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比爾蓋茲最喜愛的一本書。一輩子只看一本書的話我會推薦這本。—《當下的啟蒙(Enlightenment Now)》書摘






    這本書是美國思想家Steven Pinkers新近的一本著作,比爾蓋茲、《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道金斯,以及《人類大歷史》哈拉瑞,都大力推薦這本書。我自己看完之後,不、應該說看到一半,我便覺得這可能是我所看過最好的一本書。個人相當喜歡的書包括了《自私的基因》、《人類大歷史》系列《快思慢想》、《細菌槍砲與鋼鐵》等,但是這本我必須說比上述諸書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我來講一本好書它能夠讓人有驚豔的感覺,被書中的內容所打動。另一方面書中的道理要好,既有重要性,又能夠說服人,有些書雖然談論的是重要的課題,但是缺乏實據或說服力,比如一些勵志書,或者又有點像玄學,模擬兩可似的。

    這本書要講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闡述理性、科學、人文主義的力量有多偉大(特別是前兩者)。可以說如果要把人類歷史做個分類的話,啟蒙時代以後的人類文明發展,跟過去的幾千年上萬年是完全無法相比的,無論在財富、知識、健康、科技、文化等等皆是如此。用人的一生來對照的話,啟蒙時代可說是一個人真正心智開始成熟的成年階段,而中世紀及過去可說是尚處蒙昧的中二時期甚至嬰幼兒。

    可以說,人類文明發展到至今的階段,其實仍在啟蒙時代以來的發展趨勢下,但有時候我們忽略了理性的力量,因此沒有意識到我們如今生活周遭,對古人來說可稱為奇蹟的種種事物,其實皆拜科學與理性的力量所致。

    另外這本書也對於排斥所謂"科學主義"的某些人文思想或者"左派",提出了一些批判。這也是這本書因而受到不少爭議的地方。但是身為一個大學和研所讀哲學的人,我認為作者說的其實蠻有道理,有些地方我深感共鳴。雖然書裡頭對於一些哲學家、思想家、文人的詮釋可能不太公允、甚至誤解。但是就我在哲學(或者說人文學科)學習7年的經驗,我認為有些人文思想確實是荒謬的、模糊的,甚至對人的思想會有些不良的影響。很久以前的柏拉圖就曾說過,像哲學這樣的學問,會有很多欺世盜名、自欺欺人的人來這裡流竄。以上不是該書的主要內容,但我只是想在這裡表明,確實,有時覺得哲學是應該向科學效法一下,這並不是要批評誰,相反的,如同作者也在書中推崇了休姆、康德、彌爾等哲學家,我們不該遺忘理性對人類的重要性,用理性的態度去看待在思想上、文化上、哲學上的種種思想、觀點,才是合理的。我們不應該讓一些盲信、狂熱、可能只是富有魅力的"流行思想"、"浪漫思想"來指引我們自己的思想。

    我之所以認為這本書可能是我目前看過最好的書,是因為它在三觀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上,我認為給出了最堅實、最整全、最客觀理性的內容。而且它絕大多數是由近乎客觀的事實所給出的,而不是個人主見、個人看法、某派哲學見解、某學科出發之觀點...等等。  另外我必須補充,這本書之所以如此有價值的另個因素是,它足夠符合現代人的思想需求,古往今來當然有不少難以取代的好書,但時代不斷在變,許多被視為"金玉良言"的"古典",難免會有過時的問題,這也是人類持續進步的象徵。

      過去初念哲學時,熱切盼望找到個人思想體系之基石(建立三觀),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樣的基石實在難尋,因此我自認成為了一個實用主義者、不可知論者。直到近期看了這本書,我為書中的廣博思想和堅強的說理所說服了。我感覺找到了目前最接近我所謂「思想中之基石」的東西。


(我看的是簡中版,這本繁中版叫《再啟蒙的年代》

以下為書摘:

