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5分鐘精華書摘:彼得杜拉克——《工作的哲學》



一、自我的成長

個人所擅長的事,通常就是他想做的事。

◎要對自我成長負起責任的,是自己而不是老闆。

◎負責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只要能對自己負責,其他的事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二、成效

◎我看過許多位有效管理者,他們在脾氣、能力、從事的工作、 工作方式、性格、知識及興趣上都是天差地別。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把對的事作好的能力。

◎成效是一種習慣,是一連串的實踐,而實踐是能夠被學習的。但是要能作到實踐,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

◎想要產生成效,至少需要五種訓練。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要如何分配時間。他們會善用本身能夠掌握的少許時間,有系統地工作。第二、有效的管理者專注於外在的貢獻。第三、有效的管理者盡量發揮自己的長處。第四、有效的管理者會鎖定少數幾個主戰場,並在這些領域中,用優異的表現帶來卓越的成果。他們也會強迫自己訂出先後次序,並堅持到底。第五、 有效的管理者會作出最有效的決策

◎成效不只是解決問題,還要能利用機會。

◎新任務所需要的不是絕佳的知識或卓越的才幹。凡是和這個新課題、新挑戰、新工作、新任務息息相關的事物,都需要關心。

◎想要讓工作有生產力,就得從最終產品著手,也就是從工作的成果著手。從技巧或知識等投入面開始,都是行不通的。因為技巧、資訊及知識都只是工具。

◎什麼時候? 該基於什麼目的? 該投入什麼工具? 這些答案得透過最終產品來決定。

◎自我管理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革命。它要求每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去付出全新、前所未見的努力,也要求每一個位知識工作者必須用執行長的心態來思考與行動。


三、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著重貢獻。他會從工作著眼,並使工作朝著目標邁進。(結果論)

◎管理者唯有注重貢獻,才能使注意力不會被本身的專長、技術及所屬部門限制,進而能看到整個組織的績效。同時,管理者才 會把目光放在組織外部,這也是唯一會帶來成果的地方。

◎有效的管理者都會不自覺地找出別人的需要、看法,以及別人所體會的事物。


四、長處

只有發揮長處才會有所表現。一個人不可能在自己的弱點上有所表現,更遑論要把一件自己也無能為力的事情作出成績

◎ 從回饋分析(feedback analysis)中,你會看出一些重要且該作的事:去克服你在知識上的傲慢,並努力學習那些有助於發揮本身長處的技巧和知識。

◎ 對於你不太勝任的領域,要盡可能花費最少的力氣。因為要從 「不太勝任」進步到「馬馬虎虎」,其中所花費的精力與功夫,遠多於從「一流表現」提升到「卓越優秀」。

◎ 一個人的個性早在進入職場前就已決定。所以,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就如同一個人會擅長或不擅長什麼一樣,都是 「天生的」——這點可以調整,但卻無法改變。因此,如果一個 人去作他擅長的事務,他就會有所成果。同理,一個人若能展現應有的行事作風,也會有所表現

◎ 別試圖改變自己,因為成功的機會很小。但是,要努力改善你的工作方式

◎ 想要管理自己就得自問:「我擅長與別人合作,抑或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如果你是屬於前者,就要再問:「在何種關係下,我才能與人共事?」

◎ 想知道員工會如何工作,就要了解這個人在壓力下是否仍可以有所發揮,或者他需要在一個安定平穩的環境裏工作。此外,還要去了解這個人是「寧為雞首,還是寧為牛後」,才會表現的最好? 幾乎很少人能夠在上述的兩種情境下,都保有傑出的表現。

◎ 想要在組織內有所表現,個人與企業的價值觀必須相容。雙方的價值觀不需要完全一致,但一定要接近到足以共存。否則,個人不但會無法交出成績,也會有挫折感。

我們通常會把自己的性格和個性視為理所當然。但是,我們卻應該要對它們加以重視,並且要清楚的了解。因為它們是無法經過訓練而改變的。

◎ 我的長處? 我的行事風格? 我的價值?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將幫助個人,尤其是知識工作者,決定他自己該何去何從。一個人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面對機會、邀約、任務時,他就會說:「是的,我辦得到。但我會有下面的作法、應該如此安排、我應該有何種關係,而你也可以期待我在一定的時間前交出成績。」

◎ 管理者想要發揮自己及別人的長處,就要使組織與個人的成就相互融合。他會設法讓自己的知識成為組織的機會。也由於他重視一己的貢獻,會使他自己的價值轉變成組織的成果。

◎ 事業的成功並不是靠「預先規畫」得來的。唯有對自己的長處、工作方式及價值的充分了解後,才能夠掌握機會,讓事業成功。而對那些認真工作、但資質平庸的平凡人來說,只要能認清自己該何去何從,他們就會有傑出的表現。


五、事業

◎ 知識帶來的最大影響在於,它把一個職業世襲的社會,變成一個可以讓個人自由選擇職業的社會。現在的每個人都能夠自食其力並獲得溫飽,能去作自己願意作的事,以及鑽研任何一種知識。

◎ 我們的社會從一個由出身來決定個人事業和職業的社會,快速的轉變成一個視自由選擇職業為理所當然的社會。今天的問題不在於沒有選擇,而在於選擇太多。由於選擇太多、機會太 多、方向太多,反而讓年輕人茫然不知所措。

◎ 組織的社會強迫個人回答下面的問題:「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想對自己的人生付出什麼,以及從中得到什麼?」 這些涉及個人存在的問題,以世俗的方式表達,就是要個人選擇到政府擔任公職、進入企業工作或到大學教書。

