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變革的時代
◎ 組織要適應持續不斷的變革。組織的功能是讓知識發揮作用——無論是用在工具、產品、流程;工作設計;甚至是知識本身。知識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變化,今天理所當然的事,到了明天卻變得荒謬絕倫。
◎ 我們主要面對的變革,並非是經濟變革,甚至也不能算是技術變革,而是在人口結構、政治、社會、思潮的變革。其中最重要的變革是,世界觀的變革。
◎ 企業的技術變革愈不顯著或愈不突出,整個組織會墨守成規的危機就愈大,因此,強調創新就變得格外重要。
◎ 幾乎沒有企業願意放下昨天的束縛。所以,也幾乎沒有企業擁有可供明天使用的資源。
◎ 不能等到明天才開創未來,未來得在今天就開創。而且,未來大多是由那些與當前任務有關的決策和行動所開創。反之,所有為了開創未來而做的事,也會直接影響到現況。
二、未來
◎ 想了解未來,第一步就是先了解下列兩種截然不同、但互補的方法:找出經濟及社會出現斷層,以及全面造成衝擊之間的時間落差,並善加利用一有人稱它為「對已經發生的未來預作準備」。另外一種方法是「讓未來成真」——對一個尚未誕生的未來提出新觀念,並藉此引導與塑造未來。
◎ 預測未來是自找苦吃。打理手頭上已經擁有,而且能創造及該創造的未來,是最該做的事。
◎ 多年來,我一直注意諾貝爾獎得主的得獎感言。我一再聽到他們說,「我會開始從事這項工作、獲此殊榮,都是由於一位老師隨口對我說的一句話:『你為什麼不嘗試一些真正能改變世 界的事情呢?』」
◎ 每個商業概念都會有所侷限,但大部分的概念都管用。具有創新能力的商場人士對社會的整體影響,遠高於歷史學家的想像。
◎ 能開創未來的創業家構想總會這麼自問:「在經濟、市場或知識上,有哪些重大的改變,使我們能用自己喜歡、又可以獲得最大經濟成效的方式做生意?」
◎ 我們或許無法成就一些真正想成就的事情一就算經過長時間,也永遠無法完成的事。但如果我們現在就馬上去做,一個階段之後的最終產品、流程或服務總會找到顧客、市場及最終用途,也能夠賺錢並滿足一些期望與需求。
◎ 開創未來需要勇氣、需要辛苦打拚,同時也需要信心。如果我 們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是不切實際,更禁不起未來的考驗。沒有一個概念是萬無一失的——也不該有這種概念。在所有關於未來的概念中,一定會失敗的就是那些「十拿九穩」、 「零風險」,那種「絕對不會失敗」的概念。
◎ 高階主管如果不甘於只是做一個懶散的人才管理員,就應該承擔開創未來的責任,有的企業偉大,有的只是稱職;有些企業高階主管被視為創業家,有的只是主管辦公室的看門人。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管理者是否願意開創未來。
三、創業精神
◎ 創業家盡做些顛覆及打亂秩序的事。熊彼得說過,創業家的工作就是「創造性的毀滅」。
◎ 因為商業活動是經濟活動,所以會不斷地尋求變革;會不斷地破釜沉舟,甘冒最大的風險,或製造新的風險。
◎ 企業必須盡量設法降低風險。但如果企業的態度只是要規避風險,到頭來反而會承擔最大、最不理性的風險:也就是要承擔 「什麼都不做」的風險。
◎ 成功的創業家會試圖創造價值,有所貢獻。他們有遠大的目標,不甘只是改善或修正現況。他們會試圖開創全新且不同的價值與滿足;試圖將「原料」轉換為「資源」;試圖以全新且更有生產力的方式去結合現有的資源。
◎ 根據定義,創業家會將資源從低生產力及低收益的地方,轉移到生產力及效益更高的地方。當然,這其中可能存在失敗的風險。然而,即使只是普通的成功,它的報酬就足以抵銷可能出 現的風險。
◎ 創業家必須有目的地尋求創新的來源、變革,以及成功創新機會的徵兆。他們得了解並運用成功創新的原則。
◎ 在我認識的成功創業家中,他們的共通點不在於擁有特定的人格特質,而是他們都致力推動有系統的創新。創新是創業家的特色,無論是在現有企業、公共服務機構或新事業中都是如 此。創業家要創造新的致富資源,或者是賦予現有資源更大的賺錢潛力,就得依賴這個工具——創新。
