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5分鐘精華書摘:彼得杜拉克——《社會的趨勢》

 



一、大轉換期

◎ 新社會既會是一個非社會主義的社會,也將會是一個後資本主義的社會。同樣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社會的基本資源是知識。



二、知識革命

◎ 知識意義的基本改變就是工業革命、生產力革命及管理革命的基礎。

◎ 在對知識的定義大幅變動的第一階段中有長達一百年的時間知識被應用在工具、製程及產品上結果造就了工業革命。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從一八八〇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期間中知識的新定義和工作有關進而引發了生產力革命。最後一個階段則於二次大戰結束後展開知識開始運用在「知識」本身之上直到今日。而這更是管理革命的濫殤。除了資本與勞工外知識現在也很快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 事實上提供一種能讓我們「在既有知識中找到一個運作方法」的學問就是我們所謂的管理。但是現在的知識又被有系統、有目的地運用在判定將來需要什麼新知識——無論這些知識是否可行也不論必須要作什麼才能使知識發揮功用。換句話說知識正被運用在有系統地創新上而這種關於最有效知識運用的第三次變動可以稱之為「管理革命」。


三、知識社會

◎ 在知識社會中真正的投資不是機器和工具而是知識工作者。

◎ 知識工作者所從事的新工作它所需要的條件大多數是藍領工人不具備也不太容易取得的。新工作要求大量的正規教育以及能夠學得並應用理論與分析性知識的能力。這些工作也需要一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心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個持續學習的習慣。

◎ 傳統上求知與教學一直都和應用毫無關係求知與教學都是以學科為主軸也就是根據知識本身的道理加以組織。大學裡的教授、系所、學位、專業領域甚至所有高等教育機構他們關心的焦點都是以學科為主——按照組織專家的說法是以 「產品」為導向而不是以「市場」或「最終用途」為出發點。如今我們對於知識的組織或追求愈來愈強調應用而不是學 科的訓練跨學科間的研究正急速地發展

◎ 知識並不會消滅技術反而會很快地變成技術的基礎。我們愈去利用知識就能夠更快速及成功地取得先進技術。想要讓知識具有生產力就一定要有技術的配合。知識必須作為技術的基礎才能發揮出生產力。

◎ 下一個社會將具有三個特質:沒有疆界因為知識的傳播比資金更加無遠弗屆;力爭上游任何人都能透過正式教育管道輕易的往上爬;失敗和成功的可能性相同。任何人都可以取得 「生產工具」例如取得就業所需的知識但未必人人都能夠成功。對組織及個人都一樣當上述的三種特質加在一起它們將使知識社會變成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


四、組織的社會

◎ 每個機構的目標愈明確它的力量就愈大。如果評估績效的標準能更明確機構也將更有效率。如果能對權威更嚴謹地評定機構的正當性就會愈高。


五、管理

◎ 管理表達出西方社會的基本信念:透過對經濟資源的系統化組織人類就有可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 在新科技時代下任何社會如果想擺脫自主企業的自由管理作風希望以中央計畫的方式去控制經濟必定會招致毀滅。任何企業如果試圖將責任和決策放中在高層身上結果也會一樣:毀滅。就如同恐龍時代的大型爬蟲動物一樣試圖用一個微小、集中的神經系統來控制龐大的身軀但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快速變遷終致滅亡。

◎ 在每個企業中經理人都是賦予企業生命、為企業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沒有經理人的領導「生產資源」永遠只是資源永遠無法變成產品

◎ 為什麼我們可以僱用大量具備知識和技術的員工去從事生產性工作管理作出了解釋這也是人類史上的頭一遭。若非已開發社會已建立堅實的知識基礎現代化管理和企業根本就不可 能存在。同理若非管理學的出現才使那些具有知識的人發揮效用。

◎ 組織要贏得知識型員工的忠誠就必須向他們證明它會給他們發揮知識的機會。

◎ 組織的存活能力——不僅是企業——愈來愈仰賴發揮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相對優勢」。吸引及留住最優秀知識工作者的能力成為第一、而且是最根本的先決條件。