◎ 想在第一次就找到正確工作的機率不會太高,所以第一份工作 就像買樂透。一個人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及開始自我分派任務(self-placement)。

◎ 如果你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不適合你的組織,例如,組織很腐敗,或者是你的表現不能受到上司的肯定,離職會是一個正確 的決定。能不能升職反而不是那麼重要。

◎ 先了解自己最適合放在哪個位置上,再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對組織應有所貢獻。


六、知識工作者

◎ 專長本就是片段與乏味的。它必須結合其他專業人士的產出,才能發揮出效果。

◎ 沒有一種知識的「地位」會高於另外一種。每種知識的地位取決於它對於任務的貢獻,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優劣之分。俗語說,「哲學是科學之后」。但是,要開刀取出膽結石,你需要的 是泌尿科醫師,而不是邏輯學家。

◎ 如果企業是現代經濟的創業中心,那些身在企業裏的知識工作者就必須扮演創業家的角色。只依靠幾位高階人士是無法對企業的成功有所保證。因為知識是現代企業的核心資源


七、創業精神

◎ 創業精神並不是一種人格特質。我看過很多性格及個性迥異,但在面對創業的挑戰時,卻表現優異的人。

◎ 老實說,一個需要萬事確定才會有所行動的人,是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創業家。而且這種人在其他的領域裏,例如在政壇、軍隊及航海等方面的表現也不會太好。因為在上述的領域裏,都需要去做決策,而任何決策的本質都是不確定

◎ 任何能夠勇敢面對決策的人,都可以學習成為一個創業家,而且能依創業精神來處事。因此,創業精神與其說是一種人格特質,不如說是一種態度。

◎ 外界總認為,創業家靠的是「突然出現」的靈感。但根據我與創業家四十年來的共事經驗表示,只依賴「靈光一閃」的創業家,終究會驚鴻一瞥地消失。

◎ 創業家把變化視為是常態及健康的現象。通常,許多的變化都不是因他們而起,但這也正是創業家和創業精神的關鍵——創業家總是去尋找變化、回應變化,並視變化為一個機會而加以利用

◎ 注意每一個變化,深入觀察每一扇窗戶,並自問:「這扇窗戶可能是機會之窗嗎?」、「這種新東西是真正的變化,或只是一 時的流行?」這其中的差別很簡單,大家都作的事情是變化,大家談論的就是流行

◎ 成功的創新者會以寬廣的角度來看待每個機會。然後,他們會問:「在這些機會中,哪個最適合我,適合這家公司,而且能夠展現我們的長處,給予我們表現的空間?」

◎ 創新者生性就對創新的機會甘之如飴。對他們來說,這種機會是既重要又有意義的。否則,他們將不會願意投入到這種持續的、辛苦的,而且令人充滿挫折的工作。而這也是成功創新所 必經的過程。

◎ 成功的創新者會同時利用他們的左、右腦:他們既研究數字,也會觀察人群。同時,他們會分析什麼是創新所需要的條件和機會。然後他們會走進人群,去觀察那些顧客和用戶,以了解這些人的期待、價值及需要。


八、團隊精神

◎ 大多數人都要與他人共事,並透過其他人得到成果。 因此,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為你的人際關係負責

◎ 如果在一個以工作及任務為主的關係中,不能有所成就,那麼縱然能與人和睦相處、愉快交談,都沒有任何意義。反之,如果能夠創造出成就與結果,彼此的人際關係也不會因為偶爾的 疾言厲色而受損。

◎ 提高效率的第一個訣竅,就是要了解那些與自己共事或依賴的人,並且善用他們的長處、工作方式及價值。

◎ 在思考過自己的長處、工作方式、價值,特別是應有的貢獻後,接下來就是要問自己:「誰需要知道這件事?我得依賴誰?誰又依賴我?」然後把上述問題的答案告訴那些與問題相關的人。

◎ 大部分在組織內發生的「個性衝突」(personality conflicts),都是因為某人不了解別人在做什麼、如何工作,或者是不了解別人所重視的貢獻,及別人所期待的結果。而不了解的原因在於,因為他們不問,自然也不會有人告訴他。

◎ 組織的建立不是依靠力量,而是信任。信任並不是指人們會互相喜愛,而是指人們對彼此互相信賴。而彼此信賴的前提是,大家彼此了解。因此,所有人都得負起建立人際關係的責任,而這也是一種義務。

◎ 有效的管理者會發揮出組織內各人的長處,因為他知道,組織不能建立在弱點之上。為了達到目的,他必須發揮所有的同仁、上司及自己的長處。

◎ 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墓誌銘寫道:「這裏頭所躺的,是一個能夠吸引比他優秀的人為其效勞的人。」而這句話對有效的管理者來說,是最極致的讚稱,也是最好的原則。

要管理好上司,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上司對你產生信任。讓上司相信,他手下的經理人會設法展現他的長處,並且也會對上司 的能力極限及弱點提供保護。

◎ 要了解上司的長處,並且設法運用他們的長處,這其中要考量的是「要如何提出」而不是要「提出什麼」。也就是說,在向上司提出資料時,要注意的是資料的切題性,而不是重要或正確的。

◎ 部屬的責任是要讓上司免於受到驚嚇,縱使是驚喜也不行。因為這對一個組織的負責人來說,通常是一種當眾羞辱。


九、溝通

◎ 老闆的一言一行、隨口說的評論、習慣,甚至他的癖好,在部屬眼中都認為是經過老闆的計算、安排,而且充滿意義的。

◎ 當我們在對木匠說話時,我們得使用木匠的行話。以此類推,我們唯有運用收聽者能了解的語言或術語,才能進行溝通。

◎ 在進行溝通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收聽者會預期看到及聽到什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了解,溝通是否能夠利用到收聽者的期待,以及他是什麼樣的期待。

