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零偏見決斷法》(Decisive) —— 幫助重要決策的四大撇步 (W·R·A·P)

 


《零偏見決斷法》(Decisive)的作者是 Chip Heath 和 Dan Heath 希斯兄弟合著的書籍,他們是《Made to Stick》和《Switch》等暢銷書的作者。本書的核心目標是幫助人們更好地做出決策,克服常見的決策陷阱和偏見,以實現更好的結果。


這本書提倡用四大決策階段來對治決策會遇到的四大偏誤。哪四大偏誤呢? 第一是過於「偏狹的框架」,也就是只想到有限的選項,沒想到更多可能性。第二是「確認偏誤」,也就是只用自己預先偏好的選項去自我強化證成,沒辦法用更客觀的角度來評估選項。第三是「短期情緒」,也就是過度受當下情緒影響,無法做長遠思考評估。第四是「過度自信」,也就是太過相信自己的決策,沒有想好B計畫,或是檢討方針或策略。


對治這四項問題的方法,分別為:

1. 擴增選項W:藉由增加資訊、請教權威等,擴增目前能有的選項。

2. 分析選項A:跳出慣性思考框架,嘗試檢視每個選項的真實效果。

3. 抽離情緒R:將決策期延長,或是長遠思考,以降低受當下的過重影響。

4. 準備迎接錯誤P:抱持不確定心態,如果發現決策是有誤的,可以接受修正。


一、避免陷入偏狹框架

1. 不要採用2選1框架,這樣決策的失敗率更高。

2. 用[機會成本]概念思考現有選項,可能會發現「更佳解」。也就是,將你現有的有限選項所需投入的成本,設想其他可能能換得的資源。

3. 提出更多方案,讓決策有3~5個選項。

4. 同時提出「趨吉」和「避凶」選項,並考慮同時進行,增加效益。

5. 請教有經驗的人,或是探究問題亮點,或是採用類比方式,來找到更好的問題解方。


二、真實驗證假設

1. 用「反對意見」或「反向思考」來挑戰自己有自信的成見。

2. 提出「可驗證假設」來思考可能的否證。

3. 採用開放式詢問取代既有成見質疑,來尋求意見。

4. 必要時採用「刻意犯錯」,以檢驗認為錯誤的方案是否真的不可行。

5. 謹記大數法則基本概率,別讓個人內在觀點蓋過客觀數據。最好的情報蒐集法是外在客觀數據 + 內在近距離觀察。

6. 試水溫:想知道結果就嘗試做看看,後續可以再迭代修正。試作比面試或左思右想的效果更好。 (實驗精神)


三、抽離自我情緒

1. 先脫離當下可能影響決策的緊迫環境,再來思考決策。

2. 三時段思考:作了這個決定,10分鐘 / 10個月 / 10年後會如何?

3. 小心[因循苟且]、[習以為常]的誘因。 (稟賦效應、害怕失去)

4. 把決策想成給好朋友的建議,或是一個新接觸決策的第三人,來作出更客觀的考慮

5. 如果抽離決策後還是無法作出決策,思考最重要的價值或優先事項。


四、準備迎接錯誤

1. 用[評估區間]和[安全邊際]來預估決策後果。

2. 作最足的準備,作最壞的打算。

3. [冗餘準備],並不是浪費,而是提防意外。(電梯的承載是表面規範的10倍)

4. 用模擬演練做好事前準備。

5. [絆腳索]概念:在沿襲作法前,別忘了你是有選擇的。(記得沉沒成本)

6. 把大計畫切割成小部分,確認每次你都想繼續(而非一次幹到底)。

7. 相信[正確程序]的必要性,即便可能要多花點時間,但它可以讓決策參與者感到公平,也讓人不會事後後悔。


總結回顧

1. 擴增可能選項 >>  2. 實際檢驗選項 >> 3. 進行客觀決策 >> 4. 預防與修正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管理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 什麼是企業

 



什麼是企業

    彼得杜拉克認為,說企業是「各種經濟力量」所形成的,是錯誤的描述。事實上,企業是由「人」所創造和管理的,經濟力量只是決定企業是否能維繫、運行的法則。

    第二,企業也不能單以利潤來定義。企業的目標並非利潤最大化,因為利潤最大化這個概念是時相當不明確,沒有人知道怎樣使一個企業利益最大化。利潤同樣是作為一個條件,即一個企業必須有獲得利潤方能生存,但這就如同人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呼吸。

    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正確且有效的定義--創造顧客

    企業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價值,因此客戶才會願意購買,也就是認同企業給予的價值。因此,公司及其產品的價值是由顧客決定的,而不是由公司自己或其他人決定的。客戶是企業的基礎,公司存亡維繫於此。

    至於企業的功能,要言之主要是兩種:創新與行銷。一者是開發創造出庫克要的東西,另一者是觀察、開創、滿足顧客的需求。企業的創新可能發生在各種面向,服務、價格、產品、組織管理、流程、行銷等,都有可能創新。

    衡量企業管理能力的優劣,謂之生產力。意即將生產要素集合起來,用最少的成本得到最大的產出。事實上,生產力的大幅進步,並非由體力勞動所帶來的,而是由機械、資本的進步所帶來的。另外,即是由受過教育、善分析推理的管理人員所帶來的。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生產力就取決於「智力形成率」,它是由一國家培養的有想像力、願景、教育水準、理論分析能力等人才所構成。

    然而,實際上對生產力進行評估相當困難,無法從最後的利益產出簡單回推,此外各部門分工的任務也不同,有直接負責產出、也有輔助產出的。哪些行銷活動是真正有效等等。這些都是困難的題目。而這些難題就落到了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要務是了解企業目標,了解哪些生產活動是高產的,並均衡安排這些工作、活動。


利潤的功能

    企業的目標並不是利潤最大化,這個目標既不實際具體,也不可靠。企業的目標是維持足夠的利潤,讓企業生存下去。企業的本質是創造性的,他需要為了經濟環境而不斷改變,同時必須避免落入官僚主義與僵化制度。


企業的業務應該是甚麼

    企業的業務應該是什麼? 對一個成功企業來說這是最重要的問題。企業的業務應該是由消費者來定義,而非生產者。而如何良好回答這一問題,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務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釐清顧客的需求到底是甚麼。舉例來說,買一台跑車與買一台普通汽車的顧客,需求重點是不同的,前者要的是奢侈品,後者要的是代步工具,如此一來,兩個看似同種的產品,其實行銷、定價、通路、產品特色都會不同。正如一句著名的俗話說「客戶花錢買的不是鑽洞機,而是牆壁上的洞。」產品只是表面價值,客戶要的是產品所能達到的服務。如果這樣思考,就能明白許多產品的替代競爭品,並非表面那樣的同類消費品,而是滿足相似需求的所有其他產品。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思考企業的業務究竟是什麼,答案是:觀察市場,了解人們的需求。觀察市場潛力和趨勢,了解人們未來的需求。觀察經濟、競爭,了解市場會出現哪些變化。了解創新與技術,了解他們未來會如何影響市場。最後,了解人們還有哪些沒被滿足的需求,可能有辦法被滿足。

    假如經觀察歸納認為,某個產品從市場、創新、生產力等條件思考下的決策是正確的,那麼罐裡者就應該設法讓這個產品實現並且創造一定利潤,使其能延續(就像現在的AI技術)。這就是企業或管理者的價值之處,


企業的多個目標

1. 市場地位     

    在業內的市占率或市場地位體現了企業的競爭力。如果市佔過低,就算現在有利潤,等到有一天市場衰退了,產業龍頭開始壓價競爭,無競爭力企業的生存空間必定減少。另一方面,市佔極高的龍頭企業,也可能會因安於現狀而壓抑創新,導致沒辦法跟上新進的趨勢。再考慮市場目標時,企業應思考是要聚焦在何處,當下的市場、未來的市場、原產品的新市場、原市場的新產品...,或是放棄現有產品,等等。

2. 創新     

    創新可以發生在各種面向:為達到行銷目標的產品服務、伴隨新技術的產品服務、產品的改進、製程的改進、其他流程方面的改進等。

3. 生產力和貢獻價值  

    生產力衡量是可以用來衡量跨部門績效的一種指標,但實際上,這種衡量也相當難執行。大體而言,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附加價值率,即從原料到產品的價值提升度;或者是將一項產品的利潤比率提高的幅度。

4. 財力物力資源  

    財物過少,可能無法壓低成本;財物過多,營業額的壓力就較大。資本額比例影響了企業的規模和靈活性。再進行考量時,應該以機會成本而非攤提成本來估算企業的資產價值,因為用賀者來計算,會落入沉沒成本的陷阱,讓企業傾向走原本的老路。

5. 獲利能力

    企業的獲利能力有三個目的:1. 企業效能的衡量;2. 經營成本的彌補;3. 未來發展的基石。企業在考慮投資時便常以獲利率來考量,然而長期的計劃,獲利率就要以相應的時程去估計。如果沒有獲利率的考量,就根本無法估計預算。實務上這並不容易,一般的估算是扣掉必要持本後,抓一個中庸的獲利結果來做參照。

6. 員工績效

    員工表現不適合量化判斷而應該用質化判斷,應給予其評價而非評分。


投資於未來

    企業需要著眼於未來,未雨綢繆。企業長期經營,一定會面臨景氣循環。事實上,企業應該在景氣大好的時候,控制新的投資、擴張,以及生產規模,因為好景氣未必會一直持續,太過關可能會造成企業過度擴張;相反的,當景氣不好時,企業反而應該開始投資、研發,因為此時適合將資金從生產轉為研發,此外景氣不好的時候,物價也可能比較低。

    除了景氣循環外,企業或管理者也需要觀察社會的事實,以及產業的趨勢,提早為未來的產業環境準備。


生產的原則

    企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客戶生產他們需要的產品、服務,並取得績效,因此生產是公司頭等之大事。而這當中又包括了客戶所需要之產品的數量、品質、時間、價格等等因素。

    生產的整個流程由各部分組成,而各部分可以不一的進行技術或分工的優化,重點是,當技術革新的時候,舊經驗的深入並無益於新技術的運用或發展。生產模式又可分為三種系統:

    1. 單件生產:例如蓋房子。這種工作模式每次產出的產品都會略有不同,有更高的客製化。雖然並非大量生產,但是各部分的工作仍可分工,例如灌水泥、打地基、鋪磚......等。

    2. 批量生產:這種生產的特色是透過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可以薄利多銷。正如福特的名言:「福特轎車可以提供你想要的車色,如果你的選擇是黑色的話。」換言之,批量生產降低客制性與多元性,換來的是高效生產與低成本。然而,透過良好的標準化與分工,批量生產也可以從少量的零件,搭配組合出多元的產品,這樣就達到了量化與多元的雙重優點。現在的手機、電腦等產品,都可以看成是這種模式的發展。

    3. 流程生產:流程生產讓產品與生產流程結合為一,也就是說在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等都會成為產品。例如煉油生產的過程,產出了原油、塑膠、柏油...等。


    不同的生產模式對於管理者有不同的需求。單件生產的主要目標是獲得訂單,產品特性是毛利高、且靈活度夠;初始成本低、但邊際成本較高。大量生產的主要目標是創造出該產品的市場,並將顧客的需求適應於該產品的範圍內。例如石油公司送民眾煤油燈、吉列刮鬍刀送民眾刮鬍刀,這是因為他們批量生產該產品,能把價格壓低、甚至賠本出售,然後讓填充品成為他們的獲利來源。也就是「造市」。

    



    少量生產比較需要仰賴技術人員,而大量生產需要仰賴能夠進行分析思考、計畫、流程管理的人才,並能對企業整體進行理解和策略思考。少量生產的技術人員在景氣不好時可以裁撤,但是大規模的公司一旦裁撤一批專業員工,之後就難以再找到如此高專業性的人才。因此大規模公司的要務之一是設法在業界內生存,養住人才。


自動化革命

    雖然科技持續在進步,有人擔心人才的需求會減少。其實恰相反,人才的需求會更多,當然,新需要的人才需要去學習如何使用新技術、新機器,這無疑是更高的需求,所以未來的員工其實會面臨更高的知識挑戰,甚或更高的專業分工。雖然不同的專業分工領域都要各自不同需要熟悉的主題,但是每一個管理者、生產者,都要理解生產的本質,這點與新機器、新技術無關,而與商業本質有關,也就是為客戶提供價值。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管理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 導論 管理的性質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是世界知名的管理學大師,管理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是他想系論述關於管理的本質、管理的方法、管理的運用等知識。

由於這本書相當厚,所以我會分節摘錄這本書中談管理的精華。第一部份是「管理的性質」 。談到了包括管理階層的角色、管理者的職責、管理者的挑戰。



管理階層的角色

    杜拉克認為管理在未來會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自由經濟的國家。歷史已證明,計劃經濟的效益比不上自由經濟,因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資源的分配和利用,而中央計畫相當困難完成這種複雜的任務,無法與自由經濟下的大量自由個人和企業組織相比。

    而在知識經濟下,管理同樣越來越重要,且越來越多人會變成管理者,無論管理別人、管理自己、管理專案。因為知識經濟中,最有價值的資源是人力,唯有透過良好的管理,才能發揮它的價值,簡單機械的勞動工作,價值僅會越來越低。

