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THE ONE THING)》摘要

 



1. 找出最重要的一件事

    忽視許多可做的、能做的,只做「該做的」。


2. 發揮骨牌效應

    該做的事就像骨牌一樣,會引發連鎖效應,推動大的目標。


3. 成功留下的線索

    找出重要的the one thing。


PART 1 六個迷思---------------------------------------

4. 每件事都重要?

    82法則。盡量把不必要的事項刪掉,只留下少數真正重要的事。


5. 同時多工比較快?

    不要多工,盡量專注。多工有害成果,帶來壓力與煩惱,而且還會上癮!


6. 嚴以律己就能成功?

    別當自律的人(別仰賴意志力),慢慢培養好習慣。用習慣代替意志力。


7. 意志力總是源源不絕?

    意志力是有限珍貴的資源,所以要善用它。把意志力優先留給重要的事。(重要事先做)


8. 致力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

    工作時認真工作,玩樂時認真玩樂,休息時認真休息。


9. 眼高就是壞?

    think big,將思考格局放大,有長遠目標,才有當下計畫。「別照菜單點菜」,不要侷限在當短近的處境,依你的目標去選擇行動方針,而不是眼前看似有限的選項。


PART2 化繁為簡--------------------------------------

10. 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做好每一件事,而是做好關鍵的少數事情。專注在少數擅長的事,動手去做,將複雜的讓人無所適從的任務,分解成能處理的小任務,一步步做下去。

    問題在於,該做甚麼? 問題比答案更重要,問對問題,成功一半。「生活的問題」,要用「生活方式」來解決。所以,聚焦問題,長遠的問題是什麼?  短期的問題是什麼?  就會產生長期、短期的目標和行動方案。


11. 養成成功的好習慣

    習慣在每個領域做最重要的事。(工作、人際、健康、財富...)


12. 問個好問題,尋找好答案

    放大思考,明確目標和行動。


PART2 釋放內在潛能--------------------------------------

13. 有目的的活著

    「生活不是為了尋找自我,而是創造自我。」 聚焦有意義的目標,而非跨樂、財富、無止境的慾望。


14. 依據第一要務生活

    想好長遠目標,盡可能的明確、具體,才能計畫目前的行動方案。


15. 為生產力而活

    生產力不是忙碌,而是達成目標的效率。重點不是做了多久,而是成果。把每日大區塊的時間規劃給第一要務,盡可能別讓雜事干擾。


16. 三個執著

    長時間累積(1000小時=每天4小時,持續10年);目標導向;為自己負責不找藉口。最好能找個導師。


17. 四個小偷

    懂得說「不」;學會處理混亂;維持健康保持能量(飲食、運動、睡眠、冥想);控制環境(避開分心的人、地)


18. 旅程

       做自己想做的事,過無悔的生活。


--------------------------------------------------------------------------------------------------------------------

這本書算是蠻不錯的,一個優點是它很精簡扼要,但是又能抓到許多要點。關於專注的部分,和《Deep Work》的觀念很契合,和意志力與習慣的部分與輕鬆駕馭意志力》也很契合。

除了上述之外,感覺和李笑來的《把時間當朋友》也蠻多契合的地方,讓我感覺說這些勵志書其實許多大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過一個小地方是,書裡常常強調大目標、the one thing,但是有些人的建議認為人生不必看得這麼有計畫性,例如提姆·明欽就建議不必要有一個"大計畫" ,當然有可能也蠻不錯。其實一直想這「那最重要的一件事」來過生活,好像也是不輕鬆,不過有大志者可能傾向如此吧。但是「一件事」這個詞感覺還是有點硬,因為人生有很多事啊...。

總之這本書還是蠻值得一讀的,一言以蔽之,專注於首要目標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無知好過自以為知—讀《隨機騙局》心得

 



