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5分鐘精華書摘:彼得杜拉克——《經營的哲學》

 



一、管理的角色

在一個變動激烈的經營環境中,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什麼是永不變的基本原則

◎企業組織與公共服務機構都是社會組織的一環。它們並非為了 自身的利益存在,而是為了要實現某種特定的社會目的,並滿足社會、鄰里或個人的特定需要而存在。同時,它們本身的存 在並非目的,而是方法。

◎管理與人息息相關。管理的課題在於協助員工互助合作、產生績效,並讓他們發揮所長、彌補其短

◎只有在一個清楚、明確及共同的使命下,才能使組織的成員凝聚起來,並使其創造出成果。反之,如果一個組織缺乏明確的使命,它就會很快的沒落。

◎交響樂團(symphony orchestra)可說是現代組織的原型。在一 個有二百五十位樂師的樂團裏,每一位樂師都是專家,而且是一流的專家。可是,每個樂師,就以低音大喇叭手為例吧,光憑他是無法演奏出交響樂的——只有整個樂團一起合作才能作到。而交響樂團之所以能奏出音樂,都是因為這二百五十個樂師都有一本相同的樂譜。

◎我們現在所講的「管理」,就是一個能在既有的知識裏,找到一個最有效運作方法的學問


二、經營理論

關於企業目的與使命的定義,只有一個重心及出發點,那就是顧客。在滿足顧客是每個企業的任務與使命下,要想回答「我們的事業是什麼? (What is our business?)」這個問題時,就要從企業的外部去尋找答案,也就是從顧客和市場的角度來觀察。

◎ 昨天還是一家明星公司,今天卻發現自己停滯不前、陷入困境,甚至是陷入到一個無法逆轉的危機中。這些危機的根源,幾乎都不是因為這些公司做不好,甚至也不是由於這些公司做錯事情——在大部分的案例中,這些公司都做了該做的事情,但卻毫無效果。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矛盾? 這是由於組織一直賴以為基礎的假設(assumption)已經和現實脫節

◎ 有效的經營理論需要滿足四個條件:一、對於環境、使命及核心能力的假設必須符合現實狀況;二、上述的三個假設彼此間必須環環相扣;三、經營理論必須被組織上下徹底的認識及了 解;四、經營理論必須不斷地接受檢驗。

◎ 對一個失效的經營理論,組織必須去重新的思考,並且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改變組織舊有的政策及慣例。這樣才能使組織的運作更符合所處環境的現狀,也使組織的新使命及核心能力符合時代的腳步。

◎ 成長過快絕對是經營理論的另一種危機。任何組織的規模在短期內就迅速擴大了一倍或兩倍,這也代表組織擴張的速度超過它原本使用的經營理論。

◎ 意外的失敗和成功都是警訊——就像一個六十歲的老人第一次 「輕微」的心臟病發作一樣,大意不得。

◎ 成功者不會把意外的失敗歸咎於部下的無能,或是視為一個特例,他會把它看作是「系統失靈」(systems failure)的徵兆。此外,他們在面對出奇的成功時,也不會把功勞歸於自己,而會把它當作是對自我假設的挑戰。


三、策略規劃

◎ 策略規劃不是一堆戲法,也不是一套技術。它指的是分析性思考,以及使資源產生作用

◎ 規劃的第一步是對任何活動、產品、程序或市場作下列的思考:「如果我們現在不作,未來會再作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下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如何快速的抽身?」

◎ 傳統性的規劃會問:「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什麼?」而在為不確定做規劃時,則要問:「哪些已經發生的事物會開創未來?

◎ 任何人只要能善用這種結構上的趨勢變化,就幾乎是穩操勝券。可是,如果想要對抗這種結構上的變化趨勢,不僅在短期內是很困難的,長期下更是毫無希望

◎ 費心去猜測未來需要那些產品和製程是徒勞無功的。但是,如果我們是下決心要實現自己的構想,並要以此構想來發展出新的事業,這就是一件可能作到的事。

如果不能把計畫化成實際的行動,再好的計畫也只是計畫,只是一個良好的意圖(intention)。讓一個計畫動起來的關鍵是,能夠派遣對的人去處理特定的任務。而計畫會面臨到的考驗,是管理階層是否能把資源投入到那些能在未來產生成果的行動 上。


四、核心能力

◎ 我們會因為擁有優點而獲得報酬,但不會因為擁有缺點而獲得報酬。 因此,第一個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的優點是什麼?

◎ 任何企業都需要了解本身的優點,並依據這些優點來擬定策略。我們擅長何種業務?我們營運的領域有哪些?大多數企業與公共服務機構都相信,自己可以在每個領域中成為「領導者」。但是,優點總是特定且獨一無二的。

◎ 「這家公司擅長什麼?在哪個方面表現傑出?換句話說,是哪種優勢讓公司在競爭中取得優勢?而這些優勢可運用在哪些方 面?」

◎ 企業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哪些是我們過去一直做得很好,而且也不會感到特別吃力,但其他人卻無法做好的工作?」。接著再問「哪些是我們做得不好,但其他人卻似乎是毫 不費力就能完成的工作?