    廣義來說,從原料、資源,到賦予價值,到最後交付給客戶產生價值,一整個系列都是管理的範圍。強納森·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有句名言說,能夠讓生一片葉子的土地變為能生兩片葉子,貢獻的價值也勝過空談的哲學。

    要言之,管理者的角色在於他是否能協助社會、企業、組織,產生更大的價值。


管理階層的職責

    企業的目標是達成經濟績效,而管理者個職責便是協助企業達成此一目標。當然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側重目標,比如商業企業、公家政府單位、軍事單位、非營利組織等。

    管理是一種實踐,而不是純知識,關鍵在於產生出實效。無論管理的是企業還是組織,最關鍵的重點是目標。清楚了目標,管理才有依歸。早期的美國在人才管理方面發現了「流水線」、高度分工、專業分工等科學化管理,但是[高度分工]與[高度的分割人的工作]是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說,管理仍應該意識到自己管的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把人純當機器,管理注定失敗。如果只是把人、企業當機器一般的管理,我們就不需要管理這門學問。由於人力資源是價值潛力大,且管理學問高,因此才有管理學的存在。這也就是管理者的責任與課題。如果績效表現得不好,該負責的不是工人、而是主管,因為工人只負責執行,安排工作是管理者的責任。

    隨著經濟、技術的進步,管理者的需求和責任越來越多,因為工作技術性更高,而且經濟週期更長,管理者面對的可能是動輒數年、十年以後才能看到效果的專案。所以他不僅要顧及當下,也要顧及未來。


管理階層面對的挑戰

    未來的社會會越來越多的層面往自動化邁進,但這趨勢並不減少管理者的需求、反而增加。因為機械性的勞動更多由機器完成,而人們要去做的是管理性質的工作(也就是知識工作者),包括管理機器、管理專案、管理人、管理整個企業。這些工作都涉及學習、溝通、決策等等。換言之,未來可能每個人都是管理者。


(此書共5個章節,其餘的連結放在下方:

2. 甚麼是企業

3. 管理者的培養與管理

4. 組織的管理結構

5. 管理的意涵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工作大解放》(ReWork) — 新世代的企業哲學

 





《工作大解放》(ReWork) 是Jason Fried和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合著的一本書,這兩位作者是一家軟體服務公司 37 signal的創辦人,公司小而精實,因此很自然它們也宣揚一些有別於傳統很官僚、很古板的工作文化。

    這本書的篇幅不大,蠻好看的,設計也不錯,由許多的格言和小篇論述構成。可以激發我們對工作的新想法,特別是對一些古板、傳統企業文化的批判。

    台版的封面我覺得雖然有其風格,但是沒有原版那樣的傳神,是可惜了點。

    以下書摘。


跳脫框架

1. 忽略現實世界

    不要拘泥於現實,嘗試創新。

2.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

    嘗試去成功,若成功就繼續

3. 計畫本就是一種猜測

    不要在計畫上面浪費太多時間,想好了,就放手去做

4. 別為了成長而成長

    關注企業的核心價值。

5. 別當工作狂

    有價值的是產出,不是工時。

6. 開始動手作

    創業太沉重,開始做就行了。


放手去做

1. 在宇宙中留下印記

2. 搔自己的癢處

    從解決自己的痛點開始!

3.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想法人人都有,重點是去做

4. 時間不是藉口

    沒有完美的時機,撥出時間來。

5. 定位立場

    不用設法滿足所有人,定位妳的核心價值。

6. 宣言不是口號

    要真的去做到,否則別說。

7. 小心外來資金

    資金協助雖好,但也可能穰你失去主控權。

8. 一切從簡

9. 創業必須要獲利

    否則等著關門。

10. 保持精實

    當組織太過龐大,改變會變得很困難。


取得進展

1. 資源少是件好事

    善用手邊資源開始進行。

2.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先把少數幾個構想做好,別貪多。

3. 從核心出發

    專注產品的價值核心。

4. 忽略初期細節

    等開始著手再調整即可。

5. 決策就是進展

    想半天不如開始動工。

6. 當個策展人

    把沒必要的冗訊刪掉。

7. 少做是件好事

    不要畫蛇添足。

8. 專注不變的事物

    提供恆常的價值。

9. 工具不是重點

    重點在目標,工具只是手段。

10. 別忽略副產品

    生產過程的產物也可能發展成產品。

11. 快讓產品問世

    不用等待一切到位。


提高生產力

1. 實際一點

2. 放棄也沒關係

3. 別讓干擾降低生產力

4. 開會是毒藥

5. 足夠好就好了

    之後再優化即可。

6. 創造速贏

    設些近一點的目標,達成可以提高士氣。

7. 別逞英雄

    該放棄就放棄,該求助就求助。

8. 去睡覺

    無論如何別犧牲睡眠。

9. 你的預估爛透了

    這很正常,用小預估替代大預估。

10. 減少代辦清單

11. 做一連串小決定    


展開競爭

1. 不要抄襲    

2. 展現自身特色    

3. 走自己的路    

    不需要在單一賽道上跟對手競爭。

4. 關注自己的路線,而非別人的    

    不需要太關注你的競爭對手。


演化發展

1. 學會說不 

    不要輕易回應顧客的需求。

2. 不需要總是想走在顧客前面 

    專注在基本的價值提供。

3. 別讓熱情蓋過生產力 

    別總是求新求變,專注本質。

4. 行銷無法替代好產品 

5. 不用作筆記 

    客戶的心聲如果重要,自然會一再出現。


行銷推廣

1. 沒沒無聞也很好 

    讓名氣自然發展,不需要文過於實。

2. 培養你的觀眾     

    分享你的寶貴訊息。

3. 分享教學 

    不用砸錢做廣告,跟客戶分享知識。

4. 分享秘訣 

    不用怕技術被學走。

5. 展現幕後 

    人們喜歡知道背後是如何運作的。

6. 不要虛假 

    人們喜歡真誠的東西。

7. 新聞稿是垃圾 

    沒人想看這種制式訊息。    

8. 利基媒體勝過大型媒體 

    關注利基受眾。

9. 向毒販學習 

    發出一點福利,如果產品真的好,顧客會回來。

10. 一切都是行銷 

    公司的每個人都要有行銷觀念。

11. 別妄想一夕成名 


員工招募

1. 自己動手做 

    自己沒做過的事,找別人來做前,先自行摸索。

2. 為了痛點而招聘

    為了問題而招人,別為招而招。

3. 放棄優秀迷思     

    重點不是優秀與否,而是適不適合。

4. 慢慢招人 

    別讓公司充滿陌生人。

5. 履歷僅供參考 

6. 經驗不是一切 

    年資長不意味著表現一定比較好。

7. 成績不重要 

    別因為學歷淘汰好人才。

8. 每個人都要有生產力 

    主管、管理者,自己也要做事。

9. 雇用能獨挑大梁的人 

10. 雇用好文筆的人 

    如果兩人條件相似,雇用文筆好的那個,因為溝通能力很重要。

11. 聘用國際人才 

    別局限於本地人才。

12. 從實際工作中觀察 

    

損害控管

1. 坦承壞消息 

2. 快速處理 

3. 不要官腔回應 

4. 人人都要親上火線 

5. 深呼吸 

    事情沒有想得這麼嚴重。


形成文化

1. 文化是由持續的行為所構成

2. 決策只是暫時的 

3. 打造巨星環境 

    不要仰賴員工都是巨星,給他們一個巨星的環境。

4. 別把員工當小孩。 

5. 準時放人下班 

6. 別對特例建立政策 

    不要為少數案例懲罰所有人。

7. 用自己的口吻 

    不要害怕用自己的表達方式。

8. 不要說「越快越好」、「簡單」、「不行」、「很快」

    留有討論空間,尊重員工,沒有人的工作是容易的。


-------------------------------------------------------------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書籍摘要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是由克雷頓‧克里斯汀森(Clayton Christensen)等人合著的一本書。克里斯汀森是一個知名的產業分析專家和教授,他的代表作是《創新的兩難》試圖說明為何月主動迎合市場的成功企業,會越難創新。

   他在生涯末期,開始鼓勵學生探討人生的議題,並且用產業分析的角度,來啟發學生找到人生的方向。他提出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3個問題:生涯道路、親友關係,以及遠離罪惡。 


一、生涯道路的選擇

    很多人會嚮往選擇自己的熱情來做為職涯選擇的依據,而有些人會為了追求高薪待遇而擱置理想。作者認為這是短視近利。事實上人工作並不只是為了錢。有研究指出,工作動機可分成兩種,一種可分為保障因素,一種可稱為動機因素。保障因素作用是消極的,它只是確保有一定的保障下,一個人就不會逃離這個工作。這類因素包括包括工作環境、待遇、安全性、工時...等等。而動機因素是驅使人主動想參與此工作,打從內心想做這件事,這些因素例如意義感、使命感、興趣等。

    這兩種動機應該盡量取到一種平衡,不要為了理想挨餓受凍,但也不要一昧追求財富,失去人生的熱情。


    而在職涯路線上,除了要審慎思考外,也需要變通。有時候訂了一個目標,如果無法順利前行,不妨嘗試別條路。作者早年本來想做編輯,但沒做成,後來意外創了業,又後來回學校念博士並成為教授。嘗試一下,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本來喜歡的,可能變不喜歡。本來不喜歡的,可能變喜歡。


    另外一個是資源配置的問題。對企業而言,越重要的事業,配越多的資源。個人也是如此,時間精力放在哪,代表重視的事在哪。如果我們有了長期目標,就應該持續的投注精力在上面;如果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忘了長期目標,那麼也是一種短視近利的表現。因此個人的職涯策略實際上就等於是資源規劃策略。


二、圓滿的人際關係

    親情友情等人際關係,其實和投資一樣,如果不去關注經營,到後來就會漸漸喪失。問題在於,這種關係經營常常沒有徵兆,等到想要挽回時已經來不及。因此在投身事業的同時,別忘記把時間也留給親友。企業在設計產品時,應該站在顧客角度設身著想,而不是一昧做自己覺得最好的產品。人際關係也是一樣,對別人好,別人不見得覺得好。要避免這點,需要多去理解對方,減少誤解。

    作者在育兒方面也給了一些建議。他用企業的「資源」、「流程」、「優先目標」三大目標,來分析個人。現在的孩子或年輕人,因為得到比過往更多的資源,但是如果缺少個人的主動奮鬥的經驗的話,就會變成空有資源不會利用的伸手牌,或者是翻視聽父母,沒有個人主見的乖乖牌。因此,對孩子有時不能給太多,有時候沒有替孩子做的事才是更重要的。不要幫孩子設想太周到,給孩子太多資源。給予她空間自己去發掘、努力,等到他找到目標後,再給予適當的協助,這樣才是最好的,否則會變成溫室的花朵。在資源充沛的時代,他們該學會的是如何善用手邊資源達到目標,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目標

    另外,在早期的就業選擇上,不應該只看重大公司或職銜、地位,而應該重視實質上能學到什麼經驗。經驗對於發展是最重要的,會影響到一個人後來的職業取捨、視野、工作模式等。所以職涯初期應該更重視經驗過於待遇。

    公司有文化,企業也有文化。這文化具體而言,其實就是眾人決策的方式,做事的習慣,這種文化是逐漸形成的。家庭也是如此。所以一定要注重培養好習慣,糾正不良行為。因為文化、習慣一旦日積月累,就會根深蒂固,很難矯正。


三、遠離監獄

    不要為了眼前了利益,做出違背道德、法律的事,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後導致後悔莫及的結局。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對於企業來說,目的由三個要素構成,願景、投入、尺規。也就是說:計畫達到的是什麼,應該投入多少資源,最後如何衡量達到的成效。人也是如此。這本書並不是指導讀者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目標,而是請讀者思考,如何衡量想要達到的目標。我們不一定會早早就立下一貫不變的人生目標,但是這個思考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時而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

    很多看似事業成功的人,到頭來對人生並不滿意、感到不快樂,可能就是因為忽視了人生的全貌,快樂往往是建立在健全的人際、家庭關係,如果太過偏執,最後可能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後悔。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 的投資哲學 〈Developing an Investment Philosophy〉

 
    這是一篇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 的專著,說明了他如何形成他的投資哲學。以下為該文的重點摘要。


1. 看一家公司的財務紀錄,不足以判斷該公司是否值得投資。還必須從熟悉該公司的人口中,了解它的經營狀況。

2. 決定一支股票是便宜還是昂貴的真正要素,不是它當前的本益比,而是它未來幾年的本益比。

3. 觀察公司的幾項重要項目是:規模優勢、行銷能力、經營能力、長期發展、管理者的正直誠信。

4. 能夠在群眾左轉時右轉,是投資成功最重要的基本功夫之ㄧ。

5. 背離ㄧ般投資潮流時的前提是,你必須非常確定你是對的。

6. 測試股票的時間是,耐心的持有3年。

7. 把所有精力放在長期投資上,不要費力在短期操作中獲利。

8. 不要因為一點點價差來決定是否買進或賣出。

9. 「從來沒犯過一點錯的人,等於從來沒做過什麼事的人。

10. 「如果某件事你沒辦法做得比別人好,那就不要去做。

11.  謹守能力圈,把少數的事情做好。

12.  盡可能長期持股,不要因為漲高了就把好股票賣出。

13.  不要在乎股利,能夠把現金轉持續發展公司的股票長期而言收穫更大。

14. 市場效率假說不是絕對的,勤奮而知識豐富的投資人,能夠勝過市場效率。

15.  集中買進那些失寵的好股票。不要過度分散投資,別超過20檔股票,盡量保持10~12個。

16.  聰明才智、努力工作,誠信正直,長期而言必有所獲。






菲利普·費雪 (Philip Fisher):〈保守投資人躺著賺〉(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重點摘要

