要原因。

-產品的演進模式為:功能 > 可靠 > 便利 > 價格。 或:先行者 > 早期大眾 > 晚期大眾。

-突破性科技的要點:1. 化弱點為優勢,在主流市場的弱點,在新興市場可能反是優點。2. 出現更好、更可靠、更便利、更便宜的特性。

-當新好產品出現時,既有商品會往高階市場發展,直到最後失去市佔,退出市場,被新的產品取代之成為主流產品。

-應對的三種策略:1. 放棄低階,轉往高階市場。 2. 貼近市場,開發低階產品。 3. 套過行銷創造更多高階產品需求。

第十一章 最後的提醒

(1)當前無法滿足客戶的產品,未來亦可能成主流。因此面對突破性科技誕生時,太貼近客戶可能反而被誤導。

(2)資源分配很關鍵,若無有意識地將資源分配給新創專案,則很難成功。

(3)突破性科技應該去尋找新市場(而非舊的),因此重點在行銷而非科技。

(4)新科技/新市場可能需要相對應的新組織、新文化。

(5)新科技的初始構想失敗率很高,因此不該孤注一擲於一個構想,而是低成本打造原型,持玉迭代更新。

(6)突破性科技領域中,先行者佔很大優勢;但延續性領域中,追隨者的優勢並不低。

(7)既有企業的門檻,本來是護城河,但對於進入新市場,反成了自身障礙,這就給了新興企業機會。因此重點是確保組織型態是否適合該市場。

---------------------------------------


後記:這本書真的很經典,技術含量相當深,充分展現產業分析的功力和價值所在,雖然有些地方有點枯燥,但整體來說帶來相當多啟發,我想是產業分析或公司經營不可多得的好書。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全面理解經濟學--《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書摘

 


    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一本經濟學教科書,不過內容清楚易懂,不會太艱澀,也相當全面,不失為一本了解經濟學的好書。下為書摘:

-------------------------------

第一章 經濟學的思考方式

-社會上的每個個體會依據個人的需求和成本來做出選擇。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是,人們如此的選擇所造成的有意及無意的結果。

-個體會持續的優化自身的行為,進而形成社會上的秩序與協調,社會遊戲規則也會回過頭影響人們的行為(例如私有產權)。


第二章 效益、交換與比較利益

-交換具有生產性。

-財富就是人們認為有價值的事物。

-交易會帶來財富,因為雙方皆把自己價值較低的東西交換到價值更高的東西。(總價值增加了)

-任何交易或選擇,意味著放棄其他機會,此稱為機會成本

-「甚麼結果更好?」是個價值觀問題。價值觀決定[效率]問題。而[產權]決定了誰有權力主掌價值觀。

-人們從事自己最的專業生產,再進行交換,便能增加雙方財富,此即為「比較利益」法則。此促人民和國家有動機進行專業化與交易。

-交易成本可能是阻礙交易的一個因子,因此扮演中間者的「商人」,降低了雙方交易成本,便帶來了價值。(商人等於提供的是資訊流的服務)

-社會專業分工是社會自然演進來的,沒有人得以全面的設計它(看不見得手)。

-遊戲規則(社會制度)會決定人們彼此互動(或競爭)的方式。自由的商業制度和法治,是富裕商業社會的基礎。


第三章 替代無所不在:需求的概念

-物品的量是有限的,因此人們需做出選擇。任何事物都有替代品,因此人們會做出相對成本較低(效益較高)的選擇

-需求物隨著供給量增加,每單位帶來的效益遞減,此即「邊際價值」。

-價格(成本)越低,需求越高。反之亦然。(需求曲線)

-需求量對於價格變化的敏感度,即為「需求彈性」。其為[需求量變化] / [價格變化]。當價格無論如何變,需求量都無變化,則需求彈性=0。

-不是自己的不會痛。產權的私有能夠鼓勵人們做出優化效益的選擇。


第四章 成本和選擇:供給的概念

-「事物」本身沒有成本,行為才有成本。每個人的成本不同,是誰在付出成本也隨事而異。

-已投入無法逆轉的行為即是「沉沒成本」,未來決策考慮的是邊際成本,不考慮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意味著一項選擇所放棄的機會,邊際成本意味著一項行為帶來的效益(及成本)。總體而言,機會成本必然是邊際成本。

-市場價格越高,供給也就會越高(供給曲線),因為邊際效益提高了。

-供給量對於價格變化的敏感度,即為「供給彈性」。

-提醒自己經濟學的思考:「對誰而言的成本?」「什麼事的成本」


第五章 供給和需求:協調的過程

-專業化+分工=富裕社會。

-市場則是供需兩方協調的過程。不需要中央計畫的介入,自然會達成供需兩方的平衡。當需求大於供給,價格會傾向上升。當供給大於需求,價格會傾向下跌

-市場價格傳遞了重要的訊息,即商品或服務的相對稀少性。

-市場利率同樣由供需來決定,當資金多時,利率傾向降低,當資金少時,利率傾向上升。


第六章 無意的後果:供需規律的更多應用

-價格設定的上限或下限,會導致供給的短缺或過剩。

-商品服務的價格始終是由市場供需過程決定的。


第七章 利潤與虧損

-會計利潤是 收益-成本;但經濟利潤是 收益-機會成本。

-賺取所得的三大形式:工資率(勞動力的價格)、租金率(資產出租的價格)、利息率(資金貸款的價格)

-企業家精神可創造利潤,但相較於工資、租金、利率,企業家利潤是不確定的。

-利潤來自不確定性。如果不確定性完全消失,則利潤會變零。

-如果市場上有容易套利的機會,會有企業家來圖利,因此企業家精神能矯正市場的錯誤。

-企業家獲利的第二種原因是創新,用更好的方式產生價值。

-在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每個人某種意義都是投機者。承擔利益與風險。

-投機者有助於市場平衡,囤貨居奇的行為使得危難時市場仍有貨供。


第八章 詢價

-詢價是訂價者尋找合理價格的過程,目的是將所有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的交易全部完成。(記住已付出之沉默成本不列入,例如你花1000塊種西瓜,然後一顆只能虧本賣100,但是你不賣,1000塊也不會回來)

-最好的詢價是能夠差別訂價,讓需求高者出高價,讓需求低者出低價,但是不能讓低價出售品能流到願意高價買的顧客的手裡。(所謂的一條牛多扒幾層皮)


第九章 競爭與政府政策

-競爭是一個過程,來自於企業家精神追求獲利的過程。商品的價格與提供該商品的邊際成本,人們發現此差額並試圖獲利,競爭便產生了。

-激烈的競爭最終往往將利益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企業的管制會降低競爭,減少消費者的選擇,利益到某部分團體。


第十章 外部性與衝突的權利

-人們的行為會帶來外溢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不在行為當事人應付成本內,可稱為外溢成本,或負外部性。(正面外溢則為正外部性)

-為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可以協商,而明確的產權能降低交易成本,有助於協商。相反的,界定不清的產權或不明確的制度,會增加交易成本,讓協商更困難。

-透過市場導向的誘因方式,比命令和控制,更能有效促進人們的依循。(例如汙染問題)


第十一章 市場與政府

-當每個人都同意某個產品的價值高過成本,但該產品的生產無法透過自然協調去進行,就該進行強制生產。(例如公共服務、公共設施)。然而,若無良好(低成本)的方式來確保取得服務的人都付出應付的代價,以防止出現搭便車者,則就會產生供給失靈。

-政府的行為首先是說服,其次是強制,強制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以及搭便車情形)。

-民主政府的投票也是一種正外部性行為,因此不會每個選民都謹慎投票,但也因此導致政治人物未必總正確行事。(相反的,某些利益團體總有更高的誘因促使他們去支持某個政治人物,例如財團、政黨、商人...)


第十二章 所得分配

-人類能力是創造財富的最主要來源。

-所得分配是由生產性服務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

-明確規劃的產權,決定人們選擇的行動,以及預期的結果。

-價格影響需求,需求影響供給,供給影響價格,環環相扣。

-供給者與供給者競爭,需求者與需求者競爭。人們會試著抑制競爭,以提高自利。

-不平等是相對的,貧窮是絕對的。不平等在加劇,但貧窮在降低。不平等的原因: 1.階級複製、2.技能落差、 3.貧窮人數增長。

-產權越穩定的社會,越能進行大規模的社會合作。


第十三章 衡量經濟體系整體績效

-國內生產總額=某段時間國內生產之「最終」產品與服務之總市值。

-所得的四種形式:工資、租金、利息、利潤

-GDP的三種計算方式:

1. 家庭、企業、政府採購總值,加上入出超(出口-進口)。

2. 總所得=工資+利息+租金+利潤

3.生產流程的產品附加價值之總和

-通膨意味著貨幣購買力下降,但未必表示生活成本提高。

-通膨率的波動,會導致長期財務規劃的困難。

-實質GDP以一國家的購買力來衡量該國總產出。

-GDP成長率常隨時間波動,呈現榮枯交替的現象。

-GDP的衡量有其侷限,無法估算某些有貢獻的活動,如非市場生產、黑市,以及某些經濟利益之追求。


第十四章 貨幣

-貨幣是一種降低交易成本的社會制度,有助於人們比較利益並加大分工專業化

-M1(狹義)貨幣量=銀行體系外之貨幣+支票。 M2(廣義)貨幣量=M1+儲金+其他資產。

-各銀行實質僅持有庫戶存款之一部份,依法定準備金而定(約5%),其他稱之為「超額準備」,銀行可藉此賺取利息,代價是承擔風險。

-FED買入債券 > 銀行資金增加 > 貨幣供應增加 > 利率降低,投資活動增加

-FED賣出債券 > 銀行資金減少 > 貨幣供應減少 > 利率上升,投資活動減少、儲蓄增加

-量化寬鬆或緊縮,以及調整利率,使FED得以調控市場,讓經濟避免過熱或蕭條。


第十五章 經濟績效和真實世界中的政治

-生產 > 賺錢 >生產過剩 > 經濟蕭條 > 衰退。

-經濟衰退是由經濟參與者一連串錯誤所導致而成。(長鞭效應)

-經濟衰退是對前一時期累積錯誤(過熱)的修正

-利率放寬 > 廠商過度樂觀> 難以持續的商業模式 > 景氣過熱、生產過剩

-人為降低的利率會造成未來經濟泡沫。

-經濟衰退導致人們不敢消費,失去信心,於是經濟進一步惡化。(惡性循環)