六、非營利組織的角色


七、經濟人時代的終結

◎ 我們已經放棄「經濟進步永遠是最高目標」這個理念。一旦放棄經濟成就是最高的價值並把經濟成就看做是眾多的目標之一就等於不再把經濟活動當成社會生活的基礎。

◎ 除了不再把經濟視為社會構成範疇外西方社會更放棄人是「 經濟人」的理念人的基本動機不再只有經濟動機他的自我實現也不再只有經濟成就和經濟報酬。


八、政治變遷

◎ 人不知道自己會往何處去人唯一知道且了解的事情就是從歷史演化而來的現實社會。因此人應該以既有的社會及政治現實而不是理想的社會做為他政治和社會活動的基礎

◎ 我們得先認定我們不知道終極解決方案是什麼。因此我們得接納前後不一、變動、妥協及矛盾。我們知道一件事:絕對的「非此即彼」只會導致專制


九、國家的巨大化

◎ 政府不再扮演規矩制訂、在旁協助、提供保障及支付代理角色進而成為施行者及管理者。到了一九六〇年西方已開發國家都接納了這種學說:政府是所有社會問題和的所有的社會任務的適當代理人。

◎ 民主政府建立在一個理念:民意代表的首要任務在於保護選民對抗貪得無魘的的政府。分餅國家對自由社會的傷害愈來愈大。民意代表詐騙納稅人的錢然後去圖利特定利益團體以換取他們的選票。這是對公民權的否定現在也有很多人再倡議公民自覺。


十、政府再造

◎ 要改頭換面所有的機構都需要以下的三個步驟:放棄行不通的事物放棄從來就行不通的事物;放棄已經失去效用或無法再有所貢獻的事物。專心在行得通的事物上專心在還有成效、能讓組織提升執行能力的事物上。分析事情為何成功又為何失敗。


十一、經濟政策

◎ 無論是凱因斯學派、貨幣學派、供給面或新古典學派任何有意刺激經濟的政府政策都找不到確實有效的蛛絲馬跡。每當景氣低迷政府刺激經濟的政策又正好遇上經濟循環的復甦期這絕對只是巧合而已而這也是最會出現巧合的政策。

◎ 維持讓經濟成長及繁榮的「氣候」是民族國家及其政府的任務例如維持貨幣匯率穩定、低稅率、鼓勵人民節約及儲蓄。 經濟「氣候」也就是所謂的景氣起伏其實不受任何人的控 制。因為會造成景氣起伏的事件多半是全球性而不是在民族國家境內發生的

◎ 除了均衡理論外我們現在需要一套經濟動態學的理論。我們需要一種會把技術創新視為經濟事件而且也能將技術創新融入到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的理論。


十二、經濟發展

◎ 經濟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要經濟任務。但我們直到現在都誤解經濟發展的意義——我們以為這個任務是要讓窮人變得富有。現在我們得學會這個任務是要讓窮人具有生產力

◎ 開發援助與經濟發展之間幾乎是高度的負相關。獲得最多這類援助的地區不是經濟毫無發展就是經濟發展退步。就如同國內的社會福利取得國際社會福利(我們稱為「開發援助」)的國家和其他國家大同小異唯一的差別在於取得的援助愈多開發的程度愈低。

◎ 我們知道經濟發展要靠不斷地努力而完成並不是依靠外來的援助。我們知道沒有哪種策略或者政策保證管用。我們更知道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於教育和競爭力而不是資本的投資


十三、高齡化的社會

◎ 任何關於資本的定義都不適用於解釋退休基金的資金;這不只是語意學的問題。事實上退休基金的資金是延遲給付的工資。這些資金在積累後是要提供等值於工資的所得給那些不再工作的人。

◎ 對依賴退休金的退休人口來說通貨膨脹是最大的殺手,也直接威脅到五十歲以上的勞工因為它會影響到他們退休後的未 來購買力。上述兩種族群占成年人口的極大部分。因此這個兩個族群對於通貨膨脹的防範比以往更積極。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5分鐘精華書摘:《超級專案管理》(How Big Things Get Done)

 



《超級專案管理》是由 Bent Flyvbjerg 和 Dan Gardner 合著的一本書,探討為什麼大型專案(例如基礎設施建設、電影製作)經常超出預算、延誤或失敗,以及如何成功完成這些專案。書中提供實際案例與數據,分析失敗的原因,同時提供實用的策略來提升專案的執行效率與成功率,強調謹慎規劃、迭代執行,以及利用「慢工出細活」的原則完成複雜目標。


一、大型專案有多常出包

根據作者大量的研究顯示,大型專案有一半要麼會爆預算、要麼會爆完成時間。只有大約10%的專案可以符合原先預期。而要成本、時間符合原先預期外,效益也符合預期的話,則大約只有0.5%。


