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哲學的慰藉]--遭遇挫折時的慰藉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遭遇種種的挫折,希望落空、失敗、懊悔、不幸、自我否定...

有時我們會深陷在這種愁苦的情緒當中,難以擺脫出來。

艾倫狄波頓希望我們在遭遇挫折的時候,
想想這個對不幸有深刻體悟的倒楣鬼--塞內卡(Seneca)



塞內卡生於羅馬時代,正逢於羅馬暴君尼祿的統治時期。
他在一生中見證了羅馬人民遭遇的種種苦難,
羅馬城市龐貝的地震,以及其他城市的火災,
還有在暴君尼祿統治下受苦受難的人民。

因此,塞內卡相當欽佩蘇格拉底的修養,
就算他家中有一個暴躁而嘮叨不休的老婆,
就算他的社會由暴君統治,
就算他被人民的議會處死,
他仍然處之泰然,不讓這影響他內心的平靜。


------

想想幼小的孩童或嬰兒,他們可以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大哭大鬧,大發脾氣。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已經忘了當年的自己為何這麼無法忍耐挫折。
而我們現在已經能或多或少的接受,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殘酷而充滿挫折的。

塞內卡認為,由挫折而產生的憤怒,並不只是一種情緒失控,
而是來自一種根深的錯誤觀念--「認為這個世界不該如此」。

但是很可惜的,這個世界就是如此。
一廂情願或是期望過高,那是我們對這世界的錯誤期待。

人類的生命其實相當脆弱,生活世界其實充滿種種種不幸。
天災人禍每天都在新聞中上演,甚至因為一些小意外就有人魂歸西天。
更不用提除死以外的種種不幸遭遇,失戀、失業、離婚、生病、外貌不佳、長得矮、被朋友背叛......。
不過有時我們活在一個相對舒適或幸福的生活中,而忘了不幸往往在我們身邊伺機而動。
當它突然來襲,我們很容易情緒上難以接受而崩潰。

人們也常常覺得為何世界如此不公,為何好人備受不幸,壞人卻能榮華富貴?
為何這些事發生在我的身上,而不是別人。
塞內卡想要提醒我們,命運女神本來就是不公的

(北歐神話中的命運三女神)


所以有別於現代社會常流行的一種沒有太好理由的樂觀主義或文化,塞內卡希望我們在安樂時也要培養如何面對苦難的智慧。因為命運隨時有可能把讓你快樂的這些事物奪去,包括你的財富,甚至你的身體。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珍惜已經擁有的,不要將其視作理所當然,
而是視為恩賜,視為他人或上天的禮物。

不要為種種不幸徒增苦惱,不要將他人給你帶來的不幸視為是對方「故意」的
--這樣會更增加你的憤怒。
有智慧的人不會將每一件事冠上錯誤的解釋

當你有能力反抗或抵抗命運的時候,就反抗它;但是當你無力反抗的時候,就順從它、接受它。


塞內卡身為當時羅馬的賢人,他擔任了羅馬皇帝尼祿的導師和顧問。
但是他看著尼祿一天天行為越來越離經叛道,乃至草菅人命、喪心病狂。
即便他選擇潛心哲學,仍無法避免這個瘋子將不幸帶到他的身邊。
最後塞內卡也被尼祿下令自殺。

當他的家人聽到這消息而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中時,塞內卡心中已有所準備。

何需為了生命的某一部分哭泣? 
生命本身就是可泣的。




當我們遭遇挫折,而導致哀傷憤怒難以平復的時候,想想這位哲學家的事蹟和話語,
也許能有所釋懷。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哲學的慰藉--"缺錢時的慰藉"

<哲學的慰藉>--"缺錢時的慰藉"




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錢。因為錢可以滿足我們各式各樣的慾望。

雖然錢不是全能的,但不得不承認事實上世上很多的問題都可以用錢解決,主要是看夠不夠的問題。

而大多數人(除了那些億萬富翁之外)的問題也就在於,錢不夠用,因此產生種種苦惱。

艾倫狄波頓引用了一位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來幫助我們面對缺錢時的苦惱。
--這個人是伊比鳩魯


伊比鳩魯(Ἐπίκουρος)  圖片來源:http://www.andro.gr/apopsi/epicurus-paxysarkia/



談到用哲學思想來應對缺錢的苦惱,大家可能會以為這位是一位禁慾主義者。但是其實不然,相較於伊比鳩魯所處的時代而言,他是一名主張快樂是"善"的快樂主義者。而且他認為許多快樂都與身心的健康、愉悅、舒適相關聯,所以他並非如柏拉圖主義那樣以追求知識為最高目標,或者是禁慾主義,而是以追求快樂人生為主要目標。


但是這並不表示伊比鳩魯是個縱慾主義者,事實上伊比鳩魯眼中的快樂相當簡單樸實
簡樸的房子,簡單的飲食,友誼,健康的身心...,這些就是伊比鳩魯所說的"快樂",他認為有這些東西就能過得很開心了。