◎ 每個組織都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它可說是組織個性的一部分。 但是,每個組織——不僅僅是企業——都需要一種核心能力:創新。

◎ 沒有一家公司能在浩瀚的知識領域中一枝獨秀。但一家成功的 企業除了在一個知識領域脫穎而出之外,也至少需要精通其他 的知識領域。


五、顧客

◎ 企業的目的必須從企業本身以外的角度來觀察。事實上,由於企業是社會的一個組織,所以它的目的就要從社會的角度來看。而大家最認同的企業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創造顧客

什麼是企業,這要由顧客來決定。因為唯有當顧客願意購買商品與勞務時,才能把經濟資源轉變成財富,把物品轉變成商品。

◎ 企業認為自己的產品是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它對於企業的未來、成敗,也不是那麼的重要。顧客認為他買的是什麼,以及他心中的「價值」是什麼,才是最關鍵的——這將決定一家企業將會是什麼樣的企業、生產的產品是什麼,以及企業會不會成功。

◎ 企業內部人士對於顧客及市場的認知,有可能是錯的——只有顧客會了解自己及市場。企業唯有透過詢問、觀察及了解顧客的行為,才能夠找出顧客是誰、顧客如何購買、如何使用買來的產品、什麼是顧客的期望,以及什麼是顧客的價值觀等。

◎ 企業的目的是要創造顧客,因此企業只有兩種基本功能:行銷與創新。這也是創業家的功能。

◎ 顧客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和期待能否滿足,這是個很明顯的道理。顧客的心裡總是在問:「這種產品或行業在未來對我有什麼用處?」

◎ 因為顧客買的是滿足感,所以廠商紛紛以不同的生產、配銷和銷售方式,來推出不同外觀、功能的產品與服務相互競爭。但對顧客來說,這些只不過是取得相同滿足的不同手段而已。

◎ 無論作哪一行,高階經理人都應該多到公司以外的地方走動。毫無疑問的,要了解那些不是你顧客的人並不容易,但這卻是你擴大本身知識的唯一方法。


六、行銷

◎ 「推銷」與「行銷」並非同義,也不互補,而是相反的。當然,總是有人會說,我們都免不了要作一些推銷。但行銷的目的就 是要對顧客有徹底的了解及認識,使產品及服務能完全符合顧客的需求,進而讓推銷變得不重要。

◎ 企業和產業愈來愈重視他們的市場地位。為了掌握業績的起伏,他們會記錄銷售數字,更也因此了解,他們的銷售量是增加還是減少。但是,幾乎沒有人真正地知道最重要的數字:顧客花在產品或勞務上的錢占他們可支配所得的比重

◎ 占可支配所得的比重是所有經濟資訊的基礎。而在企業需要的外部資訊中,這項資訊通常是最容易取得,也是企業擬定策略 的最可靠基礎。當花在特定產品或服務類別的可支配所得的趨 勢一旦形成,它就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

◎ 一家公司在業績提高的同時,市場占有率卻開始下降,這是個非常不好的消息。因為這表示市場擴張的速度比公司業績成長的速度更快。在市場上,一個市占率極小的公司,到最後都會 被邊緣化,公司也因此變得極為脆弱。

◎ 市場地位存在一個最大的上限,但超過上限也未必就對企業的生存有利——縱使這個企業並沒有違背反托辣斯法(antitrust laws)。這是因為領導者往往會在取得市場的主導權後,就失去了警戒。一家獨占企業的失敗,與其說是受到社會大眾的反彈,不如說是本身掉以輕心的結果。企業一旦主導市場,企業的內部就會對創新產生極大的抗拒心理,而很難去適應市場情勢的變遷。

◎ 在快速擴張的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一家具有支配力量的供應商若只是與一或二個供應商共享市場,它通常很難有好的表現。一個供應商若能掌握八成的市場,就可以非常得意了。但 要注意的是,在一百中占有八成,還遠不如在二百五十中占有五成。(寧為牛後,不為雞首)

◎ 不必去爭取最大的市場地位,應該追求最適的市場地位。


七、創新

創新是一種賦予資源新能力的活動,並使資源創造出財富。 事實上,創新本身創造了資源。

◎ 在企業的各個階段都能夠發現創新。它可能是設計上的創新,產品及行銷技巧的創新,價格及客戶服務的創新,管理組織或管理方法的創新。它也是一張可以讓生意人承擔新風險的保 單。

企業的創新必須永遠以市場為焦點。如果只是把焦點放在產品上,雖然能創造出「技術的奇蹟」,但也會得到一個令人失望的報酬。

◎ 創新的機會之一,是發掘那些已經發生,但尚未造成經濟衝擊的事件,並且善用這些事件所產生的後續影響音。

◎ 所有創新機會的來源,包括意料之外的事、不一致的狀況、工作流程所需、產業結構的改變、人口的變動、認知的改變及新知識。只是對這些創新機會的來源提高警覺是不夠的。而應該對這些來源作有系統地分析及研究,有組織地搜尋,並且要在一個規律且系統的基礎下進行。

◎ 創新是既觀念性又具認知性的。因此,想要創新,就必須多看、多問、多聽。

◎ 當前企業都會假設,現有的生產線、服務、配銷通路、技術及製程都會歷久不衰。但創新策略的主要假設則是,現有的任何事物都正在老化。

◎ 當前企業的策略主軸可能是:「更好及更多」。而創新策略的核心應該是:「新穎且獨特。」


八、生產力

◎ 生產力是指所有生產因素間的平衡,及可以用最小的力量獲得最大的產出

◎ 有六個主要因素決定了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1. 想要提升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得要問:「任務是什麼?」2. 提升生產力的責任是落在每一個知識工作者的身上。3. 持續的創新也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任務及責任的一部分。4. 知識工作更要求知識工作者要不斷的學習,以及不斷的教導。5. 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不只是量的問題,也是一樣的重要。6. 最後,要提升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得把他們視為是「資產」而非「成本」。

◎ 我們不斷地詢問知識工作者及服務業工作者:「這件事情對完成主要任務是否必要?是否有助於你的工作表現?是否有助於你本身的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這個程序或作業應該被視為是「雜事」,而非「工作」。這些程序或作業不是應該被完全放棄不做,就是得轉化成真正的工作。

◎ 要提升知識及服務工作的生產力,我們就得在工作及組織上不斷地學習。知識工作需要不斷的學習,這是因為知識本身經常在改變。縱使像辦事員般的服務工作,也是需要不斷的自我提升與學習。

要學習如何提升生產力的最佳途徑就是教導。在後資本主義社會裏,最需要的就是改善生產力。一個組織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成為一個學習型與教導型的組織。