◎ 成功的創新者都相當保守,他們不得不如此。他們注意的焦點,不是風險,而是機會。
◎ 創新與創業精神並非「一次連根拔起」(root and branch),而是 「循序漸進」(one step at a time)。這次是一種新產品,下次是一 項新政策,再下一次是一種新的公共服務,這些都是要讓社會、經濟、產業、公共服務事業或企業保持彈性和自我更新。
四、變革的原動力
◎ 抗拒變革源自於無知,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恐懼。我們必須把變革視為機會,才不會感到恐懼。
◎ 最重要的是,企業的基本理念必須要有連續性:包括使命、價值、績效和成果的定義等。因為對於引領變革的企業來說,變是常態,因此它的基礎必須特別穩固。
◎ 企業必須成為變革的原動力。要做到這點,企業必須有條理地放棄以往不成功的事物,有條理且持續地改善每個產品、勞務,以及企業內部的流程。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善用成功。尤其對那些意外、事先未計畫好的成功,也需要納入系統的創新思考中。
◎ 創新的企業會調整自己去放棄老舊、且不具生產力的事物。這種企業絕對不說:「馬車用的馬鞭,只要製作精美,總會賣得 出去。」這種企業知道,人類生產的事物勢必會過時,而且通常很快就會過時。
◎ 每隔三年,創新的企業就會衡量所有產品、流程、技術、勞務及市場。它會捫心自問:「依我們所知,現在會去推廣這項產品或勞務嗎?」如果答案是否定,這家企業不會說,「我們再研究看看。」而是會問:「如何撤離?」
◎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怎麼做?」這個問題恐怕比「做什麼?」更快過時。變革的領導者一定要審視所有的產品、勞務、市場或流程:「就目前所知,如果我們還要進入這個領域,是否要依照目前的方式?」
◎ 一般長年行駛在海上的船隻,必須清理那些附在船底的藤壺 。否則它們會拖慢船隻的速度與機動性。
◎ 要把資源集中在成效上,就需要一套有系統的承諾,也就是我提出的「企業體重控制」(corporate weight control)。也就是每次進行新任務時,就要放棄一個較無遠景或生產力的任務。
◎ 創新組織不會為了要捍衛舊日的事物,而虛擲時間或資源。靠著有系統地放棄昨天的事物,才能釋出資源到新工作上,尤其 是最稀有的資源——才智之士。
◎ 我們淘汰自己的產品、流程或勞務,是防止競爭對手淘汰我們的唯一途徑。
◎ 變革成功的第一個良機,通常也是最佳的機會,就是要發掘並建立在本身的成就上。就如同在持續地改良下,不斷的探索遲早會變成真正的創新。許多小小的腳步會累積成一次主要、 且十分重要的變革。換句話說,也就是帶來一種全新、且截然不同的事物。
五、促成變革的組織結構
◎ 現行的企業應該設計一套以創業精神為中心的組織。企業應該確保所有的報酬、激勵措施、薪資、人事決策及政策等,都會對正確的創業態度給予獎勵,而不是造成妨礙。
◎ 一流人才必須分配到最佳的機會,分配到一個只要單位努力,就可能產生最大報酬的領域中。最棒的機會一定要搭配最有能力及績效最好的人。
◎ 重要的機會如果沒有與資源配合,就得設法張羅。沒有一流的資源,根本就不用想要開拓重大的機會。一流資源也一定要分配到重要的機會上。
◎ 這種新的創業型結構應有別於舊有的結構。如果想用現有的結構執行創業方案,一定會失敗。
◎ 新事業,無論在企業內部或外部,都像是小孩子。你帶著一個六歲大的孩子登山時,不可能讓他揹著四十磅的背包。
◎ 創新型組織的上上下下都需要一種學習氣氛。它必須能夠帶動並維持不斷的學習。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認為自己已經 「出師」。對組織內所有成員來說,學習是持續的過程。
◎ 在創新概念獲得證明前,創新型企業永遠會支持一個人或一個團隊,而不是支持一項「方案」。
◎ 無論景氣好壞,針對未來發展的預算都要保持穩定,這套预算應該佔企業整體支出的10%或12%,這種預算除非在長時間下都維持一定的水準,否則它很少能發揮功效。