這本書是塔雷伯三部曲的第一本。

這本書我看完的感覺是《黑天鵝》的濃縮版,相較之下本書更為精簡。塔雷伯的幾個核心概念,我們會將一些隨機性因素視為不然,這是因為我們喜歡將事情理論化並加以解釋的緣故。然而這麼做的壞處是我們自以為知道的一些事,其實我們並不懂。特別是一些可能涉及到機率的領域,我們以為我們能計算,其實錯得很大(黑天鵝概念,在該書有更多說明)。還有很多人性偏誤助長這一點(可參考快思慢想),例如確認謬誤、敝帚自珍、近取偏誤、敘事偏好。因為如此,塔雷伯更偏好歷史而非(新進的)理論,因為前者已受時間的歷練。他推崇卡爾波普、休姆、索羅斯等經驗主義懷疑論者,也就是主張,獨斷信條帶來的危害,遠大於抱持懷疑,尤其是在充滿黑天鵝的現代世界中,一次黑天鵝事件就可能把以往的遊戲面貌全然顛覆。塔雷伯也提倡梭倫的智慧,也就是黑天鵝爆出來之前,很少人能預料的。


倖存者偏誤,也可能讓我們誤判一些事,例如巴菲特、比爾蓋茲的案例,都可能是倖存者。他們當然具優秀成功特質,問題是擁有相同特質者,有多少比例像他們一樣成功。此外現代社會趨向贏者全拿,因此,贏家的功績更被放大,但是我們難以估算當中有多少是運氣成分。當我們考慮倖存者問題時,我們需要從基數開始思考起,例如,假設市場上賺錢的人約有一半,問題是,一開始加入市場然後被洗出去的人有多少? 如果也是一半,那麼賺錢的人實際只有總數的四分之一。失敗或死掉的人是無法發聲的。作者也用此說明為何醫生、律師是比藝人、作家等更好的職業,因為人們容易錯估者的成功率,尤其是後者的故事性多麼動人。
我們是機率盲,同樣也是線性盲,我們常常期待事情是一步步發展的,但是現代社會中很多事不是如此。例如資產、老化等。


最後,作者的建議是,就好像奧德修斯一般,在耳中塞蠟以逃避海妖的誘惑。我們應該避開會給我們身心負面影響的資訊(新聞、電視),以及有害的理論(承認無知往往比接受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更好)。人性天生而難受理性控制,這是為何我們懂了許多大道理,但是仍難照做。我們盡量保持理性,此外,盡量對世事處之泰然。很多事本就不在我們掌控之中。

------------------------------------------

塔雷伯的寫作風格老實說比較不那麼條理分明,雖說他本人似乎也意無意拒斥這種教科書風格。他本來就是不是很喜歡給所謂「建議」的人,在他看來,人類社會充滿「意外」,因此,自以為搞懂某件事,可能比無知更可怕。因為自以為懂,才會去冒現犯難,而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善勇者溺,這是他與[黑天鵝]那一本書一貫所想傳達的。

讀塔雷伯的書真的會感覺深受啟發,因為他持續勇敢的批判許多知名的理論經濟學家、思想家、股市電視名嘴、成功學作家等等。這些人可能犯的共同錯誤是,在機率或認識論上犯了錯,因此將理論建立在不堅實的基礎上。因此我對此書最大的感想是,無知勝過自以為知,或者以本書的說法:別把知識看得那麼重。因為人會犯的最大愚蠢,可能往往不是來自於不知道什麼,而是誤信了甚麼。保持謙卑,保持開放的經驗主義,甚至保持對自身認知和情感的批判性。面對變化莫測、規則不明確的現代社會,拋棄成見、靈活思考,遠勝於自以為知、執著教條。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人人可學的魅力提升之術—《魅力學》(The Charisma Myth) 書摘

 


這本書是在教人如何培養和發揮魅力的書,書中談到了一些不同性質的魅力,一些發揮魅力的技巧,當然也提到魅力的好處。這本書在goodreads上分數是3.9、評價數有一萬6千左右,當然並不是非常高,可是我自己看完這本書感覺蠻受用的,也確實改變了我與人互動的習慣。我覺得是蠻有幫助的,推薦給所有想要提升與人互動的能力或者說人際品質的人。

