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威爾杜蘭(Will Durant)《歷史的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書摘

 


《The Lessons of History》是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和艾莉爾·杜蘭特(Ariel Durant)共同撰寫的短篇論著,總結了他們數十年撰寫《世界文明史》中的觀察和見解。這本書精簡地探討了人類歷史中的主要模式、趨勢和教訓,幫助讀者以宏觀視角理解歷史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第一章 讀史,是為了採取行動
對任何將歷史發展硬套入理論模式或邏輯框框的作法,「歷史」總是一笑置之。

「現在」是為了承襲過去而行動,「過去」是為了讓現在得以理解。


第二章 地理,是歷史之母
創造文明的是人類,不是地球。

文明總是遇水而發。


第三章 誰生育率高、誰就寫歷史
知識分子是個別教育、機會和經驗的結果,沒有證據顯示這會經由基因來遺傳。

生存即競爭。物競天擇。生命必須繁衍

只有經濟水平在平均值以下的人才會想要平等,那些能力優越的人想要的是自由,而這些人最終會得到他們想要的。


第四章 是文明創造種族,而非種族創造文明
歷史教我們,文明是合作的產物,所有民族都有貢獻。

文明並非由種族塑造,而是文明塑造了新種族。

文明是合作的產物,所有民族都有貢獻。



第五章 人性改變歷史,歷史並未改變人性
抗拒改變的保守者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一樣重要。

英雄的崛起,多半是時勢所趨,將他在平常無用武之地的能力加倍放大,讓他儼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抗拒改變的保守者,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一樣重要。



第六章 道德標準在變,歷史總記錄異常
人類的罪惡可能是人類興起的遺跡,而非人類墮落的汙點。

好鬥、貪得無厭,以及頻繁的性行為,在以往都曾經是道德的——意在幫助個人、家庭和群體得以存活。


第七章 宗教是史冊裡的不死力量
只要貧窮存在一天,上帝就存在一天。

拿破崙說:宗教可以阻止窮人謀殺富人。

如果我們把上帝定義為無上智慧和博愛,那麼歷史顯然不支持上帝的存在。

歷史沒有任何例子顯示,社會可以不靠宗教輔助,而成功維持道德規範。



第八章 經濟,幫我們看清歷史
所有的經濟史,其實是社會有機體的緩慢心跳,財富集中是收縮,強制重分配是舒張。

經濟利益常是戰爭和革命的導火線。

歷史告訴我們,能管理人的人管理那些只能管理事物的人,而能管理金錢的人則可以管理一切。

在進步的社會中,財富的集中可能達到一個臨界點,當許多窮人的數量力量足以抗衡少數富人的力量時,不穩定的平衡便會產生一個危急局面。歷史對此的應對方式多樣,或是透過立法重新分配財富,或是透過革命分配貧困。


第九章 社會主義的歷史歸宿
東是西,西也是東,這兩者很快就會聚首了。

對資本主義的恐懼迫使社會主義擴大自由,而對社會主義的恐懼迫使資本主義增加平等。東即是西,西即是東,兩者很快會相遇。


第十章 史證顯示:好政府不民主
林肯曾說:「你不能愚弄所有人於永遠。」這可能是真的,不過你可以愚弄足夠的人以統治一個大國。

我們的自由經濟成功的創造了財富,但如果它無法同樣成功的分配財富,那麼,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獨裁者,只要他能說服大眾。

中產階級和富人們懷疑,民主根本是賦予窮人嫉妒富人的權力;而窮人則懷疑民主,因為貧富的極大差異,讓窮人投的票毫無作用。


第十一章 戰爭是歷史常態,和平不是
有些衝突根深蒂固,很難用協商解決。

世界秩序不能只靠一紙君子之間的協定,得靠某一強國的大勝利。弱國無外交。強權即正義。


第十二章 誰將發展?誰會沉淪?讀史
我們不能確定未來會重複過去。每一年都是新的冒險。

隨著人類文明越來越複雜,差異、專業化分工越來越多,可能性就越多,未來也越難以預測。

國家會亡,但韌性堅強的人會收拾起工具和手藝,帶著記憶出發前行。如果教育加深了這些記憶,文明會跟著他走。



結論 人類,真的有進步嗎?
如果教育是文明的傳承,我們無疑在進步中。

教育不是痛苦的記誦事實、年代和統治者,也不只是為個人謀生所需做準備,而是盡可能的將我們的智慧、道德、技術和美感傳承給最多的人,以增進人類對生命的理解、控制、美化和享受。