-聯準會透過穩定貨幣,能夠最小化經濟波動的一連串錯誤。然而實際上,正確的時機相當難以掌握。

-現代政府已習慣於赤字經濟,然而赤字又可能進一步引發擴大赤字的原因。

-民選政府為了討好選民,容易提出經濟擴張政策。如此走-停-走的經濟政策,容易引發經濟波動,帶來更多失誤。政府少做點,或更穩健的政策,反而對經濟能有更大貢獻。


第十六章 國家的財富:全球化與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在近幾世紀才開始出現,與勞動分工或專業化高度相關。

-經濟成長的三大要素:人、資源、制度。其中制度最為重要

-如果交易成本太高,人們無法進行交易,就不會有專業分工

-專業化最重要的成果是技術創新,這能帶來更有效的生產效率。人類知識是財富最大的來源


後記

-一個協調良好、運轉順利的國家,不能保證每個個體做出最適當選擇,但是能給個體更多機會。

-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應能夠與所有研究人類狀況的學科交換思想,互相學習。




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股俠彼得林區!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 書摘

 



    這本書最早出版時間很久了,應該是90年代左右,但是內容歷久彌新。彼得林區是傳奇成功投資人之一,大約可說和巴菲特、索羅斯齊名。如果說巴菲特是賭神,那彼得林區感覺有點像賭俠,因為他的投資風格很瀟灑,在投資上他與巴菲特的觀念幾乎一致,但是他很推薦散戶可以憑自己找到有潛力的好股票,不用聽專家報明牌。

    總之這本書真的很讚,而且也蠻簡單。以下書摘。

--------------------------------------------------------------------------------

本書大致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準備投資的心態,第二部分是挑選股票的要領,第三部分是長期投資資產配置的要領。


一、準備投資

-效率市場假說有道理,但是並不全然正確。散戶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觀察),找到連專業投資者都沒找到的潛力股。

-投資前問三個問題:1.我有房子嗎? 2.我缺錢嗎? 3.我個性適合投資股票嗎?  買房子很難虧錢,所以林區建議投資股票前可以先買房再說(當然這未必全然是用) ;另外,若缺急用的錢,就不要投資,這已是常識,最好保留2~3年的生活費或緊急用金。最後,股市投資成功的特質如:耐心、自信、豐富常識、能忍受痛苦、心胸開闊、樂於調查、超然判斷、堅持、謙虛、靈活有彈性、樂於認錯、在動亂中平靜...。大概就是那些,盡量吧~

-大盤很難預測。其中一個稍微好觀測的是情緒,當大家都在聊股票,很可能過熱,沒人在聊,很可能值得入市。

-股市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投資公司而非股票(或說股價)。亦如巴老所言,就算股市關了也沒關係。

-所以,在你的能力圈尋找好股票吧!


二、準備投資

-投資你了解的東西

-長期而言,股價跟著盈餘走。

-公司規模越大,漲幅就更受限,因為比例問題。

-六種類型股票:緩慢成長型(例國營事業);穩定成長型(例如必需品);快速成長型(通常有20~25%成長);景氣循環型(如汽車、建築);轉機型(谷底翻身);資產股(沒賺錢,但資產淨值被低估)`投資時請大致了解這是甚麼類型股票。

-白癡也能經營的事業,正是完美公司的特質之一。最好公司名字無聊、事業無聊、討人厭、寡為人知、默默賺錢、有利基優勢、大家都會買的商品、公司內部人士買入、企業回購股票。

-應該避開的股票特色:首要的就是,熱門產業的熱門股(大家都在討論的明星股,避開!)。其他不好的現象如:下一個XX、亂擴張併購的公司、口耳相傳的股票(等到真的有賺錢再進場都不遲)。

-基本面還是最重要的,永遠得關注盈餘(和資產)。

-記得關注本益比。本益比應與成長率連動,本益比低於成長率更好。最好別買本益比太高的股票。

-買之前再想想,買這隻標的的好理由是什麼。

-關注一下現金部位,有些公司握有大筆現金,價值占了股價好一部份。

-股利就像父母給小孩的零用錢一樣,父母想幫小孩存起來,但小孩想快點拿來花。發展時的公司會把盈餘留起來圖發展,通常停滯的公司則會發大量股利。

-注意存貨,如果存貨越來越多,比銷售速度還快,是不利現象。

-本益比10、成長率10%的公司  vs  本益比20、成長率20%的公司,應該選後者,因為長期而言,成長率的複合效果更驚人。

-公司發展階段可略分為:初創期、擴張期、成熟期。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成長率和性質,沒有哪個公司能無止境的擴張下去。

-中度的快速成長型(20~25%)公司,是最理想的投資對象


三、長期觀點

-一般而言,股市的年均報酬大約10%,如果你的表現一直比大盤差,不如就ETF。

-分散不分散,端看你能應付幾支股票的研究。大約3~10隻是挺適合的。

-不要太關注股價,不要因為股價而去停利或停損,永遠記得將焦點放在公司的基本面,盈餘是否跟股價呈正比。

-股市重挫是買入的好時機。

-賣出股票的時機:緩慢成長股市占下滑;穩定成長股漲過頭,營利跟不上漲幅;快速成長股的成長性減少。

-12則關於股價的愚蠢信念:1.已經跌很深了,不會再跌了(還是有可能跌更深) ;2.股價觸底了(股價觸底需要盤整時間,而且可能一盤就是好幾年) ;3.股價不可能再漲了(只要營收有成長,股價就能一直漲);4.股價很便宜,不會再跌了;5.股價會漲回來(許多股票再也不會漲回來);6.黎明前總是最黑暗(有些股票就一直暗下去);7.反彈到XX我就賣(可能再也彈不回去);8.保守股不會太大波動(沒有哪隻股是不可能崩的);9.再等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好的股票需要耐心等候);10.我竟然錯過XX (不要緬懷沒買到的股票) ;11.錯過這家買下一家(成功往往難以複製);12.股票漲等於對、股票跌等於錯 (股價漲跌是一時的,專注在基本面)

-不要買期貨、選擇權,不要放空。

-不用太在意什麼政治、通縮、通膨等等類新聞事件,關注整體漸進的趨勢。

-股市始終會處在一種「疑懼」的氛圍中,三不五時就有末世論、經濟崩潰等等的言論出現。保持樂觀,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是戰爭、崩盤、蕭條,最後股市都會漲回來。

-股市一定會大跌,而且很難猜到。

-不要因為便宜就買進平平的股票;不要因為價格稍高就把好股票賣出了。


最後:不要空手,待在股市裡

--------------------------------------------------------------------------------

我蠻喜歡這本書,篇幅不大,但是重點都講到了。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精準預測》--如何從雜訊中看出重要訊號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Nate Silver的一本代表作。這本在goodread上算小紅,將近4分,也有4萬多的評價數。在台灣感覺沒很紅,但我也不確定,畢竟十年前的書。作者是靠著大數據預測(政治方面)紅起來。看完我覺得其實還好,比較有興趣是裡面幾章談投資或跟投資比較有關的(比如1~3章,還有11章),其他是關於各領域的機率與預測,比如政治、運動、氣象、地震、意外、恐攻、德州撲克等。有些章節個人覺得蠻無聊的,但是股市投資的部分我覺得還是頗值得    看。

然後,翻譯的部分不得不說,不太好。很多的文句別講信實與否,根本就不太通順。但這本也是大部頭,所以儘管如此還是覺得譯者很辛苦啦。

    以下心得(只挑投資相關有興趣部分)。

---------------------------------------------------------------------------------------------

前言

    前言要說的重點是,自從印刷術,乃至網路以來,我們的資訊爆炸增長,但是我們的知識沒有跟著爆炸增長(至少相對而言),因此很重要的課題是,我們要懂得如何分辨有用的資訊(訊號)與雜訊。否則這些資訊可能對我們有害無益。

    一個說法是:已發表的論文中,可能高達三分之一是錯的,這要考量到「貝式定理」,貫徹本書的一個重要觀念。貝式定理的詳細公式對我來說有點複雜,但對我來說,一個較易理解的表述是:當你要考量一個某前提下所發生的後續事件的機率時,你必須將前提發生的機率考量在內。打個比方,如果有一種疾病,相當的罕見,而檢測時有小機率會出錯(偽陰偽陽),那麼假設一個案例被檢測出陽性,實際上,這個案例是偽陽的機率還不低,一定比那個差錯率(假設10%)還高很多,這是因為該疾病本來的前提機率就相當小的緣故。換一個比較籠統但易懂的說法,假設一個訊號出現,顯示可能有個稀有事件發生,那麼這可能只是雜訊,因為該事件本來就不意見;但是如果又再次出現該訊號,那麼該稀有事件的發生可能性大增,因為這樣的連續巧合也相當不易發生。


第一章

    第一章講的是2008的金融風暴問題,在當時,許多金融機構認為崩潰的機率很小,但是它們犯的錯誤是,忽略了這些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是連動的,如果一個欠債發生了,另外一個也發生的機率就大幅提高。表面上所以欠款同時出問題的機率相當低,但是當一個欠款出問題時,另一個欠款也出問題的機會大幅提高。因為它們都來自同一根源,高度槓桿和嚴重被低估的風險。


第二章

    第二章談的是政治名嘴(或專家),對政治事件的預測性,結果是,他們的預測能力跟常人無異,甚至也能說跟猴子無異(就跟亂猜差不多)。此外,刺蝟型的人(偏好單一理論看天下),比狐狸型的人(開放心態,接受多元觀點),更容易犯錯。狐狸的特徵是,會去接受新證據、新理論,不會固執原見,而且傾向用機率思考,而非黑白分明。


第三章

    講的是運動預測,探討魔球的例子: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結論是,兩者都接受的預測最好。


第四章

    講氣象,我覺得蠻無聊的。


第五章

    講地震,也蠻無聊的。不過順帶說一下,地震很難預測,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地震發生頻率太少了,十幾年一次,所以你沒法有大量的前例來精準分析。


第六章

    講預測經濟,還是蠻無聊,簡單說,預測經濟相當難。我們知道的,那是社會科學。


第七章

    講流感,挺無聊。


第八章

    講貝式定理。


第九章

    講AI西洋棋,無聊。


第十章

    講德州撲克,這章比較有趣點。從撲克贏家的勝利因子,我們有幾個啟示:1.總要嘗試以機率來思考(算牌) 2.採機率論,而非結果論 (打得對未必贏,但不該以成敗論英雄) 3.八二法則,前20趴的基本原理,能夠帶來80分的表現,因此,掌握基本原理很重要,不要犯蠢,比精深鑽研重要。4. 當該領域高手越多(雜魚越少)時,勝率更低。因此,挑對戰場比成為top 10%更重要,你很難期待自己總是某領域之佼佼者。5. 最後,後見之明,看別人玩總是覺得好像很容易,然而自己身處其中,才會知道戰爭迷霧(資訊不透明)有多難搞定。所謂的雜魚,就是以為自己很強,進去輸到脫褲,才會明白教訓。


第十一章

    這章談投資,算是最深感興趣的一章。根據法碼尤金的市場效率假說,要長期打敗市場相當難,近乎不可能,這是因為資訊總是快速傳播,有好康的會快速被price in。技術面分析無用,那是來自認知錯覺(隨機漫步理論);基本面分析也很難派上用場,因為這是公開訊息;最後,強大的內線消息,可能會帶來一點優勢。(問題是,你有內線嗎?)