以下書摘:

-------------------------------------------------------------------------

1 揭開魅力的神秘面紗

三個常見迷思: 善於交際或外向才能散發魅力 (X);長得好看才有魅力 (X);你要改變個性才能提升魅力 (X)。


2 臨在感、影響力、親和力

臨在感、影響力、親和力,是魅力的三大核心元素。

臨在感指的是專注於當下,也就是專注力。想像一個人跟你相處時,如果心不在焉、說話沒在聽、好像也沒啥反應,這樣的情況此人很難對他人產生魅力。因此與他人互動的關鍵之一,在於你是否能專注於當下(pay attention)。

親和力和影響力是人類判斷他人時最核心的要素之一,也是我們最先用來判斷他人的兩項特質。構成影響力的要素包含外表、行為、社會地位、能力等。我們會根據影響力來判斷這個人對我們會有何影響。特別在遠古時代,這可能是攸關存亡的判斷。

親和力意味著他人對我們的友善程度,同樣是相當重要的判斷要素,它意味著此人對我們的友善程度,我們以此來判斷此人是否值得信賴,是否能交往、互助等。

人們對這些特質的狗壽是很敏銳的,且主要透過非語言訊息,換言之人們透過行為(而無須對話)就能感受他人的這些特質。因此,相比於外在技巧,提升內在狀態是更為重要的。


3 為何我們無法展現魅力三特質?

身心的不適感會引發焦慮,而焦慮會降低自信,也因此會降低魅力。(沒人喜歡區罰自信的人..)

如果是需要發揮魅力的重要場合,盡可能做好預防、準備,例如得宜服裝、適應環境,以免部必要的焦慮產生。

盡量避免自我懷疑、害怕表現不好、患得患失等想法,並認知到這些都是自然反應,如此可以降低焦慮。也可以透過獨處、深呼吸、放鬆等方式,來緩解焦慮。


4 三招掃除心理障礙

-將不適感去汙名化: 當你感受到內心不適時,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的,許多人也曾經有這樣的窘境。

-客觀看待感受: 我們的心智會過度聚焦在負面情緒上,扭曲和放大這些負面事件。試著以超然(長遠、或者想向遠方)的方式來看待當下處境。

-改變認知: 虛構的認知也可以發生作用。當發生壞事時,可以想像是因禍得福;遇到不開心的人事,可把怨恨想在紙上,並想像對方如何向你道歉。

-最後是觀察自己的不適情緒,這種內省的方式,可提高情緒管理的能力。


5 進入正確心態

-觀想: 視覺想像會有某種程度的實際練習效果,可以在重要場合前,想像實際發生時的情境。或是想像得到正面反饋的結果。

-感恩: 感恩自己當下擁有的,能夠提升幸福感,提高親和力。

-自我慈悲: 自我原諒,不要對自己太過苛責,這能降低自卑自憐的情緒。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因此若是即將要參與重要場合,可盡量避免負面情緒的干擾,同時可做一些提升正面情緒的暖身(例如音樂、放鬆)。 肢體和面部情緒也會對心態有某程度的影響。


6 最有效的四種魅力風格

專注型魅力:專注感+信心。代表人物:馬斯克、比爾蓋茲。 這會讓人感覺受到關注,適用於絕大多數場合。

遠見型魅力:信念+信心。代表人物:賈伯斯。 人們更容易相信和追隨充滿自信和信念的人,適用於激勵人心的場合。

仁慈型魅力:親和力+信心。代表人物:達賴喇嘛。這能有效與他人建立情感,給予他人安全感。

權威型魅力:地位+信心。代表人物:麥可喬丹。人們容易被權威、影響力所左右。例如地位、衣著、行為舉止,都是影響力的因子。較大的肢體動作、較沉著緩慢的語調,是影響力的象徵。適用於需要他人服從的商業場合,但社交場合以及需要回饋的創意互動場合則不適用。