進步與否,真正的重點在於:一般人是否增加了控制生活的能力。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人生何必苦苦追求「終極關懷」

 



記得以前上哲學課的時候,聽過一個哲學家田立克(Paul Johannes Tillich)講過一個叫終極關懷的概念,意思大概是說,這個關懷本身並非手段,而是本身就值得追求的目標。相較之下,手段就是比較次要的,它僅僅是我們達到目標的工具。

隨年齡增長,我現在想一想覺得,手段和目標的區分,好樣也不是那麼能涇渭分明。

人類說穿了一就是一種較高等的動物,種種的需求、目標,也跟我們最基底的動物需求分不開來,比方生存、飲食、繁衍、掌控、求知、社群等等。可是滿足了這些本能之後呢? 錢賺夠了為何還要繼續賺? 擁有了權力、為何還要更多? 有了知識,為何仍進一步求知? 這算是終極關懷嗎? 或者其實也終究就是一種本能的衍化、延伸呢? 

我想說的是,終極關懷和所謂「手段」、「過程」,好像也沒這麼分明。

人生大抵就是一段旅程。就像魚在水中游、鳥在空中飛,這個行為本身也好像一種手段,可是主體自得其樂,境界如「心流」的概念所說,那麼夫復何求呢? 畢竟終極意義的追尋,對絕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應該只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迷惘追尋吧。如果木匠開心做個木匠,歌手開心唱著歌? 也很好嘞。如果把喜歡做的事,矮化成「手段」,成為追尋某個更高「目標」的過程,雖然說合理論,但是也把人想得太高大上了。云云眾生,多少人除了吃喝拉撒之外,敢說自己的行為有追逐什麼「終極目標」嗎? 我覺得那也太辛苦了。不就是滑滑手機、看看電影、吃吃美食,除生活必需的行為外,偷得浮生半日閑嗎?

蘇格拉底說,未經檢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這話說得雖高貴,但實際上,人生就是人生,不管是王公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幹的是不世功勳,還是不過就是打打醬油,都是造化的一環,也都不必太苛求。


理工人提供的是工具、器械,文藝人提供的是內容、文字。現時代,工具器械越來越重要,因為它能產生實效。文藝雖有啟迪教化的作用,但是AI興起、資訊爆炸,也許以後社會不用這麼多「聰明人」了,只需要一批「工蟻」,做做該做的工作。

自工業革命以來,理工進步得很快,現代的理科領域能運用的知識和工具,遠超近代人;可是現代文人的文章、著作,雖比近代人好吧,但也不會相去太遠,這是因為人的大腦變化不大。當然,以總體資訊量來說,現代是屌打近代的。

現代的電腦、交通工具、通訊技術、演算法等等,是屌打近代的;而什麼法學、哲學、商學、藝術、教育方式等等,雖也是進步,但要講大幅進步,大概還是都要仰賴「工具」。不得不說,所謂文明進展,很大一塊還是仰賴所謂「工具」的。科學、數學、科技應用,不就是文明最顯著的體現嗎?


把話題繞回來,我想說的是,一個人,比如工程師,如果投注心力,打造了一個好工具,比如發動機、通話設備什麼的。崇高來看叫造福人群,但如果他純粹就是想做個好工具、覺得很酷、很屌,樂在其中,然後走完他的一生。這樣不好嗎? 這樣也不錯了吧。造福人群對他來說,其實是個副產品,這不是說他沒公德心,只是科學發現、工具發明、解決問題,也是人的天生本性,我想不應該貶低這些的價值。愛因斯坦、費曼、巴菲特,不就也是如此嗎? 事情做著開心就很萬幸了,何必想這麼多「終極關懷」呢? 這樣人生不是很累嗎? 身為人就已經很累了。


