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簡勝繁投資秘訣! 《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作者葛林布雷(Joel Greenblatt)是戈坦資本公司(Gotham Capital)創辦人兼經營合夥人,這家投資公司從一九八五年成立以來,締造了高達四十%的年報酬率。葛林布雷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一家列名「財星五百大企業」公司的前董事長、價值型投資俱樂部公司(ValueInvestorsClub.com,)共同創辦人,著有「如何變成股市天才」(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葛林布雷擁有理學士與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


什麼是「神奇公式」(Magic Formula)?

📌 核心邏輯:用簡單的兩個財務指標選股

這本書的觀念相當簡單明瞭,只透過兩個指標來評估股票,分別是


1. 高報酬率(高投資報酬) = 公司能有效使用資本賺錢

    ➤ 用 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Capital) 測量

    或者說ROA,也就是資本報酬率,他認為理想的數字是25% (雖然我覺得這個要求有點高)。


2. 便宜的股價 = 公司價值被低估
    
    ➤ 用 收益率(Earnings Yield) 測量,即「盈餘 / 股價」,也就是盈餘報酬率,或者說[本益比的倒數]


操作方式

很簡單,首先列出一系列選股清單,可能是台股,可能是台灣50等等,

1.  按「高報酬率」排名

2.  再按「便宜程度」排名

3. 將這排名評比綜合起來,構成一個投資組合,大約是5~20、30檔,依個人分散風險需求而定。

4. 持有一年,每年可重新再次選錄股票。

5. 按照作者的回測,這方式的在一段期間中達到的大約年均績效為18.9%,勝過同時期大盤的11.7%。



其他心法

1. 每天超過95%的交易可能都沒有必要。

2. 人們高興時,高估股價;悲傷時,低估股價。

3. 要有耐心,不要1-2年沒績效就放棄股票。至少要等待3-5年。

4. 長期而言,市場是精明的,投資人會買進物超所值的股票,企業主會回購或併購。

5. 不要花「過多」的時間研究股票,投資賺錢是為了生活,而不是被「研究股票」塞滿。



附錄補充

1. 作者的[資本報酬率],更精準的說,是[稅前息前盈餘] ÷ [淨營運現金 + 淨營運資產]。

每年的折舊、攤提,則被認為是恆常資本支出的一部份。


2. 作者的[盈餘報酬率],更精準的說,是[稅前息前盈餘] ÷ [企業價值](股東權益+有息債務淨額)。

作者這麼做的理由是,想避免掉稅率和債務利息的浮動,對企業獲利能力評價的影響。(但我認為這麼做可能也有忽略利息也是營運成本的問題)


假設A、B兩家公司,營業、盈餘所有一切都一樣,唯一差異在於A公司透過股東資金來賺錢,假設股價100元,EPS 10元;而B公司槓桿舉債來賺錢,股價50元,欠款50元,EPS也是 10元。雖然B公司的本益比較低,但是兩者的ROA其實效率一樣,都是10%,只不過A的ROE假設是10%,乙的可能是20%。乙的優點是透過舉債來增加資本報酬速度,但缺點是舉債的風險和成本。在考慮ROA的同時,如何同步也評估ROE,就看投資人怎麼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