◎ 大部分人都不能發揮所學,所知道的可能是所用的好幾倍。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無法把自己擁有的各種知識加以整合,無法把知識當成工具來使用。

在學習與教學上,我們要強調工具的運用。在運用工具上,我們則是要將焦點放在最終要達到的成果、任務及工作上

◎ 偉大的英國小說家福斯特(E. M. Forster)告訴我們,「一切在於連結」(only connect),這通常也是藝術家會具有的特質。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如達爾文、鮑爾、愛因斯坦等,他們也同樣擁有這種特質。但對他們來說,這種連結的能力可能是與生俱來,也可能是他們之所以為天才的奧妙所在。但在某種很大的程度上,這種連結,並與現有知識發生相乘效果的能力,是可以學習的。

◎ 要把員工人員——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分派到那些可以發揮工作潛力的地方,而不是把他們分派到一個無論工作多麼出色,但都無法用他們的技巧和知識產生成果的地方。如此一來,人力資源的生產力才會有所提升。因此,如何分派工作是提高技術工作者生產力的關鍵。


九、利潤

◎ 當一般的生意人被問到什麼是企業時,他們的答案通常是: 「企業是營利的組織」。一般的經濟學家也會回答同樣的答案。 然而,這個答案不僅是大錯特錯,而且還答非所問。

◎ 只一味的強調利潤,這將會誤導經理人,甚至危害到企業的生存。因為經理人會為了今天的利潤,而破壞公司的未來。他們也會拚命去擴張那些目前銷售最好的產品生產線,卻忽略那些未來市場的明日之星。


十、成本

最初10%的事,生產出90%的成果。其餘90%的無效事件,製造出90%的成本。換句話說,成果和成本間存在著反比關係。

◎ 企業的內部只有成本。而「利潤中心」是一個誤稱,企業的內部只有「成本中心」。一個企業只有在顧客付錢買了公司的產品或勞務後,才會產生利潤。

◎ 收入當然可當作是支應成本的資金。但除非管理者能不斷地將其精力投入到那些能創造收入的活動裏,否則成本就會被不知不覺的用在那些毫無生產力的事情上,徒勞無功。

對削減成本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把工作流程中的某個活動徹底刪去。只試圖去削減成本是很難有顯著成效的。

◎ 當管理者開始削減成本時,第一步通常是宣布,但不會裁撤掉任何的活動或部門。而此舉只會讓削減成本的行動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會危害到某些必要的活動——非必要的活動反而會在幾個月內回復到原先的成本水準。

◎ 想有效控制成本,就必須對整個事業作全盤的檢視。如果不這樣作,當你在刪減某一部門的成本時,就會同時造成另一個部門的成本增加。乍看之下,削減成本的措施似乎有效。但在幾 個月後的最後成果中,你將發現:整體的成本仍和原先的一樣 高。

控制成本要針對大項目。削減五萬美元與削減五百萬美元的成本一樣,都是要耗費10%的精力。

◎ 顧客最關心,以及會影響他購買與否的關鍵是總支出。然而,顧客所在乎的,並不是那些從原物料到製成產品的過程中,必須由各個獨立事業體所支出的費用。他們只在乎要花多少錢才 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十一、決策

界定問題才是決策的第一步。在大多數與決策有關的教科書中,第一條金科玉律就是,「找出事實」。但是,唯有我們能先對問題加以界定,並加以分類,我們才能夠找出事實。

◎ 在對問題作出界定及分類前,沒有人知道什麼是事實,每個人都只能掌握一些數據而已。而對哪些與事實有關的數據加以界定及分類,這會有助於經理人刪除那些有趣但無關的資訊。

◎ 唯有那些不重要、例行且屬於戰術性的決策,才會把重心放在問題的解決上。

◎ 戰略性的決策不僅是要掌握情勢更要設法改變情勢。不僅是找出可用的資源,更要了解應該採用那種資源。

◎ 無論策略性決策的規模大小、複雜程度或重要性為何,都不該透過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決定。事實上,在這些特殊的管理決策上,最重要及最困難的不在於找出正確答案,而在於找出正確的問題

◎ 許多討論領導的著作和文章中,多的是建議讀者要如何迅速、有力及果斷的作出決策。但最愚蠢、最浪費時間的建議就是,要讀者趕緊對「問題到底出在哪裏」作出決定。

◎ 管理者在一片叫好聲下所制定的決策未必是最有效的。決策要能完善,就必須建立在一個意見相左的衝突、不同觀點的對談,以及不同判斷的選擇上。因此,作決策的第一個原則就是,除非有歧見,否則就不作決策。

◎ 有效的決策者知道,他該如何把不同的意見組織起來。這樣一來,決策者才不會被一些似是而非或不完整的論述所矇蔽。這也使決策者在作決策時,有其他的方案可供選擇——一旦他的決策在執行時出現了不足或謬誤,就不會如墜五里霧中,不知所措。這種能力也會激發他及他的團隊的想像力。

◎ 每個問題都應該擬定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否則就可能會陷入到一個「只能二選一」的虛假陷阱中。

◎  解決方案的選擇,會依問題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永遠有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需要去考慮:完全不採取任何行動

◎  在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中,有四種準則能幫助我們挑選出最佳的方案。一、風險:經理人必須評估每種選項的風險和預期的報酬。二、投入與產出:哪些行動能夠事半功倍,投入的精力 最少,但成效卻最大?對組織的干擾最小,卻能獲致所需的改變?三、時機:如果情勢迫在眉睫,採取的行動最好能夠凸顯決策,並能提醒組織發生大事了。四、資源的受限:執行決策的人是誰?這是最需要納入考慮的資源限制。