薛西佛斯如果一直想著要把石頭推到山頂,一生都不會快樂的。享受推石頭的過程、享受勞動、享受揮汗、享受一路風景。這樣的人生也能值得一過吧(不然還想怎樣呢)。




運動讓人情緒變好變聰明——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 書摘

 


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這本書是由哈佛醫學院教授約翰·瑞迪(John J. Ratey)所著,這本書探討了運動對大腦功能的深遠影響,並揭示了運動如何促進心理健康和認知表現。瑞迪通過科學研究展示了運動在改善情緒、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緩解焦慮和抑鬱等方面的強大效果。


我們刻板印象可能會認為,運動主要是有益於身體,但是對大腦沒啥幫助。作者顛覆了這樣的想法。因為人類或動物本來就是天生要活動的,因此運動或活動對大腦的益處,絕不亞於身體。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在熱血活絡之際感到愉快,是因為運動讓大腦進入了最佳 的運作狀態,而且就我的觀點來看,這遠比它為身體帶來的好處更重要。」


有一種叫做海鞘的動物,剛開始在尋找棲地時,會有大腦,等找到棲地時,身體就會把腦消化掉,變成無腦生物。

「我們所謂的思考,其實是活動力逐步內化的結果。」

換言之,腦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活動、運動、行動。而思考主要是將外在世界與行動,抽象到大腦中。


大體來說,一個的心智能力和體能高相關。

「如果你的體能好,你就會有更高的學習和運作效率」

實驗證明,運動不只能讓人變聰明、提升學習能力,還能攢生許多正面情緒、帶來快樂,並消解負面情緒、壓力、改善失眠、讓人變專注、延緩老化等等。



書摘簡介

  1. 運動與大腦的連結: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運動不僅對身體有益,還對大腦的健康和功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瑞迪解釋了運動如何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化學物質在提升注意力、專注力和情緒調節中扮演重要角色。

  2. 運動對情緒的影響: 本書指出,運動是一種天然的抗憂鬱藥。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中的神經元生長,尤其是在海馬迴,這與記憶和情緒有關。運動能有效減少焦慮、緩解壓力,並提升整體的心理健康。

  3. 運動與學習: 作者深入探討了運動與學習的關係。他引用了多項研究,證明運動能提升學習能力,並對學校的體育運動和學術成績做出了有力的論證。運動通過提升大腦的可塑性,促進新的神經連接,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4. 運動對專注與注意力的提升: 本書強調運動對於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患者的治療效果。瑞迪解釋了運動如何改善這些患者的專注力和自控能力,並建議將運動作為治療的一部分。

  5. 運動與衰老的關係: 書中還探討了運動對大腦老化的保護作用。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認知功能自然會下降,但運動可以通過促進神經生成來延緩這一過程,甚至恢復部分功能。

結論

這本書揭示了運動對大腦的多方面益處,這本書鼓勵人們不僅為了體型或體能去運動,還應為了提升大腦功能、促進心理健康而鍛煉。運動不僅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工具,還是提升心智表現的重要手段。


運動方面的建議

「運動計畫必須要有技巧訓練和有氧訓練這兩部分。」

作者建議運動類型最好能包含技術成分和有氧成分,技巧訓練有助於刺激大腦去適應變化,產生新的突觸、連結;而有氧訓練能夠提升心肺功能,好的血液循環和一些激素對大腦有正面的效果。

最好是每週六天從事四十五分鐘到一小時,並且其中四天進行時間較長的中度運動,另外兩天進行時間較短的激烈運動。」

有一些少數但高強度的運動,對於身體也有正面刺激。


如果有憂鬱、焦慮、壓力大、成癮、老化、無法專注的問題,或是想變聰明的話,快多多運動吧!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幫助了解自己、改善自己、改善團隊的15個常用思考模型 (參自50 Erfolgsmodelle)

1. 重要度 / 緊急度矩陣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Eisenhower_matrix.svg 



又稱艾森豪矩陣。

緊急且重要的事先做。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加入排程去做。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委託別人、交辦他人去做。
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放棄別做了。


