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少壯不槓桿,老大徒傷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利公式 (Lifecycle Investing)》

 

        這本書要傳遞的觀念其實很簡單,效益應該也蠻大的。那就是把分散投資的概念應用到一個人一生的資產配置上。

        分散投資可以分為標的分散和時間分散,兩者都能在維持良好報酬的情況下降低風險。分散標的可以減緩押注在同一個籃子裡結果是地雷的大幅損失,而分時投資可以減緩押在股市高點被套好幾年的損失。若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分時投資可能比分散標的更重要,因為牛市絕大多數股票皆上漲,而熊市絕大多股票皆下跌。此外,擇時(timing)是相當困難的,不少投資大師都主張不要擇時,就連巴菲特也是尋找好標的,然後耐心等待好價格。至於整體市場的系統性崩盤,很少有人能預測到。很多的數據顯示,與其擇時,最好的策略就是定期定額buy and hold,當然如果能能夠季節性的微調部位,報酬可能會相對多一些。

    而這本書要強調的是,既然分時投資是重要的,那麼讓資產成比例的分時在投資生涯中的每個階段,也是重要的。這也是為何書中強調用你一生大概會有的資產來分散投資,而不是[現有資產]  。 試想,假設我們以[現有資產]作為基準,放在股市中9成的資金,那麼隨著年齡增加,一個人的財富是越來越多。20~30歲資產可能是100萬,而50~60歲資產可能是1000萬。如果都是放9成,其實中老年曝險的絕對金額比年輕多了10倍,那麼如果股災剛好發生在一個人的中老年,他的損失將是不成比例的。

    因此這本書的投資建議是,在年輕的時候把槓桿放大,讓投資金額在生涯中更加均勻,這樣的風險其實是更少的,而報酬也相對增加。但他還是有個限制,槓桿最大也不能超過200%,也就是現有資金的一倍。否則被洗出市場,那就沒救了。

    傳統的股債配比例建議是60:40 (薩謬森比例);而有的建議是年輕9:0,老年5:5;也有的建議是一律75%不分年齡。 這本書的建議的則是 200 : 80。也就是年輕開槓桿200%,退休年齡維持8成水位。這樣的投資方式能夠增加大約60%的報酬,書中好多部分都是在闡明這點。而為何開到200%,是因為考量到生涯整體會獲得的總資產。

    打個比方,假設我的職涯平均年薪是50萬,40年就是2000萬。如果我願意讓我的資產曝險在股市裡的比例是8成,那麼2000 X 0.8 =1600萬。按這個理路來看,我在年輕時,雖然資產很少,但應該將槓桿開大(書中建議最大兩倍別超過),而到了中老年資產開始超過1600萬時,就不會將所有部位放在股市,比例隨資產增加而減少。概念大概是這樣,但是實際的數據比例還要考慮到個人實際的資產管理。

    若以書中的200 : 80來說的話,職涯算40年,那差不多是1年調降3%。所以35歲時部位170%,45歲140%,55歲110%,65歲80%。以上只是個比喻。

    根據本書的說法,這種生涯投資方式,會比90:50的方式多上 60%的報酬。

    此外,採取比例也是因人而異,每個人對風險的蓋度不同。所以也可以改成200:50等等。不過書中一再強調槓桿最高就是200%。

    這本書其他部分還介紹了槓桿的方法之類的,但我個人看得比較霧煞煞。

    總之,一個簡單的概念,生涯投資是依據你的終生資產來定,而不是現有資產。(想像買房的決策大概就理解了) 所以年輕資產少時,把投資的槓桿開高一點,是相當合理的。

    作者認為分散標的投資(指數ETF)近年成為顯學,而未來他們所主張的「生涯」分時投資也應該會慢慢被大眾所接受。




    依據大盤本益比調整部位。



    依本益比調整部位的效果似乎不明顯? 因為擇時真的不容易,更何況我們面臨的是生態會改變的股市。(例如最近的量化寬鬆政策與可能回不去的低利率)


這篇介紹亦可參考: 「槓桿比例」讓投資更有效率?我怎麼用「時間配置」獲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