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轉換期
◎ 新社會既會是一個非社會主義的社會,也將會是一個後資本主義的社會。同樣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社會的基本資源是,知識。
二、知識革命
◎ 知識意義的基本改變就是工業革命、生產力革命及管理革命的基礎。
◎ 在對知識的定義大幅變動的第一階段中,有長達一百年的時間,知識被應用在工具、製程及產品上,結果造就了工業革命。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從一八八〇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期間中,知識的新定義和工作有關,進而引發了生產力革命。最後一個階段則於二次大戰結束後展開,知識開始運用在「知識」本身之上,直到今日。而這更是管理革命的濫殤。除了資本與勞工外,知識現在也很快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 事實上,提供一種能讓我們「在既有知識中,找到一個運作方法」的學問,就是我們所謂的管理。但是,現在的知識又被有系統、有目的地運用在判定將來需要什麼新知識——無論這些知識是否可行,也不論必須要作什麼才能使知識發揮功用。換句話說,知識正被運用在有系統地創新上,而這種關於最有效知識運用的第三次變動,可以稱之為「管理革命」。
三、知識社會
◎ 在知識社會中,真正的投資不是機器和工具,而是知識工作者。
◎ 知識工作者所從事的新工作,它所需要的條件大多數是藍領工人不具備,也不太容易取得的。新工作要求大量的正規教育,以及能夠學得並應用理論與分析性知識的能力。這些工作也需要一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心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個持續學習的習慣。
◎ 傳統上,求知與教學一直都和應用毫無關係,求知與教學都是以學科為主軸,也就是根據知識本身的道理加以組織。大學裡的教授、系所、學位、專業領域,甚至所有高等教育機構,他們關心的焦點都是以學科為主——按照組織專家的說法,是以 「產品」為導向,而不是以「市場」或「最終用途」為出發點。如今我們對於知識的組織或追求,愈來愈強調應用,而不是學 科的訓練,跨學科間的研究正急速地發展。
◎ 知識並不會消滅技術,反而會很快地變成技術的基礎。我們愈去利用知識,就能夠更快速及成功地取得先進技術。想要讓知識具有生產力,就一定要有技術的配合。知識必須作為技術的基礎,才能發揮出生產力。
◎ 下一個社會將具有三個特質:沒有疆界,因為知識的傳播比資金更加無遠弗屆;力爭上游,任何人都能透過正式教育管道,輕易的往上爬;失敗和成功的可能性相同。任何人都可以取得 「生產工具」,例如取得就業所需的知識,但未必人人都能夠成功。對組織及個人都一樣,當上述的三種特質加在一起,它們將使知識社會變成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
四、組織的社會
◎ 每個機構的目標愈明確,它的力量就愈大。如果評估績效的標準能更明確,機構也將更有效率。如果能對權威更嚴謹地評定,機構的正當性就會愈高。
五、管理
◎ 管理表達出西方社會的基本信念:透過對經濟資源的系統化組織,人類就有可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 在新科技時代下,任何社會如果想擺脫自主企業的自由管理作風,希望以中央計畫的方式去控制經濟,必定會招致毀滅。任何企業如果試圖將責任和決策放中在高層身上,結果也會一樣:毀滅。就如同恐龍時代的大型爬蟲動物一樣,試圖用一個微小、集中的神經系統來控制龐大的身軀,但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快速變遷,終致滅亡。
◎ 在每個企業中,經理人都是賦予企業生命、為企業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沒有經理人的領導,「生產資源」永遠只是資源,永遠無法變成產品。
