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一本經濟學教科書,不過內容清楚易懂,不會太艱澀,也相當全面,不失為一本了解經濟學的好書。下為書摘:
-------------------------------
第一章 經濟學的思考方式
-社會上的每個個體會依據個人的需求和成本來做出選擇。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是,人們如此的選擇所造成的有意及無意的結果。
-個體會持續的優化自身的行為,進而形成社會上的秩序與協調,社會遊戲規則也會回過頭影響人們的行為(例如私有產權)。
第二章 效益、交換與比較利益
-交換具有生產性。
-財富就是人們認為有價值的事物。
-交易會帶來財富,因為雙方皆把自己價值較低的東西交換到價值更高的東西。(總價值增加了)
-任何交易或選擇,意味著放棄其他機會,此稱為機會成本。
-「甚麼結果更好?」是個價值觀問題。價值觀決定[效率]問題。而[產權]決定了誰有權力主掌價值觀。
-人們從事自己最的專業生產,再進行交換,便能增加雙方財富,此即為「比較利益」法則。此促人民和國家有動機進行專業化與交易。
-交易成本可能是阻礙交易的一個因子,因此扮演中間者的「商人」,降低了雙方交易成本,便帶來了價值。(商人等於提供的是資訊流的服務)
-社會專業分工是社會自然演進來的,沒有人得以全面的設計它(看不見得手)。
-遊戲規則(社會制度)會決定人們彼此互動(或競爭)的方式。自由的商業制度和法治,是富裕商業社會的基礎。
第三章 替代無所不在:需求的概念
-物品的量是有限的,因此人們需做出選擇。任何事物都有替代品,因此人們會做出相對成本較低(效益較高)的選擇。
-需求物隨著供給量增加,每單位帶來的效益遞減,此即「邊際價值」。
-價格(成本)越低,需求越高。反之亦然。(需求曲線)
-需求量對於價格變化的敏感度,即為「需求彈性」。其為[需求量變化] / [價格變化]。當價格無論如何變,需求量都無變化,則需求彈性=0。
-不是自己的不會痛。產權的私有能夠鼓勵人們做出優化效益的選擇。
第四章 成本和選擇:供給的概念
-「事物」本身沒有成本,行為才有成本。每個人的成本不同,是誰在付出成本也隨事而異。
-已投入無法逆轉的行為即是「沉沒成本」,未來決策考慮的是邊際成本,不考慮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意味著一項選擇所放棄的機會,邊際成本意味著一項行為帶來的效益(及成本)。總體而言,機會成本必然是邊際成本。
-市場價格越高,供給也就會越高(供給曲線),因為邊際效益提高了。
-供給量對於價格變化的敏感度,即為「供給彈性」。
-提醒自己經濟學的思考:「對誰而言的成本?」「什麼事的成本」。
第五章 供給和需求:協調的過程
-專業化+分工=富裕社會。
-市場則是供需兩方協調的過程。不需要中央計畫的介入,自然會達成供需兩方的平衡。當需求大於供給,價格會傾向上升。當供給大於需求,價格會傾向下跌。
-市場價格傳遞了重要的訊息,即商品或服務的相對稀少性。
-市場利率同樣由供需來決定,當資金多時,利率傾向降低,當資金少時,利率傾向上升。
第六章 無意的後果:供需規律的更多應用
-價格設定的上限或下限,會導致供給的短缺或過剩。
-商品服務的價格始終是由市場供需過程決定的。
第七章 利潤與虧損
-會計利潤是 收益-成本;但經濟利潤是 收益-機會成本。
-賺取所得的三大形式:工資率(勞動力的價格)、租金率(資產出租的價格)、利息率(資金貸款的價格)。
-企業家精神可創造利潤,但相較於工資、租金、利率,企業家利潤是不確定的。
-利潤來自不確定性。如果不確定性完全消失,則利潤會變零。
-如果市場上有容易套利的機會,會有企業家來圖利,因此企業家精神能矯正市場的錯誤。
-企業家獲利的第二種原因是創新,用更好的方式產生價值。
-在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每個人某種意義都是投機者。承擔利益與風險。
-投機者有助於市場平衡,囤貨居奇的行為使得危難時市場仍有貨供。
第八章 詢價
第九章 競爭與政府政策
-競爭是一個過程,來自於企業家精神追求獲利的過程。商品的價格與提供該商品的邊際成本,人們發現此差額並試圖獲利,競爭便產生了。
-激烈的競爭最終往往將利益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企業的管制會降低競爭,減少消費者的選擇,利益到某部分團體。
第十章 外部性與衝突的權利
-人們的行為會帶來外溢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不在行為當事人應付成本內,可稱為外溢成本,或負外部性。(正面外溢則為正外部性)
-為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可以協商,而明確的產權能降低交易成本,有助於協商。相反的,界定不清的產權或不明確的制度,會增加交易成本,讓協商更困難。
-透過市場導向的誘因方式,比命令和控制,更能有效促進人們的依循。(例如汙染問題)
第十一章 市場與政府
-當每個人都同意某個產品的價值高過成本,但該產品的生產無法透過自然協調去進行,就該進行強制生產。(例如公共服務、公共設施)。然而,若無良好(低成本)的方式來確保取得服務的人都付出應付的代價,以防止出現搭便車者,則就會產生供給失靈。
-政府的行為首先是說服,其次是強制,強制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以及搭便車情形)。
-民主政府的投票也是一種正外部性行為,因此不會每個選民都謹慎投票,但也因此導致政治人物未必總正確行事。(相反的,某些利益團體總有更高的誘因促使他們去支持某個政治人物,例如財團、政黨、商人...)