----------------------------------------------

第一章:勇於運用自己的理智

  1. 理性是不容商榷的,依但你開始嘗試討論,你就是在訴諸理智。科學,就是對理性的加工提煉,並以此解釋世界。
  2. 人文主義:正是人類個體對痛苦和幸福有相同的感受力,才引發了對道德的呼籲。
  3. 為了保障生命、自由、追求幸福,人類才在它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權力,來自於被統治者的授予。
  4. 經濟是一種互惠活動,也就是"正和博弈"。在市場中,即便一個人只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利益,他的工作也能給他人帶來益處,
  5. 如果贊成理性,那麼你關注的重點應該是思想的健全,而不是思想家的人格魅力。

第二章:熵、進化與資訊

  1. 熵定律(熱力學定二定律),不僅可用來說明熱力的平衡,也可用來解釋秩序的消失。
  2. 用能量和知識對抗熵的狂瀾,即為有價值的秩序創造庇護之所。
  3. 大腦的審美反應可能是對自然界反熵型態的一種感受。
  4. 斯賓諾莎將生命力定義為: "努力保持和發展自身的存在"。
  5. 信息可理解為熵的減少,將有序的結構亦系統與隨機、無用的系統區分開來的要素。
  6. 一些物理學家將信息與物質、能量並列,視為宇宙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7. 在進化過程中,信息在基因組中得到不斷的累積。
  8. 信息、計算和控制的原則彌合了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鴻溝,前者受因果關係制約,後者以知識、智能和意圖為內容。因此"思想改變世界"不僅是一句漂亮口號,還是一個涉及大腦物理構造的事實。
  9. 智人之所以非同尋常,是因為我們的祖先致力於擴充大腦,增加認知與文化。
  10. 軸心時代的成因:農業和經濟的發展史人們可獲得的熱量大量增加,一部份人從狩獵採集的重擔中解放出來,走上了思考、寫輟、積累知識的奢華道路。
  11. 熵、進化與資訊--我們誕生於一個悲慘的世界,但可以透過各種手段來改善我們的處境。
  12. 在這個由熵與進化操控的世界中,貧窮是人類的一種預設狀態。
  13. 人當然有自己的目的,但若將它們投射到自然法則上,則是一種錯覺。
  14. 人性中的兩種救贖: 抽象思維,以及組合、歸納的能力。由此誕生語言與思想,人們得以分享資訊、知識、智慧。
  15. 我們會明智的選擇一份社會契約,讓彼此處於正和博弈的關係之中。

第三章:反啟蒙

  1. 反啟蒙的思想諸如: 浪漫主義、宗教信仰、民族主義、"浪漫綠色運動"、衰落論者、譴責科學者。證明啟蒙主義有效的實證:進步。

第四章:進步恐懼症

  1. 新聞容易帶給人錯覺,因為負面新聞更吸引目光,而大量閱讀新聞的人,容易因此對現實誤判(悲觀)。
  2. 治療這種可得性偏差的方法是定量思考: 以基本數字去做分析。

第五章:壽命

    進入19世紀,人類的壽命逐步提升,幼兒死亡率逐步下降。


第六章:健康

    各種衛生醫療的進步,拯救了幾十億條人命。這場勝利中,貢獻最大者是科學,"知識可以讓我們生活更美好"。


第七章:食物

    食物產量的提升,讓現代人能夠逃離飢荒,農業科學的發展,被稱為"綠色革命"。


第八章:財富

  1. 歷史與其說是勝利者寫的,不如說是出自富人筆下。我們容易忘記過往時代的苦難,是因為被當時的浪漫的詩歌、文學、傳奇所吸引。
  2. 財富並非從天而降,主要是由知識和合作所產生。
  3. 人類世界的財富在19世紀初開始明顯攀升,在20世紀開始爆量增長。
  4. 財富增長的三個創新: 科學、制度(自由公平貿易)、價值觀改變。啟蒙運動將"我如何能得到救贖"這一終極問題轉化為"我如何能獲得快樂"。
  5. 財富增長的原因:領導力(非專制獨裁)、冷戰結束、全球貿易激增,最後是科技和科學的進步。
  6. 人均GDP與壽命、健康、營養水平正相關。人均GDP也與和平、自由、人權、寬容等倫理價值相關。
  7. 隨著國家更富有,國民會變得更快樂、更聰明。