六、創新的基本面
◎ 創新,就是要成功地找出原本失落的一小塊,把現存的元素 (知識、產品、消費者需求、市場)轉換成全新、且更有生產力的組合。
◎ 創新或許是為舊產品找出新用途。能開發全新的流程,或者發明全新的產品固然是創新,但業務員能夠說服愛斯基摩人買下冰箱,以避免食品結凍成硬塊,這也算是一種創新。
◎ 在企業組織中,創新和行銷是一樣的,並非獨立的功能。創新不再侷限於工程或研發,而是延伸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功能及各種活動上。
◎ 每個企業都有三種類型的創新:產品或勞務的創新;市場、消費者態度及價值的創新;產品、勞務的生產,以及推銷上市所需要技術與活動的創新。
◎ 創新和其他求好的動作一樣,其中也有天分、才氣,以及知識。但是在該說該做的都說了、都做了之後,創新還需要辛勤、專注,以及目標明確地操作。少了勤奮、堅毅、投入,光靠天分、才氣及知識也成不了事。
◎ 一個目標在於掀起產業革命的遠大創意,大都不會成功。創新最好是從小規模開始著手——只需要少數的金錢、人員及狹小的市場。否則,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從事調整及改變。想要成功 的創新,幾乎都需要調整及改變。
◎ 一項成功的創新,它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同業的領導者。但是,它最後並不一定要變成「大型企業」。事實上,沒有人能夠預言,某項創新到最後會變成大事業,或者只有中等程度的成 就。但如果一開始,創新就不以業界領導者為目標,那就不太可能會有足夠的創新性,也很難建立起自己的地位。
◎ 不要為了未來,而試圖去創新。光是說:「二十五年後,會有很多老人需要這個玩意兒」是不夠的。我們要說:「這項產品,在今天就會有夠多的老年人需要它,因為它能改善狀況。 當然,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二十五年後,會有更多老人需要它。」
◎ 創新是對於社會及經濟體系的一種影響,顧客行為的一種改變,其中包括老師、農民、眼科醫生,及所有普通人。它也是一種流程的改變,流程就是世人工作及生產的方式。因此,創新永遠得接近市場,專注於市場,並且由市場來推動。
◎ 別耍聰明。創新必須讓普通人也會操作。別分心,別一次想做太多事情。
◎ 對創新的考驗在於,能否創造價值。新奇只是讓人覺得好玩。 管理階層決定創新的理由,往往是他們厭倦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情、或生產同樣的產品。創新的考驗也是對品質的考驗,並 不是:「我們是否喜歡這個創新?」而是:「顧客是否需要,而且願意花錢買它?」
◎ 創新型企業會問,「我們下一次檢討這個方案的時點是什麼時候? 屆時我們該預期有何成果? 時間多快?」創意如果連續兩、三次未能達成目標,創新型企業不會說,「我們再加倍努力。」它會說,「現在是否該另起爐灶了?」
◎ 研究報告、市場調查或電腦模型都無法代替現實的考驗。因此,每個要改良或創新的事物,都得先小規模地測試,也就是試辦。
◎ 一件全新事物的主要市場和應用,一定不是創新者或創業家原先所預期,也不是他們原先為這項產品、勞務或技術設計的用途。這幾乎成了「自然法則」,沒有一個市場或顧客調查可以事先發現這一點。
◎ 創新代表創造新價值,讓顧客獲得新的滿足。因此,組織評估創新的方式不是依照創新在科學及技術上的重要性,而是對市場及顧客的貢獻。
七、創新的風險
◎ 根據定義,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有「高風險」。捍衛昨天的做法不但不是創新,它的風險反而遠高於開創明天的做法。
◎ 風險再怎麼重要,都不是採取行動的根據,而是限制行動的束縛。
◎ 當創新是正確且有利可圖,也就是創新的機會已經存在時,最大的風險就是是否採取資源最佳化。理論上,創業應該是風險最低,而非風險最高的方式。