2. SWOT 分析法


Strengths 優勢:公司或個人的內部長處。
Weakness劣勢:公司或個人的內部短處。
Opportunities機會:外部環境的成功助因。
Threats 威脅:外部環境的成功阻因。

策略:
尋求優勢與機會的交集。
增加內部優勢。
降低劣勢。
避開劣勢與威脅的交集。

3. 波士頓矩陣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owth%E2%80%93share_matrix#/media/File:BCG_Matrix_Stylised.png 

公司進行資源分配的策略管理。


1. 市占率高&成長率高= 明星
>>持續灌注資金,搶市占。

2. 市占率高&成長率趨緩= 金牛or搖錢樹
>>維持地位,將多餘資金灌輸到明星。小心搖錢樹未來變成狗。

3. 市占率低&成長率高= 問題兒童
有可能搶到市占率嗎? 且戰且走,可能成為明星,也可能成為狗。

4. 市占率低&成長率低= 狗
如同雞肋。可以準備放棄。


4. SMART 原則

SMART原則是一種設立目標的方法,廣泛應用於個人發展、職場管理以及專案規劃等領域。有研究顯示使用SMART原則可以幫助個人提高達成目標的成功率。


Specific具體:明確定義特定的改進領域。
Measurable可衡量:將目標完成度量化,這樣你才能夠追蹤進度達成率。
Assignable/Achievable可行的:目標應該是可達成的。這要求目標在挑戰性的同時,也要考慮現實可行性。
Relevant相關的:目標應該與你整體的計劃或願景相關。
Time-bound 有時限的:目標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完成期限,這樣可以保持專注和動力。


5. Thomas-Kilmann衝突處理模型



source: https://www.mtdtraining.com/blog/thomas-kilmann-conflict-management-model.htm

根據兩個維度——關心他人(合作)和關心自己(果斷),將衝突處理風格分為五種方式:

  • 競爭(Competing):高果斷,低合作。當個人希望快速解決問題且不顧他人利益時會使用這種方式。
  • 協作(Collaborating):高果斷,高合作。這種方式尋求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讓雙方的需求都得到滿足。
  • 妥協(Compromising):中等果斷,中等合作。雙方各退一步,以達到部分滿足。
  • 迴避(Avoiding):低果斷,低合作。這是將衝突推遲或逃避,適用於無法解決或情況不緊急時。
  • 包容(Accommodating):低果斷,高合作。個人放棄自己的需求,滿足對方的需求。

6. 心流模型


當技能等級與挑戰度匹配時,最能進入心流狀態。如果挑戰度太低,會覺得無聊;如果挑戰度太高,會覺得有壓力。



7. 周哈里窗




根據[自我/他人] [知道/不知道]兩個維度,構成的矩陣。

1. 公開區(Open Area):

這是個人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部分。包括你的行為、態度、技能、感受等明顯的特質。這是最健康的溝通區域,當它越大時,說明與他人之間的理解和透明度越高。

2. 盲區(Blind Area):

這是個人自己不知道,但他人知道的部分。這可能是某些行為、習慣、缺點或特徵,別人看得清楚,但自己卻無法察覺。別人的反饋可以幫助縮小盲區。

3. 隱私區(Hidden Area):

這是個人知道,但他人不知道的部分。包括你不願意公開的情感、經歷、想法或意圖。隨著信任度的增加,個人可以選擇分享更多信息,擴大公開區,縮小隱私區。

4. 未知區(Unknown Area):

這是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部分,可能涉及潛力、情緒反應或未經探索的才能。透過自我發掘或新的經歷,這個區域可以逐漸縮小。


8.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模型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43年提出的一個人類需求理論。
這個理論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現,描述了人類需求的五個層次,從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
這些需求依次滿足,只有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它與人們金錢花費模型有點

雷同,當人們實現層次越高,會花更多時間、金錢、精力在更高層次的需求。但實際上人的相對基本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某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伊壁鳩魯主義(知足)和享樂跑步機主義(不知足)之間的衝突。



9. 布爾迪厄的資本理論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經濟與文化資本理論源自於他對社會階層、權力結構和資本累積的研究。他的理論主要描述了社會資本如何影響個人的行動與社會地位,並且將資本區分為三種類型: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還有人加入第四種: 政治資本)