 















好公司的第一個構面:公司經營

1. 成本優勢

    公司具有規模生產優勢,使其成本能比其他公司低,利潤高於平均水準。並能在景氣劣勢時,優先比對手存活下來。也有餘裕資金進行研發。

2. 與時俱進

    能夠貼近客戶,持續推出市場需要的產品。

3. 卓越行銷

    能夠讓客戶明白,公司的產品服務的價值所在。

4. 研發能力

    持續優化新產品或是營運流程。(研發、生產、行銷密切合作)

5. 研究成效

    研究能符合市場利潤效益,並有良好的研發團隊。

6. 財務管理

    能良好運用資金,投注在更有發展利益的項目上。

7. 危機處理

    能夠應對財務危機,快速從危機中恢復過來。


好公司的第二個構面:人的因素

1. 領導者

    堅毅且有原創想法和能力的領導者。

2. 團隊精神

    領導者有可信賴的領導團隊,合作發展公司。

3. 內部訓練

    優先培訓內部人才成為中間幹部,而非仰賴外部來任執行長。

4. 創業精神

    公司上下具創業精神。

5. 獨特特質

    公司高管有自己的特別行事方式,不是壞事。

6. 接受改變

    公司員工要能夠接受環境變化,嘗試新的做法。

7. 基層投入

    公司基層員工有良好士氣,願意投入工作、提出意見,並感受自己是公司的一員。

8. 長遠思考

    公司能思考長遠利益,而非短視近利。


好公司的第三個構面:企業特質

1. 資產報酬率 & 淨利率

    除了資產報酬率外,淨利率也很重要。前者意味著公司賺錢的效率,後者考驗著公司的競爭力,抗通膨的能力。

2. 護城河

    高利潤利會引來其他對手競爭,公司是否能維持高的營運效率以勝過對手。

3. 行政效率

    公司規模擴大往往會變得官僚,是否能摒除這種風氣是很重要的。

4. 先行者優勢

    公司取得業內佼佼者地位,能夠帶來市佔、品牌、規模經濟等優勢。

5. 核心的產品系列

    公司的各產品是否有所關連,發揮綜效,以及核心競爭力。

6. 藍海策略

    在既有的產業版圖中,公司是否有跨域發展潛能,開拓出新的市場。或是占有利基或寡占市場,能夠避免削價競爭。

7. 顧客忠誠

    公司是否有好的服務,令顧客忠誠或是轉移成本高。


好股票的第四個構面:價格

    股價並非由股票基本面決定,而是由市場對股票的「評價」所決定。所以股票的本益比是浮動的。而評價並非事實,而是來自主觀觀點。換言之沒有絕對高的本益比,也沒有絕對低的本益比,因為她們來自市場評價。通常市場評價來自於預測公司未來幾年的盈餘發展。
    當個股股價波動大盤時,意味著市場對其的「評價」發生變化。
    買進符合前述特色的好股票,勝過用便宜價格買進不好的公司股票。便宜買進好公司 >不昂貴買進好公司>便宜買進ㄧ般般公司 > 昂貴買進ㄧ般般公司
    市場通常會對某一類股有高估或低估的評價,最好有所掌握。
    對於大盤而言,影響評價的主要因素是利率;對個股而言,影響評價的主要因素是現在和未來營收(而非歷史股價)。









飛利浦.費雪(Philip Fisher)經典投資著作:《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 and uncommon profit) 重點摘要

 


    巴菲特曾說投資上他有兩個老師,一個是葛拉漢,另一個就是這本書的作者Fisher。葛拉漢的投資思維比較傾向安全邊際以及財報數據分析。而Fisher則相對在成長性,以及質性產業分析有更多的著重。但無論如何,兩者的投資價值觀我認為是相通的。

    在這本書中的前面,作者還提及了透過「閒聊」方式挖掘好公司的方法,當然,基本上還是要認真去對想了解的公司做功課。相較於葛拉漢,Fisher對於好公司的成長性比較樂觀,投資方式也與彼得林區感覺比較接近。以下書摘。


一、尋找優良股票的15個要點

1. 這家公司的產品服務有沒有大幅成長的潛力

    好的公司應該要能夠長期成長,而不是靠一次性的業績暴增。而長期成長有賴於能幹的管理團隊


2. 管理階層是否有決心持續開發產品服務

    每個產品都會有走向衰落的時限,而公司的長期發展有賴於持續的開發創新。


3. 公司投入研發的效果如何

    公司投入研發的比例是否高於同業?研發的項目是否一本萬利?


4. 公司是否有出色的銷售能力

    研發、生產、行銷是公司成功的三大支柱,忽略行銷的公司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很容易吃鱉。


5. 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

    投資賺大錢的公司,通常是利潤率足夠高的公司。如果公司利潤率在下滑,那麼最好避開這樣的公司。


6. 公司做了什麼事維持高利潤率

    好的公司會持續檢討流程和方法,提升經濟效益。


7. 公司的勞資關係好不好

    如果公司的流動率很高,無疑是增加公司的成本。如果是一家好公司,原則上會有許多人希望進去工作。而如果一家公司的待遇往往比不上業界,長期而言對發展會有負面影響。


8. 公司的高階主管關係好不好

    高階主管鬥爭,對公司不是好事。


9. 公司的高階主管夠不夠有深度

    有出色管理尼力的主管才能讓公司持續進步。


10. 公司的成本分析好不好

    有產品成本概念的公司,能創造更大利潤;反之,連錢都不知道花在哪。    


11. 公司在業內是否有勝過同業的獨到之處

12. 公司是看重短期還是長期發展

13. 公司是否持續需要發行股票來籌募資金

    如果公司必須常常透過這種方式來取得必要的金錢,代表財務規劃有問題,可能不是好事。    

14. 公司管理階層是否坦承

    公司是否在逆風也能坦承,或是報喜不報憂? 只說好消息的公司,可能往往是迴避問題。最好不要買。


15. 公司管理階層是否誠信正直

    如果經理人喜歡中飽私囊,給自己和員工發給過高的薪資或優鮮配股權,這對股東也是不利的。


二、要買什麼股票

    使用菸屁股投資法的問題在於,我們可能很難看到一家公司的股價比淨值便宜50%,但是10年成長好幾倍的好股票卻不少。所以,找出具有成長動能的公司也是很有商機的。

    投資的依據主要來自兩種方法,一種是數學性的計算;另一種是廣泛的產業研究。通常成功的投資人都會對企業的經營模式感到很有興趣。

    然而投資是一種專業,就好像一般人不會自己織衣,而會去買衣服,因此透過委賴他人的方式來投資也合情合理。

    一種良好的投資標的是年輕、營業額不甚高的(幾億~幾十億)小公司,因為這種公司發展潛力大。而另一種標的是大公司,成長幅度相對小一些,但是風險也較低。因此,投資哪一種端看投資人的取捨。

    長期而言,不要去追求高股息的公司,研究顯示,這種忽略再投資的經營方式,長期下來皆輸給成長型公司。


三、何時買進

    如果能正確擇時,確實能獲得更高的報酬。但是總體經濟景氣預測,就如同玄學一樣,始終難以正確預測,偏偏仍是有大把的人持續鑽研,似乎是浪費時間。

    最好的時機,是找到一個長期以來表現優良的股票,然後因為一時的危機而股價下跌。或者是發掘出具有前景的股票,在它的產品大發利市、股價飆漲前,先買進股票。

    至於宏觀方面,除非真的有很明顯的經濟風暴的警訊,否則應該不用太理會市場的猶豫氣氛,在合適的價位即可買入,保持一定的資金待在市場。當確定某積公司值得投資時,放手投資便是。

    

四、何時賣出

    賣出的第一個理由是,發現當初的決定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不要一直想等到損益兩平,應該早些賣出,把資金釋放出來去投好標的。

    第二個理由是,公司狀況改變了,產品不再那麼好,或是管理階層變差。公司也有可能成長到一個程度後,就不再會有卓越的成長,而是與整體經濟差不多的成長率。

    第三個理由是,發現到更有前景的股票。

    另一方面,如果已經審慎挑選出一些好股票,那麼盡可能不要賣它。不要因為擔心空頭市場而賣出,也不要因為短期上漲就賣出。也不要把好股票因為高價賣掉,然後去買低價的爛股票。如果真的選到了好股,最好就是一直抱著都不賣。


五、投資人五不原則

1. 不買處於創業階段的股票

    新創要成功並不容易,此類投資應交給專家去判斷,散戶應堅守原則,不要參與。


2. 不要因為好股票在興櫃市場就棄之不顧

    當然,前提是你能確認那是好股票。


3. 不要因為公司財報看起來很有「格調」就買進

    外表會騙人,應深入觀察事實。


4. 不要因為股票本益比高,就認為盈餘成長已反映在價格上

    能夠持續成長的好公司,現在有高本益比,未來仍可能還是有高本益比。如此一來,便不算貴。


5. 不要錙銖必較

    吸引人的價位,買進便是。不要因為差了一些些就改變作法,以免因小失大。


五、投資人另五不原則

1. 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

    買進沒有充分了解的股票,可能比分散得不夠充分這件事更危險。最低分散投資的條件參考:(1)任一持股不超過總資金20%。(2)中小型成長股跟大型績優股分散持有。(3)可持有5%以下潛力極大但也可能血本無歸的高成長公司。持有太多股票,通常不是聰明投資人的做法,應該量少而精、適度分散即可。

    

2. 不要擔心在戰爭陰影下買股票

  從歷史看,戰爭後的股價最終都高於戰爭前。且戰爭時物價會變貴,此時把股票出脫換現金反而是不智之舉 (應該買入資產)。因此,應該在危機氣氛時緩緩買進,如果真的爆發股災,則更該危機入市。  


3. 別過度重視個股的歷史股價

    這是讓人分心的雜訊。重點是當前狀況和未來狀況,過去的股價,尤其是極端值,並無太大參考價值。「過去已經漲很多」、「很久沒漲應該會補漲」。這些都是無根據的推論。股票的重點,在於未來的價值。歷史本益比、歷史EPS,都只是觀察未來的參考。


4. 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價格,別忘了時機

    時機對了就該買入,價位不用太斤斤計較。


5. 不要隨群眾起舞

    心理面是另一種影響股市價格的動力,就像時尚一樣。市場的樂觀或悲觀會使人們對相同的事實做出不同的評價。不隨群眾起舞,更能獲得額外報酬。聰明的投資人自外於群眾,獨立思考,不必苟同多數人意見,提出自己的正確答案。


六、如何找到成長股

    公司經營的產業,營業額是否有高成長機會?

    公司業務是否很容易防範新公司加入競爭? (護城河)

    多善用「閒聊法」,一步步去挖掘利基穩健的公司。


結論

    以上方法,建立在很重要的前提上,就是耐心和自律。在股市投資中,強健的精神比聰明的頭腦更重要。能歷經風雨考驗,才能獲得最後的豐收。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形塑市場的巨人》(100 Minds That Made The Market) 試讀簡評

 


        本書的作者是肯恩.費雪(Kenneth Fisher),一位身價數十億的投資分析師,同時也是費雪投資公司的創始人,公司管理資產超過2千億美金。他為《富比士》專欄寫作長達30餘年的時間,成為該雜誌連續發表時間最久的專欄作家。也累積了許多投資相關的書籍著作和論文。他的父親是著名投資人菲利普.費雪(Philip A. Fisher),著有投資經典作《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其投資理論也受到股神巴菲特的大力推崇。

        肯恩.費雪這本著作《形塑市場的巨人》,可以看成是記錄美國股市的人生百態,它收錄了100位從過往至今對美國股市帶來重大影響的人物,這些人可能是特立獨行的投資人,成功的企業巨擘,或是貪婪的瘋狂投機客等。例如貪婪背德,靠著炒作來牟取暴利的股市炒手;或是藉占星算命來預測股票走勢的「預言者」。實在是無奇不有。

股市投資本就是一個多元又充滿奇妙魅力的場所,多少人們帶著不同的動機、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思想理論,加入這個市場,唯一的共通點大概都是為了逐利而來。因此在市場中,各種離經叛道的瘋狂事件皆有可能發生,並且一再上演。正如物理學家牛頓所說的,「我能計算天體的運行,卻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

        此書的架構並非一套投資方法或投資理論,而是由一幅幅投資市場中的浮世繪所構成。雖然有些投資者傾向以科學或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待股市投資,然而,更多投資大師不約而同地指出,了解歷史、了解心理、了解人性,更是做好投資的重要關鍵。畢竟,在市場上買賣的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人。人會犯錯、會狂喜,會慌張、會貪婪,正是這些難以掌握的因素影響,使得股市不斷的潮起潮落。

        透過閱讀這些曾經「形塑市場的巨人」們的事蹟,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理解今日的投資市場是如何形成的。哪些過去曾上演的戲碼,如今仍然持續上演。

        肯恩.費雪的行文風格平易而直率,對於書中人物的描繪生動有趣。即便是對投資理解不深的讀者,也能從這些故事中獲得閱讀的興趣和投資的啟發。此外我們也能驚喜的發現,這些投資方式迥異的著名投資者們,同時也有著不同的出身背景和性格,看來每個人的投資哲學和個性大概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讀者或許還能在這100位巨人的群像中,找到自己深有共鳴的身影!