第九章:貧富差距

  1. "貧富差距會造成幸福感降低"的說法並非事實。 
  2. 降低貧富差距的主因是貧窮的減少。
  3. 崇尚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與社會福利制度並沒有衝突。
  4. 今日的發達國家皆負擔了社會福利的壓力。
  5. 當經濟結構正在轉變時,貧富差距會暫時的增加。
  6. 貧富差距與絕對貧窮不可相提並論,當考慮社會整體幸福十,它的重要性比不上社會財富。   

第十章:環境

  1. "鐵器時代、石器時代的人們對地球景觀的人均影響比一般現代人更大得多"。
  2. 在國家發展的初期,他們將經濟增長至於美好的環境之上。當國家變得更富裕時,它們的重點會轉向環境。    
  3. 事實上,社會總是在舊資源耗盡之前就放棄轉而使用更好的資源。
  4. 所謂的有機農業,每生產一公斤食物卻需要多的土地,既不綠色環保,也不可持續。
  5. 核能是世界上最豐富和最可能大規模使用的無碳能源。
  6. 為世界帶來清潔豐富能源的團隊,對人類的貢獻將比歷史上所有的聖人、英雄、先知、殉道者和各類獲獎者加起來都大。

第十一章:和平

  1. 貿易往來頻繁的國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相對更小。
  2. 兩個國家的民主化程度越高,發生軍事摩擦的可能性更小。
  3. 現實政治--單純以國家利益做考量的政治意識形態,也有助於長期和平。
  4. 戰爭是非法的。
  5. 國家間的戰爭減少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    


第十二章:安全

  1. 掠奪土地的零和博弈讓位於商品和服務貿易的正和共贏。
  2. 處於無政府狀態的區域總是充滿暴力。
  3. 人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安全,自然災害死亡、交通意外、謀殺等死亡數字皆是逐年下降。


第十三章:恐怖主義

  1. 恐怖種義的目的是掀起恐懼,但它所造成的實質影響其實更低。
  2. 對恐怖主義的恐懼,並不能說明我們的社會變得多危險,而是表明我們的社會是多麼安全。


第十四章:民主

  1. 專制統治之所以在人類史上能歷久彌新,是因為從人民角度而言,亂世比暴君更致命。
  2. "民主"不應被看做是"由誰來統治"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應當被看作一種非流血的手段,目的是為了移除不稱職的領導人。
  3. 信息悖論: 人權問題監督者越是盡本分,他們能找到的人權問題就越多。(人權越受尊重的國家,就可能會被報導出越多"不符人權"的案件)


第十五章:平權

  1. 偏見正在逐漸減少,年輕一代越來越支持自由主義價值觀。
  2. 知識指數與自由主義價值觀的一致性高達70%,知識和健全制度帶來了道德的進步。    


第十六章:知識

  1. 第一批脫離普遍貧窮的國家,同時也是一直以來發展最快速的國家,在兒童教育上的投入也最多。
  2. 弗林效應: 人類的智商正在持續增長。
  3. 弗林效應與人均GDP增長有密切關係。
  4. 成年人的弗林效應比兒童更明顯,這意味著成長過程學得的經驗,而非兒童期的生理體質,才是推高智商的主要原因。
  5. 智力方面,提升最明顯的是分析性的思維能力。
  6. 從20世紀開始,理解式教育就逐漸成為教育趨勢。分析性報告、分析性概念,現代的文化氛圍無時無刻不在訓練我們的分析性思維。
  7. 天賦異稟的單幹天才在涉獵廣博且聯繫頻繁的飽學之士之中脫穎而出比之前難多了。
  8. 有一種抽象思維能力在世界範圍內的提高有目共睹,就是對數位技術的掌控。
  9. 助長弗林效應的政策,比如對醫學、營養、教育的投資,能夠讓一個國家未來更富裕、政治更健全,人民生活更幸福。

第十七章:生活品質
  1. 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讓人們總是有選擇。
  2. 人類的工時逐年降低,家務時間逐年降低,也出現了"退休"(以前的人沒想過老了能不用工作)。
  3. 休閒時間越來越多,各項技術、交通的成本也越來越低。
  4. 今日現代的許多人,過著即便古代帝王也夢寐難求的舒適和娛樂生活。