    就算一個人真的很強,常能先於大盤預測,但還有另一位問題,那就是交易成本,千分之三的交易成本看似小,但是頻繁的交易,會把本都吃掉。

    


    然後,專職操盤的經理人,很容易產生更大的泡沫,因為他們寧願一起爆,也不希望自己是眾多賽馬中沒再跑的那個(這是他們職涯攸關),所以跟著大家一起撞死,可能還好一點。(這就是所謂個人理性,造就整體的不理性)。所以,即便大家都知道有泡沫,大家也未必會把它戳破,有時甚至會再吹個幾年。(所以,最好不要做空)

    然後,所謂的眾人恐懼時樂觀,眾人樂觀時恐懼。


    當市場上一半的人樂觀時,小心了。當大多數人感到悲觀時,時機來了。

    最後,也算是股市的老生常談了(特別是價投派)。如果市場效率是真的,那我們投資還有啥策略好談呢? 市場大多時候是理性的,但是也許十分之一的機會,他會出現過度樂觀,或者過度悲觀。以市場周期而言,這也許意味著10年一次的機會,在過度樂觀時適度出場、在過度悲觀時加碼。其他時間,大致是buy and hold,指數化投資。

    另外,真的要衡量的話,記得關注席勒本益比


    買到太高本益比,幾乎很難有好報酬,最好別買在20以上,5~15最好,然後預計報酬率大約10%上下。別太貪心了,接受它吧!


第十二章

    談溫室效應,蠻無聊。


第十三章

    談恐攻,也頗無聊。他的一個啟示是冪次法則,一個相當罕見的恐攻事件(或意外),一旦發生,所造成的影響超過其他小事件的相加。也就是所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結論

    重複上述的:記得機率思考;記得貝式定理;記得當隻狐狸。




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一部發人深省的自傳--《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

 


    這是一本作者的「前半生」自傳,她在書中描述了她從一個「畸形」的原生家庭中成長,被教育各種偏激的世界觀以及不當的對待,最後在正常社會中生活,才醒悟自己的過去生活原來是「不正常的」。這本書讀來相當精彩,因為作者的原生家庭經驗實在蠻獵奇的,讓人看了情不自禁繼續看下去。同時也很欽佩作者的勇氣,勇敢對抗原生家庭的不合理,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我覺得這本書應該有一種魅力,能夠讓讀者也開始回憶起童年家庭的種種,對於自己後來的人生和性格有何影響。但是我猜想大部分人讀這部書應該會感到慰藉,慶幸自己生在相對「正常」許多的家庭,這已是相當幸福的。

    必須說,中國版的書名取得相當好: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甚至比原書名Educated還更饒有意境;台版的: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雖說也是很直白,但感覺就差了不少。

    老實說看這本書完全不覺得作者會是要炫耀自己出生惡劣卻拿到博士 (台版書名可能有這種印象),這本書更像是一種個人的「啟蒙」,從舊有的家庭灌輸思想中跳出來,並且奮力追求自己的道路。篇幅不長,閱讀起來也很輕鬆。我想特別適合推薦給立志獨立自主的女性朋友讀讀。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拋棄定型心態,努力就能成長—《心態致勝》心得

 



    《心態致勝》這本書的作者卡羅杜維克是一位心理學博士,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圍繞著一個很簡單的觀念,那就是「定型心態」會造成現狀無法改變,難以解決問題;而「成長心態」能夠激發積極行動,讓人事物改善。

    這本書在goodread網站上評價算相當高,12萬的評價數,均分大約4分。雖然這本書有點厚,其實很多內容是案例和研究結果,觀念非常的簡單。但是仍相當受用。

    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差異是什麼? 打個比方,有人可能認為人的智力、能力、個性很難改變;有人可能認為人的智力、能力、個性只要透過努力,是能夠改變的。前者就是定型心態,而後者就是成長心態。先不論何者較正確,關鍵在於前者的心態會導向決定論,事情就是這樣了,很難改變。而後者會導向積極努力的行為,然後事情就真的會改變。

    作者提出了許多研究說明,定型心態的人更容易給人下標籤,不願努力甚至不敢努力,害怕失敗、害怕挑戰和嘗試,相信才能勝於努力,如果要努力才能改變,表示沒天賦。而成長心態的人願意接受挑戰,願意接受失敗,重點不放在成績結果,而是放在是否有成長,並相信努力會帶來成長。到後來成長心態的人,會有越來越多的成長和進步,也更容易邁向成功。

    定型心態的人會比較在意成績結果,他們在獲得檢驗成果時會比較興奮。而成長心態者則是在學習和感到知識有所拓展時感到興奮。

    但是嚴格說來,不能說某個人一定是定型或成長心態,每個人都可能有這兩種心態,只是有不同程度,或是在不同領域。

    因此,作者認為邁向成功的重要關鍵不在於才能,而在於心態。有成長心態,才會願意努力,願意學習,勇於挑戰,也才能邁向成功。


    作者舉出了一些不同的領域皆適用於成長心態。例如教育,定型心態的老師不太相信學生真的能突破,或者是憑幾次的成績對學生產生標籤印象。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更難以進步。而定型心態學生會因為不希望表現差而放棄挑戰學習,寧願待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而這會抑制學習。

    在運動界方面,過於相信天賦的運動員,未必就能成功。反而許多成功運動員,一開始天賦並不突出,但是勤於努力,最後表現亮眼。

    在企業界,定型心態的領導人或主管,會傾向菁英主義,只相信自己的才能,把其他員工當免洗筷。或者是只注重才能天賦,這樣的結果是,組織難以成長,而且愛做表面功夫,避免犯錯。成長心態的公司則注重團隊精神和成長,因此公司和員工能共同成長。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例如在愛情上,定型心態會認為,這個人個性就是這樣,關係無法改善。但是成長心態者會認為,努力經營關係,相處的情況就會改善。

    在教導方式上,讚美學生的努力,會比讚美其天賦或表現成果更好,因為肯定努力的作用會讓學生持續努力。而稱讚天賦或結果,會加強學生的定型心態,害怕表現不好而乾脆避免挑戰。

    其實我們的心態當中,可能有許多部份是屬於定型心態,只是我們並無自覺。可能是自我認同,比如認為自己的個性就是如此,或者自己某方面的才能就是如此。

    綜言之,成長心態意味著擁抱挑戰,相信努力,從挫折中學習,從批評中學習,與他人共好而不是視他人為威脅,最後是相信自己能夠改變。這樣的心態更能邁向成功。

-----------------------------------------------------------


這本書的觀念簡單而且實用,我想這是這本書廣受歡迎的原因。其實先天能力和後天努力一直是常被討論的一個議題,但是我認為兩種理論都有其道理。每個人都有天生較突出的特性或能力,但是後天努力的影響也不能忽視,尤其是再好的天賦若無後天努力,也是發揮有限。所以最好的方針就是探索自己的長處,同時積極的努力,不要妄自菲薄。相信如此必定會有良好收穫。共勉!

    




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錢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跟錢好好相處》(Your money or Your life) 心得

 


這本書的原版其實是本老書,大概二十多年前就出了,作者是喬杜明桂,但是近期第二作者薇琪又把他老書新作,再寫了一次。其實這本書的內容稍微感覺有點基本,沒什麼新的東西,道理都是聽過的,不過這些道理還是很基本,所以閱讀的過程還是能幫助檢視一下自己的理財哲學。

這本書是分成九大步驟,但是我覺得其實也不用拆這麼多部分。簡要來講就是基本的價值觀:金錢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標,所以不要本末倒置。做好開源節流,不該花的錢別亂花,賺到的錢存起來,用錢賺錢,或許有一天就能財務自由,然後不用再過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

以下簡介九大步驟。

---------------------------------------------------------------

一、跟過去和解

    1.算算自己過去賺了多少錢

    2.列出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二、活在當下

    1.算算自己付出的時間能賺多少錢(類似實心的概念,但是還要扣掉其他成本,例如為了上班付出的治裝費、交通、餐費、看病、健康、痛苦..等)

    2.算算自己花出去的錢,值得嗎? (錢=用生命換來的薪水)


三、每月收支表

    把自己花的錢用分門別類的方式記起來。(也就是記帳)


四、問三個問題

    1.用生命活力換算買來的東西,值得嗎? (例如: 買杯咖啡相當於上班半小時,值得嗎?)

    2.這個花費符合我的價值觀或人生目的嗎?

    3.如果不再為錢工作,消費習慣會改變嗎?