        總之,《形塑市場的巨人》是一本有趣而值得一讀的書,如果對於大部頭的投資理論書籍感到艱澀而難以接近,從這本饒富故事性的書籍進入投資的世界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形塑市場的巨人

#方舟文化試讀活動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培根隨筆》:58條哲理散文 重點摘要

 

    

    法蘭西斯培根,留有名句「知識就是力量」的哲學家,其實毫無疑問是個博學家。涉及領域出哲學尚包括政治、法律、演說、寫作等諸領域,當時代的哲學家或思想家一個很迷人的優點就是不偏狹,不會只聚焦在某一個限定的領域,不論科學或哲學。但是現代可能因為學術發展的必要,使得很多學者都走上學科專化的路。有好有壞此處略過不談。

    培根這本著作集合了對各個領域的58篇散文,從這些散文可得見出一位卓越的哲學家、思想家,對各種議題的探究和卓見,讀來饒富意趣。

    以下針對這58篇散文進行重點摘要:    


1. 論真理:錯覺與假象總是能取悅世人,然而真理才能通過考驗,給人帶來實質的幫助。

2. 論死亡:「伴隨死亡而來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3. 論宗教之統一:宗教之統一能帶來和平,在共識下的些許差異則可允許。

4. 論復仇:聰明人著眼於當前與未來,對過去耿耿於懷無異捉弄自己。

5. 論厄運:幸運令人嚮往,但厄運令人驚嘆。在厄運襯托下,善良更顯明朗。

6. 論偽裝與掩飾:上策是守口如瓶、不動聲色,貫徹坦蕩的名聲;中策是欲擒故縱、適當掩飾;下策是不得已之時才故弄玄虛,造假偽裝。

7. 論父母與子女:偉大功績常出自無子嗣之人,其往往更在意後世。父母待子女應確保權威,卻不該過於吝嗇。可及早為子女安排學業、職業,但不應過分順從子女的嗜好。(培根的看法可能有點過時,從現代觀點看,人的興趣雖然有可塑性,但是也有蠻強的天性在裡頭)

8. 論結婚與獨身:妻室兒女乃成就大業之負累。妻乃青年者的情人,中年者的伴侶,老年者的護士。

9. 論嫉妒:嫉妒是最卑劣、墮落,最糾纏不休的一種情感。在各方面皆想爭強奪勝者,嫉妒永不止歇。

10. 論愛情:愛情與智慧不可兼得。過分重視愛情者,皆願放棄智慧與財產。若有人不得不接受愛,能將其擺在適當位置,使之與人生重要使命分開,則此人處理愛情最為妥當。

11. 論高位:居高位者是國家、輿論、職權的公僕。為官之初應以優秀優秀楷模為模仿,之後再以自己為典範。為官者四大惡習是:拖沓、粗暴、私情、受賄。

12. 論勇氣:運籌帷幄時需有預見風險的能力,執行行動時則需有衝破一切阻撓的勇氣。

13. 論性善:有些人天生就具有從善的傾向,另一方面,人間亦有一種天生的惡意。

14. 論貴族:君主國若無貴族,則更加專制,然相比之下,民主國則更為安寧。

15. 論叛亂騷動:防止叛亂的第一種方法是消除貧困、減少貧富差距;第二是讓民眾宣洩不滿;第三是懷柔、分化民間的菁英領導者。

16. 談無神論:虔誠能使人獲得人性本身不具有的力量與信心。

17. 論迷信:迷信是由宗教的腐敗所產生。

18. 論旅行:旅行是年輕人應受之教育,年長者應備之經驗。能增長見識,結交優秀人物,觀察國力民情。

19. 論帝王:帝王奢求之事不多,害怕之事卻不少。身為凡人,得享神之尊貴;既有無上之權力,同時也有非凡之責任。

20. 論忠告:君王應能公開納諫,而私下求建言。與其把欲決之事告訴每一個顧問,不如徵詢適當之人。

21. 論時機:時機難得易失,且失不在來。智者應先明察秋毫,繼而迅速行動。

22. 論狡詐:狡詐是畸形之智慧。其方法例如察言觀色、拐彎抹角、欲擒故縱、明褒暗貶...多不勝數。然非正道。

23. 論小聰明:為私利破壞公利的小聰明,是一種敗壞的智慧。

24. 論革新:操之過急的革新易帶來破壞,但亦不可守舊而忽視新事物帶來的益處。

25. 論求速:凡事需經過籌畫、討論、實施三個步驟,欲速則反而更遲完事。

26. 論貌似聰明:虛有其表者常喜歡對任何事鄙薄批評,掩飾自身的無知。即便任事稍顯愚鈍之人,也勝過任用虛有其表者。

27. 論友誼:沒有真正的友誼,世界如同一片荒野。朋友能紓暢情懷,能增廣智慧,能互助合作。

28. 論消費:支出為收入一半,可保無虞。支出為收入三分之一,可變富有。日常支出宜謹慎,一次性支出不妨慷慨。

29. 論真正的強盛:國家之真正強盛,不在於疆土與人口,而在於尚武精神,如同人需時時運動。

30. 論養生之道:養生之道不可「因無害而為之」,而應該「因無益而不為」。心胸開朗、保持愉快、作息正常、按時運動,乃延年益壽訣竅。而避免忌妒、憂憤、悲傷等負面情緒,常保樂觀、愉悅、好學等正面情緒,更有助益。

31. 論疑心:無知易使人生疑心。辦法是應多了解狀況,而非藏起疑惑。

32. 論辭令:善於辭令者能打破沉默、調解敵對。善談者應有抑揚頓挫,時而調侃、時而問答、時而認真。主人應讓每位來賓皆有發言機會。交談應減少提到自己。議論時應對事不對人。說話中聽比滔滔雄辯更重要。

33. 論殖民地:拋棄殖民地發展是最大的罪惡。

34. 論財富:財富如同輜重,雖不可匱乏,也不應為此而耽誤使命。

35. 論預言:多不勝數預言幾乎不曾靈驗,只是一些無聊份子編織的謊言。

36. 論野心:欲求高位者一為佐政濟世,二為攀龍附鳳,三為發財致富。擇人應選熱衷於職務者,而非熱衷於職位者。

37. 論戲劇和比武會:對唱宜高雅,不可矯媚。

38. 論人之本性:唯有養成習慣才能改變並克制人之本性。

39. 論習慣和教育:想法取決於性格;言論來自於受教;而行為端視其養成的習慣。青少年時期起培養習慣是最好的,培養習慣即為「教育」。

40. 論機運:得機運者,並非純靠運氣,也需有相應的特質。

41. 論有息借貸:適當的有息借貸,有利於商業,應合法並管束之。

42. 論青年與老年:青年更適合創造而非判斷,更適合執行而非決策。老年人則多謀少斷,甘於平庸。用人之道宜老少兼顧。

43. 論美:氣質之美勝過容貌之美。

44. 論殘疾:略有殘疾者可能激勵起過人的勤奮。智者尤其如此。

45. 論建房:建房首重功能,美觀其次。

46. 論園林:種花植物為最純潔、最令人神清氣爽之嗜好。

47. 論交涉:先觀察對方,再利用對方。不要開門見山。

48. 論門客與朋友:交友首重品德,其次才能。

49. 論請求:不知所求之事價值與否,是頭腦簡單,不知所求之事正當與否,是缺乏良知。

50. 論讀書:讀書能怡情養性、增廣見聞。經驗豐富者能任事,但博覽群書者方能廣博。整日讀書是懶散;言必堯舜是矯揉造作;盡信書言是學究白癡。讀書,務實者鄙夷之,思想單純者仰慕之,唯英明睿智者運用之讀書能充實內在;討論能活化思緒;寫作能訓練嚴謹。讀史助明智;讀詩助靈透;數學助專心精細;物理助深沉;倫理助莊重;邏輯助辯論;經院哲學助辨異;法律助推論。故讀書如藥方,各有其妙。

51. 論黨派:國事應首重公益,次涉黨派。

52. 論禮節俗套:處大事不拘小節,然待人接物亦不可無理。

53. 論讚譽:有益的讚譽應適時、適度,不宜庸俗。

54. 論虛榮:讚賞他人便是讚賞自己。

55. 論榮譽名聲:第一等榮譽歸於江山創立者;第二歸於立法者;第三歸於救國者;第四歸於開拓者或保衛者;第五歸於治世者。

56. 論法官職責:人民幸福乃最高法律。法律若不以保障人民幸福為目的,便是刁難人民的陋習。

57. 論憤怒:憤怒乃人之常情,但應節制適時適量。不可在憤怒之下做出不可挽回的事。不要在他人心情不好時再添憤怒。

58. 論世事變遷:世事不斷變化,萬物有時。



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價值投資經典! 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Intelligent Investor) 重點摘要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Intelligent Investor)這本書的作者,就是股神巴菲特譽之為其投資導師的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在這本書中作者詳細的討論了投資的態度、方法、和詳細的建議。書中的重要觀點與巴菲特所謂的價值投資相符,或者應該說巴菲特承續了葛拉漢的主要的投資觀點。

    價值投資,強調長期投資、安全邊際和對企業基本面的深入分析。葛拉漢的智慧對於塑造投資者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至今仍然影響深遠,被廣泛認為是價值投資的經典著作。

    即便此書年代較為久遠,其中也有不少部分是關於美債和過去的股票,但是核心的想法我覺得仍然相當值得現代人閱讀。尤其是接觸股市不久的人,可以透過這種具歷史性的內容,了解一下長期而言,股市投資是怎麼回事,我們在做的,到底是投資,還是投機?  以下摘要葛拉漢關於整券投資的重點策略。

    

1. 投資與投機

    葛拉漢認為,所謂投資是做好功課,去尋找長期而言經營穩健的公司,然後長期持有。股價太低時可買入,股價太高時可賣出。而投機是預測股票的價格變化,並設法賺價差,而且時常沒有好好了解該公司的本質。他是不鼓勵的投機的,也不是本書的主題,所以就不多談了。

    理論上,散戶要打敗市場,有兩個前提,1.)選到了正確的標的。  2.)投資行為與市場相異。理由很簡單,如果你選了正確的標的,但是大家都是一樣想法,那麼股價早就被拉高了。而如果你異於主流,但是你錯了,那麼你會賠得很慘。所以勝過大盤本來就很難,這是作者有言在先的。


2. 防禦性投資

    或者用近期較流行的說法叫被動投資。你預期的投資報酬率應該與你想投入的心力成正比,不少人就是不想花時間研究,卻又想得到更高報酬,(也就是投機),那麼輸錢的話也不奇怪。防禦性投資主要的方式就是較保守的股債配,並且以分散投資或ETF基金這類標的為主,這也是作者認為最適合大多數人的方式。標的通常會選大型且穩健的企業,可以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買入,輔以跌深買更多的策略。

3. 積極性投資

    積極性投資可包括4種策略:1. 買低賣高。2. 審慎買進成長股。 3. 買進各種便宜股。 4. 買進特殊標的。
    
   成長股的問題在於,通常好的成長股價格都已被買高了。另外企業的高成長可能也未必能延續。通常建議別買入7年均EPS本益比不能超過25。

    一種選股方式是選指數內不受歡迎的大型股,這種方式既有一定的保障,又能買到相對便宜的標的。(個人簡稱為: 牛後選股法)
    
    至於買進便宜股的策略,就是針對穩健型股票,進在在其股價大貶或本益比夠低的時機買進。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大型公司,真的遇到不佳的時機,乃至股價跌到淨值以下,這也是一種買進的好時機。因為其度過危機復甦的機率是高的。當然,這種機會也不多,而且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最後一種方式是,透過獨到的消息或分析,發現奇貨可居的股票,例如將被併購、或是將有大筆商機之類的,但這就是非一般的範疇了。

    *雖然個人非十分贊同,但葛拉漢提到了一個看法,他認為投資人要嘛當個保守派,要嘛當個積極派,當積極派是要很認真、下很多功夫的。絕不要當個半吊子,當半吊子的績效可能到頭來比保守派還差。關於這個看法,個人目前不是很同意,我覺得做點功課還是有一點好處的,無論如何,一貫的道理簡言之,知道你在做甚麼,不要開你無法駕馭的車。