這些資本是相互流通影響的,例如文化資本可以轉成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可以轉成經濟資本等等。



10. 帕雷托法則


又稱為80/20法則或是重要少數原則。意思是相對少量的原因可能帶來相對大量的結果,這之間的比例呈現冪次法則分布。可得見於許多的自然、社會現象。也與M型分布相關。

這個原則的啟發性在於令人們在多種情境中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和精力,聚焦在ˋ少數重要的問題上。例如時間管理、資源分配、解決問題、知識學習等。



11. 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Long Tail Effect)與82法則形成對比。它是一種描述在市場中,小眾產品或服務如何積累成為主要市場份額的現象。這個概念由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他的著作《長尾理論》中闡述。根據這個理論,隨著數位化和網路平台的興起,市場不再僅僅由暢銷產品主導,而是開始容納更多的小眾產品,這些產品的總銷量可以與或超過主流產品的銷量。(但需要時間)

由於網路時代降低了資訊傳遞成本,網路購物降低庫存成本,再加上社會的多元化,因此小眾商品也能開始存活,找到自己的利基。

至於82法則何時發生作用,長尾效應何時發生作用,孰強孰弱,就要看應用的場域。應般來說,多元性、差異性越強的領域,長尾效應越強;反之則82法則越強。

不受社會因素影響的自然事物,則通常具有常態分佈的傾向。


12. 黑盒子模型

黑盒子模型(Black Box Model)是一種在分析系統或過程時,不需要了解內部運作機制的概念。研究者只關注輸入和輸出,而忽略內部的細節或運行邏輯。這個模型常用於處理複雜的系統,特別是當內部結構過於繁複或未知時。

黑盒子模型的核心特點:

1. 輸入和輸出:只需要了解系統的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而無需理解系統內部是如何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

2. 內部不可見性:系統的內部結構、算法、運行過程等被視為「不可見」或不需深入分析的部分。

黑盒子模型的優勢在於,它能夠簡化對系統的分析和操作,讓人們可以專注於可觀察的結果,而不必陷入對複雜內部機制的深入研究。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人們周遭的黑盒子越來越多,大多數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沒關係,只要知道怎麼用就好。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人們腦力的節省,因為只要少數專家懂得發明即可,而給其他的人去應用。

但這也使得社會對於善於解釋事情的人給了更多關注,而非那些真正懂得事情原理的人


13. 賽局理論

解釋: 賽局理論是數學和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析工具,用於研究個體(或「玩家」)在競爭或合作情境下的決策行為。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策略,並且他們的行動會影響彼此的結果。賽局理論旨在找出在特定規則下,玩家應該採取的最優策略。最著名的例子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這個理論用來分析兩個理性個體在合作與背叛中的選擇。

啟發

戰略思維:賽局理論讓我們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預測其他玩家的行為,並根據預期做出
最佳決策。這種思維方式有助於在複雜的互動中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合作與競爭平衡:賽局理論強調了在競爭和合作中的微妙平衡,讓我們理解什麼時候應該合作,什麼時候應該自我保護。

資訊不對稱的管理:它還揭示了資訊如何影響決策,提醒人們管理和利用資訊來達成最佳結果。

應用

經濟學與商業: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可以通過賽局理論來分析定價策略、競爭者行為和市場反應,找到最佳的競爭或合作模式。例如,兩家競爭企業在定價策略上的選擇常常像一場賽局。

國際關係與政治:國家之間的談判、軍事對峙或聯盟組建可以被視作賽局,政府通過賽局理論來評估各方的行為,找到最佳的外交或戰略行動。

生物學與生態學:在進化生物學中,動物之間的競爭和合作行為可以通過賽局理論解釋。例如,某些動物種群的合作策略是基於賽局中的均衡來確保生存與繁殖。

法律與社會科學:法庭判決、公司談判,甚至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博弈行為,如交易和談判,也可以用賽局理論來分析。

