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Super Freakonomics):用經濟學角度思考來獲得非凡洞見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 Freakonomics是由史蒂芬·李維特(Steven D. Levitt)和斯蒂芬·杜布納(Stephen J. Dubner)共同創作的經濟學書籍。如同前作,這本書一樣用經濟學的觀念來解釋各種一般人沒想過用經濟學解釋的事情。

    這種做法可以顛覆許多一般人習以為常的常識。比如說,根據統計,喝醉走路可能比喝醉開車還危險(當然,這牽涉到里程數的問題);還有隨著電視普及,使得印度的婦女意識抬頭;過去騎馬其實比開車更不環保等。

第一章    妓女就像百貨公司的老人

    用經濟學解釋嫖妓生態,其實只要報酬夠好,很多女人都願意兼差賣一下肉體服務,所以就像聖誕老人一樣,到了假日報酬會提高,提高後願意兼差的人多了。甚至比教師正職賺得還多,此時棄師從娼的選擇其實也不奇怪。


第二章    自殺炸彈客應該買壽險

    恐怖分子帶來的傷害不是一次性的而已,而是恐怖,政府會為了避免第二次,而花了大量的成本在安檢上。其實這相當不理性,但沒ˊ人想看到它二次發生。

    其中一種偵測出恐怖份子的方法是,觀察他們是否買壽險,合理推測恐怖分子是不會想去買壽險的(而且通常沒有固定金流、無固定消費習慣),所以如果恐怖分子不想被抓到,應該去買壽險。


第三章    人是冷漠或利他動物

    很多經濟學實驗顯示出人有利他天性,例如分20元、由第一人決定怎麼分的遊戲。

    但是換個脈絡就會發現,很多實驗很難被單純的解釋,因此結論是,人是很複雜的動物,脈絡中的細節(例如是否有旁觀者、公平、親疏等等),都會影響到人類的行為。


第四章    便宜又驚奇的解方

    從醫學和一些政策來看,要防止重大災害,其實從預防做起最好。另外,很多政策本來立意良善,卻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此謂之「始料未及定律」,例如想刺激人們作垃圾分類,於是收垃圾費,結果造成人們偷倒垃圾和偷燒垃圾。

    那麼很多事既簡單又便宜,能解決問題,為何大家不作呢? 因為缺乏誘因,這就是經濟學「外部性」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別人家小孩死不完」,或「死道友不死貧道」。    


第五章    暖化問題不只在減碳

    很多環保人士將地球暖化問題推論到減碳,雖然基本也沒錯,但其實有更多重要事實值得知道。例如,事實上1970年代地球面臨的是冷化。人類活動造成的碳量,實際只占地球二氧化碳量2%。換言之,即便我們捨棄經濟活動大量減碳,可能作用也不大。但是,經濟發展往往看起來就是財富同時是萬惡的象徵,因此抗經濟以保衛地球就很容易成為環保人士津津樂道的行銷口號。 (看看台灣的反核運動其實也相似) 

    科學家(和經濟學家)重視的是客觀事實和數據,以及理性推論。因此,就算我們要解決地球暖化問題,減碳也不是唯一解法。地球工程也是可考慮的路線,而且成本低很多。(但是這種路徑穰被環保人士認為是干擾自然,然而,人類有史以來一職都是在干擾自然)

 

結論

    總之,這本書仍然透過案例鼓勵我們進行經濟學思考,想想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想想人們應然和實然之間的差距。人的行為往往可以用「誘因」來解釋,人傾向去做對他們有直接誘因的事。另外,「外部性」也扮演關鍵的角色,人們作出弊大於利的事,往往可能是因為該行為的傷害是發生給別人而不是自己。經濟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不從常識角度看事情,而是會作一些統計;它不從道德面看人,而是從誘因來看人。雖然這不是唯一的角度,但是這往往能給我們帶來很有收穫的洞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