第十八章:幸福
  1. 社會學家們早已接受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們腦中對性弗、滿意和生活好壞的概念本就是一鍋粥。
  2. 意義和使命,再加上幸福,就成了亞里斯多德理想中的"eudaemonia","理想的精神面貌"。
  3. 追求生活幸福的人生活在眼前;而追求生活意義的人則反思過去,綢繆未來。生活的意義在於用行動定義我們自己。
  4. 我們可以把幸福看作是一個古老生物反饋系統的產物,這個系統追蹤我們在自然環境中追求健康快樂的過程。(利生則樂、不利生則苦,快樂是追求有價值事物的結果,而非本身為目的)
  5. 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人作為社會性、智慧性和健談的物種所獨有的意識活動領域,追求意義是個新穎的人生目標。
  6. 一個國家越富裕,國民的生活就越幸福。
  7. 絕對收入,而不是相對收入,才是決定幸福感的關鍵。
  8. 現代生活並沒有摧殘我們的思想和身體,讓我們忍受致命的空虛和孤獨,也沒有讓我們成為缺乏社交和情感的行屍走肉。僅僅因為如今的社交生活和50年代不同,並不能斷言人類變得更孤單了。
  9. 今天的"抑鬱"在過去可能充其量只是人們說的悲痛、哀痛或難過。(將心理病徵看得更重,是醫療環境進步的象徵)
  10. 儘管一定程度的焦慮會不可避免的讓我們沉思一些政治和存在主義的問題,但是沒有必要達到把我們推向病態或絕望的地步。
  11. 沉溺於簡單的幸福本來就並非人類的天性,憂愁惶恐卻又激動人心,也許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


第十九章:對人類生存的威脅

  1. 將機器人視為世界末日,是建立在對智能錯誤的理解上,這種錯誤理解更多應歸因於"偉大的存在之鏈"以及尼采主義者的權力意志,而非對現代科學的理解。(機器人仍然是工具,更強大的"智能"未必意味著更強大的權力慾望)。
  2. 理解力並不遵從摩爾定律,知識是透過闡述解釋並在現實中進行測試而得來的,並不是透過越來越快的運算速度就能得到。
  3. "人類是一種成本最低,重量僅68公斤,非線性的全能計算系統,哪怕是技術不嫻熟的工人也可以大量生產出來。    


第二十章:進步的未來

  1. 當今世界比兩個世紀前富裕了100倍,而且財富已更加均勻的方式分配給世界上的各國和人民。
  2. 能源再加上資訊,就是避免熵增的唯一方式,而他也是為經濟相關一切事物賦能的泉源。
  3. 許多的商品讓人們能獲得更好的享受,但這些利益從GDP統計中消失了。
  4. 在左翼看來,經濟階層間是零和競爭;在右翼看來,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群體之間是零和競爭。   
  5. 民粹主義在國家選舉上的勝利或失敗取決於領導者是否能夠找到傳播憎恨的人。
  6. 民粹主義是老年人的運動,年輕的族群越來越不支持民粹主義。
  7. 自由的民主是一種寶貴的成就。它可能將永遠存在問題,但解決這些問題好過發起衝突,然後期望從毀滅中得到更好的結果。
  8. 完全公平、自由、健康、正義、和諧的社會理想是一種危險的幻想。\,這是民主自由社會永遠不可能達到的狀態。