二、為何大型專案常常出包

1. 心理與權力作祟:人們常常在開啟專案時就因為好大喜功、為了爭奪權力、或是過度樂觀,所以把專案想得太美好,殊不知一開始的規劃就注定不能如預期達成。

2. 策略性隱瞞:特別是公共大型專案,主持者擔心如果說出真正的成本,領導不會買單,所以故意文過飾非,引誘人們投入專案,等開始後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已經來不及,頭已經洗下去了。

3. 過快判斷(承諾謬誤):主持者可能因為時間壓力,或固執己見,沒有做好充分的考慮,就把一開始的計畫當成最終版,死嗑下去。

4. 沉沒成本謬誤:當死嗑下去後,為了不背黑鍋,不想感覺前功盡棄,所以就持續投入資源,越燒越大,最後成本持續爆增。

5. 萬年新手症候群:如果大型專案是前無古人,那麼來做的人可能都沒啥經驗,很可能錯估情勢。然後下一次的大型專案可能是事隔多年,於是經驗無法傳承,於是下一次的大專案,又是一次缺乏經驗的冒險。

6. 計畫不周全:有些商業情境會鼓勵先做再說,這種模式對於低成本迭代型的計畫是好的,但是若是做成本較高的話,這種模式就不太好了,可能會導致一直燒錢、一直出包。

 

三、如何提升大型專案成功率

1. 請高手出馬:有經驗的專業者具有許多難以言說的實踐智慧,這差異只有開始動工時才看得出高手、低手的差異。

2. 找對團隊:跟找到高手一樣,找到好團隊,稍貴一點的價格絕對勝過後續補洞、出包的成本。

3. 問「為什麼」:不時回顧專案的「目標」,別忘記專案計畫只是手段。心中有大目標,才能判斷計畫使否走歪? 是否要考慮壯士斷腕? 

4. 樂高模組法:容易成功的專案許多是以小模組方式慢慢一步步達成。不要打造牽一髮動全身的「龐然大物」,試著將專案分解成易執行、易替換、可重複的小模組,像堆樂高一樣把它們拼起來。

5. 慢思快行:執行起來要付出成本的事項,需三思而後行。慢慢來比較快,與其動工後事後補救,不如動工前盡量計畫周詳。欲速則不達。

6. 採取外部觀點:永遠試著找先例或類似案例來參考,不要覺得自己的專案是獨一無二。相信大數法則,你的專案所需的時間、成本、獲得的效果,很可能與其他案例類似。

7. 留意可能付出的代價:不要假設專案不會出包,請假設如果出包該怎麼做。

8. 聰明拒絕:秉持專案的初衷,不要輕易接受計畫之外的無謂事項。

9. 廣結善緣:平時做好人脈,有事時大家好互相照應。

10. 最大的風險是自己:專案都有出包風險,但是最大的風險來自對問題視而不見的自己。不要太獨斷,開放心態聽聽別人的建設性意見。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5分鐘精華書摘:彼得杜拉克——《變革的哲學》

 



一、變革的時代

◎ 組織要適應持續不斷的變革。組織的功能是讓知識發揮作用——無論是用在工具、產品、流程;工作設計;甚至是知識本身。知識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變化,今天理所當然的事到了明天卻變得荒謬絕倫。

◎ 我們主要面對的變革並非是經濟變革甚至也不能算是技術變革而是在人口結構、政治、社會、思潮的變革。其中最重要的變革是世界觀的變革

◎ 企業的技術變革愈不顯著或愈不突出整個組織會墨守成規的危機就愈大因此強調創新就變得格外重要。

◎ 幾乎沒有企業願意放下昨天的束縛。所以也幾乎沒有企業擁有可供明天使用的資源。

◎ 不能等到明天才開創未來未來得在今天就開創。而且未來大多是由那些與當前任務有關的決策和行動所開創。反之所有為了開創未來而做的事也會直接影響到現況。


二、未來

◎ 想了解未來第一步就是先了解下列兩種截然不同、但互補的方法:找出經濟及社會出現斷層,以及全面造成衝擊之間的時間落差並善加利用一有人稱它為「對已經發生的未來預作準備」。另外一種方法是「讓未來成真」——對一個尚未誕生的未來提出新觀念並藉此引導與塑造未來。

◎ 預測未來是自找苦吃。打理手頭上已經擁有而且能創造及該創造的未來是最該做的事

◎ 多年來我一直注意諾貝爾獎得主的得獎感言。我一再聽到他們說「我會開始從事這項工作、獲此殊榮都是由於一位老師隨口對我說的一句話:『你為什麼不嘗試一些真正能改變世 界的事情呢?』」

◎ 每個商業概念都會有所侷限但大部分的概念都管用。具有創新能力的商場人士對社會的整體影響遠高於歷史學家的想像

◎ 能開創未來的創業家構想總會這麼自問:「在經濟、市場或知識上有哪些重大的改變使我們能用自己喜歡、又可以獲得最大經濟成效的方式做生意?