◎ 如果溝通是個從「我」到「你」的過程,這樣一定會溝而不通。溝通必須是「我們」當中的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說話,它才會有效果。

◎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促進溝通的先決條件。「目標管理」要求屬下必須要徹底的思考,並把他自己希望對組織所作的貢獻、所負的責任告訴上司。


十、領導

◎ 領導與領導魅力無關,也不是一種人格特質,領導是一種工作

◎ 有效領導的基礎就是釐清組織的使命,並且清楚、明確地去定義及建構這個使命。領導者則是去設定目標、優先次序,並且去制定及維持標準。

◎ 一個有效能的領導人需要優秀的部屬,他同時也會去鼓勵與鞭策部屬,並以他們為榮。除此之外,因為有效能的領導者認為,他應該為同事及屬下所犯的錯,負起最終的責任,所以他也視同事及屬下的成功為他的成功,而不是對他的威脅

◎ 真正要求嚴苛的老闆———懂得用人的主管大多是「要求嚴苛」的老闆———會先訂出工作應有的標準,然後再要求員工做到。

◎ 只在意部屬的缺點,這不僅是愚蠢,也是不負責任的。管理者對組織的義務就是要盡量善用部屬的長處,而他對部屬的義務則是,盡量讓他們發揮出本身的長處。

◎ 每個成功的組織都會有一位不親近、不協助,甚至是與部屬處不來的主管。這位冷酷、不討人喜歡、要求嚴苛的主管,往往會比其他人能夠教導及培養更多人,他也會比其他有人緣的上司獲得更多人的尊敬。因為他除了會要求部屬,也會嚴格的要求自己。

◎ 一個受尊敬的經理人,他會訂出一些高標準,並期待部屬能遵守這些標準。他凡事只「問是非」,而不「問立場」。他雖然聰明絕頂,但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絕對不會只重視才智而忽略操守。任何一位經理人如果欠缺上述的特質——他再怎麼討人喜歡、再怎麼擅於助人、再怎麼和藹可親,甚至再怎麼有才幹或聰明——都只是個討厭鬼。他們應該被視為是「不適合擔任主 管,也稱不上是正人君子的人。」

◎ 信任一個領導人,並不代表要去喜歡他,也不是要對他的看法全部贊成。所謂的信任指的是,一個領導者能有說到作到的理念。而這個理念,就是過去所稱的「言行一致」。

◎ 有效領導的最終要件是:贏得信任,否則就不會有任何的追隨者。而領導者的唯一定義就是:一個有追隨者的人。

◎ 一個有效的領導者知道,領導的最終任務就是要引出人類的永續精力及願景。

◎  任何組織的日常運作都遵循嚴格的原則,包括採取的作為及應負的責任、高水準的績效、對個人及其工作的尊重。這種管理精神正可為領導奠定良好的基礎。 


十一、決策

◎ 除了真正獨一無二的事件外,所有的事件都需要一套共通的解決方案,也就是需要制定一套規矩、政策及原則。一旦建立正確的原則後,所有類似的問題都可以依照這項原則去有效的處理。

◎ 在決策過程裏,有一個主要的原則,那就是 : 這個決策企圖要成什麼目的? 這個決策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達成什麼? 這個決策的目標為何? 這個決策在最低限度下應完成什麼? 

◎ 大部分關於決策的書籍,第一步都是告訴讀者,先找出事實。但對那些能作出有效決策的管理者來說,作出決策並非從「找出事實」著手,而是從個人的「見解」(opinion)出發。

◎ 有效的管理者會鼓勵部屬發表意見。同時他也會要求那些發表意見的人,要徹底把意見與事實作個檢驗。有效的管理者因此會問:「要驗證某一個假設為真時,我們該知道什麼?」、「要想讓意見要站得住腳,得先找出哪些事實?」

◎ 有效的決策者不會在一開始就假設某一個行動方案一定正確,而其他的方案絕對錯誤。他也不會設想,「自己一定對,別人 絕對錯」。有效管理者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為什麼大家會有歧見

◎ 當我們在作決策的時候,應該要以「什麼是對的」,而非「誰是對的」作為出發點。畢竟,我們到最後仍需要有所妥協。

◎ 有時候,不作任何決策,可能會是最好的決策。每個決策都像是一次外科手術,對身體都是一種干預,都會有休克的風險。 除非萬不得已,一位優秀的外科醫師絕不輕言動刀。

◎ 在放任不管就會惡化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有所決策。同理,在天賜良機出現,而且這個機會是非常重要、稍縱即逝時,我們一定要有所行動——這也將造成天翻地覆的改變。

◎ 在把決策化為行動時,需要對幾個關鍵問題給予回應:誰應該知道這些決策? 必須採取哪些行動? 誰負責採取行動? 應該包含哪些行動,以利負責的人去執行?