五、製作月收支圖,放在每天看得到的地方


六、學習如何降低開支

    電信費、去圖書館借書、自己煮...,一些大家都有概念的小訣竅。


七、最大化收入

    其實這章主要在談工作這件事。這是這本書中我覺得最值得看的一章。其他的章節都太老生常談,而且我個人本來就很節儉,所以覺得學不到什麼東西。只有這章談了蠻多多關於工作的事,孫然也不是很深,但我覺得有助於反思。


八、資本交叉點

    當你的資產帶來的被動收入超過你的日常支出,你就可以宣告財富自由。也就是可以不用上班,或者說至少不是非得上班。作者用的報酬率是年收益4%。


九、為財務獨立做投資

    介紹一些用資本賺錢的方式,但是蠻淺的,股市的部分就是推REF,簡單暴力實用。

---------------------------------------------------------------

心得:

    我個人看這本書後是沒感覺太大收穫。因為我本身算是個相當節儉的人,所以裡頭教得一些小技巧我覺得蠻基本的。比如有意識的花錢,想清楚有需要再買。不要用花錢當作發洩,就算是想放鬆,也可以找找省錢的方式。很多東西可以用租的或借的,或者用修的,不一定要買。有些我甚至認為是節省的亞洲人都會有的概念,可能是消費主義旺盛的美國才會這樣把血拚當習慣。總言之在省錢妙招方面,這本書沒有太多新東西能學。

    另外就是書中穿雜很多作者個人經歷和案例,我自己是覺得有點充版面。因為真的值得記下來的重點並不多。

    簡言之,這並不是一本[投資書],而是[理財書]。然後,裡面的理財觀念其實蠻基本,但是當作當作一種回顧我覺得也是還可以。重點觀念如:

    -工作本質是為了賺錢,其他的好處是附屬的,不是絕對的。

    -不該花的錢別亂花,否則為錢奔波永無寧日。

    -盡早開始儲蓄,才能讓錢幫你賺錢。

    -生活許多花費其實可以省下,只要動動腦筋...。

    -最重要的,錢是生活的重要工具,不是目的本身。所以為了賺錢而喪失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不值得的。(當然為了早日財務自由而奮鬥是合理的)。亂花錢而喪失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更是不合理的。反過來講,如果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可以不必要花很多錢,那麼早點退休,或者過兼職的生活其實也沒啥不好的。為了世俗眼光,或者奢華習慣,而硬要維持高收入、高消費,其實很不智。


    最後,雖然這本書的觀念我覺得很基本。但是如果有覺得自己理財不太行、愛亂花錢、常常不知自己錢花哪去的朋友,我還是推薦看一看這本書。因為理財真的是很重要,如果一個人為了錢的問題,被綁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一輩子,那麼這輩子豈不是與奴隸無太大區別。踏入社會多年後,我才越來越體悟,理想夢想與財務是密切相關的,沒有基本財務能力,談理想,幾如癡人說夢。反過來講,先把財務搞好,才算是逐夢踏實。財務理想,過想過的生活,雖不中亦不遠矣。好像有點現實,但大抵如此,而且對知足的人來說,過想過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多少錢。我自己看到周遭有些朋友的花錢習慣,有些是不太苟同的。不珍視金錢的人,等於不珍視生命,因為錢是用生命換來的呀! (至少對非金湯匙背景的人而言是如此) 。我個人是這樣覺得的,共勉之。




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THE ONE THING)》摘要

 



1. 找出最重要的一件事

    忽視許多可做的、能做的,只做「該做的」。


2. 發揮骨牌效應

    該做的事就像骨牌一樣,會引發連鎖效應,推動大的目標。


3. 成功留下的線索

    找出重要的the one thing。


PART 1 六個迷思---------------------------------------

4. 每件事都重要?

    82法則。盡量把不必要的事項刪掉,只留下少數真正重要的事。


5. 同時多工比較快?

    不要多工,盡量專注。多工有害成果,帶來壓力與煩惱,而且還會上癮!


6. 嚴以律己就能成功?

    別當自律的人(別仰賴意志力),慢慢培養好習慣。用習慣代替意志力。


7. 意志力總是源源不絕?

    意志力是有限珍貴的資源,所以要善用它。把意志力優先留給重要的事。(重要事先做)


8. 致力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

    工作時認真工作,玩樂時認真玩樂,休息時認真休息。


9. 眼高就是壞?

    think big,將思考格局放大,有長遠目標,才有當下計畫。「別照菜單點菜」,不要侷限在當短近的處境,依你的目標去選擇行動方針,而不是眼前看似有限的選項。


PART2 化繁為簡--------------------------------------

10. 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做好每一件事,而是做好關鍵的少數事情。專注在少數擅長的事,動手去做,將複雜的讓人無所適從的任務,分解成能處理的小任務,一步步做下去。

    問題在於,該做甚麼? 問題比答案更重要,問對問題,成功一半。「生活的問題」,要用「生活方式」來解決。所以,聚焦問題,長遠的問題是什麼?  短期的問題是什麼?  就會產生長期、短期的目標和行動方案。


11. 養成成功的好習慣

    習慣在每個領域做最重要的事。(工作、人際、健康、財富...)


12. 問個好問題,尋找好答案

    放大思考,明確目標和行動。


PART2 釋放內在潛能--------------------------------------

13. 有目的的活著

    「生活不是為了尋找自我,而是創造自我。」 聚焦有意義的目標,而非跨樂、財富、無止境的慾望。


14. 依據第一要務生活

    想好長遠目標,盡可能的明確、具體,才能計畫目前的行動方案。


15. 為生產力而活

    生產力不是忙碌,而是達成目標的效率。重點不是做了多久,而是成果。把每日大區塊的時間規劃給第一要務,盡可能別讓雜事干擾。


16. 三個執著

    長時間累積(1000小時=每天4小時,持續10年);目標導向;為自己負責不找藉口。最好能找個導師。


17. 四個小偷

    懂得說「不」;學會處理混亂;維持健康保持能量(飲食、運動、睡眠、冥想);控制環境(避開分心的人、地)


18. 旅程

       做自己想做的事,過無悔的生活。


--------------------------------------------------------------------------------------------------------------------

這本書算是蠻不錯的,一個優點是它很精簡扼要,但是又能抓到許多要點。關於專注的部分,和《Deep Work》的觀念很契合,和意志力與習慣的部分與輕鬆駕馭意志力》也很契合。

除了上述之外,感覺和李笑來的《把時間當朋友》也蠻多契合的地方,讓我感覺說這些勵志書其實許多大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過一個小地方是,書裡常常強調大目標、the one thing,但是有些人的建議認為人生不必看得這麼有計畫性,例如提姆·明欽就建議不必要有一個"大計畫" ,當然有可能也蠻不錯。其實一直想這「那最重要的一件事」來過生活,好像也是不輕鬆,不過有大志者可能傾向如此吧。但是「一件事」這個詞感覺還是有點硬,因為人生有很多事啊...。

總之這本書還是蠻值得一讀的,一言以蔽之,專注於首要目標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無知好過自以為知—讀《隨機騙局》心得

 



這本書是塔雷伯三部曲的第一本。

這本書我看完的感覺是《黑天鵝》的濃縮版,相較之下本書更為精簡。塔雷伯的幾個核心概念,我們會將一些隨機性因素視為不然,這是因為我們喜歡將事情理論化並加以解釋的緣故。然而這麼做的壞處是我們自以為知道的一些事,其實我們並不懂。特別是一些可能涉及到機率的領域,我們以為我們能計算,其實錯得很大(黑天鵝概念,在該書有更多說明)。還有很多人性偏誤助長這一點(可參考快思慢想),例如確認謬誤、敝帚自珍、近取偏誤、敘事偏好。因為如此,塔雷伯更偏好歷史而非(新進的)理論,因為前者已受時間的歷練。他推崇卡爾波普、休姆、索羅斯等經驗主義懷疑論者,也就是主張,獨斷信條帶來的危害,遠大於抱持懷疑,尤其是在充滿黑天鵝的現代世界中,一次黑天鵝事件就可能把以往的遊戲面貌全然顛覆。塔雷伯也提倡梭倫的智慧,也就是黑天鵝爆出來之前,很少人能預料的。


倖存者偏誤,也可能讓我們誤判一些事,例如巴菲特、比爾蓋茲的案例,都可能是倖存者。他們當然具優秀成功特質,問題是擁有相同特質者,有多少比例像他們一樣成功。此外現代社會趨向贏者全拿,因此,贏家的功績更被放大,但是我們難以估算當中有多少是運氣成分。當我們考慮倖存者問題時,我們需要從基數開始思考起,例如,假設市場上賺錢的人約有一半,問題是,一開始加入市場然後被洗出去的人有多少? 如果也是一半,那麼賺錢的人實際只有總數的四分之一。失敗或死掉的人是無法發聲的。作者也用此說明為何醫生、律師是比藝人、作家等更好的職業,因為人們容易錯估者的成功率,尤其是後者的故事性多麼動人。
我們是機率盲,同樣也是線性盲,我們常常期待事情是一步步發展的,但是現代社會中很多事不是如此。例如資產、老化等。


最後,作者的建議是,就好像奧德修斯一般,在耳中塞蠟以逃避海妖的誘惑。我們應該避開會給我們身心負面影響的資訊(新聞、電視),以及有害的理論(承認無知往往比接受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更好)。人性天生而難受理性控制,這是為何我們懂了許多大道理,但是仍難照做。我們盡量保持理性,此外,盡量對世事處之泰然。很多事本就不在我們掌控之中。

------------------------------------------

塔雷伯的寫作風格老實說比較不那麼條理分明,雖說他本人似乎也意無意拒斥這種教科書風格。他本來就是不是很喜歡給所謂「建議」的人,在他看來,人類社會充滿「意外」,因此,自以為搞懂某件事,可能比無知更可怕。因為自以為懂,才會去冒現犯難,而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善勇者溺,這是他與[黑天鵝]那一本書一貫所想傳達的。

讀塔雷伯的書真的會感覺深受啟發,因為他持續勇敢的批判許多知名的理論經濟學家、思想家、股市電視名嘴、成功學作家等等。這些人可能犯的共同錯誤是,在機率或認識論上犯了錯,因此將理論建立在不堅實的基礎上。因此我對此書最大的感想是,無知勝過自以為知,或者以本書的說法:別把知識看得那麼重。因為人會犯的最大愚蠢,可能往往不是來自於不知道什麼,而是誤信了甚麼。保持謙卑,保持開放的經驗主義,甚至保持對自身認知和情感的批判性。面對變化莫測、規則不明確的現代社會,拋棄成見、靈活思考,遠勝於自以為知、執著教條。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人人可學的魅力提升之術—《魅力學》 書摘

 





這本書是在教人如何培養和發揮魅力的書,書中談到了一些不同性質的魅力,一些發揮魅力的技巧,當然也提到魅力的好處。這本書在goodreads上分數是3.9、評價數有一萬6千左右,當然並不是非常高,可是我自己看完這本書感覺蠻受用的,也確實改變了我與人互動的習慣。我覺得是蠻有幫助的,推薦給所有想要提升與人互動的能力或者說人際品質的人。

以下書摘:

-------------------------------------------------------------------------

1 揭開魅力的神秘面紗

三個常見迷思: 善於交際或外向才能散發魅力 (X);長得好看才有魅力 (X);你要改變個性才能提升魅力 (X)。


2 臨在感、影響力、親和力

臨在感、影響力、親和力,是魅力的三大核心元素。

臨在感指的是專注於當下,也就是專注力。想像一個人跟你相處時,如果心不在焉、說話沒在聽、好像也沒啥反應,這樣的情況此人很難對他人產生魅力。因此與他人互動的關鍵之一,在於你是否能專注於當下(pay attention)。

親和力和影響力是人類判斷他人時最核心的要素之一,也是我們最先用來判斷他人的兩項特質。構成影響力的要素包含外表、行為、社會地位、能力等。我們會根據影響力來判斷這個人對我們會有何影響。特別在遠古時代,這可能是攸關存亡的判斷。

親和力意味著他人對我們的友善程度,同樣是相當重要的判斷要素,它意味著此人對我們的友善程度,我們以此來判斷此人是否值得信賴,是否能交往、互助等。

人們對這些特質的狗壽是很敏銳的,且主要透過非語言訊息,換言之人們透過行為(而無須對話)就能感受他人的這些特質。因此,相比於外在技巧,提升內在狀態是更為重要的。


3 為何我們無法展現魅力三特質?