◎ 我們或許無法成就一些真正想成就的事情一就算經過長時間也永遠無法完成的事。但如果我們現在就馬上去做一個階段之後的最終產品、流程或服務總會找到顧客、市場及最終用途也能夠賺錢並滿足一些期望與需求。

◎ 開創未來需要勇氣、需要辛苦打拚同時也需要信心。如果我 們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是不切實際更禁不起未來的考驗。沒有一個概念是萬無一失的——也不該有這種概念。在所有關於未來的概念中一定會失敗的就是那些「十拿九穩」、 「零風險」那種「絕對不會失敗」的概念

◎ 高階主管如果不甘於只是做一個懶散的人才管理員就應該承擔開創未來的責任有的企業偉大有的只是稱職;有些企業高階主管被視為創業家有的只是主管辦公室的看門人。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管理者是否願意開創未來


三、創業精神

◎ 創業家盡做些顛覆及打亂秩序的事。熊彼得說過創業家的工作就是「創造性的毀滅」。

◎ 因為商業活動是經濟活動所以會不斷地尋求變革;會不斷地破釜沉舟甘冒最大的風險或製造新的風險。

◎ 企業必須盡量設法降低風險。但如果企業的態度只是要規避風險到頭來反而會承擔最大、最不理性的風險:也就是要承擔 「什麼都不做」的風險

◎ 成功的創業家會試圖創造價值有所貢獻。他們有遠大的目標不甘只是改善或修正現況。他們會試圖開創全新且不同的價值與滿足;試圖將「原料」轉換為「資源」;試圖以全新且更有生產力的方式去結合現有的資源。

◎ 根據定義創業家會將資源從低生產力及低收益的地方轉移到生產力及效益更高的地方。當然這其中可能存在失敗的風險。然而即使只是普通的成功它的報酬就足以抵銷可能出 現的風險。

◎ 創業家必須有目的地尋求創新的來源、變革以及成功創新機會的徵兆。他們得了解並運用成功創新的原則

◎ 在我認識的成功創業家中他們的共通點不在於擁有特定的人格特質而是他們都致力推動有系統的創新。創新是創業家的特色無論是在現有企業、公共服務機構或新事業中都是如 此。創業家要創造新的致富資源或者是賦予現有資源更大的賺錢潛力就得依賴這個工具——創新。

◎ 成功的創新者都相當保守他們不得不如此。他們注意的焦點,不是風險而是機會。

◎ 創新與創業精神並非「一次連根拔起」(root and branch)而是 「循序漸進」(one step at a time)。這次是一種新產品下次是一 項新政策再下一次是一種新的公共服務這些都是要讓社會、經濟、產業、公共服務事業或企業保持彈性和自我更新。


四、變革的原動力

◎ 抗拒變革源自於無知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恐懼。我們必須把變革視為機會才不會感到恐懼。

◎ 最重要的是企業的基本理念必須要有連續性:包括使命、價值、績效和成果的定義等。因為對於引領變革的企業來說變是常態因此它的基礎必須特別穩固

◎ 企業必須成為變革的原動力。要做到這點企業必須有條理地放棄以往不成功的事物有條理且持續地改善每個產品、勞務以及企業內部的流程。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善用成功。尤其對那些意外、事先未計畫好的成功也需要納入系統的創新思考中。

◎ 創新的企業會調整自己去放棄老舊、且不具生產力的事物。這種企業絕對不說:「馬車用的馬鞭只要製作精美總會賣得 出去。」這種企業知道人類生產的事物勢必會過時而且通常很快就會過時。

◎ 每隔三年創新的企業就會衡量所有產品、流程、技術、勞務及市場。它會捫心自問:「依我們所知現在會去推廣這項產品或勞務嗎?」如果答案是否定這家企業不會說「我們再研究看看。」而是會問:「如何撤離?」

◎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怎麼做?」這個問題恐怕比「做什麼?」更快過時。變革的領導者一定要審視所有的產品、勞務、市場或流程:「就目前所知,如果我們還要進入這個領域,是否要依照目前的方式?」