4. 市場波動與擇時投資

    多頭行情的特色是:1.股價創新高。2. 本益比偏高。3. 殖利率偏低。空頭則反之。但實務上,判斷多頭或空頭並不容易。

    無論是擇時、或是依據道氏理論、或是趨勢交易,任何股市上容易賺錢的方法廣為人知時,它就會失效。這是不變的原則,也是為何定期定額成為一個簡單的好方法。

    長期而言,與市場相反的交易行為 (或至少不要從眾),才是獲利更佳的方式。當大家追捧的時候,賣出。當大家拋售的時候,買進。

    股價有時會呈現離譜,有時高得離譜,有時低得離譜。這就成了好的交易時機。
    
    大部分的企業隨著時間會改變其特質和品質,但蠻大部分會轉差。這是長期投資該關注的,不用時時緊盯,但應適時關心。

    好的投資人,不應該被強迫賣出持股。也不應該被迫關注持股的股價。

    把市場當作一個每天來報價的業務員,不要受它的報價所干擾。當它報價極低時,表示了明智的買進時機;當它報價極高時,表示明智的賣出時機。其餘時間,關注企業的營運績效和股息報酬即可

       

5. 市場波動與擇時投資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投資顧問基本上滿足的只是投資人的需求,並不表示投資顧問確實有過人或有利可圖的見解。最好只與有信譽的股票經紀公司或投資顧問往來,獲得踏實的建議。不要期待不正常的報酬。


6. 成長股的資本比率

    簡單的股價評估公式:價值= 估計EPS X (8.5 + 成長率*2) 


7. 防禦型投資者的選股

   一種簡單的方式是買進幾檔能反映整個大盤的ETF。 
    
    第二種方式是選擇過去經由績效良好,且價格相對便宜(低本益比)的股票。在這樣的選股方式中,要注意的項目有:
    + 一定的企業規模 (營業額或資產);
    + 流動資產為流動負債2倍;
    + 穩定盈餘;
    + 連續好幾年(5~20)發放股息;
    + 每年3%以上盈餘成長;
    + 本益比低於15;(能選到12~13最好)
    + 本益比 X 股淨比 < 22.5
    
    這樣的股票不在少數,通常長年穩定經營的寡占公用事業,大致符合這種標的。

    當透過這樣的機制去選股會發現,絕大多數的高成長股都伴隨過高股價;股價甜的標的通常成長率不高。這就是[市場效率]的體現。
    
    然而挑選成長股和挑選價值股的各自偏重稍有不同。成長股更重於質的分析,例如未來展望、領導者、產業特性...;而價值股更重於量的分析,如本益比、殖利率、EPS...。前者常會冀望自己買到「最棒的」明星股,而後者透過購買一籃子這樣高CP質的股票,也能獲得不錯的報酬。兩者間的取捨,就看個人。


8. 進取型投資者的選股

    長期要打敗市場相當困難,許多專業經理人都無法辦到。理由一是許多聰明人都在市場內試圖獲利,他們可能不分晝夜地試圖挖掘潛在價值,也就是所謂的市場效率。理由二是這些專業經理人往往試圖做到最好,成為業界翹楚,所以常過度追求明星股。但是花無百日好,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亮眼績效通常不會維持很久,可能這幾年很好,過幾年就崩回去。於是,相對於這種追求明星股的作法,投資樸實優股,就成為散戶有可能勝過市場的契機。這也就是葛拉漢推崇的一種選股法。

    第一種方法是選股價跌到淨值三分之二不到的那種股票,俗稱[菸屁股]股。但是不能只買、兩個,要買一籃子,因為有些可能真的是爛到底的。這種股價夠爛的股票,如果公司真的清算,其現金、資產變現,可能反而獲得高於股價的價值。(這種股票現在應該已經相當少見了)

    第二種方法是透過機制篩選後,選出一些本益北最低的股票。
    篩選條件如:
    +流動資產為負債1.5倍
    +5年內不得虧損
    +盈餘成長
    +股價淨值比不得高於1.2

    (當然,這第二套方法放到現在大概也是一票難求了)

    總之,葛拉漢選股法的精髓就是,精挑細選足夠「便宜」的股票,就能確保本金不損以及足夠的獲利潛力,並避免去追那些「夢幻」的明星股。
    
    

9. 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是葛拉漢投資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念。由於企業的前景是不明確的,股市是動盪的,因此過度樂觀的追高是很危險的。有可能買到一個過高的點,大崩後,不知道要幾年的時間才能補回來。所以,最好在一開始就保守一點,盡量買在謹慎的價位,如此一來,就算真的不如預期,也可降低傷害。

    安全的另一來源是分散投資(當然,這點是因人而異的,高手會傾向更集中,前提是高手)。無論是買跌破淨值股、成長股、價值股,分散投資別歐印,可以降低一次翻船的風險。


10. 結語

      認真的投資者,應該把股票買賣當作像是經營事業。因此,他應該符合4個原則:1. 永遠要知道你在做什麼,就好像老闆了解自己的產品那樣。2. 別讓別人經手你的事業,自己處理。3. 不要依賴樂觀的想法,而要進行理性的計算。4. 要有勇氣相信自己的判斷,跟別人走不同的路。  

-------------------------------------------
   

    引述巴菲特的說法,葛拉漢的投資哲學,無疑的顯示了一種確實能從股市中獲利的有效方法,即價值投資法。這種方法只關注價值價格,其餘的所謂景氣興衰、資產定價模型,尤其是技術分析的種種「預測模型」,都不是價值派所在乎的。
    對巴菲特來說,這種方法的有效已經是證據確鑿了,因為葛拉漢的弟子們不約而同的展現過人的績效,這絕非巧合。但有趣的是,仍然很多人不想透過這種方法,而想尋求別種方法。在巴老看來,這無關智力或教育,似乎是個性使然。總之,市場上各種人都有,想要當個投機者或投資者,就看各人了。



2023年8月26日 星期六

愛好學習者的寶典——萬維綱的《高手學習》

 



    萬維鋼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和研究員,這本書的內容也相當有啟發,內容相當於把許多有關學習、大腦認知機制等重要觀念都集結在這本書中,比如《練習的力量》、《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異數》、《心態致勝》、《黑天鵝》、《原則》...等經典書籍,其書中的重要觀念,都能在此書中見到。而且作者的文筆真的不錯,很擅長把知識性的東西寫得引人入勝、不忍釋卷,只能說中國大陸神人真的不少。

    以下摘錄此書中提及的一些重點。


PART 1 學精第一

1. 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在介於舒適區和恐慌區之間的挑戰區效果最好。刻意練習並不只是累積時數,而是用心地去學,獲得反饋,並持續改善。專心地獨自練習,效果是很好的。反而寓教於樂效果沒比較好,換言之,有刻苦成分的練習是必要的。雖然外部刺激具短期效果,但長期而言,內在趨力(興趣)是最好的動力來源。


2. 最高學習效率

    「心流」狀態(處於焦慮和無聊之間)的學習效率是最好的。練習中包含意外挑戰的最佳甜蜜點是15%。,也就是85%的熟悉內容和15%的不熟悉內容。


3. 正確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應該有很多種,因人而異,但普遍來說有常見的有效風格:(1) 隔段時間複習。 (2) 在不同環境用不同方式再學習。 (3) 參加測驗取得反饋。(4) 與既有知識連結。


4. 提高學習表現的最簡單心法

    埋下成長性心態的種子。(詳見心態致勝》)


5. 忘記是為了更好的記住

    記憶的儲存和提取是隔段時間後回想一下時間後回想一下、刺激自己複習,對記憶有更好幫助。


6. 反脆弱式養生法

    偶爾給心智或身體進行一些超常規的挑戰,好讓身心能去增加適應性。


PART 2 學廣第二

7. 自由技藝

    Liberal art的真正目標是培養有自由意志且能獨立思考的人。最重要的軟技能是批判性思考、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未來的人才都需要有能判斷價值、創造價值的能力。


8. 屠龍術的日常訓練

    人文學雖然不如硬技能那樣能快速變現,但是長期而言,他可能有更高的發展潛力。(最好的情況是,兩者兼學)


9. 從「刻意練習」到「工夫在詩外」

    對於規則明確而有限的領域來說,「練習」的效果大;而在規則不明確的複雜環境中,「練習」的效果就縮小。前者適合「專才」,而後者適合「通才」。這也是為何廣泛的領域有時會出現外行人來做出重大貢獻。


10. 深度 vs 廣度

    創新=想法的連結。有時創新的連結能帶來很大價值,而專才的領域價較狹隘,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演進就是在專業推進和廣泛創新這兩個面向上交替運行。


PART 3 創造第三

11. 發散思維

    集中思維就是專注於一個有限的問題進行邏輯思考,缺點是有時會困在一個問題裡繞不出來。發散思維就是跳出框架思考。要進行發散思考,需要抽離一下、發個呆、做做別的事情。但最有價值的基本上是已經刻意練習達到專業高度,然後偶爾透過發散思考產出創新想法。


12. 如何發散思考

    a. 做個正向白日夢 (類似冥想)。 b. 小睡一下。 c. 換位思考 or 反向思考 


13. 創造的鷹架

    其實很多看似天才的發明,都是模仿他人的傑作發展而來。


14. 秘密項目

    每個人都該發展一個脫離主流的秘密項目,有時遺世獨立的東西能夠有獨特的貢獻。


15. 創作者的悖論

    如果跟主流離太近,就帶不來驚喜創新;如果跟主流離太遠,那根本沒有人想關注。如果是規則明確的工作,那麼外在驅力就很重要。但如果是創新類的工作 (例如藝術、文學、政治家、音樂家...),那麼內在驅力就很重要,因為後者一直去迎合主流的結果會是適得其反。所以如果要進行創作類的工作,那就要去做那種不求回報、樂在其中,由內在驅力推動的事情。


16. 修煉你的文化自覺

    「品味」是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文化自覺」是知道別人喜歡什麼。修練文化自覺必須「刻意吸收」,每天固定抓20%清醒時間去觀察專業領域內的東西。熟了自有鑑賞力,能看出典範。


PART 4 策略第四

17. 自學的學問

    自學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因為它是主動是學習。但自學的兩個前提是「自律」和「自信」。自學的階段是:看文本 > 就問題找答案 > 建立自己的系統。接續就是實操,最後是精通。任何領域的精通,必然是要透過自學的。


18. 學習的快工與慢工

    現學現賣的考試技巧能夠很快得到高分,但是真正的學習效果有限,考完就忘。紮實的慢工學習雖然對短期成績提升效果較慢,但是長期而言是更有好處的。


19. 有關學校教育的大實話

    根據研究,學校或學生對學校的態度,對學生表現影響不大。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最自己的態度。


20. 每條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

    每個人從幼兒時期的成長模式都不同,每個人學習方式不同,每個人的職涯發展模式也不同。所以不用按照什麼標準路線,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節奏


21. 兩種技能增長曲線

    有些技能是初期,成長快,到後期就成長速度越來越慢,呈對數增長,例如:體能表現、減肥、學外語等等。有些技能則是初期成長慢,到後期就成長幅度越來越快,呈指數增長,例如:創作、財富、網路知名度...等。因此,要搞清楚目前鍛鍊的技能是哪種類型,有些技能勢必要經歷較長的堅忍期,才能看到長期成果。


PART 5 兵器第五

22. 談談寫作和研究

    研究並不只是上網找找資料,而是能夠對資料做出判斷,做出可信度加權,形成一套觀點。專欄作家,例如科普寫作,必須要能夠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端出給讀者。


23. 好思想都在哪裡

    a. 夠新 (俗新出版的書)。 b, 有料(最好有學術支持)。 c. 得到 (對讀者來說有用,有貢獻)  


24. 怎麼使用心智圖

    心智圖不該是用來當整理筆記的,而是來當作思考流程。把想法寫下來,然後思考之間的關係、連結。


25. 如何管理資訊

    大腦的主要功能應該用來想事情,而不是記事情,所以應多善用紀錄工具。例如便條、筆記、evernote、個人資料夾等,好把靈感記下來,腦袋騰出來。


26. 強力研讀筆記法

    A.表現出每一張的邏輯脈絡。B. 帶走書中所有亮點。 C. 大量加入自己的心得、看法。 D.讓它與之前讀過的書和文章產生連結。  讀過書後,作筆記是最好的再學習模式。


PART 6 無為第六

27. 莊子「無為」的科學解釋

    庖丁解牛的境界,可看成是一種極度熟練下,讓動作好像無意一般地達到高超水準。這種境界是在大量練習後,放掉刻意思維所呈現出的表現。


28. 主動操作大腦

    心流的4個特徵:a. 忘我。 b. 忘記時間流逝。 c. 獲得豐富資訊。 d.感到強烈愉悅  


29. 天才與瘋子的一線之隔

    天才與瘋子的共通處在於能夠擺脫「認知抑制」,讓思考奔放。而差異處在於智能,天才高而瘋子低,因為瘋子不懂得過濾雜訊,任何的思路都能讓他奔放。因此要成為天才,必須先學好基礎,再讓思路奔放。


30. 內隱學習和外隱學習

    外隱學習有明確的規範,例如數學、程式;而內隱學習看不出明確的規則,例如語言、繪畫。後者需要一種「感覺」,培養這種感覺需要大量經驗累積。外隱的學習通常需要專注,而內隱的學習有時需要有一點分心的環境,把大腦鬆開。


------------------------------------------------------------------------------------

這本書確實把學習的方方面面都談到了,囊括了許多經典書籍的精華。

看完由衷對作者感到佩服。



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 (The Effective Executive)

 



    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雖然這本書的成書時間已經有點久遠,但是書中的主要觀點仍是歷久彌新,與現在許多的自我管理主流想法道理近似,適合現代社會的知識工作者引為參考。