賽局理論的應用非常廣泛,因為它可以模擬和分析幾乎任何涉及決策和互動的場景,從商業競爭到個人選擇,幫助理解和預測行為。


賽局理論的一個重要啟示是,當競合雙方能夠交換資訊並尋求合作時,利益能最大化;反之,當資訊不能流暢交換時,雙方可能在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造成雙輸的局面。

賽局理論的策略使用並非穩定的,通常要看使用的場合與環境而定。最能經得起考驗的策略是「以牙還牙」策略:首先採取友善合作策略,如果發現對方不友善會佔便宜,就改成[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14. 六項思考帽

六項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是由愛德華·德·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的一種創意思維工具,旨在幫助人們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提升思考的效率和品質。這個方法將思考過程分為六種不同的「帽子」,每種帽子代表一種特定的思維方式。通過有意識地切換思維模式,團隊或個人能夠在解決問題時更加全面和靈活。

白色帽子(White Hat) - 客觀、數據與信息:

關注事實、數據和客觀信息。當戴上白色帽子時,思考者需要專注於客觀的信息,而不涉及情感或判斷。這有助於理清事實、填補信息空白。

紅色帽子(Red Hat) - 情感與直覺:

代表情感、感覺和直覺。當戴上紅色帽子時,思考者要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直觀感受,而不需要解釋或證明。這允許情感在決策過程中被承認。

黑色帽子(Black Hat) - 批判與風險:

代表批判性思維,專注於潛在的風險、困難和問題。戴上黑色帽子時,思考者需要指出問題和潛在風險,從而避免可能的失敗。

黃色帽子(Yellow Hat) - 樂觀與利益:

代表樂觀的思維,專注於好處、機會和潛在的成功。戴上黃色帽子時,思考者需要考慮積極面,尋找可能的機會和收益。

綠色帽子(Green Hat) - 創造與新思維:

代表創意、創新和新想法。戴上綠色帽子時,思考者應該探索新的想法、方案和創新,無需被現實條件限制,開放思維。

藍色帽子(Blue Hat) - 控制與管理:

代表控制與管理思維過程,負責規劃、組織和調整整個思維過程。藍色帽子通常用來指導討論,確保其他帽子都被適當應用。



15. 九大團隊角色

九大團隊角色(Nine Team Roles)是由英國管理學家梅瑞迪斯·貝爾賓(Meredith Belbin)提出的團隊角色理論,用來解釋一個高效團隊的不同角色組成。根據貝爾賓的理論,團隊的成功依賴於各成員在團隊中的角色分工和相互協作,這九大角色可以分為三大類:行動導向型、思考導向型、人際導向型。

行動導向型(Action-Oriented Roles)

1 推進者(Shaper):
特徵:精力充沛,具備動力,喜歡挑戰現狀,推動團隊向目標前進。
優勢:推動變革,敢於面對挑戰,決策迅速。
弱點:有時過於急躁,容易與人衝突。


2 實施者(Implementer):
特徵:實際、可靠、組織力強,能將想法轉化為行動。
優勢:高效,能將計劃付諸實施。
弱點:可能不願意接受新的想法,顯得過於保守。


3 完美主義者(Completer Finisher):
特徵:細心,專注於細節,注重品質和期限。
優勢:擅長發現錯誤,確保工作高品質完成。
弱點:可能過於挑剔,對他人要求過高。


思考導向型(Thinking-Oriented Roles)

4 智多星(Plant):
特徵:創造力強,富有想像力,擅長解決複雜問題。
優勢:提出創新且獨特的解決方案。
弱點:有時過於理想化,忽略實際可行性。

5 專家(Specialist):
特徵:對特定領域有深入專業知識,專注於提供技術建議。
優勢: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能提供專業見解。
弱點:過於集中於自己的領域,缺乏大局觀。


6 監督者(Monitor Evaluator):
特徵:理性、冷靜,善於分析和評估信息。
優勢:能客觀地做出判斷,幫助團隊評估方案的可行性。
弱點:有時顯得過於消極或缺乏熱情。


人際導向型(People-Oriented Roles)

7 協調者(Coordinator):
特徵:成熟、自信,擅長領導和分配工作。
優勢:能有效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確保資源分配合理。
弱點:有時過於依賴他人完成工作。

