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找你愛的事,而非找你愛的東西--關於找工作

在找工作這件事情上,符合志趣這件事,大抵上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裡的工作指的是賺取薪酬的勞動。勞動的薪酬來自於對他人或是企業或是老闆所提供的服務,所換取到的。
薪酬的多寡,由該服務對他人的價值以及服務的稀缺性(即市場需求)所決定。也就是說,並不是由工作對於工作者本身所意味的價值,來決定的。即所謂的敝帚自珍。
所以說,如果一個人樂於從事他的工作,或者是找到了他所樂意從事的工作,這是一種不常見的幸運或是老天的恩賜。

雖然說現代社會相當多元,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工作,即便如此,一份「讓人喜愛」的工作仍然難遇。如前所述,工作的本質是為他人服務奉獻,自得其樂不是工作的本質,可能是休閒的本質。

僅管如此,人們在找尋工作時,適才適性仍是一個期望的目標,也許特別在這個時代,對大多數人而言,在考量工作的各個面向時,薪資不是唯一參考點,做不做得來、是否做得長久,也很重要。

如何找到自己比較樂於從事的工作? 似乎是件不容易的事。除了能力越大、選擇權越大外,如何認對工作,也就是說對於該工作內容是否確實如自己所想所期待並且適合的,也不是容易的事。

這個問題其中一個癥結點在於,大多數業外人,對某項工作的想像和認識並不實際,至少我自己是如此。

烹飪和品嘗美食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愛看書和做書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愛玩遊戲和做遊戲也可能截然不同。喜愛使用產品和喜愛製作該產品,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有多高,可能是因不同狀況而異,很難說有多高。

這意味著,喜愛該產品,不一定就喜愛該產業工作;反之亦然,不喜愛該產品,未必就不喜愛該產業工作。當然,這也只是說未必,無法鐵口直斷。也許這兩者還是有點相關性。

所以,這給我的一個教訓是,如果要考慮從事某一產業,與其著眼於該產物,應當更著眼於該產業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事實上,愛上某一產品是相當自然的事,因為企業的目的就是要讓人愛上他們的產品。但是在找工作時,你要考慮的不是愛上他們的產品,而是愛上它們的工作內容。當然,這完全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是要付出心力和運氣的。也許有一種可能性,因為相當喜愛該產品,所以也因此熱衷於從事該工作,因為在完成工作並產生產品後,會令工作者產生成就感。也許這確實是可能的,但想來是比前者更加難以期待,理由一是產品是統一的,而工作是分割的、異化的。理由二是,如果一個人的工作在過程都是不舒服,只有在產品完成那一刻才心滿意足,那麼他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愉快的時光應該是非常的寥寥可數。

所以同上段,更多著眼於工作內容,而非著眼於該產業的產品。也因此,在判斷自身適性時,多著眼於自己適合喜愛的工作內容,更勝於喜愛的事物和產品。(當然,著眼於此,也是一種切入點,但是著眼於工作本神可能更貼實)

了解自己比較適合作哪些事,我想在此無須多談。主要的問題在於知道有哪些工作? 以及那些工作在做什麼事? 甚至,有不少事是感覺起來是那麼回事,實際做起來又是另一件事。

在此還要先額外插入一下,即便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內容,在高工時、高壓力、惡劣公司文化或環境的狀況底下,喜愛的工作也往往成為惡夢的,這也是各式各樣令人厭惡的工作的普遍性質。換言之,辨認出理想工作不容易,但辨認出惡劣工作就相對容易,那些被大家稱為地獄、賽缺的工作大多有著相似性質:主管惡、工時長、雜事多、爆肝高壓、薪資低...等等,其次是離家遠、無聊、學不到東西、沒成就感...等等。總之可以說,千萬不要為了所謂的理想、熱情去從事這樣的工作,那種情況大概就類似愛上恐怖情人一樣,明明痛苦萬分,卻因為偶爾的甜言蜜語產生了毫不實際的幻想,然後加上沉沒成本的心理障礙,結果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可怕。

回歸正傳,了解自己是否喜歡一份工作,最直接的方法是:實習,做做看。想像比直接感覺容易騙人許多,與其想半天,不如直接做做看,有機會能做做看是最好的。問題在於是否有那個機會。有機會多實習不吃虧。

另一個問題則是,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只是前半部,知道哪些工作是在做這件事又是另半部,然後是否有能力做這樣的工作,又是另另半部。

說到這裡,如果一個人愛恨分明,或是說對自己的喜好堅定不移,那麼在尋職過程中更多碰壁,大概是很正常的。期望越多,外延越少;如果這個也行、那個也OK,速配起來就更快更順利。