◎ 因為追求一個機會而耗費金錢和精力,絕對要是企業所能承受的風險。如果所需的資金超過企業能夠虧損及存活的資金,這個機會就不是企業該做的。
◎ 突破性機會是屬於「不能不承擔的風險」。典型的案例就是奇異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在第二次大戰後不久,奇異公司就跨入原子能產業。奇異公司的科學家及工程師顯然一致認定,原子能會成為低價電力的機率很低。但是,公司仍然認為,一家主要的能源公司若不進入原子能發電事業,將會是一大風險。
八、創新的機會
◎ 創新機會不是隨著暴風雨而來,它是隱藏在徐徐微風之後。
◎ 運氣、機率及大災難都會影響企業和人類的所有努力。但是,要光靠運氣來建立事業,根本就不可能。只有有系統地尋找與發揮潛能的企業,才能享受繁榮和成長。
◎ 在心理上,要找出及了解一個事業的潛力是很困難的。因為這代表要打破根深柢固的習慣,一定會遭遇到內部的抗拒。同時,也代表要放棄目前大家最引以為豪的技巧。
◎ 對一個事業或產業的威脅,通常就是環境的改變:市場、顧客或知識的改變。如果企業一直拘泥在現有、傳統及根深柢固的做法——或者是否定其他的可能性——總有一天,它可能會被改 變所滅毀。
◎ 善用改變的人很少會遇到競爭,因為其他的同業還在根據昨天的情況來經營事業。
◎ 人不能管理變局,只能走在變局之前。
◎ 目標明確,同時透過分析、系統化及辛勤工作達成的創新,可說是創新實務的所有內涵。因為它至少涵蓋了九〇%以上的有效創新。
◎ 整體來說,創新的機會常是偶然的發現。這種機會未必出現在規劃人員必須處理的大批事務中,有時候反而是因為脫離正軌才發現的。
◎ 說得明白一點,系統化創新就是追蹤創新機會的七種來源:意料之外的事件——意外的成功、意外的失敗、意外的外在事件; 不一致的狀況——實際狀況與預期狀況之間的不一致;基於程序 所需的創新;產業結構或市場結構的創新;人口統計特性;認知、情緒及意義的改變;新知識。
九、創新的機會
◎ 意料外的事件,能幫助我們跳脫先入為主的觀念、假設及原先十拿九穩的想法。所以它是一個相當豐富的創新來源。
◎ 在提供成功創新機會的來源中,沒有比意外成功所提供的機會更多了。它提供的創新機會也比其他來源的風險更低。然而,意外的成功卻幾乎完全被人漠視。更糟糕的是,管理階層傾向 於積極地抗拒意外的成功。
◎ 管理階層不易接受意外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有一種傾向,會認為任何能夠持續一段很長歲月的事物,一定是「正常的」,而且會「永遠」存在。因此,任何違背我們所認定的自然法則的事物,都會被視為是不合理、不健康,而且是明顯反常的。
◎ 意外的成功是一個機會,但它也會有所求。它要求被慎重地對待;要求一流人員的配合。它要求管理階層認真和支持的程度,與機會的大小成正比,而且這個機會是相當值得重視的。
◎ 意外的失敗要求你走到外面,四處看看,聽聽別人的意見。失敗應該被視為是創新機會的徵兆,並得慎重地處理。
◎ 競爭對手意外成功或失敗的重要性是一樣的。我們應該鄭重其事地將對手的成功或失敗視為是創新機會的徵兆。不僅要「分析」,更應該實地的調查。
十、不一致與結構變化
◎ 產業結構的改變,給了外行人一個非常明顯,而且能夠預測的大好良機。 但產業内部通常把這些變化視為是一種威脅。
◎ 在某個產業或服務業的人,一旦誤解了現況,並依此做出錯誤的假設,他們付出的心力將走入歧途,他們將專注在毫無成效的領域中,現況和行為間就會存在著不一致。但只要有人能夠察覺到,並能加以運用,這種不一致會提供一個成功創新的機會。
◎ 生產商及供應商的典型反應是,抱怨消費者「不理性」或「不願為品質付出代價」。只要聽到這種抱怨,我們就有理由認定,生產商或供應商所抱持的價值及期望,與顧客的真實價值及期望不一致。
◎ 產業與市場結構看來如此牢靠,有些人可能認為他們的命運早已注定,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且必定會永遠地持續下去。事實上,市場和產業結構是相當脆弱的,小小的衝擊就能讓這個結構瓦解,而且速度通常很快。