十二、優先順序

◎ 一個事業再怎麼單純、管理再怎麼有條理,還是會有許多的事情需要處理,但資源總會不夠。 同樣地,機會也總是比實現機會的方法多,所以必須對決策有優先順序的安排,否則就可能會一事無成。

◎ 決定優先次序的四個原則:一、重視將來而非過去;二、注重於機會而非問題;三、選擇自己的方向,而非隨波逐流;四、 眼光遠大,瞄準哪些可以有所作為的目標,而不是求取「安全」和易作的目標。

◎ 無論決策是自己或前任所遺留下來的,每位管理者都得耗費時 間、精力及才智去修改或放棄昨天的行動或決策。事實上,管理者每天花在這些工作的時間最多,但我們至少可以減少這些 不再產生成果的活動和任務,以縮短我們受制於這些事務的時間。

◎ 想要「布新」,就要有系統地「除舊」。任何組織都不缺創意,「創意」不是我們所碰到的問題。但只有很少的組織會去執行好點子,因為每個人都還在為昨天的任務忙碌。

◎ 一個希望自己有效,也希望組織有效的管理者,會去監督所有的方案、活動及任務。他念茲在茲的是:「這件事還有繼續作的價值嗎?」

◎ 我們愈能集中時間、精力及資源,就能完成更多的任務。一個人能完成許多大事的「秘訣」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這使他們需要的時間比我們還少。然而,許多一事無成的人通常會同 時辛苦地做很多事情


十三、時間

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不能管理時間,便甚麼也無法管理

◎ 運用時間和浪費時間的差別在於效率和成果。因此,提升管理者效能的第一步就是,對那些被實際運用的時間作紀錄

◎ 想要找出並刪去那些完全浪費時間、毫無成果的事情,就要把紀錄裏所有的活動加以檢討——「這件事如果不作,會有什麼後果?」。如果答案是「完全沒有影響」,那我們就不該再做這件事。

◎ 許多的大忙人天天都在作那些不會被省略的事情,例如,數不清的演講、餐會、擔任委員會成員及企業董事等。這些事往往會佔去他們許多時間,他們也很少樂在其中,通常也做得不出色,但他們卻年復一年的忍耐下來。而且這些事也像是從天而降的瘟疫一樣,逃也逃不了。事實上,如果一項活動對於組織、自己或者對方的組織沒有任何貢獻的話,就必須學習去拒絕這些活動。

◎ 與知識工作者晤談得花費很多時間,尤其還要保持一個輕鬆的態度,不能急躁。要讓他們覺得「我們有的是時間」,如此一 來,才會有很大的收穫。

◎ 人際關係與工作關係的調和是很花時間的,但如果操之過急,又會形成摩擦,可是任何一個組織又都少不了這種調和。當人數愈多,人們花在互動的時間就愈多,這也使真正投入在工 作、技能及成果的時間相對地減少。

◎ 對一般的人來說,「認識自己」(Know Thyself)是不容易作到的。然而,關於「只要有心,每一個人都可以作到「認識時間」(Know Thy Time)這道誡命的。。而這也是一條邁向貢獻及提升效能之途徑。


十四、人生的第二春

◎ 在知識社會裏,每個人都會期待「功成名就」,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對許多人來說,能夠「不失敗」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有成功的地方,就會有失敗」,這句話對個人及個人的家庭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一定會有一個領域,可以讓這個人有所貢獻、發揮影響力,以及成為大人物



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5分鐘精華書摘:《暢銷書的故事》(The Making of a Bestseller)

 


這本書是在講述[暢銷書] [出版社] [作家] 等主題的事情,訪問許多從業人員,請他們分享暢銷書公式等出版業內的知識。

這本書主要是給出版相關從業人看的。


首先,對出版社來說,最重要的是把書賣到暢銷。

那麼,如何把書賣到暢銷呢? 答案是沒有標準公式可循

甚至,有的好書很可惜的不暢銷;而有些通俗鳥書,就是暢銷了,甚至暢銷到讓人覺得大眾真是愚昧低俗的這種情況。

但即便如此,出版社、編輯還是能把能做的盡量做好,讓書籍暢銷的機率增加。


書籍成功的主因

1. 符合市場當時需求

2. 書本身內容好

3. 作者(前作)有知名度

4. 作者有固定鐵粉


以上是書籍暢銷主因。行銷、打書等活動,雖然也不可忽視,但主要是為了曝光,很難讓本身不怎樣的一本書因為大量行銷而熱銷起來。


編輯的基本工作,除了企劃、編務、行銷以外,大量閱讀也是基本功,因為透過大量閱讀,才能提升品味,品評書的好壞。

另外持續觀察市場、培養對市場的嗅覺,也是重要的。

-------------------

隨著出版產業的成熟、商業化,

出版社對書的看法也越來越...市儈,

比較有使命感的出版社可能會願意用賺錢的[通俗書],來養一些不賺錢但是有文化意義的[好書]。

但是商業導向重的出版社,會希望每本書都賺錢,賺多賺少的問題。

在編輯角度評估或執行一本書時,可以試想「如果是我,怎樣才會想掏錢買這本書呢」

-------------------

從長期趨勢來看,作品是會受到廣大讀者的追求和淘汰的,也就是說純孤芳自賞的作品,不可避免的會變成時代的眼淚,被人們所遺忘。而曾被過去看作是庸俗的作品,也可能被下一代視為經典作品,例如史蒂芬金、金庸都是如此。

人們的品味不可避免地會漸漸「庸俗化」,這未必是壞事,出版社和作者應該適應這一點,而非試著力挽狂瀾。

然而,從作者角度來說,刻意迎合市場,而改變自己擅長的主題、筆法是不智的,因為原創性是一個作者最珍貴的部份。雖說如此看來,讀者與作者似乎處於一個弔詭的關係,這也沒辦法,只能說創作本身就不是一門科學,讀者和作者可能處於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然後有種黃金比例,才能產生火花吧。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團體動物的奇妙現象——觀察螞蟻有感

 

