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查理蒙格談「人類誤判心理學」

1. 獎懲的超級反應

「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誰給我麵包吃,我就為誰唱歌。」

誘因力量如此強大,要懂得它對人們和自身的作用。


2. 愛屋及烏作用

人容易愛上初次產生感情的事物。

一但有愛意,就會產生偏好,加以效仿,難以客觀評斷。


3. 恨屋及烏作用

人會對討厭的事物產生偏見,然後對產生的事物加以討厭。


4. 避免懷疑傾向

懷疑耗費腦力,人原始不喜歡懷疑。這是宗教存在的理由之一。


5. 避免不一致傾向

為了節省腦力,人們喜歡一勞永逸的思考,於是容易養成思考上的習慣、行為上的習慣。

所以一旦習慣或是思想的種子養成,後續很難改變。

如果一個人一直被迫對另一人好,他就會開始假設那個人值得如此。

如果一個人一直自欺,最後他就會相信。


6. 好奇心傾向

人天生有求知、好奇的心。


7. 康德式公平傾向

公道自在人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 羨慕忌妒傾向

其棟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


9. 回饋傾向

「以怨報怨」、「以德報德」是自然的叢林法則,「以德報怨」的策略會使人或組織覆滅。

沒有投桃報李,會使人產生罪惡感。


10. 簡單聯想誤導傾向

簡單聯想容易讓人把兩回事擺在一起。如同使者效應:把帶來壞消息的使者殺掉。或者是倒果為因,東西好而貴,聯想成東西貴而好。 


11. 簡單避免痛苦傾向

當人們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會扭曲事實。


12. 自視甚高傾向

敝帚自珍。人們偏愛、高估自己的想法、事物。批愛與自己相似的人,偏愛自家公司產品。人不喜歡改變自己,而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藉口。


13. 過度樂觀傾向

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相信什麼。


14.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們對於相對剝奪感的激動,勝於實際的損失。

人們難以接受結果不如預期,或是情況、待遇變差。

獲得再失去,比從未獲得更痛苦。

銀牌得主比銅牌得主更悲傷。

一個錯誤的投資,可能讓人把好幾個正確的投資也賠進去,只為了翻盤。


15. 社會認同傾向

人們有從眾的傾向。

年輕人有效仿同儕的傾向。

環境造就人,周遭人有什麼行為,自己也容易有什麼行為。


16. 對照誤導傾向

框架效應。正所謂「當兵二三年,母豬賽貂蟬」。把東西變便宜的方法,是在旁邊擺一個更貴的東西。


17. 壓力影響傾向

適度的壓力能夠激勵人,而過於龐大的壓力可能徹底改變一個人,使其崩潰。


18. 易得性誤導傾向

「如果我的愛人不在身邊,我就愛我身邊的人。」

不要因為一個概念容易取得,就信以為真。

用客觀既定的程序、規則,來協助判斷。


19. 不用就忘傾向

重要的思考方法,要學而時習之,不然很容易忘記。


20. 毒品誤導傾向

遠離不當的上癮。


21. 衰老誤導傾向

年紀大了認知會衰退,所以要勤而學習。


22. 權威誤導傾向

人們容易過度相信、崇拜權威。

跟隨權威的心態,會讓人腦袋變漿糊。


23. 廢話傾向

當蜜蜂搞不清楚狀況時,牠不會閉嘴,而是胡說八道。人也是一樣。

重點在於,不要讓胡說八道的人去干擾真正在做事的人。


24. 師出有名傾向

任何事情,只要給個理由,無論是否有理,說服力都會大增。

然而在理想情況下,無論是學習或工作,還是該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25. 魯拉帕魯薩效應

以上種種心理效應,若發生複合的綜效,就會有強大的力量。能夠使人們上當、崇拜邪教、陷入瘋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