◎ 一般長年行駛在海上的船隻必須清理那些附在船底的藤壺 。否則它們會拖慢船隻的速度與機動性。

◎ 要把資源集中在成效上就需要一套有系統的承諾也就是我提出的「企業體重控制」(corporate weight control)。也就是每次進行新任務時就要放棄一個較無遠景或生產力的任務

◎ 創新組織不會為了要捍衛舊日的事物而虛擲時間或資源。靠著有系統地放棄昨天的事物才能釋出資源到新工作上尤其 是最稀有的資源——才智之士。

◎ 我們淘汰自己的產品、流程或勞務是防止競爭對手淘汰我們的唯一途徑

◎ 變革成功的第一個良機通常也是最佳的機會就是要發掘並建立在本身的成就上。就如同在持續地改良下不斷的探索遲早會變成真正的創新。許多小小的腳步會累積成一次主要、 且十分重要的變革。換句話說也就是帶來一種全新、且截然不同的事物。


五、促成變革的組織結構

◎ 現行的企業應該設計一套以創業精神為中心的組織。企業應該確保所有的報酬、激勵措施、薪資、人事決策及政策等都會對正確的創業態度給予獎勵而不是造成妨礙

◎ 一流人才必須分配到最佳的機會分配到一個只要單位努力就可能產生最大報酬的領域中。最棒的機會一定要搭配最有能力及績效最好的人

 重要的機會如果沒有與資源配合就得設法張羅。沒有一流的資源根本就不用想要開拓重大的機會。一流資源也一定要分配到重要的機會上

 這種新的創業型結構應有別於舊有的結構。如果想用現有的結構執行創業方案一定會失敗。

 新事業無論在企業內部或外部都像是小孩子。你帶著一個六歲大的孩子登山時不可能讓他揹著四十磅的背包。

 創新型組織的上上下下都需要一種學習氣氛。它必須能夠帶動並維持不斷的學習。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認為自己已經 「出師」。對組織內所有成員來說學習是持續的過程。

 在創新概念獲得證明前創新型企業永遠會支持一個人或一個團隊而不是支持一項「方案」。

 無論景氣好壞針對未來發展的預算都要保持穩定這套预算應該佔企業整體支出的10%或12%這種預算除非在長時間下都維持一定的水準否則它很少能發揮功效。


六、創新的基本面

 創新就是要成功地找出原本失落的一小塊把現存的元素 (知識、產品、消費者需求、市場)轉換成全新、且更有生產力的組合。

 創新或許是為舊產品找出新用途。能開發全新的流程或者發明全新的產品固然是創新但業務員能夠說服愛斯基摩人買下冰箱以避免食品結凍成硬塊這也算是一種創新。

 在企業組織中創新和行銷是一樣的並非獨立的功能。創新不再侷限於工程或研發而是延伸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功能及各種活動上。

 每個企業都有三種類型的創新:產品或勞務的創新;市場、消費者態度及價值的創新;產品、勞務的生產以及推銷上市所需要技術與活動的創新

 創新和其他求好的動作一樣其中也有天分、才氣以及知識。但是在該說該做的都說了、都做了之後創新還需要辛勤、專注以及目標明確地操作。少了勤奮、堅毅、投入光靠天分、才氣及知識也成不了事

 一個目標在於掀起產業革命的遠大創意大都不會成功。創新最好是從小規模開始著手——只需要少數的金錢、人員及狹小的市場。否則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從事調整及改變。想要成功 的創新幾乎都需要調整及改變。

 一項成功的創新它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同業的領導者。但是它最後並不一定要變成「大型企業」。事實上沒有人能夠預言某項創新到最後會變成大事業或者只有中等程度的成 就。但如果一開始創新就不以業界領導者為目標那就不太可能會有足夠的創新性也很難建立起自己的地位。

 不要為了未來而試圖去創新。光是說:「二十五年後會有很多老人需要這個玩意兒」是不夠的。我們要說:「這項產品在今天就會有夠多的老年人需要它因為它能改善狀況。 當然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二十五年後會有更多老人需要它。」

 創新是對於社會及經濟體系的一種影響顧客行為的一種改變其中包括老師、農民、眼科醫生及所有普通人。它也是一種流程的改變流程就是世人工作及生產的方式。因此創新永遠得接近市場專注於市場並且由市場來推動

