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科學大歷史》(The Upright Thinkers)—人類歷史中的智慧結晶

 



    《科學大歷史》這本書的作者 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本身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博士,這本書的風格類似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但是把主題瞄準在科學(包括早期自然哲學)的發展。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人類思想的演進和科學的發展,並帶領讀者探索了一連串的革命性思想。透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理解在人類歷史中,科學是如何從最原始的文明累積,逐漸發展至今日如此複雜和深奧的各種理論。

    

內容結構

    在內容結構上,書中第一部分—直立的思想家,說明了在早期人類社會,對於世界的認識如何一步步累積起來,這其中的原動力包括人類的求知慾、好奇心、文化文明需求,以及知識對於人類文明發展上的幫助。

    人類科學的發展並不是直線平穩發展的,在歷史上所謂黑暗時代期間,純理論式的科學被遺棄,社會更專注在實用技術和神學。直到文藝復興,各方面的條件成熟,再度在歐洲催生了科學革命。

    


    書中第二部分—科學,介紹了十七世紀科學革命時期乃至近代的一些重要科學發展與重要科學家,主要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三大領域來敘述。這些重要的科學家包括哥白尼、伽利略、牛頓、拉瓦節、道耳吞、門德列夫、達爾文等。
    作者曼羅迪諾能夠用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方式將艱澀的科學理論變得相當引人入勝,讀者可以更好的理解這些思想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同時書中也介紹了這些偉大科學家如何在他們所處的歷史脈絡中,展開新的思考或研究方式,以及整個學界(包括社會)如何互相激盪以推動科學發展。事實上,科學的進展實非表面上一人一時所建立,而是許多的實驗、儀器、資料、想法所促成。例如牛頓若不是受虎克激勵去完成一項有獎徵答式的論文(解決當時天體運行規律的理論問題),他可能永遠也不會完成寫下牛頓三大定律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而伽利略若不是正好接觸了當時正在興起的透鏡技術,可能也不會展開天體的觀測。此外,科學的發現的過程中也來自於許多的意外和試錯,例如牛頓在年輕探究了物理學定理沒多久,就花了數十年的光陰在聖經解密和占星學上。
    從這些方面來看,當時的科學發展也是在一次次的跌跌撞撞和驚奇中產生。



    若要為這些科學家尋求一些共通點,那麼大概如書中所述,這些科學家們多半不從於世俗之見,對自己的想法有某種堅持的方式,並且長期的去思考或投入自己想研究的議題。其投入的程度,有時甚至是廢寢忘食、焚膏繼晷、不計榮辱這樣的熱情。另外是許多科學家其實也是所謂的「一般人」,他們也會有一般人的盲點,面對生活的困厄、思考上的盲點,或者說時代的限制等等。


    書中第三部分—超越人類感官,介紹了現代最新的科學發展,包括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占較大篇幅)。這些現代物理理論,不但再次顛覆先前的物理理論,並且其衍伸的世界觀,大大跳脫一般人類生活世界的想像。例如在相對論的描述中,時間流逝的速度是相對;而在量子的領域中,明確的物理位置、確定的資訊、甚至一般的因果關係,都變得不太適用,彷彿世界在極度微觀的現象中,是另一幅奧妙且變化莫測的圖景。

    



小結

    如果是對於科學、哲學、歷史有興趣的讀者,相信會相當享受閱讀這本書。我自己是哲學本科生,在閱讀此書時,再次喚起我對科學的崇敬與嚮往。不得不說,人類知識體系從哲學過渡到科學,確實是一種進步,因為科學精神中的務實實驗、客觀、理性,能夠踏實的拓展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而哲學雖然也是人類智慧的精華,但若無經過事實的考驗以及數學的深入細究,那麼就很難成為真正紮實的知識。
    
而另一方面講,其實宏觀而言,哲學和科學本是一家,例如物理學在早期被充為自然哲學,化學早期被稱為化學哲學。也就是說,科學是將哲學探究的廣泛領域中的某個區塊,能夠以更精確深入的方式深化探究的一些分支。由此來看,哲學與科學並不矛盾,甚至不該矛盾,本來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科學不必摒棄哲學思考,哲學也絕對不該忽視科學取得的成果。

    所以我也很鼓勵哲學愛好者也來讀這本書(以及各種好的科普書),特別是敝人在念大學時,大學裡教的哲學課程還花了不少時間在學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等議題,如今想起來都覺得是蠻落後的教學內容。非但讓現代人感到不知所云,而且又是年前已被科學家們摒棄的舊理論。雖然說這些思想有其歷史意義,但是相較於哲學「求真」的核心宗旨,還不如多去上些現代科普課程比較有用。簡言之就是以科普課程取代形上學。當然這是另外話題在此不多論。

    總之,這是一本了解從知識到哲學到科學之歷史發展,不可多得的好書,且內容輕鬆易懂,在此大力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