身心的不適感會引發焦慮,而焦慮會降低自信,也因此會降低魅力。(沒人喜歡區罰自信的人..)

如果是需要發揮魅力的重要場合,盡可能做好預防、準備,例如得宜服裝、適應環境,以免部必要的焦慮產生。

盡量避免自我懷疑、害怕表現不好、患得患失等想法,並認知到這些都是自然反應,如此可以降低焦慮。也可以透過獨處、深呼吸、放鬆等方式,來緩解焦慮。


4 三招掃除心理障礙

-將不適感去汙名化: 當你感受到內心不適時,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的,許多人也曾經有這樣的窘境。

-客觀看待感受: 我們的心智會過度聚焦在負面情緒上,扭曲和放大這些負面事件。試著以超然(長遠、或者想向遠方)的方式來看待當下處境。

-改變認知: 虛構的認知也可以發生作用。當發生壞事時,可以想像是因禍得福;遇到不開心的人事,可把怨恨想在紙上,並想像對方如何向你道歉。

-最後是觀察自己的不適情緒,這種內省的方式,可提高情緒管理的能力。


5 進入正確心態

-觀想: 視覺想像會有某種程度的實際練習效果,可以在重要場合前,想像實際發生時的情境。或是想像得到正面反饋的結果。

-感恩: 感恩自己當下擁有的,能夠提升幸福感,提高親和力。

-自我慈悲: 自我原諒,不要對自己太過苛責,這能降低自卑自憐的情緒。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因此若是即將要參與重要場合,可盡量避免負面情緒的干擾,同時可做一些提升正面情緒的暖身(例如音樂、放鬆)。 肢體和面部情緒也會對心態有某程度的影響。


6 最有效的四種魅力風格

專注型魅力:專注感+信心。代表人物:馬斯克、比爾蓋茲。 這會讓人感覺受到關注,適用於絕大多數場合。

遠見型魅力:信念+信心。代表人物:賈伯斯。 人們更容易相信和追隨充滿自信和信念的人,適用於激勵人心的場合。

仁慈型魅力:親和力+信心。代表人物:達賴喇嘛。這能有效與他人建立情感,給予他人安全感。

權威型魅力:地位+信心。代表人物:麥可喬丹。人們容易被權威、影響力所左右。例如地位、衣著、行為舉止,都是影響力的因子。較大的肢體動作、較沉著緩慢的語調,是影響力的象徵。適用於需要他人服從的商業場合,但社交場合以及需要回饋的創意互動場合則不適用。

發揮甚麼樣的魅力,端視你的個性、目標、情境來取決。也就是說要因地制宜。


7 第一眼就留下好印象

第一印象會佔別人心中形象相對高的程度,而且研究證實,人們的第一印象通常滿準的。由於人性通常偏好同類,因此進入一個陌生社交圈,可以盡量在服裝和行為舉止的方面去模擬,融入他們的文化。初次對話時可以稱讚對方的穿著以打破僵局。談話高手會將焦點放在對方的身上,讓人們談論自己,會讓對方產生好感。說的內容其實相對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相處起來的感覺。


8 別忘了好好傾聽

良好的聆聽是臨在感的基礎,因此善於傾聽是魅力的首要之務。(沒人喜歡不在乎別人講甚麼的人) 聽人說話時,適時地回應已表示有在聽,說話的時候可以留些空檔,好讓別人插話。受到別人讚美時,應該大方接受,接受他人的美意是一種對他人的肯定。對話時複述對方的意思,或是善用生動的比喻,都能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傾聽得越多,會越受他人喜歡。自己不需要說得太多,可以言簡意賅,另外開些玩笑、說些有用的資訊、或是讚美,都是他人會感興趣的內容。

根據研究,演講風格本身比演講內容更受到聽眾在喜好上的重視程度。在發揮影響力的演講時,不用急著講,語調可以稍微低沉、緩慢,句末音調放低。也可以搭配聲音的抑揚頓挫。要發揮親和力時則注意帶著微笑。


9 舉手投足的言語藝術

模仿他人的行為舉止能讓對方增加好感。他人的行為舉止會展現出對方的心態,例如善意、或是警覺,盡量讓自己和他人處於舒服的空間、 姿勢,再展開對話,避免他人將不適感與你聯想在一起。注視他人時眼神不應該飄忽不定。盡可能把自己的姿態伸展、放大(成為大猩猩),可以提高自信。避免太多無謂的小動作,看起來會比較沉著。


10 情況不利,如何發揮魅力?

-要說服多人時,可選擇各個擊破,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人。

-對於他人的意見適當表達感謝,這會讓人更願意接受你的意見。

-給予他人批皮時,要記得對事不對人。

-向他人道歉時,要專心傾聽,並用誠懇的態度道歉。


11 打造完美演說

-挑出一個重點,盡可能讓該重點概念如水晶般清晰易懂。再輔以3~5個支持論點。

-善用故事性的敘事,用生動比喻讓數據、事實的描述更生動。

-盡量讓每個論點搭配一個趣味的故事、統計、實例、比喻。

-開頭和結尾都要有利,這是觀眾最容易留下印象的部分。

-演講時要記得以觀眾為主,內容盡量簡短和圖像化。

-多與觀眾眼光交流,想像自己在與某觀眾說話,找到最有反饋的觀眾,多與他們眼光交會。

-善用停頓,在開場、中間、結束都停頓個幾秒,與觀眾目交會。

-如果不小心犯錯,不要緊張,大方坦承,可以拉近與觀眾距離。


12 危機,大展魅力的時刻

越是危機的時刻或場合,越應該展現人沉著、自信、遠景。


13 與魅力共處:從容應對副作用

-太有魅力可能招惹忌妒,記得去表達感激,與他人分享榮耀。

-魅力是一種雙面向特質,太有魅力的人可能導致很少受他人批評,因此要多注意自省。


結語

魅力是一種人際能力,一個能力優秀的人,如果缺乏魅力,也很難嶄露頭角。只要注意臨在感、親和力、影響力的展現,自然就能提升魅力。可以多多利用與他人交流的機會來學習。


---------------------------------------------------

附上作者的演講:

https://youtu.be/LMu_md_5PQ4 













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投資金律(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重點摘要:理論、歷史、心理學、投資產業

     

    這本書的作者威廉伯恩斯坦,是名醫生兼投資散戶,他在本書中的投資立場是價值投資,而本書的立論與《漫步華爾街》類似,強調市場效率理論以及分散投資的理念,因此鼓勵指數型投資以及分散風險。這本書的出版時間約為2009,其實也有段時間了,但是觀念歷久彌新,內容依然相當值得參考。

    以下書摘:

-----------------------------------

投資理論

一、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1.風險愈低,報酬愈高。兩者不可兼得。在不確定性高的年代,報酬率就比較高,因為風險比較高;在不確定性低的時代,風險低,因此股價升高,報酬率自然低。長期觀察我們能看,波動越大的投資標的,平均而言的報酬越高。簡單而言,投資就是承擔風險,並換取報酬。「追求高報酬不可能避開高風險,安全投資的報酬一定低」。

2.證據顯示,小型公司的投報率優於大公司(12%  vs 10%),當然,小型公司的股價波動也更大。「好公司通常是爛股,爛公司通常是好股。~理由在於,好公司的股價已被拉高,投報率自然低,而爛公司因為被嫌棄,因此投報率反而好。

3.從歷史來看,表現最好的是小型價值股,次好的是大型價值股,再次好的是大型成長股,最差的是小型成長股

4. 總結:(1)越被看壞的股票,報酬率越好 (2)越糟的時機,報酬率越好 (3) 波動率越大、風險越大,報酬率越好。 


二、估量股市這頭野獸

1.「資本的價值在於有多少收入變成現金,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換言之,現金折現估價是最正統甚至唯一的估價方式。

2.越差的時機貼現率越高,因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此時的資產價格也是最低的。牛市賺價差,熊市賺股息。因此,股價高時應該賣出,股價低時應該買進。

3.景氣最明朗的時候最不應該投資,因為人們預期未來風險較低,此時便是股價高漲的時候。反過來看,應該在悲觀達到極致時投資。

4.本益比最高的前20%股票,其本益比可以是後面80%股票的兩倍!這麼高的本益比真的能在未來兌現嗎?


三、市場聰明,你傻瓜

1.長期而言,整個市場上的報酬表現的平均便等於大盤績效,而能夠持續打敗市場的經理人少之又少。若以市場大盤績效為基準,主動投資的基金平均的績效為每年虧1.1%。這還沒將基金的成本(交易成本、經理人費用...)算進去。會造成這現象的原因是,經理人很難"贏過"市場",一時的超越可以看做是運氣,另一方面,市場效率也就是群眾智慧太厲害。

2.因此我們能做的是: 1.加入大盤,買進指數型基金。2.只投資少數你自認理解勝過大盤的個股(個人認為這通常是冷門股,熱門股代表看的人多,又如何能勝過眾人眼光?)