第二十一章:理性

  1. 辯護這個行為,就意味著想要去說服人、利用理性去維護想要辯護的觀點。
  2. 關於邏輯和現實的主觀性和相對主義都是不合邏輯的。    
  3. 我們不是信仰理性,而是利用理性。
  4. 理性賦予我們令世界屈從於人類意志的能力。
  5. 無論人類對世界懷著怎樣的信念,世界都是如此,所以存在著一種強勁的選擇壓力,偏好那些對世界進行真實解釋的能力。
  6. 右翼遵從社會的自然分層;左翼主張強迫平均主義。自由論者擁護個人主義,共產主義者擁護社群團結。......人們對這些信仰的肯定或否定態度,不是為了表達他們知道甚麼,而是為了表達他們是誰。
  7. 每個個體以理性方式選擇的信仰,有可能對整個社會來說是非理性的。(公地悲劇。自由市場也可能如此)
  8. 不能將人類的非理性歸咎於我們的爬蟲腦,而是思想複雜的受訪者因自身的政見而選擇性的無視某些內容。科學證實:政治會破壞你的數學能力。
  9. 最大的驅動力是理性、科學和人文主義等非政治思想,是這些因素,引領人們去追求知識、應用知識,並由此促成人類的繁榮發展。
  10. 如果社會治理能更貼近科學實驗的風格,遠離極端的體育競賽風格,那麼政治協商將能取得最大的成果。
  11. 理性的社會,應透過與世界溝通的方法去尋找答案,而不是假定一群圍繞在某個信條周圍固執己見的意見領袖有著全知全能的力量。
  12. 預測水準最低的人,是那些腦子裡有著宏大思想的人,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樂觀還是悲觀。......他們總是試圖將複雜問題壓縮盡自己喜歡的因果模板之中,將壓縮不進去的因素視為不相關的干擾。
  13. 真正的超級預測家是:「務實的專家,他們會針對所面臨的特定問題,在眾多分析工具中精心選擇那些適用的工具。這些專家會從盡可能多的來源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當他們思考時,常常會在不同思維方式間轉換,講話過程中,總是時不時地說出“然而”“但是”“雖然”、“另一方面”等轉折標誌。他們會講到可能性和概率,而非言之鑿鑿的確定性。雖然沒人願意說“我錯了”,但這些專家更樂意承認自己的失誤,也願意為此改變自己的想法。」   他們數學能力較強、心態開放、有豐富求知慾和廣泛興趣、喜歡智性活動、能夠接受並理解不確定性,能看到事物的多個方面。總是反衝動的,不相信自己的直覺。沒有政治傾向。對有待探討的信念保持謙卑
  14. 超級預測者都遵循貝式定理。從事件的基礎頻率著手:綜覽全局、放眼長遠,此事可能發生的機率有多少。
  15. 超級預測者相信群體智慧,將自身的假設放到桌面上,供他人批評、修正,並將自身的預測與其他人的思考結果融為一體。他們對人類歷史上的偶然性和意外有著強烈的見解,對必然性和命運沒有感覺。
  16. 準確程度最高的超級預測者,表達出對命運和上天安排等思維最強烈的牴觸。
  17. 像書呆子那樣對概率不斷調整,比起受到各種思想體系啟發的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聖賢和敘述,是對這個世界更加可靠的指導。(如胡適言: 多談問題、少談主義。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18. 「當2515年的觀眾回頭來看待2015年的觀眾時,他們對我們判斷政治辯論時的表現所持的蔑視態度,基本相當於我們看待1692年塞勒姆女巫審判的蔑視態度。」
  19. 如今在公共領域中,理性的主要敵人,不是數學,不是無知,也不是認知偏見,而是政治化。
  20. 無論什麼樣的課程,只要是由一位老師站在黑板前面長篇大論,學生拿著標記筆在課本上標著重點,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課程就是無效的。人們只有被迫靠自己想通某個理論,與他人進行討論,將理論應用於實踐之中去解決問題,他們才能真的搞明白。
  21. 人是很擅長以不偏不倚的方式進行推理的,至少是在他們對某個論證進行評估,而非自己提出論證時,以及當他們以追求真理為目標,而非以贏得辯論為目標時。
  22. 當問題沒有被政治化時,人們可以完全做到理性。...為了令公共話語變得更加理性,問題應該盡可能的去政治化。
  23. 理性的本質,就是思考者總能後退一步,想一想自己的缺陷,並用推理的方式找出繞道而行的路徑。