因為家中廚房實在累積了太多螞蟻,不得已只好大開殺戒...。在消滅螞蟻的過程中,感覺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一般情況,螞蟻的活動模式是線性的,就是像一條龍或河流一樣,從一個基地一直延伸到一個目標。

如果仔細觀察,我的感覺是,一隻隻的螞蟻其實不會走透整條道路,而是有點像接力一樣,一隻螞蟻有其區域守備範圍,牠應該是把訊息(或資源?)傳遞給下一隻螞蟻後,下一隻螞蟻又繼續傳下去。

當我把這個既定螞蟻流開始破壞(消滅)時,有幾個有趣現象。

一是你會開始看到螞蟻的慌亂,因為牠失去脈絡,前後本來交接的螞蟻消失了,於是這隻螞蟻會開始在守備範圍內亂竄,一下東一下西,好像在找之前隔壁的螞蟻去哪了。

其二是你會開始看到零星存活的螞蟻,遇到時交頭接耳的時間似乎變長了,有時牠甚至會把遇到的螞蟻整隻抬起來,感覺就是資訊混亂所以不知所措的感覺。


第三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整個螞蟻集團活動的變化。

因為我是分段式消滅,從老巢爬出來才抹滅。所以會看到每次出來的螞蟻群樣貌不同,一開始都是正常的,消滅一陣之後接著會看到一些大塊頭的出來;然後再消滅一陣之後,會看到一堆疑似帶著行囊的(應該是卵?)走出來,很大一群,感覺好像是遷都移民的那種感覺。

你可以從這個現象感覺到,一開始是小兵在外面探險,再來是將軍,然後最後大概是連長老級的都出來了。

然後再消滅一段之後,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我看到剩餘零星的螞蟻從老巢曝光出來,然後在光天化日下大約10隻聚成一個小聚落,就聚著,也沒有說很密集的活動。然後大概3~4個聚落維持著一定距離但又互通有無。

當下看到真的蔚為奇觀,感覺好像神經突觸圖。(但是因為看得頭皮發麻,所以我很快又將其消滅了)


總而言之,我覺得觀察螞蟻行為,可以某程度套用在理解人類社會上。人都是很習於從社會角色中定位自己,而當這個結構被打破時,個人可能會需要一段適應期,期間可能會有點手足無措,甚至會與鄰居產生衝突。

然後等到了原本的大結構徹底毀壞時,剩餘的個體會開始自主構成新結構(小圈圈),可以想像成一個大公司崩解成數個小公司的感覺。

我感覺類似的現象可以用來理解人類的社會組織結構和公司結構。

真的很有趣。


總之,人的社會性也是很有趣的現象。表面上看人人都是不同個體,可是你拉遠看會發現,人群自動會有小聚落形成,聚落的人數、之間的關係等等的。很有趣。




5分鐘精華書摘:《大格局大思維》(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 重點懶人包

 




《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 是 David J. Schwartz 博士撰寫的一本經典自我幫助書籍,首次出版於1959年。這本書專注於教導讀者如何通過大膽思考和積極的心態,來獲得個人和職業上的成功。

這本書是一本歷史悠久的勵志書,在Goodeads上也累積了近10萬的評價數。強調大格局的思考,以追求長期成功、避免糾結小事。避免值得一看,



第一章 相信自己會成功,你就會成功

1. 思考成功,不要思考失敗。

2. 每隔一段時間提醒自己,你比自己以為的更優秀。

3. 把信念格局放大。


 

第二章 擺脫讓人失敗的病:藉口症

1. 健康藉口症(「可是我的身體不好」)

別拿健康當藉口,健康差的人多的去。


2. 聰明藉口症(「可是只有聰明的人才能成功」)

別妄自菲薄,心態比能力更重要,思考能力比死知識更重要。


3. 年齡藉口症(「沒用的,我太老〔或太年輕了〕」)

別想著「已來不及了」,該想「還有多少時間可利用」。


4. 運氣藉口症(「可是我的情況不一樣,我就是運氣很差」)

專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第三章 建立自信,消滅恐懼

5種培養自信的練習1. 坐在前排 2. 直視別人的雙眼 3. 走路加快四分之一 4. 勇於發言 5. 燦爛的笑 

實踐以下5個步驟,為自己帶來奇效
1. 行動治癒恐懼 

2. 投注大量心力,只將正面念頭放在記憶心智中 

3. 以客觀角度看待他人 

4. 作對得起良心的事 

5. 常實踐前段5個培養自信的練習



第四章 如何培養Think big

別讓小事阻礙你Think big

1. 專注於大目標上 2. 問自己,這件事「有這麼重要嗎」 3. 別糾結於小問題


練習Think big的5種方法:

1. 別低估自身價值 

2. 多使用大器、正面詞彙 

3. 拓展視野,看見未來可能性,而非僅眼前現狀 

4. 用大格局,認真看待自己當下的工作 

5. 不要拘泥枝微末節 

第五章 如何發揮創意來思考與擁有夢想

相信自己做得到,大腦會幫你找到方法。如果一開始就認為不可能,大腦就會停止設想可能的解決方案。

大人物喜歡聆聽,小人物愛碎嘴。向他人提問,鼓勵他人說話。專注傾聽。開放思考各種可能的點子。


刺激心智的兩種做法:把好點子記下來。回顧這些點子。


6種創意思考的方法:

1. 相信能夠辦到。

2. 別被傳統所麻痺。

3. 每天問自己「怎麼作能更好」。

4. 問自己「怎麼作能更多」。

5. 傾聽和提問。

6. 拓展心智,鍛鍊腦力。

 