3.笑傲股市的兩大高手:林區和巴菲特。巴菲特事實上不屬於傳統投資經理人,當他大筆買進一個公司,他會成為公司活躍的一分子。而林區在早期的投資表現相當優秀,但是直到管理的資金太大,績效便趨於平淡,這是因為大筆的資金不可能集中在少數標的,而且資金太大進出會影響股價,因此績效自然難比過往。

4.最好乖乖以指數化投資為主。


四、完美的投資組合

1.凱因斯說:「投資者有責任周期性地承受損失而不能有怨言。」長期投資者必定得忍受資產降機的過程。

2. 投資報酬的差異有九成以上來自於資產配置的問題,僅不到一成來自選股和選市。換言之,你願意承受多大風險或波動,遠重要於你選股選市的能力。既然沒有人能有效的控制選股和選市的時機和準度,那麼選擇資產配置的比重便市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因子

3. 獲利的關鍵市,不要太在意各資產類型逐年的表現。去年差的,今年可能好;去年好的,今年可能差。長期而言,會有均值回歸的現象,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但是你也很難猜準時機點,因此不如長期持有。

4. 大體來說8/2股債配績效是最好的,當然因此就要能忍受大幅波動。最好在年輕採積極的投資態度,因為有更長的時間來彌補損失。而為了降低風險,因此最好讓股票投資的標的適當的分散。

5.總結:過去的績效歷史很難保證未來的績效表現,因此最好不要單押某個產業或某個基金。成比例分散國內外指數基金,並衡量自身風險承受力,來決定資產配置比例。


投資簡史

五、勝利號角響起時:瘋狂的歷史

1. 股市報呈成長的動力來自於科技成長的相對速率,而非絕對水準。然而我們能期待科技持續以加速度成長嗎? 科技帶來的商業價值很難持續的爆炸性成長。許多科技誕生之後,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商機才開始出現。例如內燃機、電腦、電話。過去200年,美國生產毛額的增長,有三分之二來自於人口增長,三分之一來自於勞動效率增加。

2. 投資新興科技的報酬實際上少得可憐,因為雖然少數的公司可以爆發式成長,但是許多的公司並無獲利便失敗收場。投資IPO(初次上市)的人應該收到社會讚揚,因為他們冒風險,讓後續加入股票市場者能夠分享成功公司的利潤,而不用承擔高失敗率的首投風險。

3.股票的飛漲(泡沫)來自兩個因素:(1)替代性(破壞性)的發明。 (2)資金取得的便利性。另外再加上: (3)遺忘泡沫歷史的失意者或新一代菜雞 (4) 一群拋棄傳統估值的新散戶的加入。

4.許多新科技的發命,到後來享受其價值的不是發明者,而是使用者。當一項新發明引起過多人加入市場,利潤便會開始萎縮,直到互相零和競爭,虧損者退出市場。

5.謹記在心,絕大多數看似前程似錦的新星公司,最後都會歷史重演。繁華退盡,利潤平平。


六、苦悶的深淵:痛苦與機會

1.長期來說,風險與報酬是一件事。因此大家都樂觀的時間,此時投資報酬最差。

2. 最別人恐懼的時機,買進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資產,此時的報酬最甜美,但這需要堅忍不拔的毅力。(如果是個股,那更需要眼光,挑到爛股可是會蒸發的)

3.葛拉漢:「投資行為是一種經過徹底分析以獲得高度安全與豐厚報酬的行為。無法符合這些標準的作法都應該抱以懷疑態度。」在這樣的標準下,沒有絕對的好公司或壞公司,好公司太貴是爛投資,爛公司太便宜也是好投資。

4.總結: (1)歷史會重演,泡沫會一再上演。 (2)好時機隨時會崩盤,壞時機也終有回春的一天。 (3)景氣必然會循環,投資是行為經濟,因次投資人必然會恐慌與腦衝不斷輪迴。 (4)大樂觀時代報酬最低,最慘的時代報酬最高。因此遇危機一定要沉著並危機入市,遇樂觀不要追高。


投資心理學

七、愚行

1.投資者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

2.我們天性樂於和群眾聯繫,這在許多層面上都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在投資上就是一件危險的事。因此在投資路上,請走自己的路。

3.我們很難不被群眾影響,也很難不被近時的事件影響。當我們的持股下跌時,我們對它的評價也會跟著降低。

4. 人們總抱著發財夢,並對緩慢致富感到無趣。人們更愛賭博的樂趣,而這樣的結果是,從股市中得到的"快樂刺激"越大,獲得報酬越少。

5.為何股市報酬總能夠大於無風險資產? 便是因為人們天生有趨避損失痛苦的天性,無法忍受短期的痛苦感。

6. 贏家知道該做數學功課,而輸家只想聽故事。

7. 人們有時寧願選擇複雜的投資方式,因為他們不願相信太簡單的投資方式會是好的。

8.總結:群眾心理、過度自信、時近效應、追求刺激、損失厭惡、崇尚明星、型態幻覺、歧視簡單...,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避免的偏誤心態。


八、行為治療法

1.當大家都認同的投資領域、產業、公司,覺得該投資必定賺錢時,就要小心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2.最好把個人投資當作家醜,不要隨便公開討論。一但討論,就會比較,比較就會受影響。

3.如何避免過度自信? 提醒自己:「市場上有成千上萬投資人比我有更好的研究、技術、設備、情報。我能勝出的機會微乎其微,加入大盤是最好的策略。」

4. 別看過去績效,看報酬率。有時過去10年表現最差的股票,未來10年可能表現得會更好。

5. 勇於沉悶。最讓人激動的資產長期報酬通常最低;最讓人沉悶的資產,長期報酬通常最好。持股不是拿來炫耀的,千萬不要為了虛榮而買股。

6. 接受風險,忽略短期波動。承受短期損失的一個方法是,手中持有足夠的現金,如此面對虧損不但能保持泰然,也能趁低價再買入。

7. 市場總是容易過度重視高成長公司。別相信夢幻公司,超高成長率難以持續。

8. 忘掉技術分析,別花時間尋找規律,那猶如在雲朵中找人臉。

9.不要太快把投資組合汰弱留強,因為分散標的本就是為了分散風險,且風水會輪流轉。

10. 別當大肥羊,別去買成本高昂的基金。


投資產業

九、別把股票經紀人當自己人

1.券商的目的不是你的投資報酬,而是你的交易手續費,它們只希望你花越多錢在交易成本上越好。

2.就算是賺錢的基金,絕大多數的利益都被經理人賺走了。更別提虧損的股票基金。

3. 建議只買手續費低的被動市場指數基金即可。


十一、當大導演碰上華爾街

1.當你買進整個市場,你就等於擁有了最聰明者的智慧和最完整的資訊

2.牛市抱緊不追高,熊市抱緊更加碼。

3.不看新聞看歷史,不看報告多看書。

4. 資本市場的基本行為沒有太多新鮮事,因此培養投資專業最有效的方法是盡可能能的了解市場歷史。


投資策略:整合思考

十二、你存夠錢了嗎?

1.對年輕人而言,牛市壞,熊市好。對退休者而言,牛市好,熊市壞。因為年輕人可以靠高股息加快累積資產;而推修者可以賣出高價股換現金。

2.最簡單的致富方式是節儉,避免不必要的奢侈浪費,透過複利效應提升累積資產的速度。

3.最好保留半年的生活費在可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十四、既然開始了,就無怨無悔

1. 習慣長期投資,學著「金字塔投資法」,越低買越多。定期的進行資產再平衡,也是投資行為的一種練習。這是一種心理紀律,賣出漲太高的部位,買進跌深的部位。


十五、結語

1. 高風險、高報酬。

2.市場極有效率,最好買指數基金。

3.越壞的時機,越應該入市。越好的時機,越不該追高。

4. 投資心理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成功的投資必是孤獨的行動。

5. 成功的投資不需淵博的知識和運氣,而是紀律和毅力。


---------------------------------------------

這本書簡單總結: 危機入市、ETF、小型價值股 。 就醬,簡單若能慢慢致富,何必搞得太複雜。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如何生活在不確定的世界中—讀《黑天鵝效應》(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心得

     


    這是一本很知名的書,其實在2007就出版了,但是我一直到最近才有機會讀。作者是塔雷伯(Taleb),他針對這個概念已經出版了一系列書籍。這本書相當的龐大且廣博,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學識淵博,以及不落窠臼的勇於去批判傳統或主流,同時也能從書中感受到作者對於他想要傳達之想法的熱情與自信。

    不過這本書可能也有一些小缺點,雖然不是很關鍵,而這些都可以從許多書評看到了,應該算是一般的共識了,也就是這本書旁支副本開得比較大,講了不少跟主題距離比較遠的東西,也可能有誇大其詞之嫌。也許就是這樣的緣故,讓這本書的篇幅也相當驚人,中文約500頁,厚厚一本。我覺得作者並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寫這麼長篇大論,我覺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作者自認在"熱情地"批判主流,或是說服讀者。作者自己書中有講到,有些章節是比較技術性的,讀者可以跳過。換言之,這些章節可以視為是一種"辯駁",針對那些他想批判的思想。

    回頭說來,這本書還是很值得讀,我相信它會改變絕大多數讀者的思想。作者的思想太龐大,有機會的話,建議還是直接讀。如果嫌太厚,可以閱讀當中一些重點章節,或是直接看最後面,作者給的精華建議。

    以下書摘:

-------------------------------------------------------------------------------------------------

前言

黑天鵝的定義有三:1.稀少性。2. 影響很大。3. 可事後諸葛,卻無先見之明。

稀少性意味著,這種事很少發生,甚至沒發生過,所以我們以過往經驗來認識它是行不通的。

影響很大意味著,這是大事情,可是由於它的稀少性,所以我們容易忽略它或是不給它足夠的注意力,導致重視程度與事件結果落差很大。作者似乎甚至認為,人類歷史上很多重要事情,都是這樣的黑天鵝事件。

事後諸葛是指,事情發生之後,我們都會去解釋它,把它納入我們的敘事系統,或是理論。但是,放在事件發生前,卻沒人注意到。這有幾種可能,一是我們自以為瞭解了,但事實上我們根本不太了解,這種事後諸葛是一種知識幻覺。因此,它下次還會發生,然後我們仍然學不到教訓,或是學到一點點。另種可能就是,我們不知是出於愚昧或是天性,就是不放心思在這些事情上。無論如何,它搞不好哪天還會發生的,然後大家一樣事前不說話,事後就說我早知道了云云。

一般而言,人類開創新事業的報酬,與大家的預期成反比。換言之,大家都料到的事情不會帶來多大報酬,而高報酬的事往往發生在大家始料未及中。絕大多數的發現和發明,來自於規劃之外,也就是意外。他們難以被預測,但是卻深深影響未來。例如個人電腦、網路、雷射、地理大發現、威而鋼...等。如果意外能有如此大的影響,那麼這表示我們根本很難以過去歷史來預測未來。