第二十二章:科學

  1. 如果人類有一類成就可以讓我們大言不慚地在任何思想世界的審判面前誇耀,那就是科學。
  2. 許多知識分子,都因科學滲入到諸如政治、歷史和藝術等人文學科的傳統領域而感到憤怒。同樣,在那些曾經被宗教所統治的領域應用上科學推理,同樣會遭到人們的斥責。
  3. 我們應該建立"第三種文化",將源於科學、文化和歷史的思想融為一體。(第一、二種文化指自然科學和人文學) 
  4. 每一個人都應該以更加科學的方式加以思考。...在現代觀念中,科學天生就帶有哲學和理性的特質。
  5. 科學的兩類理想:第一類理想,認為世界是可以為人所理解的。我們所經歷的各種現象,可以通過比現象本身更加深入的原則來進行解釋。第二類理想,就是要讓世界告訴我們,這些關於世界的思想是否正確。信仰的傳統原因,如信念、啟示、教條、權威、感召力、傳統智慧、對經文的闡釋與剖析、主觀確定性的膨脹等等,都是犯錯誤的源頭,不應被視作知識的源泉。
  6. 科學發現意味著世界上所有的傳統宗教和文化之中的信仰體系,也就是它們關於世界、生命、人類和社會起源的理論,從事實的角度講是錯誤的。
  7. 如今指導一位知識淵博人士道德和精神價值觀的世界觀,就是科學賦予我們的世界觀
  8. 在預測精神病學分類、自殺傾向、學習和工作表現、謊言、犯罪、醫學診斷以及許多其他可以對準確率進行判斷的結果上,簡單精算公式比專家判斷更有說服力。(用數據說話,統計學優於直覺判斷) .....關鍵之處,並不在於測量是否完美,而在於它是否比專家、批評家、採訪者、臨床醫生、法官或內行的判斷更好。

第二十三章:人文主義
  1. 「凡受理性指導的人,即以理性作指針而尋求自己的利益的人,他們所追求的東西,即是他們為別人而追求的東西。」(Those who are governed by reason, desire nothing for themselves which they do not also desire for the rest of humankind.)~ 史賓諾莎
  2. 允許理性主體在世界中存在的物理要求,不是抽象的設計規範,而是在大腦中所實現的欲望、需求、情緒、痛苦和愉悅。快樂的經歷讓我們的祖先能夠生存,並孕育出能成長下來的孩子,而痛苦的經歷會以死亡告終。這意味著,食物、舒適、好奇、美、刺激、愛、性和友情,都不是膚淺的放縱或享樂主義的干擾。它們是因果鏈中的鏈接,讓心智得以產生。與禁慾主義和清教徒式的制度不同,人文倫理不會對尋求舒適、快樂和滿足的人的內在價值進行懷疑和事後評判,如果人們不去尋求這些東西,就根本不會有人的存在。與此同時,進化保證了這些慾望彼此之間的分歧,以及人與人之間因慾望而產生的競爭與不和。所謂的智慧,很大程度上在於平衡自我內在的相互矛盾的欲望,而所謂的道德和政治,主要在於平衡人與人之間相互矛盾的欲望。
  3. 當你獨自面對對手,最好的武器可能是一把斧頭,但當你在一群旁觀者在場時與敵方對峙,最好的武器可能是一段論述。
  4. 如果人類彼此之間相親相愛,而不是每個人都只為自己考慮,只知索取不肯回報,那麼所有人都會過得更好。進化就是這樣對道德情操進行選擇的:同情、信任、感激、愧疚、羞恥、原諒,以及正義的憤怒。
  5. 功利主義(效益主義)言論常常獲勝,有一個很站得住腳的原因:每個人都能理解它們。
  6. 許多義務論信念根源於部落主義、純潔、厭惡、社會規範等原始本能,而功利主義結論誕生於理性的思考。
  7. 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必須針對某道德條律達成一致意見時,他們總是傾向於採用功利主義思路。
  8. 道德的初衷是人類繁榮的最大化。
  9. 隨著演化心理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意識體驗可以透過同樣(演化)的思路得到解釋。
  10. 意識的功能表現為「全局工作區」或「黑板」。
  11. 宗教本身就是相對論性的。
  12. 最近的研究證實,較富裕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國家往往沒什麼虔誠的信徒。
  13. 當人們變得求知欲更強、更有科學素養時,他們就不再相信奇蹟了。
  14. 國家智慧水平越高,國民放棄宗教信仰的比例就越高。
  15. 沒有人能僅憑自身的聰明才智去夢想獲得有價值的事物。擁有天賦異禀的個人和文化,是聚集者、挪用者、收藏家。充滿活力的文化分佈在匯流地區,在這裡,人和創新來自於四面八方
  16. 就解釋了為什麼文化湧現的地方總是在位於重要十字路口和水道上的貿易城市。
  17. 記住你的數學:某樁軼事並不是一種趨勢。記住你的歷史:今天發生糟糕的事情並不意味著過去更好。記住你的哲學:人們不能推理出世上不存在理性,也不能推理出,因為上帝這樣認為,某件事物就是真實的或好的。記住你的心理:我們所知的許多東西並非其本來樣貌,特別是當我們的同伴也有同樣的認知時。
  18. 這個故事不屬於任何一個部落,而屬於全人類——屬於任何具有理性的力量和堅持存在的欲望的有情眾生。因為它只要求我們堅信,活著好過死亡,健康好過疾病,富足好過匱乏,自由好過脅迫,幸福好過苦難,知識好過迷信和無知。
----------------------------------------------