十二、目標管理

◎ 每位管理者必須為自己所領導的單位開發及訂定目標。當然,更高層的管理者有權去核准或駁回這些目標。開發目標是管理者的責任之一,事實上,這也是管理者的首要責任。這也表示,每一位管理者都應該盡責去參與開發上級單位的目標。

每位管理者的工作目標必須由他們對上級單位的成功所作的貢獻來決定。例如,專案經理的目標應該由他本身、工程師、 繪圖員對工程部門該有的貢獻來決定。子公司總經理的目標應該由他對母公司目標所作的貢獻來決定。

經理人必須知道並了解他在企業的目標下應該要拿出何種績效。他的上司也必須知道該如何要求及期待他的貢獻並依此來評斷他的績效。如果經理人沒有達到這些要求,就會走偏了方向,他的努力也將付諸流水。同時組織裏也將到處充斥著磨擦、挫敗及衝突,而看不到團隊合作。

◎ 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都是假設人們願意負責、願意付出、願意達成目標,這也是一個很大膽的假設。但我們知道,人們的行為舉止大都會依照外界對他們的期待而表現。

◎ 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不是一個口號、一種技巧,更不是一套政策。它可以說是一個基本的原則,但我不會隨便用「哲學」這 個字眼來稱呼它。事實上,我寧可不用「哲學」這個名詞,因為這聽起來太過沈重。但是,將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稱為「管理的哲學」還算適當。

◎ 管理者想要控制自己的績效,他該知道的不僅是關於自己的目標而已,還要能夠根據目標去評估他的績效與成果。而且,所有的管理者也應該要擁有那些與衡量本身績效有關的資訊,同時也要能及時的取得這些資訊。

◎ 唯有縮小判斷的範圍、減少替代的方案、有清楚的重點,以及有一套依據事實,並可以對行動及決策效益加以衡量的可靠標準,才能作出一個良好的判斷。而從企業的本質來看,要作到這點,必須建立多重目標。


十三、人的管理

◎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清楚,在所有資源中,人力是最少被運用的。而且在任何的組織裏,人力的潛能也很少被開發及充分的運用。但傳統的人力管理方法並未把人力當作是一種資源,而是把人力視為是問題、程序及成本。

◎ 要評估這些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產業的績效,已逐漸變成要看這類產業如何吸引、維持及激勵知識工作者而定。如果滿足知識工作者貪慾的方式不再有效,就必須靠滿足他們的價值觀來達成目的,並給予他們社會的肯定,讓他們從部屬變成經理人,從員工變成合夥人,不管員工的待遇有多豐厚。

◎ 對人們的管理愈來愈像一份「推銷」的工作。在推銷的時候,我們不會劈頭就問:「我們要什麼?」而會先問:「對方需要什麼? 價值是什麼? 目標是什麼? 所認定的成果為何?」

◎管理者有兩個明確的任務。第一個任務就是創造一個具有生產力的的實體,並使生產力大於投入的資源總和。第二個任務是,在每次決策和行動中,都能對眼前及長遠未來的需要加以調和

◎從人事決策的內容裏,可以看出一個管理者的能力、他的價值,以及他是否認真的看待自己的工作。而無論管理者對他的決策如何的保密,人事決策都會是無法隱藏的。因為它們總是顯而易見的。

◎ 有效的管理者會根據一個人的能力去調整人事及升遷。他的人事決策不在於盡量減少人的弱點,而在於盡量發揮部屬的長處。就如同有人告訴林肯總統,新任總司令葛蘭特將軍貪杯好酒。但林肯卻回答:「如果我知道他喜歡哪種牌子,我會送一桶這種牌子的酒給其他的將軍。」

◎ 無論再怎麼「科學」,再怎麼有「真知灼見」,一個基於「潛力」、「個性」、「承諾」或任何標準而作出的評估,都無法為績效作證明或打分數——這只是在濫用評估。

當經理人持續的表現不佳或表現平庸時,絕不能寬恕,更不用說要獎勵他們。同時也不應該允許那些總是設定低目標,或是持續表現不好的經理人留在現職。

◎ 愈優秀的人,犯的錯就愈多——因為他會想嘗試新的事物。從來不犯錯的人,尤其是不犯大錯的人,我絕對不會拔擢他擔任高階工作,因為他的表現一定是平平。最糟糕的是,由於他從來不犯錯,他就沒有學會要如何早期發現錯誤,以及該如何改正錯誤。

◎ 在組織裏,如果連一個表現平平、逢迎拍馬、略有小聰明的人,都能夠獲得獎勵,這個組織很快就會走下坡,變得表現平平,只會存在巴結取巧的人。

◎  硬是把不適任的人留下,並不是心腸寬厚,反而是殘忍的。但是,也不必請他走路,因為一個企業永遠用得到優秀的候補工程師、優秀的分析師及優秀的業務經理。最適當的作法是,請他回任原職或類似的職務,這招通常很管用。

◎  為了避免過度的重視升遷,在薪資結構裏,就應該對工作的卓越表現給與獎金。而且這個獎金也與因晉升而增加的薪資差不 多。

◎  對管理者來說,薪資和薪資結構才是最吸引他們的地方,而且它對管理者的重要性更超過金錢所代表的經濟意義。因為薪資和薪資結構反應了他們對公司管理的價值,也代表他們在管理 團隊裡的分量。因此,薪資與薪資結構是以清楚可見的方式,反映出一個人在組織內的地位、階級及所受到的認同。

◎  如果有人宣稱,他能夠設計出一套「公平」甚至「科學」的制度,那個人肯定不會是我。我得重申,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防範薪資制度出現獎勵錯誤的行為。因為去獎勵錯誤的結果,將會使工作者無法秉持著「共同利益」去表現績效。


十四、組織架構

◎ 好的組織架構不見得就會帶來好的績效——就像是有一部好憲法,但並不能保證會出現一個好總統,有好的法律不代表有一個道德良善的社會。但在不佳的組織架構下,無論經理人的表現再好,企業也不會有良好的績效