第十二章 所得分配
-人類能力是創造財富的最主要來源。
-所得分配是由生產性服務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
-明確規劃的產權,決定人們選擇的行動,以及預期的結果。
-價格影響需求,需求影響供給,供給影響價格,環環相扣。
-供給者與供給者競爭,需求者與需求者競爭。人們會試著抑制競爭,以提高自利。
-不平等是相對的,貧窮是絕對的。不平等在加劇,但貧窮在降低。不平等的原因: 1.階級複製、2.技能落差、 3.貧窮人數增長。
-產權越穩定的社會,越能進行大規模的社會合作。
第十三章 衡量經濟體系整體績效
-國內生產總額=某段時間國內生產之「最終」產品與服務之總市值。
-所得的四種形式:工資、租金、利息、利潤。
-GDP的三種計算方式:
1. 家庭、企業、政府採購總值,加上入出超(出口-進口)。
2. 總所得=工資+利息+租金+利潤
3.生產流程的產品附加價值之總和
-通膨意味著貨幣購買力下降,但未必表示生活成本提高。
-通膨率的波動,會導致長期財務規劃的困難。
-實質GDP以一國家的購買力來衡量該國總產出。
-GDP成長率常隨時間波動,呈現榮枯交替的現象。
-GDP的衡量有其侷限,無法估算某些有貢獻的活動,如非市場生產、黑市,以及某些經濟利益之追求。
第十四章 貨幣
-貨幣是一種降低交易成本的社會制度,有助於人們比較利益並加大分工專業化。
-M1(狹義)貨幣量=銀行體系外之貨幣+支票。 M2(廣義)貨幣量=M1+儲金+其他資產。
-各銀行實質僅持有庫戶存款之一部份,依法定準備金而定(約5%),其他稱之為「超額準備」,銀行可藉此賺取利息,代價是承擔風險。
-FED買入債券 > 銀行資金增加 > 貨幣供應增加 > 利率降低,投資活動增加
-FED賣出債券 > 銀行資金減少 > 貨幣供應減少 > 利率上升,投資活動減少、儲蓄增加
-量化寬鬆或緊縮,以及調整利率,使FED得以調控市場,讓經濟避免過熱或蕭條。
第十五章 經濟績效和真實世界中的政治
-生產 > 賺錢 >生產過剩 > 經濟蕭條 > 衰退。
-經濟衰退是由經濟參與者一連串錯誤所導致而成。(長鞭效應)
-經濟衰退是對前一時期累積錯誤(過熱)的修正。
-利率放寬 > 廠商過度樂觀> 難以持續的商業模式 > 景氣過熱、生產過剩
-人為降低的利率會造成未來經濟泡沫。
-經濟衰退導致人們不敢消費,失去信心,於是經濟進一步惡化。(惡性循環)
-聯準會透過穩定貨幣,能夠最小化經濟波動的一連串錯誤。然而實際上,正確的時機相當難以掌握。
-現代政府已習慣於赤字經濟,然而赤字又可能進一步引發擴大赤字的原因。
-民選政府為了討好選民,容易提出經濟擴張政策。如此走-停-走的經濟政策,容易引發經濟波動,帶來更多失誤。政府少做點,或更穩健的政策,反而對經濟能有更大貢獻。
第十六章 國家的財富:全球化與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在近幾世紀才開始出現,與勞動分工或專業化高度相關。
-經濟成長的三大要素:人、資源、制度。其中制度最為重要。
-如果交易成本太高,人們無法進行交易,就不會有專業分工。
-專業化最重要的成果是技術創新,這能帶來更有效的生產效率。人類知識是財富最大的來源。
後記
-一個協調良好、運轉順利的國家,不能保證每個個體做出最適當選擇,但是能給個體更多機會。
-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應能夠與所有研究人類狀況的學科交換思想,互相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