8 凝聚者(Teamworker):
特徵:合作性強,富有同理心,善於調和衝突。
優勢:促進團隊協作,擅長維護和諧。
弱點:可能迴避衝突,難以做出艱難決策。

9 聯絡者(Resource Investigator):
特徵:外向、熱情,擅長與外界聯繫,尋找資源與機會。
優勢:擅長建立外部聯繫,為團隊帶來新的資訊和資源。
弱點:可能失去熱情,難以保持持久專注。


啟發:
-角色多樣性:高效的團隊應該包括不同角色,以補充彼此的不足並最大化團隊效能。
-角色互補:每個角色都有優勢和弱點,通過互相支持和協作,團隊能更全面地應對挑戰。
-理解個人強項:團隊成員應認識自己的強項,並在團隊中發揮作用。

一個良好的團隊應該有不同的角色,互補合作。一個良好的管理者或工作者,應該了解自己和團隊成員的特色,互相合作。



END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查理蒙格談「人類誤判心理學」

1. 獎懲的超級反應

「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誰給我麵包吃,我就為誰唱歌。」

誘因力量如此強大,要懂得它對人們和自身的作用。


2. 愛屋及烏作用

人容易愛上初次產生感情的事物。

一但有愛意,就會產生偏好,加以效仿,難以客觀評斷。


3. 恨屋及烏作用

人會對討厭的事物產生偏見,然後對產生的事物加以討厭。


4. 避免懷疑傾向

懷疑耗費腦力,人原始不喜歡懷疑。這是宗教存在的理由之一。


5. 避免不一致傾向

為了節省腦力,人們喜歡一勞永逸的思考,於是容易養成思考上的習慣、行為上的習慣。

所以一旦習慣或是思想的種子養成,後續很難改變。

如果一個人一直被迫對另一人好,他就會開始假設那個人值得如此。

如果一個人一直自欺,最後他就會相信。


6. 好奇心傾向

人天生有求知、好奇的心。


7. 康德式公平傾向

公道自在人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 羨慕忌妒傾向

其棟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


9. 回饋傾向

「以怨報怨」、「以德報德」是自然的叢林法則,「以德報怨」的策略會使人或組織覆滅。

沒有投桃報李,會使人產生罪惡感。


10. 簡單聯想誤導傾向

簡單聯想容易讓人把兩回事擺在一起。如同使者效應:把帶來壞消息的使者殺掉。或者是倒果為因,東西好而貴,聯想成東西貴而好。 


11. 簡單避免痛苦傾向

當人們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會扭曲事實。


12. 自視甚高傾向

敝帚自珍。人們偏愛、高估自己的想法、事物。批愛與自己相似的人,偏愛自家公司產品。人不喜歡改變自己,而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藉口。


13. 過度樂觀傾向

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相信什麼。


14.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們對於相對剝奪感的激動,勝於實際的損失。

人們難以接受結果不如預期,或是情況、待遇變差。

獲得再失去,比從未獲得更痛苦。

銀牌得主比銅牌得主更悲傷。

一個錯誤的投資,可能讓人把好幾個正確的投資也賠進去,只為了翻盤。


15. 社會認同傾向

人們有從眾的傾向。

年輕人有效仿同儕的傾向。

環境造就人,周遭人有什麼行為,自己也容易有什麼行為。


16. 對照誤導傾向

框架效應。正所謂「當兵二三年,母豬賽貂蟬」。把東西變便宜的方法,是在旁邊擺一個更貴的東西。


17. 壓力影響傾向

適度的壓力能夠激勵人,而過於龐大的壓力可能徹底改變一個人,使其崩潰。


18. 易得性誤導傾向

「如果我的愛人不在身邊,我就愛我身邊的人。」

不要因為一個概念容易取得,就信以為真。

用客觀既定的程序、規則,來協助判斷。


19. 不用就忘傾向

重要的思考方法,要學而時習之,不然很容易忘記。


20. 毒品誤導傾向

遠離不當的上癮。


21. 衰老誤導傾向

年紀大了認知會衰退,所以要勤而學習。


22. 權威誤導傾向

人們容易過度相信、崇拜權威。

跟隨權威的心態,會讓人腦袋變漿糊。


23. 廢話傾向

當蜜蜂搞不清楚狀況時,牠不會閉嘴,而是胡說八道。人也是一樣。

重點在於,不要讓胡說八道的人去干擾真正在做事的人。


24. 師出有名傾向

任何事情,只要給個理由,無論是否有理,說服力都會大增。

然而在理想情況下,無論是學習或工作,還是該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25. 魯拉帕魯薩效應