◎ 主導市場的大型生產商及供應商,會因為多年的成功和所向披靡,而變得狂妄自大。起初,他們不會把新進者放在眼裡,認為他們不夠專業。但是,當新進同業的市場占有率愈來愈高 時,這些大型的生產商及供應商會發現,他們很難動員去採取反擊的動作。
◎ 當結構性趨勢逐漸衰微,或是發生反轉,墨守成規的人將面臨滅亡,能夠迅速應變的人則會得到許多機會。
◎ 「杯子半滿」和「杯子半空」描述著同樣的現象,但其中的意義卻南轅北轍,當一位經理人的認知從「杯子半滿」轉變成「杯 子半空」時,其中就出現了重大的創新機會。
十一、新知識和觀念
◎ 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清楚地專注在「策略地位」(strategic position)上。引進創新會引起大眾注目,並吸引其他的追隨者。換句話說,創新者必須一次就做對,他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機會。在所有其他的創新中,創新者一旦成功,他可以預期自己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獨享成果。但這對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來說,是不成立的。這類的創新者幾乎是馬上就發現競爭對手比預期多出很多。他只要走錯一步,馬上就會被超越。
◎ 知識型產業的失敗率極高,尤其是高科技產業,但大部分的原因得歸咎於創業家。他們傾向於瞧不起任何非「尖端知識」的事物,他們尤其輕視在所屬領域不是專家的人。他們太過於迷戀自己的科技,經常認定「品質」代表著技術的複雜性,而不是為使用者提供價值。在這方面,他們大致上還是十九世紀的發明家,而不是二十世紀的創業家。
◎ 長久以來,大家都知道即將出現一項創新——但它還未發生。突 然間,創新進入到瀕臨爆發期,接著就會出現幾年短暫的狂熱、新興企業的大幅成長,以及大量的媒體報導。五年後,就 會出現一場「淘汰」,只有少數人能夠存活。毫無例外地,倖存者都是在市場爆炸初期就已經成立的公司。在這個階段結束後,要想進入這個產業是不太可能的了。
◎ 沒有人預期鞋油製造公司能夠成為「營收十億美元的大企業」。這類公司就算只是個健全、規模中等的家族企業,也沒有人認 為是一種失敗。相形之下,高科技是一種「非高即低的遊戲」 (high-low game),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將被視為毫無用處。這種狀況使高科技創新天生就是高風險。
◎ 在創新與創業精神的理論及實務中,聰明創意的創新是附屬的。但它應該受到外界的賞識及報酬。因為它代表社會需要的特質:自動自發、懷有抱負,以及發揮天賦。
十二、新事業的管理
◎ 現有組織衰微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創新。新事業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管理。
◎ 除非新事業能夠發展成一個新行業,並且獲得完善的「管理」。否則,不論它的創業理念多麼出色、吸引多少資金、產品如何頂尖,甚至市場有多麼殷切的需求,它都無法存活。
◎ 如果新事業無法預見這種情況,不能自我調整以善加利用這些預期之外的市場;如果新事業不以市場為重心,也不以市場為導向,那麼它只是在為競爭對手製造機會。
◎ 任何事業得有外力的滋養才能夠成長。從財務面來說,新事業的成長需要額外的財源,而非從中抽走資金。新事業愈健康,成長速度愈快,就愈需要財力的挹注。
◎ 首先,公司創辦人應與公司其他重要人士徹底思考公司主要的 活動。其次是,包括創辦人在內,每位管理團隊的成員都要捫心自問:「哪些活動我做得不錯?公司的其他重要成員所負責 的活動中,還有哪些是做得不錯的?」
◎ 創辦人對新事業的需要,以及對本身長處的評估,都得接受外人的挑戰,得由局外人提出質疑,檢討決策。而且最重要的,是局外人要經常提醒新事業重視長期的生存需求——要以市場為重心,培養財務遠見,並組成一支能夠發現功能的最高管理團隊。