◎ 在開始進行組織設計時,得先問幾個問題:為了要達成公司的目標,在哪些領域需要有傑出的表現? 哪些領域是毫無績效,會危害公司的表現,甚至生存?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哪些活動是攸關企業策略的成敗及企業目標的實現。而這些活動都必須再經過確認、界定、組織,並列入組織的核心。

◎ 「組織架構必須根據戰略來建立。」組織架構是一個達到組織目的及目標的工具。因此,任何有關於組織架構的工作都必須先從目標和戰略著手。這也是在組織學的領域裏,收穫最大的新見解。而在組織建立的過程中,最糟糕的錯誤就是,把一套 「理想」或「萬國通用」的組織模型,強行加在所有的企業身上。

◎ 組織裏的確有些「原則」。其中之一,無疑的就是組織必須透明化。每個人都必須認識並了解他工作環境的組織架構。其次,是組織裏的每個特定領域一定要有人能夠全權作最後的決定——在面對危機時,一定有人能夠掌握全局。另一個可靠的原則是,在一個組織裏,每個人都只有一位「老闆」。最後,還有一個不錯的原則是,盡量減少組織內的層級,也就是組織愈扁平愈好。

◎ 組織應該讓每個人都了解共同的任務——整個組織的任務。為了要對共同利益有所貢獻,組織裡的每位成員都必須了解,要如何使自己的任務配合整體的任務,然後從整體任務裏找到自己的任務、貢獻及方向的定位。組織架構必須有助於內部溝通,而不是對溝通造成妨礙。

◎ 每多一個層級,就會增加組織的僵固性,也會延緩決策的流程。根據資訊理論的說法,每傳輸一次,所傳輸的資訊就會減半。同時,雜訊也會倍增。

◎ 該是著手控制中級幹部人數的時候了。方法之一就是,遇缺不補。無論是退休、死亡或辭職,公司都不自動補人,甚至也不「檢討」,而是讓這個職缺空置六或八個月,看看情況再說。除非內部一面倒的要求補人,否則就直接刪掉這個職缺。

◎ 我們必須捨棄這種「一定有一個終極答案」的傳統想法。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只要能夠幫助員工拿出績效及有所貢獻,任何的組織架構都好。組織的目的不是劃一及和諧,而是釋放及動員人們的精力。

◎ 組織不能只因為一些小毛病就經常調整組織架構,也不該輕易調整架構,調整組織就像動外科手術,就算是再小的手術也會有風險,因此,應該避免為了小病小痛,就要求檢討組織架構或調整組織架構,事實上,沒有一個組織是完美無缺的。任何一個組織都免不了會有磨擦、矛盾及混亂


十五、社會責任

◎ 社會或經濟體系能讓任何企業在一夕之間就消失無蹤。唯有當社會或經濟體系相信某個企業能有所作為,而且是必要、有用及有建設性的企業時,這個企業才能存在。

◎ 企業的第一個責任就是創造經濟效益。企業如果賺不到相當於資金成本的利潤,就是沒盡到社會責任、浪費社會資源。經濟效益是企業的根本,一個沒有經濟效益的企業,將無法肩負其 他的責任,也將不會是一個好僱主、好公民、好鄰居。

◎ 現代企業為了生存,就必須吸引那些最優秀、受過最好教育、最能全力以赴的年輕人來為公司服務。企業若想吸引及留住這 種人,光只是提出事業、生計或飛黃騰達的承諾仍是不夠。企 業必須要給這些年輕人一個願景及使命感,以滿足他們希望貢獻鄰里及社會的心。

◎ 一個機構最好避免去作一些不符合本身價值觀的任務。對於新技巧和新知識,我們很容易就能學會,但我們卻很難去改變自己的本性。而當一個人處在一個自己不尊重的領域裏,也不太 可能會有什麼卓越的表現。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5分鐘精華書摘:彼得杜拉克——《工作的哲學》



一、自我的成長

個人所擅長的事,通常就是他想做的事。

◎要對自我成長負起責任的,是自己而不是老闆。

◎負責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只要能對自己負責,其他的事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二、成效

◎我看過許多位有效管理者,他們在脾氣、能力、從事的工作、 工作方式、性格、知識及興趣上都是天差地別。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把對的事作好的能力。

◎成效是一種習慣,是一連串的實踐,而實踐是能夠被學習的。但是要能作到實踐,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

◎想要產生成效,至少需要五種訓練。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要如何分配時間。他們會善用本身能夠掌握的少許時間,有系統地工作。第二、有效的管理者專注於外在的貢獻。第三、有效的管理者盡量發揮自己的長處。第四、有效的管理者會鎖定少數幾個主戰場,並在這些領域中,用優異的表現帶來卓越的成果。他們也會強迫自己訂出先後次序,並堅持到底。第五、 有效的管理者會作出最有效的決策

◎成效不只是解決問題,還要能利用機會。

◎新任務所需要的不是絕佳的知識或卓越的才幹。凡是和這個新課題、新挑戰、新工作、新任務息息相關的事物,都需要關心。

◎想要讓工作有生產力,就得從最終產品著手,也就是從工作的成果著手。從技巧或知識等投入面開始,都是行不通的。因為技巧、資訊及知識都只是工具。

◎什麼時候? 該基於什麼目的? 該投入什麼工具? 這些答案得透過最終產品來決定。

◎自我管理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革命。它要求每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去付出全新、前所未見的努力,也要求每一個位知識工作者必須用執行長的心態來思考與行動。


三、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著重貢獻。他會從工作著眼,並使工作朝著目標邁進。(結果論)

◎管理者唯有注重貢獻,才能使注意力不會被本身的專長、技術及所屬部門限制,進而能看到整個組織的績效。同時,管理者才 會把目光放在組織外部,這也是唯一會帶來成果的地方。