    所謂的「高效能」指的是不僅把「事做對」,也要做「對的事」。前者只是效率,而後者才是效能。而要做到高效能,就不是一般付出勞力的階段了,而是知識工作的階段。杜拉克認為,現代的工作者許多都有需要培養起這樣的習慣,而且不只是在職場上,這些道理也同樣應用在生活上。因為如果不能把自己管好,那麼很可能在職場上也管不好工作和他人。尤其是,如果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事項、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乃至對上對下管理的話,那麼長時間來說就等於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那這是很危險的。

    杜拉克主張,高效能管理者並不是天生或是天賦,有許多個性截然不同的優秀管理者,他們皆是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經驗,才能掌握好這些習慣。

    

習慣一:了解你的時間

  • 不要憑感覺,透過筆記、日記,記錄自己把時間花在哪裡,然後檢討哪些事情是無效、浪費的,並設法將之排除掉。    
  • 透過時間整合,把空白時間留給長期重要目標。
  • 「這件事如果不做會怎樣?」是一種診斷事情重要性的方法。
  • 舉凡無效會議、應酬、溝通不良...等等,其實很多都是浪費時間的事。


習慣二:問自己有何貢獻

  • 不要只是因循苟且的工作,而是思考如何給組織帶來價值。組織的重要目標有三個:定義價值、建立價值、培養未來人才。   
  • 不能總以自我為本位思考,應從組織目標思考,來想想自己能協助進行哪些事。


習慣三:善用人之所長

  • 高效能管理者不會著眼他人的短處,而是著眼他人的長處,只要人們能發揮所長,把事做好,短處不礙事,那就OK。每個人貢獻他最擅長的一面,團體合作就能發揮最大價值。
  • 高效能管理者不該因人設事,也不該仰賴面面俱到的天才,而是建立適合的職位,讓對的人去發揮,不礙事的個人缺點是可以忍受的。
  • 即便如此,唯有品格是不能妥協的,因為有才無德者,可能會壞事。
  • 協助長官也是如此,思考長官擅長的特點,然後協助他去實現。


習慣四:先做最重要的事

  • 「專注」是最重要的,高效能管理者應該專心處理最重要的事,並心無旁鶩。
  • 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所以需要去分辨什麼事情是更重要的。
  • 實踐最重要的事的關鍵不僅是明智的分析,而需要勇氣。需要著眼於長期目標,而非短期目標;做該做的事而非因循苟且;拉高目標而不能止於安逸;著眼機會而不是只看問題;著眼未來而不是看著過去。


習慣五:做有效的決策

  • 決策的5個要素:1. 分辨這是常態還是特例。
  • 2. 明確定義決策的目標和需要條件。
  • 3. 著眼於正確的決策,並思考可以做出妥協的地方。
  • 4. 決策時須將執行面納入考量
  • 5. 建立反饋機制來確認執行成效。


時間,貢獻,長處,重要,決策」,培養這5個習慣,每個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效能。





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巴菲特勝券在握》(The Warren Buffett Way)—巴菲特的12個投資原則

 


    這本書的作者是 羅伯特.海格斯壯,書中分析了巴菲特過去的投資經歷,並彙整出12條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可以說反映了巴菲特投資法的精華。以下便從這12條原則切入。




巴菲特投資12原則

企業原則

1. 企業是否簡單易懂?

    這條原則意指投資人應該對自己的投資有足夠了解,對自己投資的公司、產業有大致的掌握,如果不懂,就別投資。盡量去投資自己了解的東西,這也是[優勢圈]的概念。


2. 企業是否有穩定的經營史?

    基本上巴菲特大概不會投資經營使未滿五年的公司,新創公司或突爆性成長公司也並非巴菲特特別喜好的標的。因為一時的興衰很難反映公司的本質價值。而經得起景氣漲落、大風大浪的公司,是長期投資最好的標的。


3. 企業長期發展是否看好?

    巴菲特喜歡長期經營具有優勢的公司,也就是護城河,或可稱之為特許性質的公司。不一定要大,但是有利基點,在專業領域稱王,有足夠的利潤率,讓對手難以競爭。當然,也些產業會慢慢走入衰退或完全競爭狀態,這時的利潤是很低的。但基本上,每個產業內都還是有可能找到具有良好競爭優勢的公司。


經營原則

4. 企業管理階層是否理性?

    理性的公司高管不會亂花錢。

    一間公司基本上會有萌發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前期需要燒錢,成長期會開始產生大利潤,但同時也需要資金持續擴張,穩定時期公司能帶來穩定金流,但是成長性減緩,到了衰退期,營收可能漸漸下滑,公司可能仍有大筆現金,但可能要思考轉型、轉投資,甚至結束營業。

    理性的公司高管如果有信心讓公司成長,就會把股東盈餘拿來繼續擴張,如果辦不到 (也就是錢放在公司產生的效益不如錢放在股東的口袋),納公司應該要麼回購股票,要麼發股利。如果公司不進行資金的有效應用,又不發股利或回購,而是亂投資、亂花錢,那麼這樣的公司是不該投資的。


5. 企業管理階層對股東是否坦率?

    這點可由財報或新聞看出。財報的主要目標是揭露三個重點:1 公司值多少錢。2.公司發展潛力如何。3. 公司過去是否能充分掌握營運狀況。  坦白、願意認錯的公司,必定好過掩過飾非的公司管理者。


6. 企業管理階層是否能不盲從?

        許多企業經理人事實上因為同儕的壓力,或是害怕丟飯碗,所以只能做一些從眾的行為,或是追求短利。這樣的限制其實容易讓高管做出長期傷害公司的事,所以可觀察高管是否是能夠擇善固執的人。

財務原則

7. 關注股東報酬率(ROE)

    每股盈餘(EPS)是可以透過財報美化的,將今年的營收挪到明年,就能製造出每年成長的假象。此外,有些公司可能須透過大量債務才能賺錢。因此,不能只看EPS,應該關注股東報酬率,才能反映企業的真正競爭優勢。

8. 關注股東盈餘

    有些人可能會直接看公司的現金流量,但有些公司可能須透過持續投入高資本支出(投資)才能賺錢,因此可觀察公司的股東盈餘,看看公司是否持續賺錢。

9. 關注淨利率

    淨利率可能反映出公司的競爭力或是節省成本的能力,如果淨利太低,有可能公司實在沒有競爭力,或是公司不懂得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10. 一塊錢法則

    公司每留下來的一塊錢,是否能創造比發給股東更大的價值?我們可以觀察公司留下來的保留盈餘,長期而言是否創造更大的公司股價。如果是,代表公司資金運用得當,如果不是,代表公司用錢的效能比發給股東更差。


市場原則

11. 企業的實質價值

    一般企業有三種評價方式:清算法、永續經營法、市價法。而巴菲特是現金流折現法,也就是估算公司的未來現金流再減去貼現率,來估算價值。一般來說,利潤成長率為0的公司,其價值約為每股盈餘*,也就是本益比10。

12. 是否用夠便宜的價格買進

    在粗估了企業的價值之後,投資人仍會希望自己買進的價格是相對便宜的,也就是安全邊際,這樣即便估錯了,也還是有不虧損或獲利的機會。績優的股票可以採取2成左右的安全邊際,而風險較高的投資可以估4~5成,這樣一來,就算要虧本的機率也不高。當然,標準設太嚴格,那麼能買的時間、標的就少了。端賴於個人取捨。


-------------------------------

巴菲特投資4項策略

1. 忽視股市的每日漲跌

    以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為策略,每日的股市漲跌只是帶來干擾的訊息,長期而言股市才是秤重機。關注股價的唯一需求是,看看是否有好公司正出現極低價格。

2. 不擔心經濟趨勢

    雖然經濟可能確實存在景氣循環,但是那就像大自然運作一樣的自然,過熱必會造就下次的蕭條,反之亦然。而預測總體經濟走勢實在太困難,包括利率、匯率、政策...等等太多因素。因此,不如把時間精力放在好好了解企業價值。

3. 買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

    巴菲特的價投是以長期持有好公司為目標,而不是以套利為目的。換言之,是抱著與買下一間同樣的心態在買股票,既然如此,那麼首要的問題是這究竟是否為一家好公司,其次問題是價格好不好。

4. 管理投資組合

    如果一個投資者能夠深入了解幾家好的公司,做出少數幾個好的決定,那麼這樣的集中投資方式,績效能夠好過分散投資。但如果投資人認為自己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那麼分散指數化投資,也不失為好的方法,據說至少能勝過一大票的基金經理人。另一方面,最差的投資方式就是沒經過理性檢證就貿然投資一家公司。



最後,一個人的個性會決定他適合什麼樣的生活,採取什麼樣的投資策略。投資與人生,其理一也





2023年8月2日 星期三

卓越意味著一萬個小時的有效練習—《練習的力量》(BOUNCE)

 




    這本書由的作者是英國乒乓球運動員兼記者馬修·施雅德(Matthew Syed)所著,主要探討成功背後的科學原理和心理學因素。

    

一、天賦的秘密

    簡單來說,作者破除了過往的天分說迷思,指出了絕大部分人們眼中的「天才」,其實都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練習所淬煉出來。這也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法則」,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人只要有機會和環境磨練某項領域技能長達一萬小時,那麼他就能成為該領域的翹楚。

    當然,這一萬小時不適隨便練練的,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去做「刻意練習」的話,就算練得久也不會有多大成效。所謂的「刻意練習」,就是要有典範或是好老師指導,從每次的練習中取得反饋,然後持續往更好的狀態步步邁進。一個沒有反饋的學習環境是不佳的,因為若沒有反饋,就不知道哪裡該改進、怎麼改,如此自然很難進步。

    在心態上,「成長心態」比「定型心態」有著更高的潛力,所謂「成長心態」意指相信自己透過苦練就能夠成長,而「定型心態」則是相信一個人成不成功要看他有沒有某種技能的天分、是不是那塊料。(參考心態致勝) 相信前者的人,自然就比後者有更高的成功機會和發展潛力。


二、心智的矛盾

    關於「絕對的自信」和「審慎的自我懷疑」兩種心態,作者認為各有其不同功效。在平常練習的時刻,一定要懂得自我批判和懷疑,才能有持續改進的機會。但是到了表現的關鍵時刻時,作者建議要拿出絕對的自信,排除一切的自我懷疑,這樣的心態能夠幫助屏除疑惑、心魔,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特別是對運動者而言。

    但是,也有許多時候,人們會在最關鍵的前一刻因為太過緊張、壓力太大、患得患失,而導致表現有失水準,俗稱所謂的「卡住了」。這個時候其實需要一些心理建設,讓自己不要過度緊張,有時候想太多反而會造成阻礙,讓已經受過長期訓練的本能自然發揮就可以表現出平常的水準。

    

三、深度的反思

    一般人和專家的差別在於,專家累積了大量的經驗,所以有時能很快看出細微的關鍵差異,這是一般人難以意會到的。(參考 為何你沒看見大猩猩)

    雖然表面上我們可能會覺得某些人種好像在某方面特別有天賦,例如黑人擅長運動、亞洲人擅長數學...等等,但細究之其實都是文化、環境造就的結果。換言之,人的能力不是基因決定的,更重要的是培養的文化和環境。



小結

一萬個小時 + 刻意練習 = 卓越表現

如果每天練3小時的話,平均約要10年的時間便有所成。古人說十年磨一劍還真有道理。共勉之!





