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Ray Dalio的 《原則:生活與工作》重點摘要 (生活篇)

 



Ray Dalio的 《原則:生活與工作》(Principles: Life and Work)這本書可以算是相當知名的一本書,作者是橋水基金(bridge water)的創辦人,這本書中他分享他在生活與工作方面的「原則」。

我覺得這本書相當適合每一個關心生活以及在職場上打拼的上班族來看,不只是為了作者所提到的原則,而且我覺得作者的這種思考方式也很值得參考,也就是為自己訂立一些生活與工作的「原則」,這麼作的重要點是,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會遇到種種各式各樣的事或問題,有時我們會意志不堅、猶豫不決、迷失方向,而堅守一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堅持在自己本來所著眼的長遠目標上,例如作息、工作理想、人際等等。

作者Ray Dalio的 思考模式其實有點像工程師,而這些原則就好像演算法,持續打磨、更新的原則,能夠發揮掌舵的作用,引領公司、工作、或生活,逐步朝原先設定的目標邁進。

以下將重點摘要Ray Dalio在此書中分享的生活與工作的重點原則。(本書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Ray Dalio的人生經歷,第二部分是生活原則,第三部分是工作原則。以下僅分享二、三部分)

-------------------------------------------------------------------------------------------------------

生活的原則

1 擁抱現實,沉著應對

    1.1 當個超級現實主義者(hyperrealist):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了解事情是如何運作,並找出解決的方法。因此我們應該抱著務實的心態,做個「超級現實主義者」,也就是應該摒棄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著眼於現實情況以及有效的解決辦法。


    1.2 真相是任何良好結果的重要基礎:

    勇敢面對現實。不要只看「想要的一面」,而是了解「事實」。特別是面對棘手的問題時,逃避問題於事無補。


    1.3 態度要極度開放(open-minded)、透明:

    態度越開放透明,越有可能得到真實的反饋,而這能幫助我們成長。如果我們因為害怕批評而不願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想法、感受,那就無法從中學習。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擁抱極度真實和極度透明,能讓工作和人際關係更有意義。


    1.4 向大自然學習現實如何運作:

    我們可以透過演繹(由上而下)或歸納(由下而上)去了解世界的各種法則。面對現實,我們不應太過固執己見,而是虛心學習,現實的原理或啟發能夠打破我們自以為的天真設想。

    所謂的「好」事,應能為整體的進化帶來貢獻。演化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其軌跡就好像一個螺旋式的上升線,在每次的轉折關鍵持續進步。如果在轉折中不進反退,久而久之便走向衰敗。


    1.5 進化是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和回報:

    個體會追求自身的利益,而為了利益而產生的競爭,會促使個體或社會整體進化。透過物競天擇,生物會演變成越來越適應環境的物種,透過學習與文化傳承,個人與社會會發展出越來越有效的科技、文明、制度、策略。


   1.6 理解大自然的現實教訓:

    從現實規律來思考,而不是從現實應該如何來思考。


    1.7 痛苦+反省=進步:

    嘗試與痛苦帶來的教訓,能使人成長。當感到痛苦時,應該痛定思考,反省自己從中學得的教訓。挑戰極限,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能有所收穫。


    1.8 權衡後續結果:

    人性容易著眼於眼前的快樂、直接的後果。如果我們能克制自己,避開眼前誘惑,戰勝痛苦,致力於真心想要的長期目標,那麼擁有成功人生的機率就更高。


    1.9 自負結果:

    心理學家發現,將事情結果歸因自己的人,勝過沒有的人。自己承擔結果,就有了進步的空間,如果總是歸咎於外因,就不會學習和成長。


    1.10 從更高的層次看這台機器:

    把自己想像成一台機器,試著想如何改變自己,讓自己有更好的產出結果。大多數的人犯的最大錯誤是難以客觀地看待自己,導致不斷的碰撞自己和他人的弱點。因此可以試著從客觀角度看待自己,如果自己有弱點,最好的方式是避開它或補強它,或者找人幫忙,,而不是不承認。由於人很難客觀看待自己,因此最好仰賴他人的建言。

總而言之:1.不要混淆希望和現實。2.愚者圖虛名,智者務其實。3.思考長期後果。4.別讓痛苦阻礙進步。5.壞的結果要自己承擔,不要怪別人。


2 用五步流程實現人生理想

     ◎制定明確目標  
     ◎找出並排除達成目標的阻礙        
     ◎精確的診斷問題,並找出問題根源   
     ◎設計計劃來解決問題   
     ◎確切執行計畫   

2.1 制定明確目標:

    理出優先順序。別搞混慾望與目標。協調你的目標與慾望。不要因為覺得不可能就排除一個目標。期望越大,激起的動力越大。如果你能做到「靈活」和「當責」,沒有甚麼能阻止你。學習如何面對挫折。


2.2 找出問題,別容忍問題存在:

    把棘手問題看成改善機會。不要因為問題帶來痛苦而迴避它。明確指出問題。別混淆問題本身與問題原因。區分問題輕重。當發現問題,不要容忍它。


2.3 診斷問題,找出問題原因:

    先確認問題,再思考如何解決。區分近因與遠因。了解自己與它人的個性,知道能期待甚麼可能。


2.4 設計計畫:

    往前之前先回顧過去。將你的問題視為一台機器。記得達到目標永遠有許多方法。將你的問題解方想像成一套劇本。將你的計劃寫下來讓每個人能看到,並定期檢視進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制定解決方案。


2.5 徹底執行:

    好的計畫沒有實行則毫無用處。別低估良好工作習慣的重要性。建立指標來鑑定目標達成進度。


2.6 如果你有解決方法,弱點就不重要:

    確認你的弱點所在,自己設法解決或是尋求外力,來解決問題。


2.7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智和謙虛:

    保持謙卑,能讓你有更多機會向心智卓越的人學習。


3 抱持極度的開放心靈

    3.1 認識你的兩大障礙:

    「自我」有時是個盲點,由於自尊心作祟,使人有實難以客觀看待自己的觀點和表現。

    了解自己的「盲點」所在,每個人都有弱點領域,知道自身弱點便能向他人學習。


    3.2 練習極度開放的心靈:

    抱持「無知」的學習態度。盡量蒐集相關訊息,再做決策。不要擔心觀感,而要擔心達成目標的實效。開放心靈讓你能透過他人的觀點來看事情。最好的解方,可能不是自己想出來的。重點不在爭論,而在尋求理解。


    3.3 感謝深度討論的不同意見:

    

    3.4 參考不同意見來做綜合分析:

    設想最壞情境,做最好準備。


    3.5 識別心態封閉和心態開放的特徵:

    

    3.6 了解如何能養成心態開放:

    回想痛苦,記取教訓。習慣保持開放心態。了解自己的盲點。如果有不少可信賴的人認為你錯了,便假設自己真的錯了。冥想。基於事實證據。協助他人也心態開放。善用基於證據的決策工具。對決策過程有信心,知道何時該停止爭論。


4 了解每個人都有相當不同的思考方式

    4.1 了解知己知彼的力量:

    每個人生來有不同特質,是好是壞端看如何運用。



    4.2 有意義的工作和關係不是只是選擇,也與天性有關:


    4.3 了解大腦的天人交戰,以及如何控制它:

    意識和潛意識常在交戰。感覺與理性思考常在鬥爭。試著協調你的思考和情緒。好好選擇你的習慣(養成習慣約需1年半以上的時間)。用善意和耐心來訓練「低層次的自己」,以建立好習慣。了解左右大腦思考的差異。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4.4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特質:

    內向 vs 外向(Introversion vs. extroversion);直覺 vs 感覺(Intuiting vs. sensing);思考 vs 感受(Thinking vs. feeling);計畫 vs 理解(Planning vs. perceiving)。

    創造者、優化者、推動者、執行者、機動者?

    創造者喜歡構思新概念。推動者喜歡使概念得以被執行。優化者喜歡客觀分析,挑戰概念。執行者喜歡執行任務。機動者為以上四者綜合。

    重視任務還是重視目標

    善用職場人格測驗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人生旅程的第一步,不管做什麼,重要是符合自己的本性和熱忱。人只要能滿足需求,快樂便與世俗定義的成功無關。最重要的勇氣是真實地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期望,而不是為了勝過別人


    4.5 無論你選擇做什麼,把對的人放在對的角色是成功的關鍵:

        管理自己,協調別人,以達成目標。


5 學習如何有效率地做決策

        請思考如何建立一套系統性、可重複,並且能夠清楚精確描述給其他人的決策過程,使別人在相同情況下,也能依此做出決策。

    

    5.1 (1)有害的情緒是決策的最大威脅 (2)決策有兩個步驟(先學習、再決定):

    抱持開放心態。作長遠思考。不要緊抱第一個選項。充分掌握知識再作決定。


    5.2 綜合現前情勢:

    關注長期目標。不要太過度受現下情況影響。不要過於執著細節。


    5.3 綜合長期情勢:

    短期的好壞起起伏伏,但長期觀察較能看出趨勢。關注改善的速度和水準。記得82法則,付出20%的努力,獲得80%的資訊或價值。當個不完美主義者。


    5.4 有效進行層級思考:

    用基準線上或下的方式來確認討論的問題是大方向或細節。進行不同層級的決策,並注意其間方向的一致。

    





    有條理的思考,應注意現在關注的是哪一階段的哪一層級,以避免迷失方向或見樹不見林。


    5.5 邏輯、理性和常識,是綜合現實和了解如何應對的最佳工具:

    成功的組織文化,是根據證據來作決定。


    5.6 按照期望值來作決策:

    有時一件事雖然成功機會渺茫,但若是失敗成本也低,那麼便值得一試。即便高機率是正確的決定,再提升正確率還是有價值。知道何時不該下注與知道何時該下注一樣重要。最好的選擇是權衡利大於弊,而非總是規避風險。


    5.7 評估該立下判斷或是再作考量:

    先作必要之事,再考慮值得作的事。把時間先留給最重要的事。區分「有可能」與「很可能」,不考慮現實的可能性,很容易落入天馬行空。


    5.8 簡化!:

    「任何笨蛋都能讓事情變複雜,但只有天才能讓事情變簡單。」


    5.9 使用原則:

    1. 放慢思考,記下你在決策時採用的判準。2.將判準寫下形成原則。3. 透過結果來評價這些判准是否須修正。


    5.10 對你的決策進行可信度加權:

    向可信度高且願意深思熟慮的人請教,並綜合歸納他們的意見。


    5.11 把原則轉化成演算法,並運用電腦協助決策:

    在現今的資訊時代,具有常識、想像力、決心,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同時知道如何運用電腦、數學、賽局理論來幫助決策的人,會是最好的決策者。


    5.12 若無深入了解,不要盲信AI:


總結

    為了讓最好的人生成為可能,你必須:1. 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決策;2. 有勇氣做出這些決策。 (In order to have the best life possible, you have to: 1) know what the best decisions are and 2) have the courage to make them.)

    擁抱現實並好好面對。

    運用5步驟來達成你的目標。(目標 > 阻礙 > 問題根源 > 解方 > 執行)

    抱持極度開放心態。    

    了解人的差異性。

-------------------------------------------------------------------------------------------------------

(以上是本書第二部分生活原則,第三部分工作原則,另開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