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接受你自己」~~《天生我材–大腦構築如何塑造人的個性》 (Innate: How the Wiring of Our Brains Shapes Who We Are) 書摘



 這是一本說明基因如何影響大腦,大腦如何影響個性的一本書。這本書給的知識很紮實,讓人可以了解人類的個性如何被大腦所影響。同時也可以了解大腦的各種機制是如何在運作,比如男女差異、智商、特質,遺傳與後天經驗的影響等等。我最喜歡的是書中最後結語所說的,各式各樣的大腦產生了各種不同的人格特質,這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不必總是追求某種性格上的完美,而應該接受人們性格的多樣性。 頗有啟發。

以下為書摘。


------------------------------------------

第一章 人類的天性

1. 人類天性並不只是抽象的哲學話題,而是可以用科學手段加以探索的具體問題。

2. 許多影響行為的遺傳變異是透過影響大腦發育而間接產生的。

3. 基因發育的過程充滿噪音,這些噪音限制的結果的精確性。(同基因個體長大也不會完全相似)

第二章 主題的變奏

1. 與他人共享基因的確會讓人在心理上更相似。而共享家庭對大多數這類性狀的影響十分有限。

2. 總體而言,對於心理和行為的變異,遺傳差異做出了35%~75%的貢獻。

3. 大腦結構具備極高的遺傳率,幾乎所有個體差異皆來自遺傳差異。

4. 家庭環境的貢獻非常低(大腦結構差異),一般不超過10%-15%,且經常為零。共享家庭不能讓心理特質變得更相似。父母教養不會顯著影響我們的基本行為或特質。

第三章 變異之變異

1. 當突變並非中性時,他是有害突變的可能性遠高於他是有益突變的可能性。

2. 能增加物種適應性的突變通常會在種群中快速積累、固化,並迅速取代缺乏競爭優勢的舊版本。

3. 突變與天擇間的對抗與平衡:突變帶來多樣性,天擇持續汰弱留強。

第四章 沒人能烘焙出一模一樣的兩塊蛋糕

1. 智商的再測信度高達0.9,人格測試則在0.7左右。

2. 如果讓任何一個人倒回原點,從胚胎重新發育一次,也不會長出同一個人。基因像是一本食譜,每一次的實踐不可避免的存在差異。

3. 發育的過程存在概率,而這些概率帶來的微小差異,會在日後持續放大。(蝴蝶效應)

第五章 後天的先天性

1. 大腦的可塑性過程會進一步鞏固強化最初由遺傳和發育變異所造成的廣泛差異。許多環境和經驗會被個體主動選擇。(人生來不是一塊白板,從小就有主動體驗上的差異)

2. 我們的感覺系統發展出對常見事物的專長,代價是犧牲超出嘗試以外事物的靈活性。

3. 大腦的可塑性本身就是為了讓人類適應各種環境,而非刻板的過度適應特定環境。

4. 可靠的經驗連結會被持續加強,相悖的經驗模式則會被減弱,最後會特化成擅長某種類型的系統,鞏固優化的環路並關閉新變化的可能。

5. 情感信息為生理狀態賦予價值,從而驅動行為,讓生物最大化好的狀態,最小化不良狀態。

6. 每個人生來對世界的感受各不相同,情緒的主觀全種存在先天差異,這些差異會持續放大。(有人天生規避風險、有人追求獎賞厭惡損失)

7. 隨年齡增長,家庭教養的影響力就更低。

8. 微小的生物差異會帶來文化差異,文化差異又進一步強化先天差異。

第六章 我,人類

1. 我們慎重做決定的頻率比習慣性行為的頻率要低得多

2. 較低水平的血清素與更高的衝動行為息息相關。(血清素高=謹慎;血清素低=衝動)

第七章 你之所見,是否我之所見

1. 感知即是主動推理。我們的知識或我們對世界的預期,就會改變我們的感知。(例如視錯覺)

2. 每個物種進化出對各自關心的事務的感知,而對自身生存無關的事物漠不關心。(獵人眼中皆是獵物,人人用主觀方式感受世界,同是糞便,人類厭之,蒼蠅愛之)

3. 失認症:特定的拓展腦區未能正常整合到原定環路中;聯覺:不同感覺環路的分離失敗。

4. 結論:很清楚的,我們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觀察世界。

第八章 人類的智力

1. 大部分動物在型態、生理、感覺系統、行為都特化的如此極端,以致於失去了適應新環境的靈活性。人類除外。

2. 人類的適應性廣,唯有腦容量增大的趨勢相當穩定。

3. 智力的核心是以越來越抽象的方式思維。

4. 越來越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催生了語言,語言又反過來固化了抽象思維。

5. 文化讓我們不再依賴天擇以龜速適應環境,而能夠靈活迅速的適應環境

6. 弗林效應:人類的智商整體水平逐漸上升。

7. 學得越多、理解得越多,學習就更容易,而這又進一步催化學習效能。(學習的滾雪球)