◎有效的管理者都會不自覺地找出別人的需要、看法,以及別人所體會的事物。


四、長處

只有發揮長處才會有所表現。一個人不可能在自己的弱點上有所表現,更遑論要把一件自己也無能為力的事情作出成績

◎ 從回饋分析(feedback analysis)中,你會看出一些重要且該作的事:去克服你在知識上的傲慢,並努力學習那些有助於發揮本身長處的技巧和知識。

◎ 對於你不太勝任的領域,要盡可能花費最少的力氣。因為要從 「不太勝任」進步到「馬馬虎虎」,其中所花費的精力與功夫,遠多於從「一流表現」提升到「卓越優秀」。

◎ 一個人的個性早在進入職場前就已決定。所以,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就如同一個人會擅長或不擅長什麼一樣,都是 「天生的」——這點可以調整,但卻無法改變。因此,如果一個 人去作他擅長的事務,他就會有所成果。同理,一個人若能展現應有的行事作風,也會有所表現

◎ 別試圖改變自己,因為成功的機會很小。但是,要努力改善你的工作方式

◎ 想要管理自己就得自問:「我擅長與別人合作,抑或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如果你是屬於前者,就要再問:「在何種關係下,我才能與人共事?」

◎ 想知道員工會如何工作,就要了解這個人在壓力下是否仍可以有所發揮,或者他需要在一個安定平穩的環境裏工作。此外,還要去了解這個人是「寧為雞首,還是寧為牛後」,才會表現的最好? 幾乎很少人能夠在上述的兩種情境下,都保有傑出的表現。

◎ 想要在組織內有所表現,個人與企業的價值觀必須相容。雙方的價值觀不需要完全一致,但一定要接近到足以共存。否則,個人不但會無法交出成績,也會有挫折感。

我們通常會把自己的性格和個性視為理所當然。但是,我們卻應該要對它們加以重視,並且要清楚的了解。因為它們是無法經過訓練而改變的。

◎ 我的長處? 我的行事風格? 我的價值?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將幫助個人,尤其是知識工作者,決定他自己該何去何從。一個人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面對機會、邀約、任務時,他就會說:「是的,我辦得到。但我會有下面的作法、應該如此安排、我應該有何種關係,而你也可以期待我在一定的時間前交出成績。」

◎ 管理者想要發揮自己及別人的長處,就要使組織與個人的成就相互融合。他會設法讓自己的知識成為組織的機會。也由於他重視一己的貢獻,會使他自己的價值轉變成組織的成果。

◎ 事業的成功並不是靠「預先規畫」得來的。唯有對自己的長處、工作方式及價值的充分了解後,才能夠掌握機會,讓事業成功。而對那些認真工作、但資質平庸的平凡人來說,只要能認清自己該何去何從,他們就會有傑出的表現。


五、事業

◎ 知識帶來的最大影響在於,它把一個職業世襲的社會,變成一個可以讓個人自由選擇職業的社會。現在的每個人都能夠自食其力並獲得溫飽,能去作自己願意作的事,以及鑽研任何一種知識。

◎ 我們的社會從一個由出身來決定個人事業和職業的社會,快速的轉變成一個視自由選擇職業為理所當然的社會。今天的問題不在於沒有選擇,而在於選擇太多。由於選擇太多、機會太 多、方向太多,反而讓年輕人茫然不知所措。

◎ 組織的社會強迫個人回答下面的問題:「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想對自己的人生付出什麼,以及從中得到什麼?」 這些涉及個人存在的問題,以世俗的方式表達,就是要個人選擇到政府擔任公職、進入企業工作或到大學教書。

◎ 想在第一次就找到正確工作的機率不會太高,所以第一份工作 就像買樂透。一個人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及開始自我分派任務(self-placement)。

◎ 如果你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不適合你的組織,例如,組織很腐敗,或者是你的表現不能受到上司的肯定,離職會是一個正確 的決定。能不能升職反而不是那麼重要。

◎ 先了解自己最適合放在哪個位置上,再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對組織應有所貢獻。


六、知識工作者

◎ 專長本就是片段與乏味的。它必須結合其他專業人士的產出,才能發揮出效果。

◎ 沒有一種知識的「地位」會高於另外一種。每種知識的地位取決於它對於任務的貢獻,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優劣之分。俗語說,「哲學是科學之后」。但是,要開刀取出膽結石,你需要的 是泌尿科醫師,而不是邏輯學家。

◎ 如果企業是現代經濟的創業中心,那些身在企業裏的知識工作者就必須扮演創業家的角色。只依靠幾位高階人士是無法對企業的成功有所保證。因為知識是現代企業的核心資源


七、創業精神

◎ 創業精神並不是一種人格特質。我看過很多性格及個性迥異,但在面對創業的挑戰時,卻表現優異的人。

◎ 老實說,一個需要萬事確定才會有所行動的人,是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創業家。而且這種人在其他的領域裏,例如在政壇、軍隊及航海等方面的表現也不會太好。因為在上述的領域裏,都需要去做決策,而任何決策的本質都是不確定

◎ 任何能夠勇敢面對決策的人,都可以學習成為一個創業家,而且能依創業精神來處事。因此,創業精神與其說是一種人格特質,不如說是一種態度。

◎ 外界總認為,創業家靠的是「突然出現」的靈感。但根據我與創業家四十年來的共事經驗表示,只依賴「靈光一閃」的創業家,終究會驚鴻一瞥地消失。

◎ 創業家把變化視為是常態及健康的現象。通常,許多的變化都不是因他們而起,但這也正是創業家和創業精神的關鍵——創業家總是去尋找變化、回應變化,並視變化為一個機會而加以利用

◎ 注意每一個變化,深入觀察每一扇窗戶,並自問:「這扇窗戶可能是機會之窗嗎?」、「這種新東西是真正的變化,或只是一 時的流行?」這其中的差別很簡單,大家都作的事情是變化,大家談論的就是流行