第六章 你的思維會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思維模式決定行為。你的行為則決定別人如何對待你。

看起來是個重要人物,就會用重要人物的方式思考。

相信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對待工作的態度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以及是否有潛力承擔更大責任。

你認為是誰。你就是誰。

每天對自己精神喊話好幾次。

對自己銷售自己的廣告詞: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強項 > 把它寫下來 > 每天至少私下練習廣告詞一次。

把想法變成現實的4個步驟:

1. 讓自己看起來是個重要人物,有助於自己用重要人物的方式思考。

2. 相信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3. 每天對自己精神喊話好幾次。

4. 在各種情境中問自己「重要人物會怎麼想」。

 

第七章 管理環境:要做就要做到第一等

以成功為目標,重新制約自己。

別讓負面的人妨礙你Think big。我們身處的群體會影響我們的思維,務必待在心態正確的團體中

八卦是思維毒素。

7種方式打造讓自己成功的環境:

1. 留心環境 

2. 打造協助自己成功的環境,別讓環境阻撓自己。

3. 別讓眼界窄小的人阻礙你。

4. 向成功人士徵求意見。

5. 打入新圈子,讓心靈曬曬暖陽。

6. 避免環境中的思維毒素,避免八卦。(可以談論別人,但千萬只談好事)

 7. 不管做什麼,要做就做第一等。


第八章 讓正確態度成為你的盟友

態度決定一切:「培養我很有動力」、你很重要服務優先的態度。

激勵他人,得先激勵自己

讓對方感受到重視,就會收到最好的回報。讓人感到受重視,對方就會在乎你;對方在乎你,就會為你做更多

把服務擺在第一位,錢財自然隨之而來。

3種方式培養迎向成功的態度:

1. 我很有動力:深入了解、用心去做;

2. 你很重要:稱呼別人的名字、表達感謝;

3. 服務優先:超出他人預期需求。


第九章 對他人抱持正確的態度

成功仰賴他人的支持。

真正具有領袖風範的人懂得先主動認識別人。

失意時的思考方式,決定了你與成功的距離。

實踐以下7項原則,贏得他人愛戴:

1. 練習當個討人喜愛的人。

2. 主動建立友誼。

3. 接受每個人都有差異和極限。

4. 傳播正面思想和能量。

5. 把說話機會讓給別人。

6. 以禮待人。

7. 遇到挫折別怪到他人身上。


第十章 養成採取行動的習慣

行動派與被動派的差異:光有點子不夠,唯有行動,才能產生價值。

強制發動心理引擎:不要等心理進入狀況,先行動。

 「馬上就做」是成功的關鍵:別拖延,現在開始。

培養「勇於發言」的習慣。

如何養成以行動為本的習慣:

1. 當個行動派

2. 別等萬事俱備才行動

3. 記住,光有想法無法成功

4. 用行動來治療恐懼、培養自信

5. 直接採取行動來進入狀況

6. 馬上去做不要等

7. 勇於承擔責任,付諸實踐

 

第十一章 如何轉敗為勝

用挫折推動自己前進。

毅力需要搭配實驗精神。

如何化失敗為勝利:

1. 從失敗中學習

2. 勇於對自己提出建設性批評

3. 別怪罪運氣

4. 毅力需搭配實驗精神

5. 無論處於任何逆境,試著找出光明面

 

第十二章 善用目標幫助自己成長

職涯規畫最重要的一課:開始之前要先搞清楚目的地

達到目標的最重要條件是強烈渴望目標。善加淬鍊的慾望即是力量。

人只能把靈魂投注在真心渴望的事物上。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聽從自己的渴望。

啟動「自動執行機制」:全心沉浸目標的神奇之處,就是你會持續往目標邁進。

 「再走一哩」法則:一小步一小步往目標邁進。

就算繞路也沒關係,只要可以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就好。

任何能提升思考能力的事物都是教育

採取行動的8個法則:

1. 訂定清楚的目標

2. 寫個10年計畫

3. 臣服自己的渴望

4. 讓重大目標成為自己的導航系統

5. 一步步達成目標

6. 建立30日計畫

7. 對繞路處之泰然

8. 投資自己


第十三章 像個領導者一樣思考

領導法則第一條:設身處地為你想引導的人著想。

領導法則第二條:想想看,有人情味的做法是什麼?

領導法則第三條:思考進步、相信進步、追求進步。

領導法則第四條:花時間與自己對話,培養卓越的思考力。


行動指南

一、眼界狹小的人想打擊你時,請發揮Think Big

二、內心浮現「我無法勝任」的念頭時,請發揮Think Big

三、即將爆發爭端或齟齬時,請發揮Think Big

四、感到消沉頹喪時,請發揮Think Big

五、感情開始退色時,請發揮Think Big

六、感到職涯步調變慢時,請發揮Think Big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威爾杜蘭(Will Durant)《歷史的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書摘

 


《The Lessons of History》是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和艾莉爾·杜蘭特(Ariel Durant)共同撰寫的短篇論著,總結了他們數十年撰寫《世界文明史》中的觀察和見解。這本書精簡地探討了人類歷史中的主要模式、趨勢和教訓,幫助讀者以宏觀視角理解歷史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第一章 讀史,是為了採取行動
對任何將歷史發展硬套入理論模式或邏輯框框的作法,「歷史」總是一笑置之。