 別耍聰明。創新必須讓普通人也會操作。別分心別一次想做太多事情。

 對創新的考驗在於能否創造價值。新奇只是讓人覺得好玩。 管理階層決定創新的理由往往是他們厭倦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情、或生產同樣的產品。創新的考驗也是對品質的考驗並 不是:「我們是否喜歡這個創新?」而是:「顧客是否需要,而且願意花錢買它?」

 創新型企業會問「我們下一次檢討這個方案的時點是什麼時候? 屆時我們該預期有何成果? 時間多快?」創意如果連續兩、三次未能達成目標創新型企業不會說「我們再加倍努力。」它會說「現在是否該另起爐灶了?」

 研究報告、市場調查或電腦模型都無法代替現實的考驗。因此每個要改良或創新的事物都得先小規模地測試也就是試辦。

 一件全新事物的主要市場和應用一定不是創新者或創業家原先所預期也不是他們原先為這項產品、勞務或技術設計的用途。這幾乎成了「自然法則」沒有一個市場或顧客調查可以事先發現這一點。

 創新代表創造新價值讓顧客獲得新的滿足。因此組織評估創新的方式不是依照創新在科學及技術上的重要性而是對市場及顧客的貢獻


七、創新的風險

 根據定義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有「高風險」。捍衛昨天的做法不但不是創新它的風險反而遠高於開創明天的做法

 風險再怎麼重要都不是採取行動的根據而是限制行動的束縛。

 當創新是正確且有利可圖也就是創新的機會已經存在時最大的風險就是是否採取資源最佳化。理論上創業應該是風險最低而非風險最高的方式

 因為追求一個機會而耗費金錢和精力絕對要是企業所能承受的風險。如果所需的資金超過企業能夠虧損及存活的資金這個機會就不是企業該做的。

 突破性機會是屬於「不能不承擔的風險」。典型的案例就是奇異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在第二次大戰後不久奇異公司就跨入原子能產業。奇異公司的科學家及工程師顯然一致認定原子能會成為低價電力的機率很低。但是公司仍然認為一家主要的能源公司若不進入原子能發電事業將會是一大風險。


八、創新的機會

 創新機會不是隨著暴風雨而來它是隱藏在徐徐微風之後

 運氣、機率及大災難都會影響企業和人類的所有努力。但是要光靠運氣來建立事業根本就不可能。只有有系統地尋找與發揮潛能的企業才能享受繁榮和成長。

 在心理上要找出及了解一個事業的潛力是很困難的。因為這代表要打破根深柢固的習慣一定會遭遇到內部的抗拒。同時也代表要放棄目前大家最引以為豪的技巧。

 對一個事業或產業的威脅通常就是環境的改變:市場、顧客或知識的改變。如果企業一直拘泥在現有、傳統及根深柢固的做法——或者是否定其他的可能性——總有一天它可能會被改 變所滅毀

 善用改變的人很少會遇到競爭因為其他的同業還在根據昨天的情況來經營事業。

 人不能管理變局只能走在變局之前

 目標明確同時透過分析、系統化及辛勤工作達成的創新可說是創新實務的所有內涵。因為它至少涵蓋了九〇%以上的有效創新。

 整體來說創新的機會常是偶然的發現。這種機會未必出現在規劃人員必須處理的大批事務中有時候反而是因為脫離正軌才發現的。

 說得明白一點系統化創新就是追蹤創新機會的七種來源:意料之外的事件——意外的成功、意外的失敗、意外的外在事件; 不一致的狀況——實際狀況與預期狀況之間的不一致;基於程序 所需的創新;產業結構或市場結構的創新;人口統計特性;認知、情緒及意義的改變;新知識


九、創新的機會

 意料外的事件能幫助我們跳脫先入為主的觀念、假設及原先十拿九穩的想法。所以它是一個相當豐富的創新來源。

 在提供成功創新機會的來源中沒有比意外成功所提供的機會更多了。它提供的創新機會也比其他來源的風險更低。然而意外的成功卻幾乎完全被人漠視。更糟糕的是管理階層傾向 於積極地抗拒意外的成功

 管理階層不易接受意外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有一種傾向會認為任何能夠持續一段很長歲月的事物一定是「正常的」而且會「永遠」存在。因此任何違背我們所認定的自然法則的事物都會被視為是不合理、不健康而且是明顯反常的。