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想知道自己有哪些盲點嗎?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The Invisible Gorilla)重點摘要

 



這是一本介紹認知錯覺的書,由兩位心理學家克里斯多夫·查布里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爾·西蒙斯(Daniel Simons)共同撰寫。這本書主要探討了我們直覺是如何欺騙我們的,以及我們對自己感知和認知的偏見。

本書共分六章,介紹了6項主要的認知錯覺。


一、盲點錯覺(沒看見的大猩猩)

    中文有句話說,視而不見。這句話是真實的。作者舉了目擊者案例、大猩猩試驗,以及一些其他案例研究說明,人們會犯下將不尋常之處忽視而視而不見的錯誤。這種錯誤特別容易發生在當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習以為常的主題,因此忽略了關注不尋常處的狀況下。


(source: smithsonian )


    這樣的失誤廣泛常見,不論是路人、駕駛員、醫生...都可能犯這種錯。書中提到,「專注力」是一種零和的作用力,意思是,當你稍微分心於一些其他事情時,你放在主要項目的專注力就會變弱,也就是說總體專注力是不會增加的,你越多分心,每項事情被分到的專注就越少。所以說,要專注,不要多工。另外,一個禮遇的專家通常比較能發現該領域的細節,從而避免更多的盲點。


二、記憶錯覺(Memory Illusion)

    我們通常很相信自己的記憶,因為她很生動,又是來自內心。但事實上記憶容易犯錯,尤其越久遠記憶越容易犯錯,因為人的記憶基本試試編製而成,有點像繪畫,而非照相。甚至有的人會把自己聽過的故事,久了之後當成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憶」出來。驚人的是,我們有時會對回憶有過高的自信,也就是說,對這些久遠的回憶內容的真實度堅信不疑。

    這個錯覺的啟示是,不要因為記憶栩栩如生、歷歷在目就相信,最好還是仰賴一些客觀的紀錄如筆記、照片等來協助。

    



三、自信錯覺(Illusion of Confidence)

    聰明棋手和愚蠢罪犯的共通點是什麼? 答案是他們都很有自信,只不過一個很該有,一個不該有。人們普遍都有自信過高的問題,在許多表現的自信評量中,人們平均認為自己的程度大約有七成(而實際上應該要五成)。尤其,在該領域越無知的人,自信心過度的問題越明顯。也就是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

    這樣的狀況在一些場合中帶來問題,因為在難以判斷實力的情況下,人們可能會仰賴或相信那些看起來很有自信的人說的話。我們可能選出一些「自我感覺很好」的主管或領導,但是實際上沒那麼好。

    另一種有趣的現象是,當人們團聚在一起共同討論並同意一個構想時,牠們的自信心就會上升,即便這個構想並未經過真正合理的評判。換言之,盲從可能進一步放大自信心過度的問題。團體的領導者未必是最明察者,而是最有自信,因此勇於發言的人。所謂的群眾智慧,其前提建立在群眾得以個別獨立思考並進行合理性的交流,否則的話集思未必廣益,反而變盲從。好的預防方式是抱有一個自我懷疑的心態,透過一些方式檢證自己的表現或觀點究竟如何。如果你或某個人,對於任何事項都有著高度的自信心,那麼要注意了,這可能是過度自信的傾向。

    換言之,當人們時常在鼓勵要充滿自信,其實也有負面的作用。人們應該多一些能夠自省的能力,我們能夠善用一些客觀判准(例如請示專家、測驗),來了解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很好,或是只是自信心過剩。



四、知識錯覺(Illusion of Understanding)

    我們對於日常事務會有「自以為懂」的錯覺,但是如果試著開始追問下去,就會發現自己很快被問倒了。就好像我們覺得自己好像明白腳踏車、沖水馬桶是怎麼運作的,但是想到原理的細節時,才發現自己其實不是很懂。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科技的普及、事情的複雜化等等。其實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很複雜的,我們的心智就好像一個「暫存器」一樣,我們只是了解表面,事情能操作就好了,真正能全面了解背後原理的,沒幾個人。(其實整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運作的,透過分工,沒人了解全貌)

    


    有趣的是,人們會因為大量的專有名詞堆砌,或篤定的態度,而產生知識錯覺。當人們看到充滿專有名詞或精美圖表的資訊時,會覺得知識量增加了、可信度增加了,即便事實上那些根本是無關甚或胡扯的資訊。人們也更容易相信那些篤定態度的訊息,而對保守的看法興趣缺缺,但事實上,對複雜事情的不確定態度,往往更貼近現實。


五、因果錯覺(Illusion of Causality)

    人們天生具有因果性理解的天賦,所以我們會把時間先後順序的兩個事當成前因後果來理解。但這種作法不一定對,有時還會混淆因果性與相關性。例如,我們把天空中的看作是人臉;或者我們認為多做愛能導致年輕(倒果為因)這種觀點。

    故事性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模型,人們會把故事先後事件看成具有很強的因果性,但事實上這樣的判斷也可能有誤導作用。



六、潛力錯覺(Illusion of Potential)

    民間傳說人平常只使用20%的腦力? 聽莫札特的音樂會變聰明? 多做益智遊戲可以訓練大腦? 其實這些多是經不起實證的都市傳說,它們可能起源於一些特殊的研究案例,然後經過媒體渲染,一炮而紅。但是後續的研究即便指出實驗經不起複試,或是沒釐清真正原因,但是人們早不在乎,只記得那個最神奇的原初印象。


    

    聽莫札特真的能變聰明嗎? 依據研究結果推測,很可能是因為音樂帶來的正面積極心態可以促進測驗表現,只要是聽自己最喜歡的音樂,都有這樣的明顯效果。

    如果真的想要對大腦有幫助,定期的有氧運動比益智遊戲更有效。




2023年7月8日 星期六

決策也是有方法的! 《大腦決策手冊》(How We decide)重點摘要

 




《大腦決策手冊》(How We Decide)是一本由Jonah Lehrer所撰寫的書籍,探索了人類決策的機制,這本書的主題是透過分析人類決策的特性,來提供關於決策的建議。

與《快思慢想》相近,這本書將人類大腦決策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直覺(情緒),一種是理性思維。不過,這本書的立場比較中立。首先,作者並不主張直覺(情緒)思維往往產生錯覺,而是直覺(情緒)思維發生在理性思考難以控制的部分(例如情緒中樞、杏仁核、依核),換言之,這些思維在大腦中無意識地進行,但是當事人可能難以言喻。

其次,事實上情緒和理性就像人的左腳和右腳一樣,基本上任何一種思維活動都不太可能偏廢一種,更別說複雜的決策過程。如果一個人僅憑感性行事的話,就會像容易上癮的過動兒一樣,不停尋求刺激,對任何能帶來眼前快感的事物都無法自拔。相反的,如果一個人情緒處理出問題,那麼他有可能成為一個小事也要分析半天,無法下決斷的人;又或者是缺乏同理心的話,可能成為毫無道德感、罪惡感,無法同理他人感受的冷酷惡人。

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多實例和心理學實驗案例,來說明偏廢其中一種模式所帶來的壞處,以及什麼情況下我們應盡量採取哪種決策模式。以下是重點摘要:

--------------------------------------------

1. 人類理性意識能處理的項目大約是7+-2項,超出這個範圍會開始覺得資訊過量難處理。

2. 資訊過量反而會因為失去重點,而讓決策變差,例如學生評估、消費評估、和股票評估。

3. 人類理性判斷就像一台老式計算機,而直覺情感是判斷則像平行處理的超級電腦。

4. 與一般的印象相反,用理性解決簡單問題,用直覺解決複雜問題。嘗試用理性處理能夠簡單計算的問題。當問題過於複雜時,試著聽聽直覺的意見,不要進行過度的思考

5. 當遇到陌生問題時,嘗試用理性進一步思考分析問題。

6. 保持心情良好,對於思考問題有正面幫助 (因為不用費神處理情緒)。

7. 習慣抱持不確定感,不要太相信某一說法。要試著反向思考。提醒自己有錯誤的可能,當隻能接受多元觀點的狐狸。

8. 過度思考會造成「失常」,但是過度情緒化會造成衝動。嘗試達到平衡,情緒會試著從經驗回憶起不好的教訓,試著去思考情緒帶來的直覺。

9. 「思考如何思考」,試著反思一下當下的決策方式,是否「想太多」,還是太「感情用事」。

10. 遇到複雜且重大決策時,如果不急於決策,不妨沉澱一下,去做一些別的事。這是讓腦袋的潛意識去試著處理問題,過幾天再回頭看看。俗話說,三思而後行。





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百年孤寂--一個瘋狂而亂倫家族的編年史





這部小說的內容簡單來說是描述一個家庭從一個有點不倫的婚姻關係開始,

然後彷彿始祖[荷西·阿爾卡迪歐·波恩地亞]瘋狂的血持續的延續給後代一般,

家族的成員(尤其是男性)持續延續這種精明、衝動、瘋狂、偏執的個性,

外加上外在的不幸事件,

然後後代持續進行著衝動、魯莽行事、沉溺研究或工作、嫖妓、做愛、

亂倫(特別是與同族女性)的輪迴中,

歷經七代,最後家族終於走向滅亡。


這部小說中充滿著相當多離奇詭異的事件,

以及瘋狂的人物行徑。

比如說一時沖昏頭就私奔去尋找愛情,

比如說一時腦充就投入戰爭,

或者是整日整月瘋狂的做愛,

或是埋頭鑽研一堆拉基紙卷把自己搞得不成人形。等等。


混亂的生活,大量且複雜的亂倫關係,盲目的衝動,一言不合就瘋狂做愛,

想偷情想到哭出來...,莫名地賺到錢財、然後瘋狂亂花...。



從象徵隱喻的角度來看,這部小說大概某程度反映了該時代

南美洲人民的性格,生活、文化、歷史。



男性主人翁大概主要就兩種性格,

一種是陽剛、奔放、衝動、充滿精力 (荷西·阿爾卡迪歐)

另一種是脫俗的深沉、憂鬱、精明、冷酷、瘋狂偏執。(奧雷里亞諾)

當然這只是簡單二分,有時角色的性格會交錯或是雜揉,

但大體不出這兩種模式,並且七代以來的男性家族角色連名字(含性格)也常常就直接

沿用上一輩的,這大概是作者挑明的一種手法。

然後幾乎全都相當好色。


女性家族角色則大多是美麗、大方、熱情、情感奔放,大多也都是相當好色。

其餘有的是精明能幹,有的是神經傲嬌,有的是彷彿天女下凡純真脫俗。


所以一個家族就這樣情慾大奔放,產生許多近親相姦後代,

然後這些後代(有意或無意)又繼續近親相姦下去。




在故事中出現的重要歷史事件大概有內戰以及殖民式的香蕉產業。

但老實說,因為故事描述太過龐雜混亂(也許這也是因應主題故意的一種風格),

也很難透過小說劇情清楚掌握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

怎樣影響南美人民生活。


只知道總之就是亂上加亂,破碎更破碎。


--------------


整體心得:

看完會覺得可能是對南美人民生活文化的一種描繪。

可能是嘗試用一種大量混亂、亂倫、瘋狂的敘事,零碎的敘事,

荒誕不經的情節,離經叛道的家庭關係,

瘋狂且偏執的主人翁性格...等,

來讓讀者體會南美人民那種悲劇、破碎、且宿命般的處境。



-------------


評價:


個人評價,整體覺得不太好看。有幾個缺點:

1. 有些地方敘事實在又臭又長。比如場景的描繪、心路歷程描述、支線情節、

有許多時候像是某個人物的胡言亂語、語焉不詳、祖宗十八代的瑣事等等。

讀起來感覺非常像聽老人家在嘮叨,超長一大串然後都沒有重點。

(如果是為了達到這種擬真效果,那可能算蠻成功的)

但是做為讀者,我覺得看得很累很煩。會覺得抓不到重點。

這樣的段落大概佔全篇幅8成有。


2. 人物太多,人名反覆而相近、性格重複,讀來覺得混亂。

據說作者是故意的,也是營造一種家庭輪迴宿命感。

但我會覺得,這重複性太高,會讓讀者很累。

如果要輪迴宿命感,可以寫三代就夠,然後後面用以此類推快速帶過之類的。


3. 篇幅太長。

若這本小說主要表達的是該時代南美人民的命運、生活、性格,

我覺得真的不用這樣類似戲碼重複上演,兩、三次應該夠了。

就是亂倫 > 瘋狂 > 做死 > 參戰 > 做死 > 亂倫 > 瘋狂...... (repeat)

大概這樣的節奏。

(但性愛場面描繪確實不錯)


4. 筆法頗為混亂

這本小說9成以上是以第三人稱敘事寫成的,夾雜約1成的對話形式。

除了常有許多老太婆又臭又長敘事外,

還常見一種意識流的[補述]橋段。

有點像漫畫海賊王,講到一個新角色時,就跳回改角色的[回憶模式],

補完再跳回原時間線。

-


這當然是可以,但是百年孤寂的[補述]橋段常常沒有明確指示,

也沒有抓著重點,而是在原敘事走到一半,突然幫某個角色[補述],

看完長長一大串才了解,這段補述對於理解劇情也沒啥太大的影響,

絕大多數是一種心路歷程的描繪。

但是想起來也不覺得說非得要在這裡補述的重點和意義何在。

因此就我的讀起來的感覺會覺得,作者可能是寫到哪裡想到哪裡,

當寫到這個人物再次出現時,就幫補一下他這段時間以來的心路歷程。

(但是感覺這是可以用更精簡的客觀描述或事件來帶過的)



----------


總結:

相較於其表達的內容,覺得其篇幅實在太長了,充滿冗長和零碎的內容。

劇情沒有太引人入勝的地方,印象比較深刻的大概就是家族混亂之命運,

以及一次次的瘋狂性愛。


可能對於家族的千迴百轉的情感糾葛這種題材的讀者會覺得比較感興趣,

或是想透過此小說窺探南美文化的讀者。

我個人是硬啃好不容易啃完...。


原本硬啃到一半快受不了,但想說後半會不會急轉直下,結果沒有...。

給初看讀者的建議:看完前1~3章的話,後面的風格也大概都是那樣的感覺了,

除了有更多一些色情露骨的橋段。

所以看了前面若覺得很痛苦的話,後面真的可以斟酌要不要繼續下去。



2023年6月20日 星期二

理查道金斯的科普著作:《什麼才是真的?:真實世界的神奇魔力》(The Magic of Reality: How We Know What's Really True)

 


什麼才是真的?:真實世界的神奇魔力》是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一本科普著作。在這本書中,道金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探索了我們如何通過科學方法來理解世界,並解釋了這個過程中發現的真相。


理查·道金斯是著名書籍《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的作者,《自私的基因》是一本相當有趣、獨到,且發人深省的科普書籍。它從生命最簡單的原動力—「求生存」出發,闡述了生命如何由這最簡單的原則漸漸演變出如此複雜的生命樣貌。甚至生物壽命、外遇行為、親族支持等各種動物、人類的文化,都能夠從基因為求生存的動力推演而來。此書大概也是最早提出迷因(mene)這個「文化基因」概念的書籍。總之,《自私的基因》是一本相當值得閱讀的好書。