相對的,他認為當個上班族,案牘勞形,幫豬頭老闆工作,或是在烏煙瘴氣的環境中工作,這些事情才真正讓人不開心。所以伊比鳩魯和一群好友找了塊農田,一起過著自給自足的簡樸生活,遠離榮華富貴、名利喧囂。作為一個為後人所稱的"享樂主義者",伊比鳩魯過著的理想快樂生活其實是如此。


簡單來說,伊比鳩魯認為要獲得快樂,其實沒有那麼難。你當然必須擁有一些人活著基本需要的物質需求: 住所、食物、安全...等等,以及重要人際關係: 親人、友誼...。但是過多的金錢、物質,未必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你也不是必須要有那些才能快樂,更別提為了追求榮華富貴而反而犧牲了快樂,過著痛苦的生活。伊比鳩魯認為這是不理智的,把手段當成了目的。

而有了足夠的金錢之後,珍貴的友誼,還有思想--正確而理智的思想能夠把不必要的煩惱驅除,這些才是真正的快樂泉源。


所以當你覺得缺錢的時候,想想伊比鳩魯,想想那些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的人們,你真的還需要更多錢才能獲得快樂嗎?
也許不必,也許你只需要好好珍惜你所擁有的,改變心境,就已經很快樂。


.
.
.
或者你真的還是覺得缺錢、錢不夠用嗎?

好吧那還是努力好好加油賺錢吧。

不過錢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要賺錢就必須有所付出、犧牲其他的快樂來源。要犧牲多少自己的時間和樂趣,來換取金錢,以達到快樂的最大化,這就看個人的取捨與智慧了。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哲學的慰藉--如何面對"不受歡迎"

在 哲學的慰藉 這本書中,總共有六章,這六章分別是關於六種不同的人生困境,而作者艾倫狄波頓引用哲學家思想,來協助我們面對這些困境。


第一章是: "不受歡迎時的慰藉"


大概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廣受歡迎。
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可能必須戴著面具,或者做一些有違自己本性的事,
或者因為得不到他人的喜歡,而深受苦惱。

遇到這種情況,艾倫狄波頓要我們想想這個人--偉大的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一個在雅典天天嘴砲而惹人厭的阿北      




蘇格拉底雖然也有不少親友喜愛,
但是他也被雅典的許多有力人士排擠、討厭,
這些人給他安上今日看來很荒謬的罪名--不敬神、蠱惑年輕人、腐化雅典社會..云云。
而且在投票制的公審會上,超過半數的人投同意票宣判有罪,讓蘇格拉底被判死刑。

為何蘇格拉底這麼"惹人厭"?
其中一個簡單的原因是: 他愛好真理勝過名利權貴、他知道真理不是人云亦云,
他不願意做一個曲學阿世、不求真相而只求大家喜歡的名嘴哲學家。

他這樣的態度把不少人惹毛了,
特別是一些不喜歡人民或年輕人獨立思考、反抗傳統、挑戰權威,
甚至不喜歡挑戰世俗觀點和舊有社會價值觀的人。

也許蘇格拉底的做法有點北藍,因為他沒事整天在大街上跟人喇D賽,
藉由抬槓的方式,企圖讓人們反省自己的觀點,
反省社會上的"常識",反省自己人生的意義。

蘇格拉底的作法沒有討到雅典"大多數人"的歡心,所以在審判場上,他還是被過半數的票判了死刑。

其中,蘇格拉底其實有機會能夠躲過死劫。他可以在為自己辯解的時候,多說說人們想聽的話;他可以迎合聽眾的"敬神"的想法,這樣也許公審團會對他更為憐憫。

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他還是一貫的堅持說著他所認為的立場,真理應該透過分析與論辯來達到,而不是傳統、迷信、或是慣習。他自詡為雅典這匹駿馬身上的牛虻,他想要把雅典的人民叫醒,讓雅典再次偉大

蘇格拉底的說話沒有感動大家,他還是被判死了。

但是蘇格拉底即便面對死亡的威脅,仍沒有改變他的正直。在他死前,他的親朋好友哭成一片,其中一位好友稱讚他是"這個時代之中...最勇敢、最有智慧、最正直的人"。



令人比較安慰的是,後來蘇格拉底死了一段時間後,雅典的人們又逐漸興起為蘇格拉底平反以及推崇的風氣。他的事蹟被改成戲劇,令觀眾落淚;
當時控告他罪名的三個人,被社會唾棄,遭到處死與放逐;
甚至有人為蘇格拉底立了雕像以做紀念。而更不用提蘇格拉底的名聲與模範流傳至今。



所以當你因為"不受歡迎"而感到苦惱時該怎麼辦呢? 想想蘇格拉底吧。一個被排擠致死也不改其志的哲學家。




不過如果是因為外表不佳而不受歡迎的死肥宅,還是想辦法改變外型會比較好。哈哈哈
(順帶一提,其實蘇格拉底也是其貌不揚的人)