 意外的成功是一個機會但它也會有所求。它要求被慎重地對待;要求一流人員的配合。它要求管理階層認真和支持的程度與機會的大小成正比而且這個機會是相當值得重視的。

 意外的失敗要求你走到外面四處看看聽聽別人的意見。失敗應該被視為是創新機會的徵兆並得慎重地處理

 競爭對手意外成功或失敗的重要性是一樣的。我們應該鄭重其事地將對手的成功或失敗視為是創新機會的徵兆。不僅要「分析」更應該實地的調查。


十、不一致與結構變化

 產業結構的改變給了外行人一個非常明顯而且能夠預測的大好良機。 但產業内部通常把這些變化視為是一種威脅。

 在某個產業或服務業的人一旦誤解了現況並依此做出錯誤的假設他們付出的心力將走入歧途他們將專注在毫無成效的領域中現況和行為間就會存在著不一致。但只要有人能夠察覺到並能加以運用這種不一致會提供一個成功創新的機會。

 生產商及供應商的典型反應是抱怨消費者「不理性」或「不願為品質付出代價」。只要聽到這種抱怨我們就有理由認定生產商或供應商所抱持的價值及期望與顧客的真實價值及期望不一致

 產業與市場結構看來如此牢靠有些人可能認為他們的命運早已注定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且必定會永遠地持續下去。事實上市場和產業結構是相當脆弱的小小的衝擊就能讓這個結構瓦解而且速度通常很快

 主導市場的大型生產商及供應商會因為多年的成功和所向披靡而變得狂妄自大。起初他們不會把新進者放在眼裡認為他們不夠專業。但是當新進同業的市場占有率愈來愈高 時這些大型的生產商及供應商會發現他們很難動員去採取反擊的動作。

 當結構性趨勢逐漸衰微或是發生反轉墨守成規的人將面臨滅亡能夠迅速應變的人則會得到許多機會。

 「杯子半滿」和「杯子半空」描述著同樣的現象,但其中的意義卻南轅北轍當一位經理人的認知從「杯子半滿」轉變成「杯 子半空」時其中就出現了重大的創新機會。


十一、新知識和觀念

 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清楚地專注在「策略地位」(strategic position)上。引進創新會引起大眾注目並吸引其他的追隨者。換句話說創新者必須一次就做對他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機會。在所有其他的創新中創新者一旦成功他可以預期自己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獨享成果。但這對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來說是不成立的。這類的創新者幾乎是馬上就發現競爭對手比預期多出很多。他只要走錯一步馬上就會被超越。

 知識型產業的失敗率極高尤其是高科技產業但大部分的原因得歸咎於創業家。他們傾向於瞧不起任何非「尖端知識」的事物他們尤其輕視在所屬領域不是專家的人。他們太過於迷戀自己的科技經常認定「品質」代表著技術的複雜性而不是為使用者提供價值。在這方面他們大致上還是十九世紀的發明家而不是二十世紀的創業家。

 長久以來大家都知道即將出現一項創新——但它還未發生。突 然間創新進入到瀕臨爆發期接著就會出現幾年短暫的狂熱、新興企業的大幅成長以及大量的媒體報導。五年後就 會出現一場「淘汰」只有少數人能夠存活。毫無例外地倖存者都是在市場爆炸初期就已經成立的公司。在這個階段結束後要想進入這個產業是不太可能的了。

 沒有人預期鞋油製造公司能夠成為「營收十億美元的大企業」。這類公司就算只是個健全、規模中等的家族企業也沒有人認 為是一種失敗。相形之下高科技是一種「非高即低的遊戲」 (high-low game)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將被視為毫無用處。這種狀況使高科技創新天生就是高風險。

 在創新與創業精神的理論及實務中聰明創意的創新是附屬的。但它應該受到外界的賞識及報酬。因為它代表社會需要的特質:自動自發、懷有抱負以及發揮天賦。


十二、新事業的管理

 現有組織衰微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創新。新事業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管理

 除非新事業能夠發展成一個新行業並且獲得完善的「管理」。否則不論它的創業理念多麼出色、吸引多少資金、產品如何頂尖甚至市場有多麼殷切的需求它都無法存活

 如果新事業無法預見這種情況不能自我調整以善加利用這些預期之外的市場;如果新事業不以市場為重心也不以市場為導向那麼它只是在為競爭對手製造機會

 任何事業得有外力的滋養才能夠成長。從財務面來說新事業的成長需要額外的財源而非從中抽走資金。新事業愈健康成長速度愈快就愈需要財力的挹注。

 首先公司創辦人應與公司其他重要人士徹底思考公司主要的 活動。其次是包括創辦人在內每位管理團隊的成員都要捫心自問:「哪些活動我做得不錯?公司的其他重要成員所負責 的活動中還有哪些是做得不錯的?」