《什麼才是真的?:真實世界的神奇魔力》是理查·道金斯的另一本科普著作,這本書用淺顯親近的方式切入各種基礎的自然科學議題,包括生物學、人類學、物理學、天文學、光學、地球科學等。


本書其中一項特色是,插入了不少插圖,讓讀者能夠更輕易地透過圖像掌握這些自然科學概念。道金斯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生動的插圖和清晰的解釋,將複雜的科學概念變得容易理解。無論是年輕讀者還是成年人,都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


本書的另一特色是,書中的每一章都探討了一個關於自然界的問題,如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如何進化、天空中的星星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作者不僅提供了科學的解釋,還探討了各種迷信和神話的起源,並解釋為什麼科學方法更可靠。


這呼應了這本書的宗旨,它強調了科學與迷信之間的差距。道金斯堅持認為,只有透過科學方法才能真正了解世界,並避免被虛假觀念所困擾。他用有趣的例子和實際的實驗結果來支持這一觀點,讓讀者意識到科學的力量和價值。作者闡述了真正透過科學來了解世界,其中蘊含的魅力和發人深省,絲毫不輸給用奇幻、神話、迷信的方式來了解世界。


這本書合乎理查·道金斯一貫的呼籲,用科學的方式來了解世界。對於科普有興趣的讀者,相信能從此書中獲得不少科普的啟發與樂趣。





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科學大歷史》(The Upright Thinkers)—人類歷史中的智慧結晶

 



    《科學大歷史》這本書的作者 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本身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博士,這本書的風格類似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但是把主題瞄準在科學(包括早期自然哲學)的發展。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人類思想的演進和科學的發展,並帶領讀者探索了一連串的革命性思想。透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理解在人類歷史中,科學是如何從最原始的文明累積,逐漸發展至今日如此複雜和深奧的各種理論。

    

內容結構

    在內容結構上,書中第一部分—直立的思想家,說明了在早期人類社會,對於世界的認識如何一步步累積起來,這其中的原動力包括人類的求知慾、好奇心、文化文明需求,以及知識對於人類文明發展上的幫助。

    人類科學的發展並不是直線平穩發展的,在歷史上所謂黑暗時代期間,純理論式的科學被遺棄,社會更專注在實用技術和神學。直到文藝復興,各方面的條件成熟,再度在歐洲催生了科學革命。

    


    書中第二部分—科學,介紹了十七世紀科學革命時期乃至近代的一些重要科學發展與重要科學家,主要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三大領域來敘述。這些重要的科學家包括哥白尼、伽利略、牛頓、拉瓦節、道耳吞、門德列夫、達爾文等。
    作者曼羅迪諾能夠用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方式將艱澀的科學理論變得相當引人入勝,讀者可以更好的理解這些思想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同時書中也介紹了這些偉大科學家如何在他們所處的歷史脈絡中,展開新的思考或研究方式,以及整個學界(包括社會)如何互相激盪以推動科學發展。事實上,科學的進展實非表面上一人一時所建立,而是許多的實驗、儀器、資料、想法所促成。例如牛頓若不是受虎克激勵去完成一項有獎徵答式的論文(解決當時天體運行規律的理論問題),他可能永遠也不會完成寫下牛頓三大定律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而伽利略若不是正好接觸了當時正在興起的透鏡技術,可能也不會展開天體的觀測。此外,科學的發現的過程中也來自於許多的意外和試錯,例如牛頓在年輕探究了物理學定理沒多久,就花了數十年的光陰在聖經解密和占星學上。
    從這些方面來看,當時的科學發展也是在一次次的跌跌撞撞和驚奇中產生。



    若要為這些科學家尋求一些共通點,那麼大概如書中所述,這些科學家們多半不從於世俗之見,對自己的想法有某種堅持的方式,並且長期的去思考或投入自己想研究的議題。其投入的程度,有時甚至是廢寢忘食、焚膏繼晷、不計榮辱這樣的熱情。另外是許多科學家其實也是所謂的「一般人」,他們也會有一般人的盲點,面對生活的困厄、思考上的盲點,或者說時代的限制等等。


    書中第三部分—超越人類感官,介紹了現代最新的科學發展,包括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占較大篇幅)。這些現代物理理論,不但再次顛覆先前的物理理論,並且其衍伸的世界觀,大大跳脫一般人類生活世界的想像。例如在相對論的描述中,時間流逝的速度是相對;而在量子的領域中,明確的物理位置、確定的資訊、甚至一般的因果關係,都變得不太適用,彷彿世界在極度微觀的現象中,是另一幅奧妙且變化莫測的圖景。

    



小結

    如果是對於科學、哲學、歷史有興趣的讀者,相信會相當享受閱讀這本書。我自己是哲學本科生,在閱讀此書時,再次喚起我對科學的崇敬與嚮往。不得不說,人類知識體系從哲學過渡到科學,確實是一種進步,因為科學精神中的務實實驗、客觀、理性,能夠踏實的拓展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而哲學雖然也是人類智慧的精華,但若無經過事實的考驗以及數學的深入細究,那麼就很難成為真正紮實的知識。
    
而另一方面講,其實宏觀而言,哲學和科學本是一家,例如物理學在早期被充為自然哲學,化學早期被稱為化學哲學。也就是說,科學是將哲學探究的廣泛領域中的某個區塊,能夠以更精確深入的方式深化探究的一些分支。由此來看,哲學與科學並不矛盾,甚至不該矛盾,本來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科學不必摒棄哲學思考,哲學也絕對不該忽視科學取得的成果。

    所以我也很鼓勵哲學愛好者也來讀這本書(以及各種好的科普書),特別是敝人在念大學時,大學裡教的哲學課程還花了不少時間在學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等議題,如今想起來都覺得是蠻落後的教學內容。非但讓現代人感到不知所云,而且又是年前已被科學家們摒棄的舊理論。雖然說這些思想有其歷史意義,但是相較於哲學「求真」的核心宗旨,還不如多去上些現代科普課程比較有用。簡言之就是以科普課程取代形上學。當然這是另外話題在此不多論。

    總之,這是一本了解從知識到哲學到科學之歷史發展,不可多得的好書,且內容輕鬆易懂,在此大力推薦。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費曼的主張:誠實.獨立思考.不知為不知 —心得與書摘

 



    這本書原文是"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P. Feynman",它是將費曼的一些重要文章或訪談稿集結起來的一本書。台灣出版了不少有關費曼的書籍,例如《別鬧了! 費曼先生》,《你管別人怎麼想》、《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等。在Goodreads上最受歡迎的是《別鬧了! 費曼先生》,但是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費曼的《物理之美》,這本也是Goodreads上評價最高費曼著作,雖然該書比較硬,但是它的專業和費曼如何深入淺出地把物理的奧妙表達出來,真的是精彩絕倫。

    離題了,《費曼的主張》這本書其實也不錯,因為它集結費曼關於不同主題的文章,讀者可以從這些文章中掌握到費曼的思想或理念。我自己是偏好書中其中幾章的,例如〈發現事理的樂趣〉、〈科學文化在現今社會扮演的角色〉、〈科學的價值〉、〈科學是什麼〉、〈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草包族科學〉、〈科學與宗教的關係〉等。

    雖然有時候,費曼的言論表面上可能讓人覺得他貶低哲學、文學、美學之類的,但事實上我覺得完全不是。我認為費曼既是一個相當專業的物理學者,同時他也不排斥談論社會、政治、宗教、哲學、教育等議題,從這些談論中也能理解他是有一番科學哲學的見解的。我認為他所貶低的,其實是那種不明就裡、咬文嚼字的玄學、偽科學、或者稱草包族科學。這樣的思想可以見諸在他許多的著作中。就我來看,他並不排斥哲學,而是他主張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清楚就說不清楚,能實證、觀察的地方,就去觀察實證,而不是用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含糊不清的詞彙,蒙混過去。不只是哲學,其實好的學科都是如此,這才是科學精神。費曼在多處地方談及了科學的有限,今日的科學比起古代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們探索了太空與原子,但是仍然有許多我們仍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為這些議題本來就很複雜。但我們該做的,並不是繼續透些老概念、老理論,用虛偽的方式做學問,而是實際的去了解,事情是如何運作的,我想這就是科學的精神,雖然步伐緩慢,但是踏實。

    這點費曼也強調過,知道某個東西的名稱,根本算不上什麼知識,重要的是知道那是甚麼樣的東西、會如何運作、有什麼功能等。但是在學術領域,科學界我不知道,人文學界很難免的,感覺人們常常在掉書袋,東一個西一個的專有名詞,但是說白了,其實沒有什麼太深奧的內涵,而且往往把事情更複雜難懂。我想這真的不是正確的方向,好的學者往往把很深奧的東西從基礎一步步盡量講得很明白,而二流的學者恰好相反,把事情越講越複雜,不但沒解問題,還讓莫名的問題越來越多...。 又扯遠了,這涉及到學術界的一些怪象? 此打住不談。

   接續我會摘錄一些書中我喜歡的段落文句。


〈發現事理的樂趣〉

-如果你想做出一些真正出色的物理研究,那麼你鐵定需要能夠連續而長時間的投入工作,....這種工作,需要極度的專心

-如果你預期科學能夠為那一堆奇妙的問題,關於我們到底是什麼,人類要往哪裡去,宇宙到底有甚麼意義......提供答案的話,那麼我想你也許很容易會變得很迷惘。......我在科學研究上的興趣,只不過是要弄清楚這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發現得越多,就越好。

-我不會因為「無知」而害怕,不會因為我在這個神秘宇宙裡迷失了方向而害怕。就我所知,這個世界本該如此。


〈科學是什麼〉

-其實,科學就是耐心。如果你用眼睛看、用心看、專心一志,從中就會得到很好的回報。

-科學就是發現某些有價值的結果後,用心的、直接的經驗與之相互印證,而不一定接納、信任族群間過去流傳下來的經驗。

-科學就是「別理會專家」這個信念。

-我們必須教導的,是同時接納及摒棄過去。...在各個學問中,唯有科學本身包含了「相信上一代偉大導師永遠正確,是很危險的」這樣一課。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叫我生氣的不是哲學,而是其中的誇大。......我不打算去定義這個世界,卻仍要研究它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你可以把問題的重要性乘以解開問題的機率。......總之,假如有辦法找出那幾個因素的正確組合,你就不會為了某個高深問題而浪費生命,或者是解一大堆很多人也有辦法解開的小問題

-優秀科學家最不尋常之處,就是不管他們在做什麼研究,都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對自己信心滿滿。

-我已經學會了與無知共存。我不要求自己非成功不可,...我想正因為我醒悟到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因此我的人生才更加的充實。


〈草包族科學 -- 對於誠實的主張〉

-第一條守則,是你不不能欺騙自己——而你卻是最易被自己騙倒的人,因此你必須格外小心。


〈科學與宗教的關係〉

-如果做進一步觀察,我們發現科學上所有的聲明報導,並不作興用二分法來判定絕對的對與錯,而是說明一件事情有多大的確定性。

-我們必須接受此項觀念,科學上如此,人生的其他地方也是一樣。承認有所不知,只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好處。...我們不可能知道所做的一切一定是對或錯,我們往往只是認為那是可能做到的最佳選擇。

-民主制度下,人民生活上可能充滿種種麻煩和不確定,其實那才合乎科學的精神與原則,才能企盼未來有長足的進步。


-------------------------------------------------------------------

    在大眾文化中,愛因斯坦、霍金、費曼等,是常常被認為影響力極大的科學家,形象廣受世人讚揚。我很喜歡費曼的一種性格是,他不諱言的去談論他對科學以外的一些議題的看法。特別是他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誠實坦率的精神。這也包括他對一些他認為不太科學和不太合理的事情的批判。

    事實上在費曼的言談中,他也提及過他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科學家時而有可能因為某種因素,為了明哲保身,所以避談宗教、政治等問題。但是如果太過保守,不理性和偽科學便會悄悄的惡化我們的社會。這個想法與史蒂芬平克在《當下的啟蒙》中所述不謀而合。

    我個人的經驗,其實社會上講道理、講科學精神的場域是珍貴的,反而學界、職場中,不講道理、只講身分、地位、權威等等的地方,才真的多。不少人對問題沒有說清楚、追根究柢的精神,而只是出自於利益、算計、權威等,就把問題帶過,那其實背後動機,說穿了就是維護自身利益,不容他人挑戰權威,不想被看破手腳,或純粹不想動腦,不想改變自身想法等等。想來確實讓人有點遺憾。

    這本書的副標—「誠實.獨立思考.不知為不知」我覺得真的下的很不錯,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越是優秀偉大的人,越是能實踐,反而越是平庸、虛有其表的人,越是難做到。這樣的人,社會上看了不少,一副道貌岸然、故作專業的樣子,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料。所以說,誠實而實事求是的態度,真的是說的簡單,實不容易。

    一個坦誠的環境,其實相當重要也並不容易。如果能選的話,真心希望自己能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是為了薪資、為了在社會上苟且偷安,而一直做著一些虛有其表,或者金玉其外的事情。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