以上種種心理效應,若發生複合的綜效,就會有強大的力量。能夠使人們上當、崇拜邪教、陷入瘋狂。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論價值

1.在商業世界中,價值意味著給自己或他人提供珍貴的事物,使得他人願意用其他珍貴的事物來交換。例如金錢、時間、精力、勞力。


2.一個人除非自給自足,否則他需要為別人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以換取別人給他有價值的東西。

如果一個人從他處那裡需求的越多,他相對的需要付出的也越多。


2-1 因此,一個人能夠獲取最多資源的方式,在於從事他所能提供社會最多價值的勞動。


在某種理想的情境下,一個人的專業和興趣可能是能夠相符的,因為快樂可以來自於從從事擅長、有成就感的事情;而專業的勞動付出也能獲得社會的肯定和報酬。


3 在一般的情形下,每個人的貢獻價值將有一個基準,超出基準的貢獻價值,要麼來自更多的時間、或是天賦、或是精力,或承受壓力。再者就是環境。因為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投入能產生多少價值。最後,還有資訊。有關於何種付出能夠獲取更大價值的資訊。

 

3.1 另外,每個人的天賦有所不同,但是天賦能產生的價值,有賴於時代、環境決定。例如擅長狩獵的天賦,在現代無用武之地,除非應用到其他領域。


4 長期而言,一個人發揮最大價值的方法,在於尋找出社會需求和個人貢獻的最大交集。這某種程度算是一種藍海策略,因為無論是時間、精力、腦力等,人人都能提供,只是或多或少。所以光是以量取勝,終究會面臨激烈競爭,那麼就不會有超額報酬 (血汗換來)。

另外一方面,個人長處若是無法與社會需求相符,那麼也是白做工、孤芳自賞。


5 觀察個人長處,需要自我發掘,需要持續學習,自我了解,往自己最不可取代的優勢持續精進。


6 尋找社會需求,需要多多觀察社會、多多思考。


以上兩者都能做到的人,可以成為創業家。只能做前者的人,可以成為從業者。只能做到後者的人,或許能當老闆。兩者都做不到的人,只能透過更大的賣肝來換取報酬。


7 在這樣的誘因之下,人人追求發揮自身最大價值,以換取最大收入(或者貢獻社會價值本身就是一種收入)。社會化往往促成分工的現象,而資本主義更是促進了人們發揮所長的動力。這也是社會走向富裕的根由。當然,這也促使人們更多的投入工作和付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另當別論。


8 價值的客觀定義是不明確的,因為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每個人需求不同,所以社會也有不同的供給。


9 [選擇和努力哪個重要?] 選對了選擇,就不用這麼努力,選擇不夠好,就要更努力。


10 總價值不是恆定的,按理論經濟學來說,交易行為越多,總體價值越大。因為人們總是盡量用對自己而言較低的成本,去換取更高的價值。


11 反過來想,什麼是減損價值的行為? 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腦力、浪費才能,浪費能夠換取價值的任何資源。 但是,花時間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實現。所以這之間的界線也未必明朗。


12 總之,發揮自身價值是門學問。去辨認價值、去挖掘價值,去體現價值。避開無價值之事。投資如此,工作如此,人生如此。



查理蒙格的普通常識

1. 要得到你最想要的東西,最好的方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持續學習。每天早上起來,要比昨天聰明一點。


2. 避免極端的意識形態。


3. 試著把事情反過來想。


4. 將不平等最大化。(馬太效應)(82法則)


5. 如果你真的想在某個領域出人頭地,那麼必須擁有強烈的興趣。


6. 信任是最好的制度,勝過各種繁文縟節。


--我的劍留給能夠揮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