 創辦人對新事業的需要,以及對本身長處的評估都得接受外人的挑戰得由局外人提出質疑檢討決策。而且最重要的是局外人要經常提醒新事業重視長期的生存需求——要以市場為重心培養財務遠見並組成一支能夠發現功能的最高管理團隊。

 首先公司創辦人應與公司其他重要人士徹底思考公司主要的活動。其次是包括創辦人在內每位管理團隊的成員都要捫心自問:「哪些活動我做得不錯?公司的其他重要成員所負責的活動中還有哪些是做得不錯的?」


十三、成長與多角化

  成長不是天經地義的成功之後也未必就一定會成長成長是斷斷續續的到了一定的階段企業就必須自我變革。

  能在短時間內全面提升企業資源整體生產力的成長就是健康的成長。這種成長應該被培養與支持。但如果只是數量上的增加但是整體的生產力卻未有所提升這就是虛胖

  管理階層必須思考公司至少需要什麼程度的成長。少了最低限度的成長企業就會失去優勢、活力、表現的能力,甚至可能連生存都有問題。企業需要一個能維持生存的市場地位。否則公司會很快地邊緣化公司的規模會很快地變得不適當。無論是國內或全球市場的擴張公司得隨著市場成長才能維持生存。

  一個規模錯誤的企業總有一個領域、活動、功能、成果是不合比例或異常發達的——大部分的情形是好幾個。這個領域特別龐大需要注入很多的精神與成本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和成 果。一家企業無論能產生多少營收異常發達的領域永遠會吸收更多的資源。

  成長會轉移到新的基礎上所以企業必須思考哪些成長領域適合它的特殊長處以及將資源從哪些無法再有成果的領域移出投入到可以發掘新機會的領域

  退化的速度愈來愈快。在變動的時代中任何成長策略的第一要務就是有組織地擺脫過去再加上有系統地集中資源

  如果「我們計畫十年內規模成長一倍」這種說法不切實際那麼目標應該是「我們計畫在十年內提高生產力一倍」——依照投入的資本關鍵原料及人力提高生產力永遠是實在的目標永遠可行。

  企業愈少進行多角化就愈容易管理簡單就容易明瞭大家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也能看得出本身績效和整體公司成果的關係如此就比較能集中努力的成果。

  只有兩種方式可以讓多角化經營協調一致。企業的業務和技術、產品和產品線還有它的活動都在一個共同的市場下就 能夠一面的高度多角化經營但仍享有基本的一致性。此外如果企業的業務、市場、產品及產品線及它的活動是由一種共同的技術貫穿也就能一面的高度多角化經營但仍享有基本的一致性。

  要改變專門化與多角化之間的平衡有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 「收購」(acquisition)收購經常也是為企業注入新能力及新知識的最佳途徑

  金融工具可以大幅地節省時間也能縮短企業成長及發展到某 一規模的時間同時也可以把多年的問題和決策濃縮成很短的時間。

 事業單位的售讓(divestment)是一種「行銷」而不是「銷售」 的問題。問題不在於「我們想以什麼價錢、賣出什麼?」而是 「在什麼條件下它對誰有價值?」就像一句老諺語所說:「為 女兒找女婿時別問:『誰能成為她最好的丈夫?』而是要問:『什麼樣的男人才能讓她成為好妻子?』」


十四、公共機構的創業精神

  公共服務機構主要是靠「預算」而不是根據成果獲得報酬。不論資金的來源是納稅人、慈善組織的捐贈人等公共服務機構 的開銷取決於活動的多寡以及別人提供的資金。公共服務機構的活動愈多預算就愈龐大。公共服務機構已經將「成功」 定義成「爭取更多的預算」而不是「獲得成果」。

  公共服務機構的成立宗旨在於「行善」。換句話說機構成員把自身的任務視為是絕對的道德事務而不是經濟事務或將本求利的事情。

  公共服務機構必須明確地界定它的任務:它想要做什麼?它為什麼存在?它的重心應放在目標而不是放在行動計畫及方案上。因為行動計畫及方案只是達成目標的工具應被視為暫時及短期的手段。

  公共服務機構愈成功就愈快會失業。這個機構屆時如果拒絕放棄就只會變成阻撓績效的絆腳石。公共服務機構的負責人如果追求成果和績效就得讓組織有條理地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