◎ 首先,公司創辦人應與公司其他重要人士徹底思考公司主要的活動。其次是,包括創辦人在內,每位管理團隊的成員都要捫心自問:「哪些活動我做得不錯?公司的其他重要成員所負責的活動中,還有哪些是做得不錯的?」
十三、成長與多角化
◎ 成長不是天經地義的,成功之後也未必就一定會成長,成長是斷斷續續的,到了一定的階段,企業就必須自我變革。
◎ 能在短時間內,全面提升企業資源整體生產力的成長,就是健康的成長。這種成長應該被培養與支持。但如果只是數量上的增加,但是整體的生產力卻未有所提升,這就是虛胖。
◎ 管理階層必須思考,公司至少需要什麼程度的成長。少了最低限度的成長,企業就會失去優勢、活力、表現的能力,甚至可能連生存都有問題。企業需要一個能維持生存的市場地位。否則,公司會很快地邊緣化,公司的規模會很快地變得不適當。無論是國內或全球市場的擴張,公司得隨著市場成長,才能維持生存。
◎ 一個規模錯誤的企業,總有一個領域、活動、功能、成果是不合比例或異常發達的——大部分的情形是好幾個。這個領域特別龐大,需要注入很多的精神與成本,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和成 果。一家企業無論能產生多少營收,異常發達的領域永遠會吸收更多的資源。
◎ 成長會轉移到新的基礎上,所以,企業必須思考,哪些成長領域適合它的特殊長處,以及將資源從哪些無法再有成果的領域移出,投入到可以發掘新機會的領域。
◎ 退化的速度愈來愈快。在變動的時代中,任何成長策略的第一要務,就是有組織地擺脫過去,再加上有系統地集中資源。
◎ 如果「我們計畫十年內規模成長一倍」這種說法不切實際,那麼目標應該是「我們計畫在十年內提高生產力一倍」——依照投入的資本,關鍵原料及人力,提高生產力永遠是實在的目標,永遠可行。
◎ 企業愈少進行多角化,就愈容易管理,簡單就容易明瞭,大家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也能看得出本身績效和整體公司成果的關係,如此就比較能集中努力的成果。
◎ 只有兩種方式可以讓多角化經營協調一致。企業的業務和技術、產品和產品線,還有它的活動都在一個共同的市場下,就 能夠一面的高度多角化經營,但仍享有基本的一致性。此外,如果企業的業務、市場、產品及產品線,及它的活動是由一種共同的技術貫穿,也就能一面的高度多角化經營,但仍享有基本的一致性。
◎ 要改變專門化與多角化之間的平衡,有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 「收購」(acquisition),收購經常也是為企業注入新能力及新知識的最佳途徑。
◎ 金融工具可以大幅地節省時間,也能縮短企業成長及發展到某 一規模的時間,同時也可以把多年的問題和決策濃縮成很短的時間。
◎ 事業單位的售讓(divestment)是一種「行銷」,而不是「銷售」 的問題。問題不在於「我們想以什麼價錢、賣出什麼?」而是 「在什麼條件下,它對誰有價值?」就像一句老諺語所說:「為 女兒找女婿時,別問:『誰能成為她最好的丈夫?』而是要問:『什麼樣的男人才能讓她成為好妻子?』」
十四、公共機構的創業精神
◎ 公共服務機構主要是靠「預算」,而不是根據成果獲得報酬。不論資金的來源是納稅人、慈善組織的捐贈人等,公共服務機構 的開銷取決於活動的多寡,以及別人提供的資金。公共服務機構的活動愈多,預算就愈龐大。公共服務機構已經將「成功」 定義成「爭取更多的預算」,而不是「獲得成果」。
◎ 公共服務機構的成立宗旨在於「行善」。換句話說,機構成員把自身的任務視為是絕對的道德事務,而不是經濟事務或將本求利的事情。
◎ 公共服務機構必須明確地界定它的任務:它想要做什麼?它為什麼存在?它的重心應放在目標,而不是放在行動計畫及方案上。因為行動計畫及方案只是達成目標的工具,應被視為暫時及短期的手段。
◎ 公共服務機構愈成功,就愈快會失業。這個機構屆時如果拒絕放棄,就只會變成阻撓績效的絆腳石。公共服務機構的負責人如果追求成果和績效,就得讓組織有條理地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