為什麼我們容易忽略?一個原因是,我們放過多的注意力在我們已知的事情上,不斷的去構築我們現有的知識體系及其細節,而忽略了整體來看,我們不去關注的那些黑暗部分。第二個原因是,隱性事件不會喚起我們的注意力。比方說,施行某種措施,這個措施如果不施行,可能害死一堆人,可是因為它被實施了,因此沒人會在去讚賞它。反而是在危機中救人的英雄行為,受到更多的讚賞。可是那個提出預防危機措施的無名英雄呢? 被忽略了。 孫子兵法裡說:「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道理是類似的。可是我們的新聞媒體,更助長這個現象,因為大家的關注焦點被同一化了(尤其這個大眾傳媒時代),所有人關注一樣的事情、耀眼的事情,且新聞也不會報說今年醫生多救了幾個人、交通意外少了多少,這種事沒人要看。第三個原因是書呆子,或作者將其稱為「柏拉圖式思想」,意思就是說透過太抽象、太學術派、太理論派的角度去看事情,讓理論的重要性凌駕了事實(我想所謂象牙塔學者、恐龍法官等,大概像是如此),簡單講叫範疇錯誤,用書本裡的框架去理解世界,問題是用的框架與對象其實不符,比如以常態分佈去看根本不是常態分佈的世界。此外,這種學識派常犯的一個錯誤是[確認謬誤],也就是先想好論題,然後從事實當中去尋找正面證據。問題是,看到再多的白天鵝也無法否定黑天鵝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的想法是,他認為我們過度單一化的學術、教育、社會環境,會讓大家聚焦在已知的事情的細節上,忽略整體,忽略應該可能被意識到的黑天鵝。而且,事實上人類的歷史,大多數重要事件是難以預料的黑天鵝所驅動。因此,我們應該多花時間去研究那些[帶來根本改變]的極端事件,而不是只把它當小小例外。此外,由於人類社會越來越複雜,而人類社會屬非常態領域,因此黑天鵝事件會越來越多,未來越來越難預測,因此我們更有理由去為黑天鵝做準備。

    我的看法是,作者提出的對單一化的批判(無論針對學術或文化),我想不是原創的,應該有人提過。其次是黑天鵝的影響力,我不確定,但我覺得說影響人類史的事件都是黑天鵝,似乎有點誇張。不過印象作者有提過網路時代,對這種黑天鵝危機可能有點幫助,因為網路允許了小群體的行程,因此很多領域不再是一言堂,甚至在學術、文化、公共,網民的聲勢也可能超過學術界影響。這是好的部分,當然網路也可能有壞的部分。

    

1. 一名經驗懷疑論者的見習

    過往的歷史對我們而言其實是不透明的,我們看到的是歷史的結果,卻看不到歷史的腳本。人類誤以為透徹理解歷史的原因有三個:1.理解力的幻覺(自以為是);2.回顧性扭曲(後見之明);3.以抽象的方式去理解它。

    人們在理解歷史上犯的錯,同樣發生在[企業成功學]以及[股市]。

    如果我們透過日記來理解歷史,我們更能體會時下歷史的真貌,大事發生前根本沒人了解它會發生。沒人預料到基督教崛起以及回教崛起,事後回顧會覺得理所當然,可是當下卻毫無感受。菁英的問題在於,大眾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專家卻自以為知道。我們的大眾媒體和學術主流可能惡化這個現象,因為他們會讓理解趨於一同,使人們覺得歷史事實就是如此理解無誤。


2. 規模可變性

    在一個平均分布的常態世界中,最大更最小的差異不會很大,而且離群直出現的機率很小,例如身高體重、年齡。但是另一種非常態分布的世界,裡面的分布規則是呈冪法則,也就是80/20法則,是個贏者全拿的世界,而且極端值與平均值可以差很遠。人類社會的產物許多屬於此範疇,例如財富、暢銷度、名聲、點擊率、DNA、迷因...等。這種範疇的特性是,它的複製可以快速跨越時空限制。在這樣的世界中,創意和機會很重要,但是運氣也很重要。此外,在這樣的世界,預測是相當困難的,它不像常態世界依樣有跡可循。1001天的雞是個經典案例,比喻說一隻活了1000天的雞,怎麼也沒想到第1001天未被抓去殺來吃。

    博學或是開放心態的合理懷疑論者,更能夠避開這種錯誤,因為博學與開放讓他們能檢視和接受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領域,而太過狹隘的專家,最容易犯看不到黑天鵝的錯。認為自己看到的是全貌,用敘事或抽象理解的方式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以及太過專注在自己已知熟悉的領域內,這些都是導致盲目看不見黑天鵝的原因


3. 知道甚麼是錯的比知道甚麼是對的容易 

    在歸納法中,只要出現一個反例,就算之前有1000個正例也沒用。人們傾向為他們的理論找正例,這又稱為「確認謬誤」,這種錯相當容易犯,因為你只要對反例視若無睹,然後瘋狂尋找正例就可以了。有其當我們心有定見的時候,就更容易犯這種錯,因為抱持觀點,會產生偏見。所以,與其相信一大堆偏見,不如去了解那些偏見是錯的,抱持開放心態。


4. 敘事謬誤 

    人類有試著去理解的天性,因此即便面對不太了解的事,我們也會編一套故事或理論去理解它,這就會形成所謂的知識錯覺。為事物賦予因果性是人類的天賦,用寓言或故事來掌握微言大義,有助於我們用較少的腦力來歸納重要規則。藝術就是一種這樣的表現,讓我們用更審美的方式理解知識,而科學則更著重生硬的細節,以真相為目標。 我們已經知道故事可能帶來的偏見影響,人們更重於理解故事勝於解讀數據。如何避免敘事謬誤?我們應該重實驗而輕故事、重經驗而輕歷史(歷史是安排過的故事)、重臨床知識輕理論。 並非要全然否定故事,故事的力量當然重要,特別是在說服力上,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別讓它影響我們的客觀判斷。 


5. 線性的感知系統 

    我們已經知道許多領域的發展是非常態、非線性的,但是我們的天性仍偏好線性、常態的現象。我們寧願看到一天天的成長,而不願意忍受十幾年無成長,然後終有一天飛躍性的表現。問題是許多人類世界的成就都是非線性的,例如科學、意識等。(許多藝術家甚至死都看不到自己作品被認可的一刻)。解決的方式是在過程中,盡可能將這些成就感平均散佈在過程,看到自己一點點的前進;痛苦則相反,長痛不如短痛,最好一次解決(此觀點與不理性的力量相符)。如果真的要進行這種韜光養晦的長期奮戰,最好找個自己的同溫層一起奮鬥,同時也最好不要抱太大的期望,而是去享受過程。活在不切實際的無盡幻想,會把人逼瘋,成功本來就不是高機率的事,因此當個現實主義者會更好。長期微小看似無害的壓力或挫折,長期下來會讓海馬迴不可逆的萎縮,導致精神受創。所以最好別當這種孤高的殉道者。


6. 沉默證據 

    又可稱倖存者偏差,科學上稱人擇理論,概念是相似的,也就是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帶有一個特性,但這不代表這個特性就一定是該現象的重要原因。因為可能有一堆帶有此特性的事物都沒有出現這個現象,而我們看不到。比如說把勤奮當成功特質,因為成功者都很勤奮,問題是很勤奮卻不成功的人可能也不在少數。這種偏差常發生在命理、迷信、占星等領域,比如一間廟10000個信徒,裡面有一個中樂透,它的故事就被放大,但是另外9999個槓龜者,他們是沉默證據的一群。

    我們可能看到有些成功案例,靠著寫作,賺到了不得的財富和名聲,問題是,同樣從事寫作的人,並且其中不乏才能出眾者,也同樣沒有成功,我們甚至不認識他們,因為他們是沒有成名的沉默群。反過來看,例如醫生這樣的工作,可能無法像知名座機這樣暴富,但是10名醫生可能9名都賺得不錯。這道理與前述的常態/非常態世界是相符的,在非常態世界中,運氣本身就佔了成功相當大的因素。多少有才者也求之不得。換言之,致富本身就是一個運氣的結果。我們還能想到更多例子,比如待過苦牢苦役的都很強悍,所以苦勞能夠強化身心。真是如此嗎? 更可能是,那些本不夠強悍的已經死在牢裡了,所以那並不是磨練、而是汰選。我們常看到被抓的犯人都是獐頭鼠目、面目可憎、心智低下,然而我們可能忽略了那些沒被抓到的犯人,他們可能長得人模人樣、智力超群。我們看不到,因為他們正是夠聰明才沒被抓。

    我們往往看到正面凸顯出來的一面,很難看到隱性的那一面。我們常看到英雄的正面行為,但是很能看到該行為的隱藏負面效果。相反的,成功預防災害的無名英雄,因為其功是隱性的,所以容易被忽略。

    歷經劫難的天選之人最容易產生倖存者偏差,因為他難以相信自己怎麼如此幸運,而真正的原因是,如果他中途掛了,他現在就不會站在這裡(也可理解為主角威能)。所以我們應該多加從客觀基數去思考,並從機會成本去思考。別總是去聽成功者說的話,用同一套策略卻失敗的人可大有人在,只是他們沒機會說出來。尤其是在冒險時,我們更應該三思而後行,因為冒險行為往往是忽略機率計算而做的衝動行為。

    我們能存活在這裡就是幸運兒,地球能存在就是幸運。參考點不能設在成功案例上,而應該設在一開始的基數上。尤其加上敘事謬誤的效果,我們容易為成功者編故事,合理化這一切的發生似皆理所當然。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只看精彩,不要只看光明耀眼的一面,要從基本面去思考


7. 戲局謬誤 

    大概又可稱為書呆子謬誤,意指將(書中學到的)某種抽象理論來套用在理解另一個範疇的事情上,比如用戰棋類遊戲的規則,或是考試規則,套用在現實世界中。或是像蛋頭經濟學者,用書中的經濟理論,硬套在現實經濟世界(倒理論為現實)。特別容易發生在書呆子學生身上,因為現實世界的大問題都不會寫在教科書裡,寫在書裡的通常已被解決或理解了。特別是在事件的機率上,我們更容易犯這種錯,因為不確定環境下,機率根本難以計算,這種虛假激勵都是套舊有理論算出來的,當真就危險了。