8. 在現代,智力與繁衍成功率的相關性已不復存在。

9. 大腦總體積與智力的相關性高達0.4。

10. 智商與全皮層的白質謙為數完整性相關。而這與神經結構網絡的[效率]特別相關,即網絡總體而非特定區域的聯接情況。

11. 更高的智力與各皮層區域中更低的腦活性相關。

12. 智力反映了大腦結構的成功程度、神經發育的健全性、以及神經網絡的效率。

13. 更高的智商與更高的身體和臉部對稱性相關聯。

14. 思維型而非創新型的天才在數學和物理這類最純粹抽象智慧的領域中最易識別。

第九章 男女差異

1. 交配的代價是高昂的。這給了性偏好強大的神經基礎。

2. 雌性擇偶比雄性更挑剔,而雄性需要競爭交配的機會。

3. 這導致學性的肌肉更多、體重更重、骨骼更粗。雌性則有更精美的面部、聲調更高、體毛更少,以及集中在胸部臀部的體脂。

4. 男性大腦的局部聯接更強,而女性則是集群間的連接性更強。女性的腦雙半球間聯接更強,而男性各半球內的聯接更強。

5. 絕大多數人的性偏好是男或女,只有極少數是雙性戀。

6. 無論甚麼文化背景,男性總是比女性更暴力好鬥。

7. 男性在社交中更具競爭性和自信,女性則更具合作性和溫和。

8. (相較下)男性特質:"更豁達、自信、愛冒險、意志堅強、冷酷無形、情緒穩定、功利主義、善於理解抽象概念。"

9. (相較下)女性特質:"更具撫育性、熱心、利他主義、順從、規避風險、慈悲心腸、情緒不穩、善於體驗情感與藝術。"

10. 男性通常對事物更感興趣,女性對人更感興趣。男性更重視理論價值,女性更重視社會價值。

11. 男性在視覺空間表現更好,女性在語言、寫作上表現更好。(但是大致上只有在極端部分才有明顯差異)

12. 兩性差異只有在總體差異上才有預測性。但是在個體預測上群體差異毫無價值。用總體平均特徵預判其中的個體只會造成偏見。

第十章 例外

  1. 臨床上所謂的智力障礙、自閉症、精神分裂、癲癇等等,並非代表著單獨的疾病。這些疾病的分類並非涇渭分明。
  2. 維持恆定的發病率的是突變和自然選擇之間的平衡。這就像一款精密儀器,精密度越高,損壞的方式越多。在享受升級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必須同時接納不斷進行試運行的缺點。

第十一章 推論

  1. 至少對於人格特質而言,進化可能會鼓勵多樣性的產生,因為並沒有哪一個確定的參數組合會在所有條件和環境下總是最優的。(套句黑格爾說的,存在即合理,某種特質的人格留存下來也可能有它的原因)
  2. 對任何一個人而言,環境中最重要的就是其他人。他們是我們需要競爭和合作的對象,也是最大的威脅與最相關的機會來源。
  3. 當大多數人很魯莽時,謹慎可能更好;反之亦然。這就是經典的賽局理論--每個個體的最佳策略取決於其他人選擇的策略。(人棄我取、人取我予)
  4. 任何一個策略在其相對稀缺時工作做得更好,這傾向於阻止任何青睞特定行為模式的遺傳變異在種群中固化。(物以稀為貴)
  5. 族群之間的文化差異是由遺傳差異所導致--這是一個完全沒有根據的猜測。
  6. 心理特質的先天差異來自兩個來源:決定大腦結構和功能的發育程序的遺傳差異,和每一個體執行發育程序時的隨機變異。
  7. 人性之初並非一張白紙。
  8. 我們可能無法塑造孩子的個性,但我們確實能夠影響他們適應世界的方式。
  9. 我們的思想、感受和決策具備物質基礎的事實並不意味我們沒有自由意志。
  10. 意識不是一件東西,簡單而言,它是正在工作中的大腦
  11. 我們並不是完全自由的,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被自己的心理天性所限制。具備自由意志並不意味著無緣由的做事,而是根據自己的思考來做事
  12. 我們中的某個人可能比另一些人擁有更多的自由意志。每個人在不同條件下的自控能力有所差異,這取決於我們是否疲勞、飢餓、精神分賽、心力交瘁、缺乏睡眠、沉溺上癮、癡迷不醒等等。
  13. 大腦並非無限可塑,它在「改變的需求」和「保持結構以維持一個完整而連續的自我的需求」之間做出平衡
  14. 一個人可以學習某種行為策略來更好應對生活中的需求和挑戰,但不太可能改變個性傾向本身。(習慣可改、本性難改)
  15. 整個「自助」產業基於一個稍微有點毒性的理念。改變聽起來很正面,但是它仰賴的觀點是現在的你不夠好。坦然接受人們生就的樣子也是一種力量

------------------------------------------

這本書的最後章節末段是我最喜歡的。人們可能常常不喜歡自己的外貌,乃至個性。外貌還能修改,但個性其實很難改的,然而人們可能常不自覺如此,認為個性這種摸不著的東西,好像能說改就改一樣。特別是現在常見的各種成功學、勵志、自我成長類的資訊,常打著自我革新的旗幟。這並不能說錯,我相信透過長期的努力、磨練,個性、習慣、思考模式是能漸漸改變的,但應非一朝一夕能成之事。

重點是,我們不應該過度的否定自我,全然崇拜一種完美、成功的人格特質,因為就算有那種近乎完美的成功特質,也很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並非說有就有。如書中所說,多樣性本來就是大自然的特徵,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適度地接受自己(與他人)的特質,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生活、發展。我想比起一昧的崇拜、效法所謂成功型的特質,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發揮個人特質,是更好的方法,也是更健康的方法。(雖然我完全認同培養好習慣的幫助啦,這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