◎ 成功的創新者會以寬廣的角度來看待每個機會。然後,他們會問:「在這些機會中,哪個最適合我,適合這家公司,而且能夠展現我們的長處,給予我們表現的空間?」

◎ 創新者生性就對創新的機會甘之如飴。對他們來說,這種機會是既重要又有意義的。否則,他們將不會願意投入到這種持續的、辛苦的,而且令人充滿挫折的工作。而這也是成功創新所 必經的過程。

◎ 成功的創新者會同時利用他們的左、右腦:他們既研究數字,也會觀察人群。同時,他們會分析什麼是創新所需要的條件和機會。然後他們會走進人群,去觀察那些顧客和用戶,以了解這些人的期待、價值及需要。


八、團隊精神

◎ 大多數人都要與他人共事,並透過其他人得到成果。 因此,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為你的人際關係負責

◎ 如果在一個以工作及任務為主的關係中,不能有所成就,那麼縱然能與人和睦相處、愉快交談,都沒有任何意義。反之,如果能夠創造出成就與結果,彼此的人際關係也不會因為偶爾的 疾言厲色而受損。

◎ 提高效率的第一個訣竅,就是要了解那些與自己共事或依賴的人,並且善用他們的長處、工作方式及價值。

◎ 在思考過自己的長處、工作方式、價值,特別是應有的貢獻後,接下來就是要問自己:「誰需要知道這件事?我得依賴誰?誰又依賴我?」然後把上述問題的答案告訴那些與問題相關的人。

◎ 大部分在組織內發生的「個性衝突」(personality conflicts),都是因為某人不了解別人在做什麼、如何工作,或者是不了解別人所重視的貢獻,及別人所期待的結果。而不了解的原因在於,因為他們不問,自然也不會有人告訴他。

◎ 組織的建立不是依靠力量,而是信任。信任並不是指人們會互相喜愛,而是指人們對彼此互相信賴。而彼此信賴的前提是,大家彼此了解。因此,所有人都得負起建立人際關係的責任,而這也是一種義務。

◎ 有效的管理者會發揮出組織內各人的長處,因為他知道,組織不能建立在弱點之上。為了達到目的,他必須發揮所有的同仁、上司及自己的長處。

◎ 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墓誌銘寫道:「這裏頭所躺的,是一個能夠吸引比他優秀的人為其效勞的人。」而這句話對有效的管理者來說,是最極致的讚稱,也是最好的原則。

要管理好上司,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上司對你產生信任。讓上司相信,他手下的經理人會設法展現他的長處,並且也會對上司 的能力極限及弱點提供保護。

◎ 要了解上司的長處,並且設法運用他們的長處,這其中要考量的是「要如何提出」而不是要「提出什麼」。也就是說,在向上司提出資料時,要注意的是資料的切題性,而不是重要或正確的。

◎ 部屬的責任是要讓上司免於受到驚嚇,縱使是驚喜也不行。因為這對一個組織的負責人來說,通常是一種當眾羞辱。


九、溝通

◎ 老闆的一言一行、隨口說的評論、習慣,甚至他的癖好,在部屬眼中都認為是經過老闆的計算、安排,而且充滿意義的。

◎ 當我們在對木匠說話時,我們得使用木匠的行話。以此類推,我們唯有運用收聽者能了解的語言或術語,才能進行溝通。

◎ 在進行溝通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收聽者會預期看到及聽到什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了解,溝通是否能夠利用到收聽者的期待,以及他是什麼樣的期待。

◎ 如果溝通是個從「我」到「你」的過程,這樣一定會溝而不通。溝通必須是「我們」當中的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說話,它才會有效果。

◎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促進溝通的先決條件。「目標管理」要求屬下必須要徹底的思考,並把他自己希望對組織所作的貢獻、所負的責任告訴上司。


十、領導

◎ 領導與領導魅力無關,也不是一種人格特質,領導是一種工作

◎ 有效領導的基礎就是釐清組織的使命,並且清楚、明確地去定義及建構這個使命。領導者則是去設定目標、優先次序,並且去制定及維持標準。

◎ 一個有效能的領導人需要優秀的部屬,他同時也會去鼓勵與鞭策部屬,並以他們為榮。除此之外,因為有效能的領導者認為,他應該為同事及屬下所犯的錯,負起最終的責任,所以他也視同事及屬下的成功為他的成功,而不是對他的威脅

◎ 真正要求嚴苛的老闆———懂得用人的主管大多是「要求嚴苛」的老闆———會先訂出工作應有的標準,然後再要求員工做到。

◎ 只在意部屬的缺點,這不僅是愚蠢,也是不負責任的。管理者對組織的義務就是要盡量善用部屬的長處,而他對部屬的義務則是,盡量讓他們發揮出本身的長處。

◎ 每個成功的組織都會有一位不親近、不協助,甚至是與部屬處不來的主管。這位冷酷、不討人喜歡、要求嚴苛的主管,往往會比其他人能夠教導及培養更多人,他也會比其他有人緣的上司獲得更多人的尊敬。因為他除了會要求部屬,也會嚴格的要求自己。

◎ 一個受尊敬的經理人,他會訂出一些高標準,並期待部屬能遵守這些標準。他凡事只「問是非」,而不「問立場」。他雖然聰明絕頂,但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絕對不會只重視才智而忽略操守。任何一位經理人如果欠缺上述的特質——他再怎麼討人喜歡、再怎麼擅於助人、再怎麼和藹可親,甚至再怎麼有才幹或聰明——都只是個討厭鬼。他們應該被視為是「不適合擔任主 管,也稱不上是正人君子的人。」