    如何避免戲局謬誤?不要看太多膚淺的大眾媒體。學著去獨立思考。不要鑽牛角尖,墨守成規。不要變成"狹隘的專家",只用自己的那一套去理解所有事。(也不是說不要成為專家,尤其事你是靠該專業來謀生的話)。

    我們不能從書本來看問題,而是反過來,從問題來看書。學問的目的不是再生產另一個圖書館,而是解決問題。 如波普所言:「真正的哲學問題是根植於哲學之外的事物,如果這些根基衰亡,哲學就會跟著滅亡。


8. 知識傲慢 

    人們不擅長知道自己的無知程度。此外,謙虛於自身知識不足的飽學之士,更容易沒沒無聞,而大放厥詞的名嘴比較受人重視。過多的資訊有時反而有害,因為它會加深人的偏見。因此不要太早下定論會比較好,因為一旦提早下定論,定論就會開始帶來偏見。我們把自己的固有想法當成財產一般的珍視。專家在專業領域懂得比一班人多,但是在領域外,他們不一定比一般人懂多少,但是他們更容易犯自以為是的錯誤。尤其如果該領域是屬於會出現黑天鵝的非常態世界,那麼即便專家也難以預測事情究竟會怎樣(如經濟、股市、文化、政治等)。另外一個問題是,在專家的學術領域裡,可能會出現群集現象,也就是主流理論。結果使得整個領域都忽視其他的看法,或說忽略黑天鵝。以賽亞柏林曾以刺蝟和狐狸比喻專精與博學,作者的建議是,不要當刺蝟,當一個心胸開放的狐狸。不要對困難問題的預測太過自信,智者是知道自己不能預測未來。


9. 意外發現 

    盤尼西林的抗菌性是意外發現的;發現外太空大爆炸訊號的天文學家,本來以為是鳥屎造成的干擾。尋找證據的人往往沒找到,而沒再找證據的人,卻意外有大發現。許多發明也顛覆本來的預想,網路和電腦本來預計做軍事用,我們周遭的許多工具,帶來出乎意料地使用發展,最後帶來改變世界的影響。

    創新極難預測,如果你知道甚麼發明能改變世界,你可能已經在發明它了。社會的發展,充滿了太多變數,而根據蝴蝶效應,一點點微小的變數就能帶來極大改變,因此,預測未來太困難,經濟學以及一些社會科學的問題在於,把自然科學的預測模型套用在社會科學裡,由於不恰當的套用,因此產生的預測都是錯誤的。

    巴菲特曾說:「別問理髮師傅自己是不是該剪頭髮了。」每個專家、學者都會習慣於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尤而甚之,學術派常將理論模型的印證視為自己學術職涯的踏腳石,因此他們可能更懶得去關心這理論與現實世界的相符程度有多大。因此我們應該當一個尊重事實勝於理論的經驗主義者,一個學術的自由主義者。當然,相信專家仍有好的理由,畢竟我們不會自己精通每一樣東西,但是,不要盲信,特別是理論有待商榷的領域。


10. 逆向推論

    如果我們看到一塊冰塊開始融化,我們知道之後它會變成一攤水。但如果我們看到一攤水,而要反推它的前因的話,可能性會相當多,可能是冰塊、可能是下雨、可能是漏水...等。逆向推論讓我們總是在事後感覺自己能掌握前因後果,但是事實上我們所知相當有限。這就是為何我們能夠理解歷史,但是很難歸納它,它就像個黑盒子,我們看到結果,但是為何這一切發生,我們無法全盤掌握。也因此,歷史主義是錯誤的,我們相當難以用過去歷史預測未來。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歷史,但不要妄作推論。過去如何,未來未必如此。


11. 別妄信理論

    如果我們無法預測,怎麼辦? 人類天性渴求確定性,但是事實上太多是難以預測,因此我們會為了安全感而抱住一些不太確定的理論。這是我們應該避免的。抱著一點懷疑心態。「暫緩判斷之學習,其最佳的紀律就是哲學。」在小事上不用太在意,而在大事上,至少我們不要去依賴有害的理論或預測。我們不應該以可確定性來分排序事情,而是按照事情的嚴重性來排序—先分輕重,再論真假

    美國比歐洲、亞洲更鼓勵失敗,歐亞文化以失敗為恥。因此美國的創新力量也更強,因為創新本就從許多的失敗而誕生。小波動不代表無風險,選擇長期看似穩定結果一次大失敗就崩盤的策略是錯誤的。我們可考慮一種槓鈴策略,即將八~九成的資源放在相當安全的地方,剩下一~二成放在風險大但是報酬也高的地方。

    針對黑天鵝效應的策略:(1)可能產生負面的黑天鵝能避則避;能夠產生正面的黑天鵝盡量爭取(損失有限、報酬極大、機率不明)。 (2)不要為了確定性而去追求低報酬的事物,到頭來,事情未必會如料想,同時也喪失許多機會。把心力放在準備,而不是放在預測。 (3) 抓住任何機會,或是任何看起來像機會的東西。你無法預料一個機會可能帶來甚麼樣的報酬,因此,只要沒啥損失,就盡力去把握機會。在黑天鵝世界裡,極少的機運帶來不成比例的報酬。這就是為何人們忍收高物價住在大城市或是出席重要會議,因為充滿機會。 (4) 別太相信政府的計畫。 (5) 不要浪費時間與預測者、股市分析師、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對抗,尤其是它們的「預測」。

    把自己放在正面結果遠大於不利結果的地方,我們無法預測機會的機率為何。重要的是把焦點放在結果可能為何,而不是機率。


12. 極端世界

    極端世界是不公平的,其具有馬太效應,初始贏家會有更大的糾是,於是優勢會越來越放大,特別是需要名氣的事物。迷因就像是一種文化病毒,在人群之間傳播,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觀念,而是適應力最強的觀念,能夠在每個人的心中滋長。

    在極端世界運行的不適常態鐘形分布,而是80/20法則的碎形分布,或冪法則。大數法則和均值回歸是發生在常態世界,例如物理世界,但是人類社會未必如此。在常態世界中的「異數」,不同於在極端世界中的黑天鵝,後者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例如以股票市場而言,巨大的漲幅或跌幅,其少數幾天的跌幅幅度,便具有不成比例的影響。過去50年裡,最極端的10天,其報酬佔了整體的一半。

    夾端世界,我們不能過於依賴理論(柏拉圖式立場),而應該尊重事實,以及謙卑地承認無知。


13. 如何面對黑天鵝世界

    一、在大家都踴躍冒險的地方保持保守,在大家都小心的地方採取積極。在可能出現正面黑天鵝的地方保持積極,在可能出現負面黑天鵝的地方保持保守

    二、如果你不趕火車,你就不會錯過火車(FOMO)。不用追著他人、社會,或既定規則的期待跑。走自己的路,在自己設定的遊戲中,要失敗也難。當你盡量走自己的路,成敗操之在你自己手中,其他事物就越不可能影響你。


向大自然學習,最古老的智慧

    不要太相信教條,理解事實,而不要更快提出解釋或理論。

    大自然喜歡多餘,多餘是一種保險,不要相信剛剛好的效率。一旦出錯,後果難料。

    大自然不喜歡資源太集中,一旦崩潰,會牽扯全面。這也是為何過度全球化會讓風險大增。

    堅固社會並不是能夠預測種種危機,而是發生危機還能夠重新復原。

    安全、穩定會讓我們變得脆弱,一次打擊就萬劫不復。我們要得部是安全穩定,而是經得起打擊的韌性。

    別追求「我該怎麼做」的人生智慧建議。我們該做的是別在大事上犯錯,知道別幹甚麼遠比知道該幹甚麼重要。 


現代哲學史上最有用的問題

    傳統知識論聚焦在知識的真假,直到實用主義才開始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即真假以外的第三度空間:期望值,也就是決策的報酬。換言之,重點不在於真假,而是在於這個問題或決策的結果重不重要。理解這點可以讓我們避開一根針上能站多少個天使這種問題。而由於,事件發生的真正機率幾乎不可得,因此,我們應該將重心放在事情若發生可能會有怎樣的結果。


第四象限,那最有用問題的解

    我們可以按這[平庸世界/極端世界],以及[簡單報酬/複雜報酬],來將事件區分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是平庸-簡單,這種世界只有在設計好的規則或遊戲、或實驗室中才看得到。第二項象限是平庸-複雜,這裡的報酬較大,但分布還算常態。第三象限是極端-簡單,這個象限充滿不確定性,但是報酬普通,例如旅遊、探險。第四象限是極端-複雜,這個領域充滿不確定性,報酬分布也極大。

    在第四象限(黑天鵝),我們應該放重心在陰性建議,也就是首先了解「不該做什麼」。並採用下列的「智慧」建議:

    1.長期思考,尊敬時間和隱性的知識。

    2.避免最適化,保持餘裕。

    3.別把波動性和風險混為一談。

    

熱愛命運,如何變成堅不可摧

    斯多葛主義的塞內卡,雖然過著名利雙收的生活,但是在面對困厄災禍終於降臨時,仍內心堅忍。別太依賴你目前擁有的一切。人生無常,現下有的,難保有一天會失去。凡是能從身上拿走的,沒有一樣是終究屬於自己的。能夠面對無常,就是真正的韌性。


-----------------------------------------------------------------------------------------------

黑天鵝這本書與我之前看的《極端不確定性》有點像,都是在講難以預測的事件。不過黑天鵝這本成書時間更早,讀起來也更有原創性。現在想起來,我覺得這本書教導了許多過去在學校都不會學到的東西。為什麼不學無術的學生,在出社會之後,有不少混得比成績優秀的學生好? 這當中當然有很多因素,也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有一個因素是值得提的,那就是不按牌理出牌。不愛念書的學生未必是不聰明,但是他們知道變通,能夠不按牌理出牌,在規則不明確的地方去適應,這恰恰是社會的遊戲規則。而學校教育灌輸的一直是一種規則明確的領域,但是出社會後完全不是這樣,必須重新去觀察、學習、行動,而不是死嗑書本,更重要的是,不是聽長輩的話就沒問題。這樣想來,很悲哀的是,越仰賴學校、師長、教育體系的學生,出了社會可能越痛苦,因為受到過多的錯誤教育,而無法獨立思考。

    黑天鵝整體來說就是顛覆信條的書,它是一本刺激思考的書,我們所處的人類社會本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因此,不斷的學習、思考,而非盲信理論、教條,才是活下去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