◎ 為什麼我們可以僱用大量具備知識和技術的員工去從事生產性工作,管理作出了解釋,這也是人類史上的頭一遭。若非已開發社會已建立堅實的知識基礎,現代化管理和企業根本就不可 能存在。同理,若非管理學的出現,才使那些具有知識的人發揮效用。
◎ 組織要贏得知識型員工的忠誠,就必須向他們證明,它會給他們發揮知識的機會。
◎ 組織的存活能力——不僅是企業——愈來愈仰賴發揮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相對優勢」。吸引及留住最優秀知識工作者的能力,成為第一、而且是最根本的先決條件。
六、非營利組織的角色
七、經濟人時代的終結
◎ 我們已經放棄「經濟進步永遠是最高目標」這個理念。一旦放棄經濟成就是最高的價值,並把經濟成就看做是眾多的目標之一,就等於不再把經濟活動當成社會生活的基礎。
◎ 除了不再把經濟視為社會構成範疇外,西方社會更放棄人是「 經濟人」的理念,人的基本動機不再只有經濟動機,他的自我實現也不再只有經濟成就和經濟報酬。
八、政治變遷
◎ 人不知道自己會往何處去,人唯一知道且了解的事情就是,從歷史演化而來的現實社會。因此,人應該以既有的社會及政治現實,而不是理想的社會,做為他政治和社會活動的基礎。
◎ 我們得先認定,我們不知道終極解決方案是什麼。因此,我們得接納前後不一、變動、妥協及矛盾。我們知道一件事:絕對的「非此即彼」只會導致專制。
九、國家的巨大化
◎ 政府不再扮演規矩制訂、在旁協助、提供保障,及支付代理角色,進而成為施行者及管理者。到了一九六〇年,西方已開發國家都接納了這種學說:政府是所有社會問題和的所有的社會任務的適當代理人。
◎ 民主政府建立在一個理念:民意代表的首要任務在於保護選民,對抗貪得無魘的的政府。分餅國家對自由社會的傷害愈來愈大。民意代表詐騙納稅人的錢,然後去圖利特定利益團體,以換取他們的選票。這是對公民權的否定,現在也有很多人再倡議公民自覺。
十、政府再造
◎ 要改頭換面,所有的機構都需要以下的三個步驟:放棄行不通的事物,放棄從來就行不通的事物;放棄已經失去效用或無法再有所貢獻的事物。專心在行得通的事物上,專心在還有成效、能讓組織提升執行能力的事物上。分析事情為何成功,又為何失敗。
十一、經濟政策
◎ 無論是凱因斯學派、貨幣學派、供給面或新古典學派,任何有意刺激經濟的政府政策,都找不到確實有效的蛛絲馬跡。每當景氣低迷,政府刺激經濟的政策又正好遇上經濟循環的復甦期,這絕對只是巧合而已,而這也是最會出現巧合的政策。
◎ 維持讓經濟成長及繁榮的「氣候」是民族國家及其政府的任務,例如維持貨幣匯率穩定、低稅率、鼓勵人民節約及儲蓄。 經濟「氣候」,也就是所謂的景氣起伏,其實不受任何人的控 制。因為會造成景氣起伏的事件,多半是全球性,而不是在民族國家境內發生的。
◎ 除了均衡理論外,我們現在需要一套經濟動態學的理論。我們需要一種會把技術創新視為經濟事件,而且也能將技術創新融入到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的理論。
十二、經濟發展
◎ 經濟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要經濟任務。但我們直到現在都誤解經濟發展的意義——我們以為這個任務是要讓窮人變得富有。現在,我們得學會,這個任務是要讓窮人具有生產力。
◎ 開發援助與經濟發展之間幾乎是高度的負相關。獲得最多這類援助的地區,不是經濟毫無發展,就是經濟發展退步。就如同國內的社會福利,取得國際社會福利(我們稱為「開發援助」)的國家和其他國家大同小異,唯一的差別在於,取得的援助愈多,開發的程度愈低。
◎ 我們知道,經濟發展要靠不斷地努力而完成,並不是依靠外來的援助。我們知道,沒有哪種策略或者政策保證管用。我們更知道,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於教育和競爭力,而不是資本的投資。
十三、高齡化的社會
◎ 任何關於資本的定義,都不適用於解釋退休基金的資金;這不只是語意學的問題。事實上,退休基金的資金是延遲給付的工資。這些資金在積累後,是要提供等值於工資的所得給那些不再工作的人。
◎ 對依賴退休金的退休人口來說,通貨膨脹是最大的殺手,也直接威脅到五十歲以上的勞工,因為它會影響到他們退休後的未 來購買力。上述兩種族群占成年人口的極大部分。因此,這個兩個族群對於通貨膨脹的防範比以往更積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