發揮甚麼樣的魅力,端視你的個性、目標、情境來取決。也就是說要因地制宜。


7 第一眼就留下好印象

第一印象會佔別人心中形象相對高的程度,而且研究證實,人們的第一印象通常滿準的。由於人性通常偏好同類,因此進入一個陌生社交圈,可以盡量在服裝和行為舉止的方面去模擬,融入他們的文化。初次對話時可以稱讚對方的穿著以打破僵局。談話高手會將焦點放在對方的身上,讓人們談論自己,會讓對方產生好感。說的內容其實相對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相處起來的感覺。


8 別忘了好好傾聽

良好的聆聽是臨在感的基礎,因此善於傾聽是魅力的首要之務。(沒人喜歡不在乎別人講甚麼的人) 聽人說話時,適時地回應已表示有在聽,說話的時候可以留些空檔,好讓別人插話。受到別人讚美時,應該大方接受,接受他人的美意是一種對他人的肯定。對話時複述對方的意思,或是善用生動的比喻,都能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傾聽得越多,會越受他人喜歡。自己不需要說得太多,可以言簡意賅,另外開些玩笑、說些有用的資訊、或是讚美,都是他人會感興趣的內容。

根據研究,演講風格本身比演講內容更受到聽眾在喜好上的重視程度。在發揮影響力的演講時,不用急著講,語調可以稍微低沉、緩慢,句末音調放低。也可以搭配聲音的抑揚頓挫。要發揮親和力時則注意帶著微笑。


9 舉手投足的言語藝術

模仿他人的行為舉止能讓對方增加好感。他人的行為舉止會展現出對方的心態,例如善意、或是警覺,盡量讓自己和他人處於舒服的空間、 姿勢,再展開對話,避免他人將不適感與你聯想在一起。注視他人時眼神不應該飄忽不定。盡可能把自己的姿態伸展、放大(成為大猩猩),可以提高自信。避免太多無謂的小動作,看起來會比較沉著。


10 情況不利,如何發揮魅力?

-要說服多人時,可選擇各個擊破,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人。

-對於他人的意見適當表達感謝,這會讓人更願意接受你的意見。

-給予他人批皮時,要記得對事不對人。

-向他人道歉時,要專心傾聽,並用誠懇的態度道歉。


11 打造完美演說

-挑出一個重點,盡可能讓該重點概念如水晶般清晰易懂。再輔以3~5個支持論點。

-善用故事性的敘事,用生動比喻讓數據、事實的描述更生動。

-盡量讓每個論點搭配一個趣味的故事、統計、實例、比喻。

-開頭和結尾都要有利,這是觀眾最容易留下印象的部分。

-演講時要記得以觀眾為主,內容盡量簡短和圖像化。

-多與觀眾眼光交流,想像自己在與某觀眾說話,找到最有反饋的觀眾,多與他們眼光交會。

-善用停頓,在開場、中間、結束都停頓個幾秒,與觀眾目交會。

-如果不小心犯錯,不要緊張,大方坦承,可以拉近與觀眾距離。


12 危機,大展魅力的時刻

越是危機的時刻或場合,越應該展現人沉著、自信、遠景。


13 與魅力共處:從容應對副作用

-太有魅力可能招惹忌妒,記得去表達感激,與他人分享榮耀。

-魅力是一種雙面向特質,太有魅力的人可能導致很少受他人批評,因此要多注意自省。


結語

魅力是一種人際能力,一個能力優秀的人,如果缺乏魅力,也很難嶄露頭角。只要注意臨在感、親和力、影響力的展現,自然就能提升魅力。可以多多利用與他人交流的機會來學習。


---------------------------------------------------

附上作者的演講:

https://youtu.be/LMu_md_5P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