「現在」是為了承襲過去而行動,「過去」是為了讓現在得以理解。


第二章 地理,是歷史之母
創造文明的是人類,不是地球。

文明總是遇水而發。


第三章 誰生育率高、誰就寫歷史
知識分子是個別教育、機會和經驗的結果,沒有證據顯示這會經由基因來遺傳。

生存即競爭。物競天擇。生命必須繁衍

只有經濟水平在平均值以下的人才會想要平等,那些能力優越的人想要的是自由,而這些人最終會得到他們想要的。


第四章 是文明創造種族,而非種族創造文明
歷史教我們,文明是合作的產物,所有民族都有貢獻。

文明並非由種族塑造,而是文明塑造了新種族。

文明是合作的產物,所有民族都有貢獻。



第五章 人性改變歷史,歷史並未改變人性
抗拒改變的保守者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一樣重要。

英雄的崛起,多半是時勢所趨,將他在平常無用武之地的能力加倍放大,讓他儼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抗拒改變的保守者,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一樣重要。



第六章 道德標準在變,歷史總記錄異常
人類的罪惡可能是人類興起的遺跡,而非人類墮落的汙點。

好鬥、貪得無厭,以及頻繁的性行為,在以往都曾經是道德的——意在幫助個人、家庭和群體得以存活。


第七章 宗教是史冊裡的不死力量
只要貧窮存在一天,上帝就存在一天。

拿破崙說:宗教可以阻止窮人謀殺富人。

如果我們把上帝定義為無上智慧和博愛,那麼歷史顯然不支持上帝的存在。

歷史沒有任何例子顯示,社會可以不靠宗教輔助,而成功維持道德規範。



第八章 經濟,幫我們看清歷史
所有的經濟史,其實是社會有機體的緩慢心跳,財富集中是收縮,強制重分配是舒張。

經濟利益常是戰爭和革命的導火線。

歷史告訴我們,能管理人的人管理那些只能管理事物的人,而能管理金錢的人則可以管理一切。

在進步的社會中,財富的集中可能達到一個臨界點,當許多窮人的數量力量足以抗衡少數富人的力量時,不穩定的平衡便會產生一個危急局面。歷史對此的應對方式多樣,或是透過立法重新分配財富,或是透過革命分配貧困。


第九章 社會主義的歷史歸宿
東是西,西也是東,這兩者很快就會聚首了。

對資本主義的恐懼迫使社會主義擴大自由,而對社會主義的恐懼迫使資本主義增加平等。東即是西,西即是東,兩者很快會相遇。


第十章 史證顯示:好政府不民主
林肯曾說:「你不能愚弄所有人於永遠。」這可能是真的,不過你可以愚弄足夠的人以統治一個大國。

我們的自由經濟成功的創造了財富,但如果它無法同樣成功的分配財富,那麼,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獨裁者,只要他能說服大眾。

中產階級和富人們懷疑,民主根本是賦予窮人嫉妒富人的權力;而窮人則懷疑民主,因為貧富的極大差異,讓窮人投的票毫無作用。


第十一章 戰爭是歷史常態,和平不是
有些衝突根深蒂固,很難用協商解決。

世界秩序不能只靠一紙君子之間的協定,得靠某一強國的大勝利。弱國無外交。強權即正義。


第十二章 誰將發展?誰會沉淪?讀史
我們不能確定未來會重複過去。每一年都是新的冒險。

隨著人類文明越來越複雜,差異、專業化分工越來越多,可能性就越多,未來也越難以預測。

國家會亡,但韌性堅強的人會收拾起工具和手藝,帶著記憶出發前行。如果教育加深了這些記憶,文明會跟著他走。



結論 人類,真的有進步嗎?
如果教育是文明的傳承,我們無疑在進步中。

教育不是痛苦的記誦事實、年代和統治者,也不只是為個人謀生所需做準備,而是盡可能的將我們的智慧、道德、技術和美感傳承給最多的人,以增進人類對生命的理解、控制、美化和享受。

進步與否,真正的重點在於:一般人是否增加了控制生活的能力。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人生何必苦苦追求「終極關懷」

 



記得以前上哲學課的時候,聽過一個哲學家田立克(Paul Johannes Tillich)講過一個叫終極關懷的概念,意思大概是說,這個關懷本身並非手段,而是本身就值得追求的目標。相較之下,手段就是比較次要的,它僅僅是我們達到目標的工具。

隨年齡增長,我現在想一想覺得,手段和目標的區分,好樣也不是那麼能涇渭分明。

人類說穿了一就是一種較高等的動物,種種的需求、目標,也跟我們最基底的動物需求分不開來,比方生存、飲食、繁衍、掌控、求知、社群等等。可是滿足了這些本能之後呢? 錢賺夠了為何還要繼續賺? 擁有了權力、為何還要更多? 有了知識,為何仍進一步求知? 這算是終極關懷嗎? 或者其實也終究就是一種本能的衍化、延伸呢? 

我想說的是,終極關懷和所謂「手段」、「過程」,好像也沒這麼分明。

人生大抵就是一段旅程。就像魚在水中游、鳥在空中飛,這個行為本身也好像一種手段,可是主體自得其樂,境界如「心流」的概念所說,那麼夫復何求呢? 畢竟終極意義的追尋,對絕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應該只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迷惘追尋吧。如果木匠開心做個木匠,歌手開心唱著歌? 也很好嘞。如果把喜歡做的事,矮化成「手段」,成為追尋某個更高「目標」的過程,雖然說合理論,但是也把人想得太高大上了。云云眾生,多少人除了吃喝拉撒之外,敢說自己的行為有追逐什麼「終極目標」嗎? 我覺得那也太辛苦了。不就是滑滑手機、看看電影、吃吃美食,除生活必需的行為外,偷得浮生半日閑嗎?