這本書,如果對於現代人而言一輩子只能看一本書的話,我想我會推薦這本書,重要的事情,它大概都提到了。


如果懶得看全部,要挑讀的話,我推薦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前三章和後三章)。




2 則留言:

  1. 很多錯誤。

    一、理性不是唯一的,電腦才是完全理性的,人不是。

    八、古希臘的財富肯定不能跟現在的美國相提並論,但是那時候的人們並沒有比較愚笨。

    九、當貧富差距可以透過現代社交媒體網路被大眾得知時,就會造成相對剝奪感,很顯然會影響幸福感。

    十、
    1. 純粹的謊言。
    6. 很明顯的,這是很主觀的問題。

    十一、
    3. 二戰時被入侵的那些國家不會同意這句話。

    十八、看看韓國的高自殺率。

    十九、
    2. 電腦解放了人類的計算力,讓科學家不必再將人腦浪費在無聊的計算當中,當然是計算速度帶來的進步。
    3. 人並不便宜,也無法大量生產;教育是最昂貴的花費,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們只是社會的負面資產。

    二十、
    1. 明顯的謊言。

    二十一、
    9. 最大的驅動力很明顯不是理性,電腦並不會因為理性而自動開機;是人的感性引領人去追求上述一切的。

    二十三、尋求舒適、快樂和滿足,與理性完全無關,應該說人文主義只是摒棄了宗教,本質上還是感性與理性共存。

    可以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但應該在事實的基礎上表述,否則只會跟他所說的那些過度政治化的人們一樣,陷入自以為理性至上的愚蠢境地。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您的留言~

      一、作者應該沒有主張人是完全理性的,恰恰相反。

      八、這裡的「國家更富有,人民會更聰明」,其實是當代不同國家間比較後的結論。但如果跟古代比,差異會更明顯,古代人的整體識字率更低,另外現代人的智商也有逐年略增的現象。這樣的現象是合理的,因為越多智性方面的刺激,人就會越聰明。另外古今智商的差異主要不出在生物基因的原因,而是文明文化的原因。

      九、(是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

      十、
      1. 作者引用的是 Plows, Plagues, and Petroleum: How Humans Took Control of Climate 這本書中的說法,正不正確我就不知道了。
      6. 作者是以人類性命和人類福祉(免除痛苦)的角度來試圖客觀評價這個問題。

      十一、3. 作者想主張的是意識形態比起現實利益,更易引起更多無謂的戰爭,在現代尤為如此,因為戰爭紅利降低的緣故。

      十八、近30年來全球的自殺率在逐年下降,另外大多數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農村農業地區。(參見維基百科)

      十九、2 & 3 這裡主要是在比較人類與AI的智能,以及探討AI的威脅是否真的值得擔憂。

      二十、1. https://clio-infra.eu/Indicators/IncomeInequality.html 可參考此網站以及本書第9章的論述。

      二十一、 9. 這裡的驅動力指的是社會進步的驅動力,這裡要談的主要是政治意識形態的缺點,可能有點斷章取義所以讓您誤解了。

      二十三、 "尋求舒適、快樂和滿足,與理性完全無關" < 按我的理解(及作者看法),理性和感性並不是一刀切、針鋒相對的兩個東西,只是兩個心靈活動的大略區分。 我覺得尋求舒適、快樂、滿足,是相當理性的事,尤其我們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的話。 "人文主義只是摒棄了宗教,本質上還是感性與理性共存" <完全同意。


      作者的這本書中的論述其實有相當多的參考文獻,推薦您親自去讀 (個人較推簡體版)。感謝留言交流!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