◎ 信任一個領導人,並不代表要去喜歡他,也不是要對他的看法全部贊成。所謂的信任指的是,一個領導者能有說到作到的理念。而這個理念,就是過去所稱的「言行一致」。

◎ 有效領導的最終要件是:贏得信任,否則就不會有任何的追隨者。而領導者的唯一定義就是:一個有追隨者的人。

◎ 一個有效的領導者知道,領導的最終任務就是要引出人類的永續精力及願景。

◎  任何組織的日常運作都遵循嚴格的原則,包括採取的作為及應負的責任、高水準的績效、對個人及其工作的尊重。這種管理精神正可為領導奠定良好的基礎。 


十一、決策

◎ 除了真正獨一無二的事件外,所有的事件都需要一套共通的解決方案,也就是需要制定一套規矩、政策及原則。一旦建立正確的原則後,所有類似的問題都可以依照這項原則去有效的處理。

◎ 在決策過程裏,有一個主要的原則,那就是 : 這個決策企圖要成什麼目的? 這個決策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達成什麼? 這個決策的目標為何? 這個決策在最低限度下應完成什麼? 

◎ 大部分關於決策的書籍,第一步都是告訴讀者,先找出事實。但對那些能作出有效決策的管理者來說,作出決策並非從「找出事實」著手,而是從個人的「見解」(opinion)出發。

◎ 有效的管理者會鼓勵部屬發表意見。同時他也會要求那些發表意見的人,要徹底把意見與事實作個檢驗。有效的管理者因此會問:「要驗證某一個假設為真時,我們該知道什麼?」、「要想讓意見要站得住腳,得先找出哪些事實?」

◎ 有效的決策者不會在一開始就假設某一個行動方案一定正確,而其他的方案絕對錯誤。他也不會設想,「自己一定對,別人 絕對錯」。有效管理者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為什麼大家會有歧見

◎ 當我們在作決策的時候,應該要以「什麼是對的」,而非「誰是對的」作為出發點。畢竟,我們到最後仍需要有所妥協。

◎ 有時候,不作任何決策,可能會是最好的決策。每個決策都像是一次外科手術,對身體都是一種干預,都會有休克的風險。 除非萬不得已,一位優秀的外科醫師絕不輕言動刀。

◎ 在放任不管就會惡化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有所決策。同理,在天賜良機出現,而且這個機會是非常重要、稍縱即逝時,我們一定要有所行動——這也將造成天翻地覆的改變。

◎ 在把決策化為行動時,需要對幾個關鍵問題給予回應:誰應該知道這些決策? 必須採取哪些行動? 誰負責採取行動? 應該包含哪些行動,以利負責的人去執行?


十二、優先順序

◎ 一個事業再怎麼單純、管理再怎麼有條理,還是會有許多的事情需要處理,但資源總會不夠。 同樣地,機會也總是比實現機會的方法多,所以必須對決策有優先順序的安排,否則就可能會一事無成。

◎ 決定優先次序的四個原則:一、重視將來而非過去;二、注重於機會而非問題;三、選擇自己的方向,而非隨波逐流;四、 眼光遠大,瞄準哪些可以有所作為的目標,而不是求取「安全」和易作的目標。

◎ 無論決策是自己或前任所遺留下來的,每位管理者都得耗費時 間、精力及才智去修改或放棄昨天的行動或決策。事實上,管理者每天花在這些工作的時間最多,但我們至少可以減少這些 不再產生成果的活動和任務,以縮短我們受制於這些事務的時間。

◎ 想要「布新」,就要有系統地「除舊」。任何組織都不缺創意,「創意」不是我們所碰到的問題。但只有很少的組織會去執行好點子,因為每個人都還在為昨天的任務忙碌。

◎ 一個希望自己有效,也希望組織有效的管理者,會去監督所有的方案、活動及任務。他念茲在茲的是:「這件事還有繼續作的價值嗎?」

◎ 我們愈能集中時間、精力及資源,就能完成更多的任務。一個人能完成許多大事的「秘訣」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這使他們需要的時間比我們還少。然而,許多一事無成的人通常會同 時辛苦地做很多事情


十三、時間

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不能管理時間,便甚麼也無法管理

◎ 運用時間和浪費時間的差別在於效率和成果。因此,提升管理者效能的第一步就是,對那些被實際運用的時間作紀錄

◎ 想要找出並刪去那些完全浪費時間、毫無成果的事情,就要把紀錄裏所有的活動加以檢討——「這件事如果不作,會有什麼後果?」。如果答案是「完全沒有影響」,那我們就不該再做這件事。

◎ 許多的大忙人天天都在作那些不會被省略的事情,例如,數不清的演講、餐會、擔任委員會成員及企業董事等。這些事往往會佔去他們許多時間,他們也很少樂在其中,通常也做得不出色,但他們卻年復一年的忍耐下來。而且這些事也像是從天而降的瘟疫一樣,逃也逃不了。事實上,如果一項活動對於組織、自己或者對方的組織沒有任何貢獻的話,就必須學習去拒絕這些活動。

◎ 與知識工作者晤談得花費很多時間,尤其還要保持一個輕鬆的態度,不能急躁。要讓他們覺得「我們有的是時間」,如此一 來,才會有很大的收穫。

◎ 人際關係與工作關係的調和是很花時間的,但如果操之過急,又會形成摩擦,可是任何一個組織又都少不了這種調和。當人數愈多,人們花在互動的時間就愈多,這也使真正投入在工 作、技能及成果的時間相對地減少。

◎ 對一般的人來說,「認識自己」(Know Thyself)是不容易作到的。然而,關於「只要有心,每一個人都可以作到「認識時間」(Know Thy Time)這道誡命的。。而這也是一條邁向貢獻及提升效能之途徑。


十四、人生的第二春

◎ 在知識社會裏,每個人都會期待「功成名就」,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對許多人來說,能夠「不失敗」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有成功的地方,就會有失敗」,這句話對個人及個人的家庭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一定會有一個領域,可以讓這個人有所貢獻、發揮影響力,以及成為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