蘇格拉底說,未經檢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這話說得雖高貴,但實際上,人生就是人生,不管是王公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幹的是不世功勳,還是不過就是打打醬油,都是造化的一環,也都不必太苛求。


理工人提供的是工具、器械,文藝人提供的是內容、文字。現時代,工具器械越來越重要,因為它能產生實效。文藝雖有啟迪教化的作用,但是AI興起、資訊爆炸,也許以後社會不用這麼多「聰明人」了,只需要一批「工蟻」,做做該做的工作。

自工業革命以來,理工進步得很快,現代的理科領域能運用的知識和工具,遠超近代人;可是現代文人的文章、著作,雖比近代人好吧,但也不會相去太遠,這是因為人的大腦變化不大。當然,以總體資訊量來說,現代是屌打近代的。

現代的電腦、交通工具、通訊技術、演算法等等,是屌打近代的;而什麼法學、哲學、商學、藝術、教育方式等等,雖也是進步,但要講大幅進步,大概還是都要仰賴「工具」。不得不說,所謂文明進展,很大一塊還是仰賴所謂「工具」的。科學、數學、科技應用,不就是文明最顯著的體現嗎?


把話題繞回來,我想說的是,一個人,比如工程師,如果投注心力,打造了一個好工具,比如發動機、通話設備什麼的。崇高來看叫造福人群,但如果他純粹就是想做個好工具、覺得很酷、很屌,樂在其中,然後走完他的一生。這樣不好嗎? 這樣也不錯了吧。造福人群對他來說,其實是個副產品,這不是說他沒公德心,只是科學發現、工具發明、解決問題,也是人的天生本性,我想不應該貶低這些的價值。愛因斯坦、費曼、巴菲特,不就也是如此嗎? 事情做著開心就很萬幸了,何必想這麼多「終極關懷」呢? 這樣人生不是很累嗎? 身為人就已經很累了。


薛西佛斯如果一直想著要把石頭推到山頂,一生都不會快樂的。享受推石頭的過程、享受勞動、享受揮汗、享受一路風景。這樣的人生也能值得一過吧(不然還想怎樣呢)。




運動讓人情緒變好變聰明——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 書摘

 


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這本書是由哈佛醫學院教授約翰·瑞迪(John J. Ratey)所著,這本書探討了運動對大腦功能的深遠影響,並揭示了運動如何促進心理健康和認知表現。瑞迪通過科學研究展示了運動在改善情緒、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緩解焦慮和抑鬱等方面的強大效果。


我們刻板印象可能會認為,運動主要是有益於身體,但是對大腦沒啥幫助。作者顛覆了這樣的想法。因為人類或動物本來就是天生要活動的,因此運動或活動對大腦的益處,絕不亞於身體。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在熱血活絡之際感到愉快,是因為運動讓大腦進入了最佳 的運作狀態,而且就我的觀點來看,這遠比它為身體帶來的好處更重要。」


有一種叫做海鞘的動物,剛開始在尋找棲地時,會有大腦,等找到棲地時,身體就會把腦消化掉,變成無腦生物。

「我們所謂的思考,其實是活動力逐步內化的結果。」

換言之,腦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活動、運動、行動。而思考主要是將外在世界與行動,抽象到大腦中。


大體來說,一個的心智能力和體能高相關。

「如果你的體能好,你就會有更高的學習和運作效率」

實驗證明,運動不只能讓人變聰明、提升學習能力,還能攢生許多正面情緒、帶來快樂,並消解負面情緒、壓力、改善失眠、讓人變專注、延緩老化等等。



書摘簡介

  1. 運動與大腦的連結: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運動不僅對身體有益,還對大腦的健康和功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瑞迪解釋了運動如何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化學物質在提升注意力、專注力和情緒調節中扮演重要角色。

  2. 運動對情緒的影響: 本書指出,運動是一種天然的抗憂鬱藥。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中的神經元生長,尤其是在海馬迴,這與記憶和情緒有關。運動能有效減少焦慮、緩解壓力,並提升整體的心理健康。

  3. 運動與學習: 作者深入探討了運動與學習的關係。他引用了多項研究,證明運動能提升學習能力,並對學校的體育運動和學術成績做出了有力的論證。運動通過提升大腦的可塑性,促進新的神經連接,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4. 運動對專注與注意力的提升: 本書強調運動對於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患者的治療效果。瑞迪解釋了運動如何改善這些患者的專注力和自控能力,並建議將運動作為治療的一部分。

  5. 運動與衰老的關係: 書中還探討了運動對大腦老化的保護作用。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認知功能自然會下降,但運動可以通過促進神經生成來延緩這一過程,甚至恢復部分功能。

結論

這本書揭示了運動對大腦的多方面益處,這本書鼓勵人們不僅為了體型或體能去運動,還應為了提升大腦功能、促進心理健康而鍛煉。運動不僅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工具,還是提升心智表現的重要手段。


運動方面的建議

「運動計畫必須要有技巧訓練和有氧訓練這兩部分。」

作者建議運動類型最好能包含技術成分和有氧成分,技巧訓練有助於刺激大腦去適應變化,產生新的突觸、連結;而有氧訓練能夠提升心肺功能,好的血液循環和一些激素對大腦有正面的效果。

最好是每週六天從事四十五分鐘到一小時,並且其中四天進行時間較長的中度運動,另外兩天進行時間較短的激烈運動。」

有一些少數但高強度的運動,對於身體也有正面刺激。


如果有憂鬱、焦慮、壓力大、成癮、老化、無法專注的問題,或是想變聰明的話,快多多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