在此做一個小結。首先,著眼於工作內容,而非著眼於產業產品;這也許等於說,優先著眼於職務,而產業可以不拘,也就是不愛不恨。此外考量到市場和趨勢的變化,可以更進一步佐證上述主張,因為產業總是時常變化,而相對來說,一個人的個性及其個性所衍生的工作型態,以及企業對這種工作型態的需求,相對來說變化更小。

比方說,假設種茶產業,開始走下坡,然後種咖啡產業,開始興盛。如果一個人因為愛喝茶,而執意要從事茶產業,那麼就有可能因此而陷入一個低薪並導致工作環境惡劣的窘境。但如果這個人適合的是茶的耕種,那麼他大可以轉去種咖啡。另外,一個賣茶的人,可以轉去賣咖啡;一個本來做茶葉包裝的,可以轉去做咖啡包裝...等等。這些不同農業乃至不同產業,總是需要一些相似的職務,所以首先去著眼於職務,產業則不拘,順應時勢。

總而言之,試著找到你愛做的事,並試著找到做這件事的職務,然後試著找到狀況好的產業的該職務。不要太執著於因為喜愛某事物而想從事該產業的工作,這很容易是錯誤的方向。因為喜好之物是屬於休閒享受的領域,不是屬於工作的領域。以上,是我對找工作的一些心得。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你可以不遷就(四)--選擇要在哪裡工作



透過本書的一些自我檢視方法,或是透過一些線上的職業相關測驗後,可以掌握自己求職的一些屬性,包括 人際、價值觀、能力、興趣、地點、環境、期望待遇。接著就是用這些屬性去找合適的工作。

首先,試著尋找你的這些屬性,會匹配那些工作,問人或是上網找資料,雖人未必會完美匹配,但一定會有契合度高的。千萬不要認為「我知道我想做的事是什麼,但是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工作。」保持耐心繼續找。

第二,有很多工作外表看起來與實際做起來是不同的。如果對一些行業有興趣,可以找機會找人問問看,甚至是從事看看,兼職、實習都可以。去了解這些行業做的事情,以及需要的能力。

第三,找到哪些公司有這樣的職位
當知道想要從事的工作之後,儘可能了解有那些公司或組織會有這樣的工作,不一定要是全職,從實習、兼職開始也可以,甚至可以考慮自己創業。

第四,找出你對那些特定公司有興趣。
經過條件篩選,關注一些你有興趣進入的公司。試著去了解該公司,可以透過網路、問人、紙本、兼職...等等。可以多善加利用社群的功能。


選擇職業或轉職的五種方法

一、網路
網路上會有一些平台兼具求職和職測的功能,例如104。

二、測驗
關於職業測驗的資源相當多,但是測驗只是一種參考和幫助你找到線索的方法,不是一種個人的定性或約束,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特且不同的。

三、根據自己的各種特性去找適合的工作

四、兩步驟轉職法
每個人從事的工作或背景,都有兩個屬性,一是職務,二是產業。如果想要轉到一個職務和產業與過去經歷都不同的工作,可以先轉到與過去職務不同但產業相同的工作,或是職務相通但產業不同的工作,之後再轉職為職務和產業都理想的缺。

五、找出職場要什麼
這種方法是在前面四種方法都失效後建議採取,也就是了解目前市場趨勢ㄒ要的人才,然後去尋找的職務。


結論:對求職或轉職者的八個叮嚀
1.你可以接觸任何對你來說很棒、很有趣的職業,但是要先和已經在做的人聊聊,以確定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這麼棒。問對方喜歡這工作哪裡、不喜歡哪裡,當初為何入這一行,對這份工作的理解是什麼。

2. 從一份工作轉到另一份工作時,確保生活在變動中仍有不變的部分。個人的性格、價值觀、能力,這些是相對不易變動的,換工作時要注意一下。

3. 如果可以的話,從自己開始,先想你要什麼,而不是就業市場要什麼、什麼比較熱門。

4. 對你來說最棒的工作,是能讓你快樂、有成就感的工作。使用你愛的能力,屬於你最愛的領域、主題、專業、知識。朝向你偏好的目標與價值。屬於你偏好的人際和環境。領取你能接受的薪資帶與。

5. 你為選工作付出越多時間和精力,能獲得的選項就越好。

6. 如果你還年輕,犯錯是沒關係的。人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的動物。

7. 選擇你喜歡的領域。

8. 不要因為為了能找到工作,而去唸某個科系。(真的嗎...


最後,如果你想要創業,從手邊成本最小的事情開始做起。
列出5件你擅長的事,再列出5件你最喜歡做的事,然後想想有哪些是別人會付錢讓你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